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5章、鱼入罾口,于禁必败!(1 / 1)因顾惜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堤坝隐匿在山林和洪水之中,这么多年来,一直荒废着无人问津,而到了现在这个时候,竟然出现了一群本不应该出现的人,而来到此处,也绝非是为了要真的要来恢复此处灌溉的功能。

近百年来,此地就好像是一位隐没在杂乱环境之中一直苟延残喘的老者,一直还活着,但是几乎已经被人所有人都遗忘了。

关羽看了看那堤坝,又朝着山上爬了去,他要苗乙带着上前去,再看一看地形。关平很是不解,无聊想和李承说笑解闷,但是见到了李承神色十分严肃,还隐隐带着激动之色,一下子倒是有些好奇为何会如此,“二弟,此地倒也寻常,怎么汝也如此正经?”都不说笑了。

“大哥,汝接下去要见证历史了,”李承抖了抖肩膀,迅速下马,跟着关羽一行人走了上去,“记住这一刻哦。”

关平有些摸不著头脑,但是他很好奇到底是什么事情这样的重大,到了罾川口东北方向的一处山顶,关羽见了见那已经慢慢溢出和消散而去的大水,心下有了计较,“周仓!”

他吩咐道,“速速叫人探明于禁军离此处多少路,马上回报!”

他又命令水师船只,穿梭巡逻各处,不许曹军发现众人在此,小股斥候就地诛杀,大队人马出动中军力量驱散,如此严肃对待之后,众人环视四周,才察觉到,此处的罾川已经成为了一个在颇高处十分巨大的大湖,这湖和上游的汉水联动了在一块,在降雨和大水的作用下,成为了一個巨大的水体,不仅吞吐着巨量的水,还将陆续渗透出去,成为了不稳定的隐患。

而这个水体离着于禁军的距离是多少呢?关平恍然大悟,“这这这,”他突然反应过来,面对着关羽露出了钦佩之极的表情,只要是这样的大湖还存在于高处,那就是成为了威胁于禁军最大的武器!

此地失修已久,于禁等人又非本地之兵,如何能够知晓此地?前些日子降水如此之大,就算是派出斥候到处查看地形,也绝没有机会发现这里,大水连续之下,堤坝内外尽数成了汪洋。到处都是大水,谁能明白,这里还有一个巨大的人工湖泊呢?藏着数百年前修建的水利设施。

或许曹仁会知道,但如今樊城内外隔绝,不是什么消息都能传递出来的,就算是有,那也一定是更为重要一些的其他信息。

众人十分激动,却又在耐心等待着,过了小半个时辰,巡查四处的斥候来报,前方六里路,“就是于禁大营!”

李承迅速拿出来了放在自己边上、随身带的牛皮袋子拿出来了里头自己绘制的地图,这是这些日子按照新的水文来绘就的地形样貌,他特别将一些已经被淹掉的地带用红色涂成了阴影,而罾川口此地,就是静静潜伏在一团阴影之中,他又用笔,根据今日观察到的地形来加了几笔,关平看到了李承的这张图,就清楚发觉了,罾川口就像是一个喇叭,一下子从西北方向,把宽阔的水面,汇集在了那短短的数里堤坝上!

关羽适才的安排也终于让大家伙都明白,此地的情况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也不许魏军的斥候摸到罾川口的地形如此,有堤坝一件事,谁也不能知道,起码于禁和庞德的这些人,决不能知晓此地,若是知晓了,他们再度北移,就不见。

太阳渐渐上升,天气越发热了起来,罾川口的堤坝之外的大水慢慢消散了,内外的水面有了高低差,那些巨石和木头在堤坝上摇摇晃晃的,把堤坝都摇动了,关羽忙命人去把石头和木头等杂物尽数清理掉,“加固堤坝,不可冲垮了!”

昆阳军离开了山的另外一面,关羽等人一直未有拦截,悄无声息地放着他们离开,而是在这里认认真真分散开来,将此地所有的地形都查看清楚了,听到各处回报,关羽才满意地点点头,哈哈笑了起来,“今日一来,果然见到了破敌之策!”

“罾川口此地有如此大湖,又和汉水相应,于禁不知旧事,反而将中军大营驻扎于罾川口之外五六里路,自以为得了地利,却不知道,于禁的溃败之日就在眼前!”

蒯越等人见到关羽如此郑重其事,又是仔细查看了此地,就想到了必然是会有什么法子在此处,大概心中迷迷糊糊有点数了,等到关羽一语道破,这才恍然大悟,“如此的话,于禁恐要大败!”

“鱼入罾口,”罾,就是一种方形渔网。用竹竿作支架,支架中心系以长绳,渔人握长绳一端,使网起落水中以取鱼。而此地就是像是一个倒立的罾口,那口就朝着于禁的七军之端,关羽哈哈长笑,声震四下,十分豪迈,“于文则到了此处,那就是到了末路了!”

“只要将罾川口堤坝掘开,于禁的七军就是尽数入水了!”

时人非常迷信,像是上一位凤雏庞统入川作战,听到了落凤坡之名后大觉不妙,直觉就不利于自己,正要撤退的时候,就被乱箭射死了,所以鱼入网口,于禁必败,也是必然之理。

对于寻找到了新的战机,大家伙很是高兴,于禁在开始大水漫灌的慌乱之后,稳住了阵脚,就算是因为地势问题被迫北移中军,但也早就安排了人马来伏击追击而来的荆州军,两厢对战,关羽还要分神看顾襄樊二城,而不能全力。

现在终于等到了最佳的机会,这个机会可以彻底解决于禁,这个机会摆在眼前,众人十分兴奋,返回到了军船上后,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习珍说道:“可如今大水渐渐退下,水势已经不够,此处罾川口就算是决口放水,恐怕也无法对着于禁之军有所太大威胁。”

若是想要克敌制胜,还需要再想其他的法子。

关羽抚须,望着天地之间的大水出神,“今年水文异常,吾北上之前,就问过了多处老农、农官,翻阅了官府的历年文书,今春雨水不多,到了初夏才微微有一些细雨,而今年七月初之时,更是冷了一阵子,而接下去又是极为炎热,可见天气异象!”

“今岁大雨,乃是预测必然之事,且这些日子又是冷热交替极为频繁,大雨还会到来,继之,”他点了李承之名,“汝以为如何?”

“接下去可还有大雨否?”

李承心下还真的佩服关羽,原来这当主帅的,真的要事无巨细天文地理都要查问清楚,他是知道历史上的记载,才知道天降大雨经月不绝,汉水泛滥成灾,而关羽从日常和文书记载里也察觉到了这个巨大的变化,冷热交替说明东南方向的热气流和北方的冷气流僵持不下,都在此地碰撞,故此从未停过下雨,虽然关羽并无直接懂什么地理学,但说的话,已经是接近于科学了。

但是关羽这么一问,李承显然也明白了自己的预测之语被关羽知晓了,“大雨恐还要再来,”他翻开了手中的册子,“到了九月,这些日子晴天虽然越来越多,可这下雨的时候反而更大,这几日已经晴朗,再过数日,若是还有大雨,也一定是超级暴雨!”

他可不敢说接下去几天就马上有,但是按照现在的样式来看的话,今日天高气清,半点云彩都无,似乎有些是台风眼之中的宁静气象,在这样的暴雨连续出现的情况下,突然之间就有大晴天如此,本身,就表示着一种反常的意味。

“汝等以为,若是还有大雨,罾川口此地可堪用吗?”

那如果建立在还要下雨的基础上,罾川口大坝就能发挥用处了,关平是最先接受这个预测之人,不仅是因为他信服自己的父亲,更是因为李承也预测到了现在这个场景。

关平朝着地图上指了指,“之前于禁军驻扎在不远之处,一定是觉得已经地势够高了,而这个够高,不过是因为罾川口尚未决堤罢了,只要决堤,就可以发挥作用,若是想让着大水更大一些——除却清理水中的杂物之外,将军,吾以为可以加固罾川口的堤坝,加高加宽,让水积的更大一些。”

众人纷纷点头,之前大水都在,内外水都一样,显然没人注意到此处,而只要是再把水继续起来,让堤坝内的水更大,一旦掘开堤坝,原本平静的水面就可以再可怕许多。

李承也提供了另外的建议,罾川口既然是一个喇叭形的通道,那么就更需要将其余的地方都尽数给堵上,“可将汉水之水引入此处,其余的堤坝和水岸都予以封住。”

只要是再加大罾川口的蓄水量,等到下一次大雨来临的时候,就是最好的时机了。

“如此的话,”蒯越想到了关键的事情,“不可让魏军靠近此处。”

“将军!”有将领请命,“吾驻扎在此处,绝不会让此处落入敌人之手!”

“非是如此,”李承摇摇头,“这些日子和于禁打了交道,此人治军颇为谨慎,若是被他探查到吾等在此地驻军,他若是查不清楚,自然就有所防备,大军驻扎在此地,他也可以一走了之,”

李承想到了什么了不得的问题,大为皱眉,“不好!于禁恐怕留不下来,而且如今大水退了一些,若是于禁以为此地不宜和吾大军对战,还要南下靠近樊城寻得好机会驻扎,此地岂不是又用不上了?”

如果于禁也认为大雨马上离开,那么他肯定是要靠近樊城驻扎的,不然的话怎么算是来支援?

众人都望向关羽,关羽微微沉吟,“倒也简单,只要将于禁拖住即可,”关羽笑道,“昔日继之和坦之的围魏救赵之计,如今倒是也可以用上一二,点兵!”

关羽下达了军令,众人都肃穆站立,就在这大水之中的军船上,开始了荆州军最为关键的一次军议,“出步卒三千人,蒯飞度,扫清邓城和于禁部之联系,务必要做出要先做出解决邓城之意。”

“是!”

“习都尉,”关羽吩咐习珍,“汝要加一加担子了,于禁的七军大营,汝要和吾一起,前往中军围攻,务必要猛烈攻打,以表吾之决心。”

“至于庞德之部,他的骑兵厉害,如今不宜争锋,坦之,汝要输!”

关平张大了嘴,“将军,此为何意?”

“缠住即可,不要让他们来此地,但直接驻守,未免显目,故此汝四下带着骑兵出击,不求胜,只要败,即可!”

这样的话等于就是把庞德部的注意力给吸引走,这样的话,等于在汉水之北除却樊城的所有力量,都被关羽来照顾到了,特别是关羽准备中军出击,要和于禁正面对决,这样的话一定可以避开此地之图谋。

“将军,樊城也需要多加防范,”李承提建议,“虽然如今野外并无乡人,可曹仁驻扎樊城多年,左近水利沟渠等,指不定也有人知晓,”特别苗乙都知道了,想必其他人也会知晓,虽然短期内没人会想到这个地方,但若是曹仁多留心眼,或者是因为和于禁有了更多的联系,沟通消息,那么说不定也要被知晓,“可否派水师继续围攻樊城?”

这样的声势,足够让人震惊,邓城、于禁庞德部、樊城,三地共同出击,就是要和曹军决一死战的态势拿出来,当然,关羽一定是要先对付于禁之部,但是他更想要去解决邓城,拿下此处,基本上就可以占领一半曹军的后勤粮草了。自己首先就立于不败之地。

关羽点点头,“水师一分为二,除却部分也在于禁中军左近待命外,其余的都派着围住樊城,曹子孝在城中怕的闲的发霉了,若是吾不理睬他,他心中起了不该有的心思,出来乱吾之大事,就不好了!”

李承也领到了自己的任务,“罾川口的大坝,此地要交给继之来加固加厚,汝自领麾下二百团练,吾再派五百人给汝,务必要做好此事,如何?”

在大军四下出动的情况下,李承的任务是最轻松的,似乎只是修建堤坝罢了,并无什么生命危险,而李承心下明白,水淹七军的成就,能不能成,一要看天时,下不下雨,二就要看李承的本事了,能把这个水势加到多大。

其他的人这一次的任务还能失败,但是唯独他不能失败,只能成功,李承肃然领命,他举起双手,抱拳在胸,大声答应下来:“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