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章、李承的致命弱点(1 / 1)因顾惜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关羽传令下去,各部启动,大军浩浩荡荡前进,激起了不少尘土,李承随军前行,一路行军,大军人虽多,但是路上除无人说话,就连李承也是闭嘴不言,行到庞德阵前之后,许久未曾开口说话的关羽说话了,说的话题也是出乎李承的意料。

“继之,汝和坦之一同北上,可谓全胜,不仅是能夺得粮草数千、大败曹仁,更是将宛城军民顺利都带到江陵城,此战之功别说是这些年未见,就是昔日吾和翼德跟随汉中王南征北战,亦无此大胜。”

关羽许久没说话,倒是一开口就夸奖起了李承,李承受宠若惊,能被武圣直接当面夸奖,这样的荣耀可真是没有,若是李承没记错,也只有诸葛亮,才会让关羽低下桀骜的头颅,其余无论是谁,都不会被他放在眼里。

“多谢将军谬赞,属下不敢当。”

“可这大胜之中,吾听得清楚,又得了赵都督的禀告,却发觉了汝之致命弱点,这个弱点若是不改,继之,汝参赞军务筹谋划策倒也罢了——听不听的,在于主帅,这倒无妨,可若是继之单独统领一军,被人发觉,日后必然是死无葬身之地!”

李承悚然一惊,干笑道,“将军说的未免太严重了罢?”

“不会严重,昔日赵括纸上谈兵,葬送三十万赵国大军;霸王妇人之仁,四面楚歌,自刎于乌江,就连尸体不能保全。这都是活生生的例子。”

得了,自己还能和这两位大人物并肩,也还算是不错的待遇,李承一时顾不得即将发生的大战,反而是低头思索,但是他想了许久,就连双方已经开始试探性攻击了,他还是没想出来自己致命的弱点。

“汝善用计谋,这并不是致命弱点,而汝的弱点,却是在于怕死人。”

“怕死人?”

“无论是截杀牛金,或者是冒充曹军掌控双鸭湖水师,都能表现出,继之怕死人,怕手下的士兵送死,这样评价,可准确否?”

李承微微一愣,点点头,“的确如此。”

“继之多用计谋,吾看的清楚,都是为了避免伤亡,如此之断,可准确否?”

“正是,”李承又要解释,“吾以为,人命少死一些,是最好的!”

“此言就是大谬,”关羽淡然说道,他一挥手,让步军的盾牌阵慢慢压上前,庞德军的羽箭开始射向这边,“打仗是一定会死人的,此事吾不必浪费口舌,汝若是主持一军,都想着用计谋去避免死人,这起初之心就错了,上次是大胜,有了成绩,汝就一定会错下去!”

“记住了,身为主帅,指挥作战,无需怕死人,只要死的人死得其所,”关羽摸了摸身下那兴奋得不住晃动的赤兔马,“能取胜,就够了。”

“千万不能有妇人之仁。若是存了少死人的心思,什么决断都无法下达,到时候必死无疑。”

“计谋是用在建立在胜利之基上,死人如果是为了胜利,无需计较,必要的时候,若是为了大胜,吾就算是身死,又有何妨?”

“为了汉中王的大业,任何人都可以去死。”

关羽说了一番心里话,他的确是欣赏李承,心思缜密是李承的优点,但有些妇人之仁,见不得人送死,也是他的死穴,若是一直在军中负责后勤,救治伤员也就罢了,妇人之仁是好事,可若是要承担起一军主帅,统领一军的时候,妇人之仁会死的特别快,短时间内或许是保全了大家,但最后必然是会坏事。

孙武昔日为吴王训练嫔妃,斩了带头不听军令的两位宠妃,吴王再怎么求情都无用,血淋淋的人头威慑下,才训练得嫔妃也如军人一般,前进后退无不如意。

李承若是设身处地在吴王面前,或许还不用吴王求情,他自己个就先心软放纵了。对于他来说,死的嫔妃是无辜之人,能别死就最好别死。

但是在关羽看来,死人,这不是问题。

关羽就是因为看好李承,这才会出言指点于他,也难得说了这么一番话。

李承恍然大悟,他的确是更多的希望用计谋来在战局中获取胜利,而运用计谋,自己的内心想法的确是想着为了少死人,飞鸟庄死了两個人自己已经伤心了好些时候,他根本就无法想象自己身边熟悉的人,若是死在战场上,自己会是什么感想。

作战是为了少死人,但是为了少死人,而避免正面作战,这就是自己心下的最大隐患,李承自己恍若不知,而今日,就被关羽一针见血地点了出来。

想通了自己的问题,李承吓得汗流浃背,这样的问题平时一定是显现不出来的,不精通军事之人,或许还会赞许自己仁德,也会赞许自己计谋了得,可若是对阵之人看穿了自己又不愿意让战士死战,只是愿意行计谋取巧。

看出来了这个大破绽,日后必然会被算计,到时候真的有可能死无葬身之地。

而且顺带着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自己带着的兵,或者是和关平共同行军的时候,时间久了,这些人就打不了硬仗,都会想着用计谋去巧取。

而真的到了决定生死的大战时候,他们的心理,一定是最先崩溃的,平时看不出来,关键时候掉链子,这才是最危险的事情。

李承想通了,他朝着关羽郑重行礼,“多谢将军指点。”

“汝想通了?”

“是,”李承坚定说道,“巧取而不能打硬仗,心怀仁慈而不能取舍,此乃吾之大忌也。”

关羽的意思其实说穿了,就是一个词:慈不掌兵。

他看出来了李承的优秀品质,也看穿了李承内心的思维,那就是偏软,不愿意死人。

这样成为一个牧民官是合适的,牧民官照拂黎民,以民为本,不嗜杀,必然是万民敬仰;但若是为帅为军,对着敌人仁慈自然不行,但对于士兵过于仁慈,也是会害死人的。

听到了李承明白之语,还对于自己说了一个评价,关羽点点头,“如此极好。”

箭簇如阵雨,极速而来,战局马上开始,他也就不理会李承了,一挥手,军令下达,众人已经开始进攻。

关平从后侧奔来,禀告:“昆阳军未在庞德身后,飞骑查看了三十里路,都未见!”

“那就是还在邓城刚出发了,”关羽点点头,“可惜,不能连带着把后续的昆阳军一并收拾了。”

“击鼓!”关羽吩咐道,“出击!”

两军即将交接,董超统率前部骑兵,已经做好了要突破敌军步兵的准备,他历次参加大战,大部分都是步兵的盾牌和长枪阵来抵抗并且削弱骑兵的快速突破,用阻力来延缓骑兵,配合以远距离的射箭和近距离的长枪,这样会有很有效的效果,如果骑兵是矛,那步兵阵就是盾,而现在,荆州贼竟然没有用他们最应该来对付骑兵的盾!

董超看到了荆州军的步兵摆成了新月阵型,但未成用最厚实的中间部分来迎接自己这方的挑战,反而是用尖锐的角度来面对,他微微一愣,但是他没时间多想,庞德的命令下达了,“铁骑出动!”

庞德想要马上刺穿这个阵型,之前在协助樊城作战的时候,他就都是这么来做的,威猛之极的凉州马军给了荆州军巨大的压力。今日又是重演一样的阵容阵势,只要是铁骑够快,够威猛,很多时候盾牌是抵抗不如锐利无比的长矛的。

骑兵出动了,董超一夹胯下之马,那马十分聪明,清楚接收到了主人传达出来的命令,连带着伙伴们一起飞奔而出,众人在要害处都绑了铁片以作防备,庞德军气势雄厚,但装备还是较为原始,不仅比不上曹仁的亲随之兵,和荆州军的精锐,更是差距甚大。

但是对于凉州人来说,死亡并不是那么值得让人害怕,几百骑兵的马蹄连翻踏起,踏起了阵阵泥土,冲锋的开始,弯腰塌背,举起长弓,朝着荆州军的步兵阵营射去,荆州军的盾牌阵举起,纹丝不动,偶有被射中的倒霉鬼,也迅速退了下去,并没有造成阵容的波及。

董超见到如此场景稍微放心了一些,荆州贼换了阵势,但是他们还是打算用步兵来对阵,关羽看来也是不过如此,将军反复交代要小心谨慎,如今看来完全没有必要。

荆州的步兵严阵以待,丝毫不乱,宛如是一大块红色的岩石横贯在官道上,骑兵越来越近,敌人的战马似乎都要在耳边嘶鸣了,这时候靠近山坡的荆州军骑兵出动了,鼓声清越又急促,咚咚咚,一大块暗红色的云朵飞速而来,荆州军的骑兵先出动了!

庞德咦了一声,身子微微前倾,“贼人居然如此?”

凉州铁骑横行天下,昔日魏王都被马超逼得割须换袍逃避,庞德有这个信心,任何军队都不敢和自己来放对骑兵。

当然有步卒来正面对敌,但没有军队敢拿出骑兵和自己对决,现在来说,这是第一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