返回第333章 东山国语(1 / 1)木允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33章 东山国语

杭州。

武林门。

虽然战线距离这里只有百里,但这座城市依旧繁荣。

打仗又不耽误做生意。

女皇陛下和杨大王早就给各方划定了规则,不准以任何方式阻碍商旅,也不准伤害平民,交战误伤可以,但非交战期间抢掠杀害平民,甚至欺辱妇女是绝对不行的。

至于那些被灭门的士绅……

他们又不算平民。

他们是士。

士农工商。

后面三个才是平民。

而士籍也就是有功名的,都属于食君之禄的,这个不算平民。

你就是个穷秀才,你也是食君之禄的。

秀才有免税啊!

一个秀才最低也是免两石粮,两丁役,后期徭役也折银,光两石粮就差不多等于正常家庭耕种能力内不用交任何税了,毕竟明朝也就民田二十甚至三十课一,哪怕苏州重赋官田,一亩正常也就两三斗,更何况徭役折银也不需要交了。这还仅仅是最低等,如果是廪膳生那本来就是领官府粮食的,而且还有膏火之类附加的,地方上都有学田,也是用来补贴秀才们的,秀才们过钞关同样不用交税。

朝廷是没给他们发俸禄,可给他们免的税,这些补贴,都相当于俸禄啊!

那他们就是食君之禄。

士。

不是平民。

不是平民当然不在受保护范围了。

合理。

非常合理。

但农工商受保护。

尤其是粮食流通,甚至任何一方都不准设卡收税,必须确保粮食的自由流通。

总之尽管百里之外就是战场,但各处商业城市依旧繁荣,甚至比过去更繁荣了,毕竟战争带来大量物资消耗,促进军工产业蓬勃发展。像杭州这样的城市,更是各方物资汇集,包括从海上到这里的,甚至包括从靖难军控制区买到这里的。

打仗归打仗,生意还是要做的。

实际上现在一堆两头赚钱的,比如广东的军工产业现在就是两头吃,郑家的商船同样也不断到杭州……

到杭州之前先去海宁卫卸下一半的货也是基本操作。

而江西团练自从收复浙东后,江西商人也迅速涌入浙东,原本浙东商人控制向江西的贸易,现在变成江西商人控制浙东贸易。这也是浙江士绅越来越不想打的重要原因,他们终于意识到自己正在变成各方的提款机,无论最终输赢他们都是输家,赢了也是把几百年积攒的财富送进别人口袋,他们现在是真的想谈判。

哪怕牺牲一部分士绅。

总比现在强啊!

为了安抚刁民不得不减租减息,使收入骤降,为维持战争又不得不养着大量团练,每个月付出巨额军费,为了采购军需又不得不掏出祖宗积攒几百年的财富……

“明明是咱们死守以卫天下,如今却还要咱们自己掏钱?

若咱们兵败,难道他们还以为杨丰不会对岭南下手?每年光与夷人贸易数以千万计,难道杨丰不想要?不过是未解决江南,他无暇顾及他处,若没了咱们,广东士绅还想照样一年就交那几万两关税?”

浙江团练营指挥沈乘,愤然看着一群刚刚出城的商人。

这些是广东来的。

一个个满载而归,带着一箱箱杭州士绅从地窖挖出的金银返回,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再次带着一船船军火回来。

然后再换走一箱箱金银。

杭州士绅几百年积攒的财富就这样随着战争,被这些乘火打劫的奸商们掏空了。

“谁都知道不齐心协力,只会被各个击破,但谁也不会齐心协力,毕竟银子面前没人会在乎别的,哪怕明知道自己会被勒死,但只要还没死,就依旧还要赚银子。只想着赚钱,总以为有钱就可以为所欲为,但刀子才是可以为所欲为的,无论赚多少钱,最后都是被别人拿着刀子抢去,甚至连命都一同丢了。咱们几百年里被人一遍遍洗劫,胡虏来了洗劫咱们,北人来了也洗劫咱们,江南好,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可这屠城也是少不了咱们啊!”

他的好友吕宣忠叹息道。

他们都是新编团练,并不是旧的浙江团练。

杭州是过去浙江新军的兵源地,但浙江新军被杨丰截断在江北,绝大多数都选择了接受现实,毕竟杨丰已经保证了他们的家人利益。所以开战后浙江耆老会士绅只能重新编练团练,然后像沈乘,吕宣忠这样的二线士子,也纷纷加入团练,沈乘就是本地人,仁和籍,吕宣忠是崇德籍。

而老浙江团练作为战斗力担当,主要负责一线防御,新编团练则以各地驻守为主。

毕竟还得看着刁民。

他们这个营现在就是武林门守军。

杭州虽然不禁商旅,城门开放,但毕竟百里外就是战场,所以各门都有重兵防守。

就在此时外面一骑狂奔而来,马背上的军官边跑边用马鞭抽着挡路的。

紧接着他狂奔而入。

下面的团练立刻把他拦下。

沈乘二人下了城墙。

“快关城门,海宁失陷!”

那军官对着他们喊道。

两人愣了一下。

“如何失陷?”

吕宣忠愕然道。

“不知,我去海宁办事,遇上贼军大举入城,没顾上管别的,让人去硖石报信,我来杭州报信!”

这个明显也是世家子的军官焦急地说道。

说着他就催马向前。

沈乘赶紧让士兵让开。

“关城门!”

吕宣忠毫不犹豫地说道。

一百里而已,靖难军就是步行也用不了一天,考虑到这军官路上就算换马也得跑俩时辰,敌军已经可能很近了。

沈乘也没多说,两人立刻指挥士兵关城内。

然而……

“慌什么,若海宁真陷落,难道老夫还不知!”这时候他们后面突然响起很威严地喊声。

他俩赶紧转头。

“素庵公!”

他俩赶紧向着耆老会耆老,也算浙江耆老会排名靠前的陈之遴行礼。

后者很镇定地在一群家奴簇拥中走出轿子,走到了他们跟前。

“素庵公,纵然如此,关城门也是有备无患。”

沈乘说道。

“城中刁民颇多,若关城门,无异告诉他们贼兵将至,如今事发仓促,城内无非一旅守军,真要是刁民趁机闹起来怕是压不住,先莫要慌,赶紧从沿江各堡调兵入城,左右海宁失陷,各堡守军也就没用了,赶紧都调回城内防守才行。”

陈之遴低声仿佛很懂一样说道。

沈乘两人面面相觑,虽然陈耆老理由也不是很充分,但人家是耆老,他们是团练,团练就得听耆老的,再说人家是榜眼,智商肯定高于自己……

听就行。

沈乘随即示意士兵别关门了。

“素庵公宽心,纵然贼兵攻陷海宁,贵府也能及时撤出。”

吕宣忠还安慰陈耆老呢!

“若海宁失陷,就算玉石俱焚又如何?此战若败,纵然老夫也绝不独生,与其屈身那妖孽,何如清清白白而死,留那浩然正气以励后人。”

陈耆老傲然说道。

沈乘二人不由得心生敬佩,陈耆老刚烈啊!

“指挥,有逃难的来了!”

城墙上喊声响起。

沈乘二人和陈之遴赶紧进瓮城,他们在瓮城的城门内,看着外面蜂拥而来的大批难民,骑马的,坐轿的,还有骑着驴骡之类的女人,因为夏天都带着斗笠和面纱,甚至还有不少马车,上面装满了箱子。最前面一个身穿青袍,骑着马的手里还拎着短铳,不断催促着难民快点,不过大家都认识这个人,海宁乡贤会乡贤查举人,甚至应该说都是颇有些交情的。

“素庵公,学生无能啊,城内刁民作乱,引贼军入城,海宁城破了!”

他看着陈耆老,立刻悲怆地喊着。

紧接着他下马,哭着快步过来,就像看到亲人一样扑向陈之遴。

“海宁城破,汝等当血战到底杀身成仁,方不负阖省之托,如何便轻易逃跑?”

陈之遴怒道。

查举人则哭着趴在地上。

沈乘二人赶紧上前扶起。

就在同时跟随着查举人一起的逃难者们纷纷走过,那些士兵用询问的目光看着沈乘,沈乘摇了摇头,示意他们不用管,虽然耆老会规定难民未得允许不得入城,但这是海宁跑出的,别说陈之遴就在这里,就是没有他,也不应该阻拦的。

难民是指外来的,海宁对于杭州来说能算外来吗?

很快这些难民就进入主城门,因为都争着入城,他们甚至完全堵塞了两道城门,而查举人只是趴在地上哭,陈耆老则阴沉着脸不说话。

场面略显尴尬。

很显然对于刚烈的陈耆老来说,查举人这些不能与敌人血战到底,却逃到杭州,是对不起全省重托,但这种事情也能理解,毕竟与敌人血战到底这种事情也不是容易做到,沈乘二人只好继续安慰。

这时候一阵风刮过,掀起了一个骑驴路过的女眷脸上遮阳的面纱……

正好抬起头的沈乘,愕然看着她那张丑脸。

丑的丧心病狂。

而且还在咧着嘴,对着他露出满口烂牙。

“停下!”

他本能地吼道。

就在同时他也试图拔出短铳。

地上的查举人突然爬起,紧接着一支短铳顶在了他胸前。

沈乘性子多少有些莽,他没有丝毫犹豫地抬手向外挡,查举人原本应该只是想顶在他胸口,他此举却让查举人有些慌,手指本能地扣动了扳机。枪声骤然在武林门响起,相距咫尺的子弹根本不可能打偏,虽然被他挡的上抬,但却在瞬间打进了沈乘的脖子,他立刻痛苦地捂住脖子,而被打断的血管里面鲜血向外喷射。

吕宣忠愣了一下,紧接着清醒,悲嚎一声拔剑,一下子刺向查举人,后者躲的也很快,剑扎进他肩膀。

而就在此时,所有难民全都拔出了藏在身上的短铳。

混乱的枪声不断响起。

毫无防备的团练在近距离的枪击中纷纷倒下,他们这些二线团练最多也就是斑鸠铳,也就是军官有几支燧发短铳而已,现在面对这些新式火器,根本来不及反应,毕竟有他们吹燃火绳的工夫人家子弹早打他们身上了。

“你这狗东西,为何背叛桑梓!”

吕宣忠抱住沈乘,暴怒地再次刺向查举人。

后者捂着胳膊惊恐躲避。

但吕宣忠身后一声金属摩擦,他本能地转身,已经打开龙头的陈耆老,正双手举着支精致的小短铳瞄准他,吕宣忠没等他开枪,就一头撞在他身上,陈耆老在被撞倒中,子弹射向天空。实际上武力值不并低的吕宣忠,一剑刺进旁边陈家家奴的胸口,原本还想继续刺陈耆老,后者却被两个家奴拖走,他单手抱着依然捂着脖子的沈乘,在一片混乱中挥舞他的剑迅速将最近的敌人刺落马下……

这不是过去士子带着装逼的剑,而是新式骑兵剑。

厚的就像破甲锥。

那些伪装难民的敌人都是藏短铳在身上,冷兵器却不多。

不过后面一辆马车上箱子已经打开了,里面全是各种冷兵器,吕宣忠抱着沈乘拖着他向前,同时不断将阻挡的敌人刺落马下,不过他不是向城内冲,瓮城里面已经全是敌人。

倒是外面更容易突围。

很快他就冲出城门,但此时在他视野尽头,已经是无数狂奔而来的骑兵……

“老夫都降了,尔等抵抗何为?”

他身后响起陈耆老的喊声。

吕宣忠悲愤地转头,看着在陈之遴呵斥中放下武器的团练。

的确,他身为耆老,都投降了,你们这些团练抵抗什么?

吕宣忠看着实际上已经咽气的沈乘那死不瞑目的双眼,最终扛起他,向着城门左侧跑去,因为护城河阻挡,这里是最安全的,而他后面那些伪装成难民的靖难军士兵其实也没人管他,他们正迅速涌入杭州城。而且最先进城的那些已经登上了城墙,原本还不知所措的团练们,在陈之遴呵斥中,也纷纷放下了武器。捂着胳膊的查举人,则明显带着兴奋,在向远处骑兵发出召唤,与此同时艮山门上的烽火也直冲向了天空,杭州城内各处告警的钟声不断响起,这座城市终于真正面对了战火。

“快啊,打开杭州啦,咱们打开杭州啦!”

查举人激动地喊声在一片混乱的城市背景上响着。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