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4章 外科基本功之王,滨海医院后浪!(第2更)(1 / 1)风尘四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邓凯是滨海医学院的研一学生。

相比普通研究生。

医学研究生,要辛苦一些。

最近一个阶段。

他白天在滨海医院规培。

晚上和周末,在滨海医学院上课。

作为临床医学专业的专业型研究生。

邓凯学完一个阶段的理论课后,可以直接在滨海医院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如此一来。

等他研究生毕业时。

就可以拿到硕士毕业证、硕士学位证、规培证、执业医师证,四证合一!

毕业之后。

邓凯无需规培,可以直接进入临床工作,没有任何违和感和陌生感。

而反观学术型的医学研究生。

毕业之后,如果进入医院工作,还需要在医院规培两年,才能拿到规培证和执业医师证,正式上岗工作。

此刻,邓凯非常庆幸,自己是专业型研究生,可以边读研边规培。

不过……

滨海医院的规培,和普通医院不一样。

研究生第一年,需要在滨海医院的练功大楼,练各种基本功。

第二年和第三年,才会前往各個科室轮转。

此刻,邓凯就在练功大楼,安静的练外科缝合术。

练功大楼,又名临床技能培训中心。

外科手术动物实验室、血管治疗介入模拟操作室、外科技能培训室、麻醉及重症监护模拟培训室、DSA一体化复合手术室、DSA-3D腔镜复合手术室、肺部肿瘤核磁导航培训室等等,有上百座之多。

这时,邓凯的同学萧远,急急忙忙走了过来。

“凯哥,别练了,快去看规培生基本功比赛!”

“基本功比赛?”

邓凯眼前一亮,顿时来了兴趣。

规培生是指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学生。

他们这些规培生,等到研究生毕业后,就能正式成为滨海医院的医生,拿到丰厚的薪资待遇。

而作为未来医院的“中流砥柱”。

滨海医院对规培生的医术,要求非常严格,甚至到了苛刻的程度。

邓凯扪心自问。

他个人的基本功不错,但绝对不是滨海医学院最顶级的那一批。

反观这些敢报名参加基本功比赛的,个人能力肯定非常出众。

“走,咱们快去看看!”

邓凯着急的催促道。

萧远点点头,带着邓凯离开。

……

片刻之后。

邓凯和萧远,出现在一间宽阔明亮的大型练功室内。

两人环顾四周。

发现十余位规培生,已经到场。

人群里,还有8位硕士生导师。

为首的导师徐涛,开口道:“你们都是滨海医学院的规培生,应该也知道滨海医院对规培生的要求非常高。

医院的每位医生,都是业界的大咖学者,有着过人的医术。

你们若是医术不达标,哪怕规培年限到了,也无法成为滨海医生!”

话音落下。

众人纷纷点头。

想要成为滨海医生,难如登天。

外文水平、临床技能、理论知识等等,必须全部达到标准才行。

徐涛开门见山道:“话不多说,今天的基本功比赛,正式开始!”

话一出口。

十余位规培生,纷纷入座。

每人面前,都有外科手术器械包,以及一支被划破的橡胶手套。

他们需要用工具,将手套缝合。

徐涛拿着计时器,倒数:“三,二,一,开始!”

话音落下。

规培生们,拿着工具,迅速缝合起来。

在邓凯和萧远等人眼里。

只有一个感受。

那就是快!

极致的快!

穿线,进针,出针!

规培生们,仿佛刺绣一般,在缝合一个艺术品。

所有动作行云流水,没有一丝一毫的停顿。

邓凯和萧远,左看看又看看。

他们发现,每个人的速度,都快得不可思议!

这时,一位规培生,放下工具,往橡胶手套吹气。

原本已经被划破的手套。

此刻没有丝毫漏气!

他举手道:“我好了!”

导师徐涛按下秒表,发现只过了28秒!

“我也好了!”

“缝合完毕!”

“哎,慢了一步!”

“……”

接二连三的声音响起。

速度最慢的一位,时间都没超过36秒!

在场众人,都看得目瞪口呆!

一分钟不到,就完成手套缝合!

这缝合水平太高了吧?

不仅如此!

每位参赛规培生,使用的缝合线,比发丝还细。

缝合完的形状,却比刺绣还漂亮!

这尼玛是规培生?

恐怕国内很多医院的主治医生,也没这个水平吧?

说这是主任医师,他们也相信啊!

接着。

基本功比赛继续。

徐涛说道:“下一环节,比的是显微镜下血管缝合。

你们需要把眼前这些鸡翅膀,在显微镜下划开表皮,分离出直接不到1毫米的血管。

血管被剪开并重新组合,最终完成‘端端吻合’。

给你们准备的缝合针是0.1毫米,缝合线是0.03毫米。”

话音落下。

邓凯等人惊讶不已。

缝合1毫米的血管,这是人能做到的吗?

准备就绪后。

比拼正式开始。

参赛规培生们,在显微镜灯光下,划开鸡翅表皮,迅速分离出血管。

他们先是把血管剪断。

然后在直径1毫米的血管上。

用比头发丝还细的线,缝合10针。

两截血管,形成了一个新的整体。

“我好了!”

“我也好了!”

“卧槽,我又慢了!”

徐涛看了眼秒表,发现最快的花了40秒,最慢的花了52秒。

此刻,邓凯和萧远等人,全都倒吸一口冷气。

一分钟不到,就完成血管缝合,且非常平整。

要知道。

高倍显微镜下的缝合操作。

需要极其强大的专注力。

面对细如牛毛的针与极薄的血管壁。

用四分之一头发粗细的线,来回穿梭。

缝合过程里,可以感受到手指最细微的移动。

这时不但手要稳,就连呼吸也受到严格的控制。

完全可以称得上“精雕细琢”!

由此可见,这些规培生的基本功,简直扎实的离谱!

……

接下来。

参赛规培生们,开始其他考核。

在显微镜下,剥生鸡蛋的蛋壳。

用手术刀,隔着气球裁纸,裁出一颗爱心。

用长长的手术钳,在15秒时间内,夹30颗豆子。

医学生们,都看得目瞪口呆。

剥生鸡蛋,考验的是医生手、眼、耐力、毅力的结合。

气球裁纸,考验的是医生握手术刀的力度。

手术钳夹豆子,考验医生每一步是否精确到位。

显然。

这些参赛规培生,基本功都扎实的离谱!

比赛结束后。

硕士生导师徐涛,对邓凯萧远等人说道:“日积月累,方能游刃有余;精益求精,才能呵护生命。

医生是一份专业技能必须过硬的职业,稍有疏忽,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细节决定高度,严谨决定深度。

你们在未来想要真正成为滨海医院的医生,必须在空闲时间苦练基本功,明白吗?”

“明白!”

在场所有学生,异口同声道。

邓凯举手询问道:“导师,请问今天参加基本功考核的这些规培生,达到滨海医生的基本功平均水平了吗?如果没达到的话,还要练几年?”

徐涛直言道:“练几年能达到?完全看个人的天赋和悟性。

就拿先前的缝合术来举例。

用等级划分的话,缝合分为入门级、精通级、专业级、大师级、宗师级。

你们大概有精通级的水平。

三甲医院的外科医生,差不多是专业级的水平。

三甲医院入职十几年、二十几年的外科医生,差不多是大师级的水平。

而刚才参加基本功比赛的规培生,水平勉强达到大师级。

至于宗师级,那就是全国顶级名医或者世界名医的水平。

而滨海医院的外科医生,基本都达到宗师级水平!”

“嘶!”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满脸震撼。

参赛选手们的基本功水平,已经让他们心悦诚服。

但是没想到。

如此扎实的基本功水平,也只是达到大师级水平,而非宗师级水平。

这也太离谱了吧!

徐涛看到学生们的表情,安慰道:“你们也不要气馁!

我国拥有执业医师执照的人,大概有408万人。

但是,拥有大师级缝合水平的医生,最多2万人,且大部分都在滨海医院。

你们要记住!

滨海医院练功大楼,是临床技能启蒙的摇篮,是专业技能成长的沃土,更是医学前辈、大师级教授传经送宝的讲台!

相比其他医院的医学生。

你们的起点,已经非常高了!”

听到这话。

邓凯和萧远等人,眼神里再次燃起希望。

对啊!

他们都是研一学生,还非常年轻。

苦练三年。

等到研究生毕业。

他们或许也能拥有宗师级的基本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