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曹仁,显然自认为已经渡过了最困难的时候,荆州军的水师除却攻打临近汉水的几个城门之外,无法在陆地上形成全方位的包围圈,这就是让了曹仁有了新的机会,他开始逐步探索城外的路线,几次都打开了城门,冲出城来,主动地攻击起了关羽的后军,荆州军有所准备,但是这样子的应付,无疑会对中军和于禁的对战产生影响。毕竟军队也一如一个人,不能够太过于分神。
大家讨论了一阵子,李承听了很久,五花八门的主意都有,但是唯独没有人提出要退兵,他心下不免感叹,荆州军如此鏖战了两個多月,除却大暴雨连绵而下的一些日子里休息之外,每日大大小小总有一些战斗的,而军心还能如此坚固,所虽有急躁之色,但无沮丧之情。
说来说去,又说回到了一个老问题,“是否要安排援军北上了?”
廖化和关平都认为需要马上派遣援军了,就连破伤风刚刚痊愈的王甫也咳嗽着说必须要让赵累率队北上了,“如今大水退去,汉江平稳,几日之间,赵都督就可以搭船北上,支援吾等之战局,如今曹贼大军若是还要南下,却不知道是需要什么时候,吾等这时机,绝不可错过!”
李承当然还是老观点,镇守江陵城的赵累部不能北上,在他看来,只要是大本营不丢失,就算是现在马上退兵,功劳也足够了,这几个月打的曹仁杜门不出,死守樊城,把汉江打成了自己家的澡盆子,更是把于禁和庞德牢牢堵住在了邓城之侧,牵制曹操主力大军,避免他再度组织兵马前往汉中和刘备对战的战略目的是达到了。
但是撤兵这个事情,就算是李承刚升官,在众人眼里是军中最当红,关羽很信赖,甚至要直言劝谏的话说出来关羽都不生气的人,他也不敢讲。
一来未分出胜负,二来如今战局正胶着,怎么敢提退兵之事?
这又是李承要站出来分说了,不过他还没来得及亲自辩论,蔡菁就先跳出来了,“不可!陆逊其人还未有答复,其心可疑,若是如今就命赵都督北上,陆逊没有想着要协助吾大军作战,咱们在北边打的血流成河,他坐山观虎斗,岂不是反而让江东人占了便宜去?”
李承忍住了笑,没想到这个蔡菁在熟悉了军营事务之后,居然当着这么多人也敢说这样的话,胆子的确是很大的,很适合当苏秦张仪之流的大胆人物。“坐山观虎斗”这个词用的很好,差不多就点破了江东人的心思。
“军情所报,吴侯已经出兵濡须口,江东还有力气对付咱们吗?”廖化冷哼一声,不悦道,“吴侯什么时候能成为曹贼一样厉害了?”
“吴侯不如曹操,只是,如今时机的确不对,”李承见到廖化和蔡菁几乎吵了起来,于是忙站出来为二人缓颊,“将军,存瑾所言有道理,陆伯言还未回书,他若是带兵前来,自然也可以请赵都督一同北上,若是如此的话,樊城必破,而于禁必败!”
“此非是吾等可定也,”关羽心中的骄傲自然不必说,可这两家一同出兵的大事,他虽然是假节钺,却也不敢贸然答应下来,“陆伯言若是写信而来愿意北上,吾也不会请其同来。”
好么,原来你的想法更坏,压根就不想让陆逊来,只是耍他是吧?“既如此的话,赵都督也不必急着前来,”李承继续说道,“王都督的水师大船顺风顺水,用不了多少时间,如今也没到最后要攻打樊城和襄阳的决战时候了。”
一番商议之下,关羽还是采纳了李承和蔡菁的意见,暂时不把赵累部也派到北边来,这也符合关羽一贯的作战指挥风格,不到最关键的时候,最吃力的时候,绝不会把所有的力量全部压上去的。
赵累部暂时指望不上,但是习珍也提了另外一个建议,“将军,刘孟二人攻打东三郡已经有些日子了,若没有其他什么外力的话,东三郡眼下应该要平定,江陵城之兵不可轻动,不若让刘孟二人东来支援?顺流而下,更为方便一些。”
这是个好主意,刘封孟达离着樊城襄阳的距离更近一些,而且东三郡可以作为汉中和襄阳的中转站,汉中的人马若是还能战斗的,也可以从东三郡沿着汉水派出来,刘封孟达的兵不多,但只要投入一些,也可以改变一下焦灼的战局。
这个事情可行,关羽点点头,命人行文到东三郡去,令两人攻打南乡郡,彻底打通两地之通道,为增援樊城做准备。
关羽一点都没谈有关于罾川口的事情,但是也再次和王甫确认了这些日子打造临时舢板的情况,显然,关羽也在等那个最佳的时候出现。
这个时候能出现吗?李承也不知道。
众人散了开来,李承喊住了蔡菁一同前行,他问蔡菁,怎么会也对着陆逊其人这样的有敌意,蔡菁奇道,“继之岂不闻‘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汝这样讨厌江东,吾深在君侧,岂有不讨厌之理?”
……你这个理论,也算是头一次听见了。蔡菁见到李承这样的表情不由得窃笑,“吾取笑耳!”他只是单纯看不爽陆逊罢了,上次在刘璋的府邸出现了那样的意外,叫蔡菁吓了一大跳,其人又是如此谦和过头了,真的叫人不由得怀疑陆逊这个人到底是不是别有用心。
两人回到了帐内,关平急匆匆地跑了进来,“二弟,汝还想要进言什么?”他气急败坏,“大人刚给汝升了官,汝就这样不给大人面子,说一些混话!”
“怎么是浑话,”李承懒洋洋地打了个哈欠,“吾不过是丑话说在前头罢了,不趁着将军今日心情甚好,就把丑话说了,不然日后等到真的要直言说话的时候,恐怕那时候一怒之下,关将军斩了吾之心都有了!”
“日后还有什么话要说?”关平狐疑地望着李承,又望着在一侧不屑一顾的蔡菁,“二弟又有什么事情瞒着吾吗?”
“都在军中,能有什么事情瞒着……”李承说了半句话,随即突然停住,他竖起了耳朵,朝着关平摆摆手,听了一些什么似乎又听不清,刷的坐直了身子,又跑了出去,关平有些莫名其妙,但是他也听到了突然的异动之声,瞪大了眼睛,唰的跑了出去。
这两个疯子,蔡菁摇摇头,他正打算再写信回去催促自己的父亲要把答应在当阳县的事情办好,自己现在是正儿八经的当阳县令,治下的田地没有人料理,可真的不成。蒯越的家里还算不错,已经抢在自己面前了,这可不能丢了面子啊。
他正在沉思乱想,却没注意外头响起了阵阵隐隐的雷声,由远及近,由小到大,突然之间,外头猛地一阵突然光亮起来,刺啦啦!
暴雷声突然响起,就好像是在蔡菁耳边炸开一般,他大吃一惊,手中的笔骤然掉落,“打、打雷、打雷了?”
蔡菁马上出门而去,果然见到了天空中不知道何时已经是阴云密布,阵阵闪电就在云层之中时隐时现,雷声响起,风声大作,而他看到了李承就站在不远处,迎着风,衣襟随风猎猎起舞,看着很像乘风而去的仙人,身体姿态很好看。
但是这位遗世出尘的仙人马上用袖子罩住了头,狼狈逃窜,“下雨了!”他迅速跑了回来,越过了目瞪口呆的蔡菁,“赶紧着躲雨,叫大家伙别出来,免得被雷劈了!”
放晴多日,终于迎来了雨天,只是白日里雷声响了许久,大概下了一炷香的大雨,瓢泼而下一会会,旋即变成了阵阵小雨飘洒,到了夜间,在帐篷内听着外头雨滴声,竟然都细微了,可见这雨长久不了越下越小。
李承在帐篷内抓耳挠腮,又时不时地出去亲眼看一看,张图也时刻来报阳陵坡下的水势如何,他按照罾川口那边的海拔,在阳陵坡这里也设置了一个观测水的水位,在不发生大变化的情况下,两者的涨满高度可以作为参考评价,可不用张图汇报,李承在后半夜翻来覆去睡不安稳,一下子又猛地惊醒了,太安静了。
他起身出门,见到外头清风阵阵,其时繁星满天,天上就连一些乌云都无了,他心下顿时凉了半截,就这样一阵子小雨,就结束了?
原本意料之中的大雨呢?是不会来了?还是要再等几天?
李承正在看天色,巡逻的蒯越刚好路过此地,见到李承还不睡,于是上前问候,“继之在看星象?”
“在看何时下雨,”李承有些气馁,“眼下万事俱备,就等着天降大雨了,若是大雨不下,恐怕吾那修建的工事,派不上用场。”
蒯越也有着一些忧愁,这些日子他指挥作战,面对于禁的反扑,伤亡开始渐渐加剧,虽然士气还不错,但如果一直在消耗战,迟早这个士气,就会被削弱了去,所以现在一定要寻求一个新突破了,“若是罾川口那里不得成,吾估计关将军要和于禁全面决战了。”
“到时候赵累都督部,估计也会北上支援,迅速打败于禁后,再南下守城。”
其实李承也是想着这个办法还行,只要是迅速出击,迅速返回,这样的话对于江陵城的不利影响可以降到最低。不过今日习珍提出要让东三郡的刘封等人支援,这倒是也可以,只是按照关羽那骄傲的性子,也没有说让其二人直接奔赴此地战场,还是以攻打南乡郡为前提的。
“继之以为,魏军会不会还有援军?”自己这边有援军,于禁难道就没有?他亲自率领七军前来,算到整个魏国的层面来,这几万人马压根就算不得什么,为了襄樊这紧要之地,肯定还需要援军。
“眼下曹操的大军,还未东归,汉中行军回来,尚需要时日,”自从到荆州军里面正式当差以来,李承接触的军情就更直接更仔细了,汉中曹操的确是输了,但是他输了还未服气,大军退出汉中后依旧在关中驻扎,一是休整,二是还要窥探汉中,看看是否还有什么机会。
曹操孤身返回关东,主要就是为了坐镇中原,防止有不轨之心作乱,顺便弹压由于关羽北伐打来的震荡,“若是以现在的战局来看,尚不会有什么援军,曹操一定以为现在的战局处于平衡,无需再添柴加火。”
曹操一定还是想在汉中再有突破的,大军所以一直留在关中等候,而且如果就算是这里要再增援,基本上李承也断定,绝不会再安排那边的大军前来,汉中之战玄德公惨胜,但是曹操也没讨到什么好去,大军残破不堪,几次战败不说,还流亡了不少士兵。
特别是他的中军虎豹骑,如此威猛之军,几近天下无敌,又被刘备的翊军将军赵云几次奋力杀穿,赵云离着曹操最近的时候,不过才数人之距离,他都险些抓住了曹操的披风,却又被曹操给挣脱了出去,他老人家再次落荒而逃。自此就没有再想着亲自出阵作战了。
但是他不在,大军还在的,曹休、曹真、曹洪、张郃、徐晃、郭淮等都在关中等候镇守,不仅是要想着再次打入汉中,更是要全神贯注防备着刘备从汉中杀出来侵吞关中长安,汉中是鸡肋,而关中平原那可是天下的腹心之地了,不容有失。
于是曹操就自己返回了许都和邺城坐镇,他会筹集新的部队支援,但是现在来说,他也没有什么兵力可以马上调动了。
只要是现在这里继续僵持,荆州军不需要考虑曹操有援军的可能,现在双方陷入了一个平衡:因为在某些地方的牵制下,谁都没有援军了,就等着这里谁受不了耗不住,力量对比失衡了之后,落后的那一方才会被迫增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