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2章 倭寇横行(1 / 1)牧尘客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继祖焦头烂额,底下的城镇官员照样忙的皮开肉绽。

“报,刘大人不好了,北门突然来了数百逃难的百姓,和城门守卫打起来了,城门快守不住了……”

一个巡捕如同狗撵一般冲进大堂禀报。

“哗。”整个大堂瞬间一阵惊呼慌乱。

宁德县卫所被攻破,县令受伤,虽然情况紧急,但毕竟还隔着上百里远。

但若是难民真的攻破城门进来,加上城内的上千难民,再有混杂的倭寇趁机蛊惑闹事,说不定州城都要沦陷。

于是所有官吏纷纷进言,让刘继祖赶紧调集城卫和巡捕赶紧镇压,以防民变。

就在刘继祖头绪混乱如麻之时,突然砰砰砰几声轰鸣从城北方向传来。

“火铳!”

“不好,难民定然是倭寇假扮,竟然有火器。”有官员失声惊呼。

“轰~~”

突然又是一声更大如同闷雷般的声音传来,整个州衙大堂似乎都微微震颤了一下。

“火炮~~”

有人发出极其惊恐的尖叫,整个大堂顿时乱成一团,许多官吏直接就往后堂奔逃。

几个家丁从堂外满脸惊恐冲进来,一起护着刘继祖道:“老爷,赶紧寻安全之地躲避。”

刘继祖脸色瞬间惨白,但却是推开家丁大吼:“本官身为知州,岂能临阵脱逃,所有人都跟本官去城北迎敌,杀倭加倍奖赏,如有人临阵脱逃,本官决不轻饶。”

“刘大人,倭寇有火枪火炮,我等仅凭血肉之躯无法对抗!”有官员脸孔扭曲劝说。

“我等能逃,满城百姓何逃,诸君身为大明官吏,食朝廷俸禄,今日就是报国捐躯之日,如有再敢言逃者,本官现在就成全他,走!”

刘继祖目眦欲裂大吼一声,带着几个家丁就往外走,堂外,此时同样混乱,大量差役衙役和其他厢房办公的官员文吏全都四处乱跑,寻找地方躲避。

“诸君,拿武器,随本官前去杀敌!”刘继祖站在台阶上大吼,然后操起放在门厅之中的一根杀威棒。

眼见知州大人带头,差役衙役全都有了一些勇气,纷纷开始拿起各种棍棒枪械等簇拥随行,剩下的官吏仆从似乎有了一些底气,纷纷寻找一些合适的武器,没有武器的干脆就捡起半块砖头,跟在刘继祖身后出州衙往北门而去。

此时州城内,已经一片混乱。

大街上到处都是四散奔逃的百姓,妇孺老幼哭号无助。

“诸位父老无需惊惶,凡成年男子,跟随本官去北门杀敌,斩一寇赏银十两!”

刘继祖高举杀威棒沿街大吼。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得知知州大人亲自前去抗敌,还有如此高的悬赏,于是沿途不少成年男子纷纷加入队伍,前后不过一刻时间,刘继祖身边已经聚集数百手持刀枪棍棒的男子,气势一下就变得强大起来,然后沿途百姓的恐慌情绪也都开始慢慢平静下来。

福宁是一座州城,城高近三丈,全都是由青石和青砖砌成,城内有两个千户所,城外沿海有大金所和南北两座水寨,相对来说防御力还是很强。

另外州城和府城一样,除开卫所官兵和巡捕这些常规武力之外,还单独有一支城防卫队,这支卫队属于义勇和差役两种结合体,是从城内遴选青壮按月服役领饷,三个月轮换一次,平日也需要训练,战斗力还保持的比较好。

城北大门处,几百衣衫褴褛拖儿带女的难民,正不断往城内拥挤,守门的城卫不断用长矛阻挡甚至逼迫刺杀,但仍旧无法完全阻挡难民的冲击,因为难民占据了城门通道,导致城门也无法关闭,于是情况显得愈发混乱。

有人受伤倒地,有人鲜血淋漓,还有人哭喊挣扎,另有呼喝打骂之声此起彼伏,整个北门几乎已经失控,数十位官兵抵抗不住节节后退,这些难民眼看就要冲入城内。

而在城内大街上,此时也有不少围观的百姓和难民,不少人也开始往城卫丢砖头石块,内外夹击之下,城卫纷纷放弃城门开始四散躲避。

“赢啦赢啦,快进城!”难民发出热烈的惊呼,一窝蜂的开始往城内挤。

“轰~”

就在此时,突然一声震耳欲聋的声音在城门外响起,难民吓的纷纷尖叫抱头躲藏。

“轰轰轰~”

接连又是几声火铳声音响起,无论是难民还是被打的抱头鼠窜的城卫,抑或是城内城外聚集看热闹的百姓,全都吓的短暂安静下来。

距离城门十多丈外,只见十多匹马和三辆马车正快速逼近城门,马背上,有满脸煞气的男子举着手中的火铳正往城门上空开枪。

“宁波兵备道紧急公文送福宁州衙,胆敢阻挡者,以通倭论处!”为首的马背上,一个身披铠甲的红脸壮汉手举红缨枪大吼。

“哗~”

数百难民和围观的百姓全都惊恐哗然,胆小的开始转身奔逃。

本来只是难民,一旦妨碍公务被认定成为通倭,被杀也就太冤枉了。

“怎么,还不退开更待何时?”红脸壮汉再次大吼。

人群中又有不少人开始后退,但还有不少人犹豫不决,城门通道已经打开,只要进城,就能保证妻儿老小足够安全,若是失去这次机会,必然会被关在城外,驱赶到荒野之中露宿。

想到这里,有些胆大的青壮年忍不住想铤而走险。

“义山别冲动,用手雷吓唬他们一下!”

马车上,王云龙探出头来示意,身边马背上,李义海点燃一颗手榴弹丢出去,落在城门数丈开外一块空地上。

片刻之后,突然轰的一声巨响炸开,泥土草屑四面横飞,烟雾腾空而起的同时,震耳欲聋的声音如同惊雷一般在所有难民的耳边响起。

这一声爆炸如石破天惊,直接就把剩余的难民残存的坚持彻底炸的烟消云散,无论男女老少,全都哭爹喊娘的四散奔逃。

瞬间,拥挤混乱的城门四周,一下就变的空旷无比。

王云龙松了口气,坐回马车道:“进城吧!”

于是在难民的四散之中,十多匹马护送着三辆马车,嘚嘚穿过城门进城,只留下数十位惊恐城卫满脸惊恐的躲在城墙两边,没有任何人敢出面阻拦。

这一阵动静,实际上就是刘继祖州衙大堂听见的枪炮声。

而等刘继祖带着数百人急匆匆赶往城北门的途中,半路就遇到进城的王云龙。

……

州衙后院,刘继祖的住地。

九月时节,北方已经秋色正浓,但南方的福建沿海,却依旧绿意盎然,只不过这种风景,却照样显现出一股老气。

花园池塘的莲藕,莲叶已经开始破败,花草树木也有不少开始凋落。

凉亭之中,一方石桌,几个石凳。

王云龙和刘继祖相对而坐,一个身穿湖色长裙的美貌少女,带着两个小丫鬟烧水烹茶。

很快,一杯热腾腾的香茶放在王云龙面前,少女脸带红霞轻声道:“云公子请用茶!”

“多谢玉晴小姐!”王云龙和颜悦色一笑,少女脸颊更红,感觉心脏砰砰乱跳,赶紧福礼之后退到旁边。

“云公子,今日多亏你来的及时,不然恐酿成大祸!”刘继祖心有余悸,端茶的的同时,手指手还在微微颤抖。

王云龙也是心有戚戚道:“我没想到,福宁州的情况竟然恶劣至此,不光倭寇横行,竟然还有这么多难民,事情看起来的确十分棘手。”

刘继祖慢慢喝了两口茶,待心情稍微平静一些之后才放下茶杯叹口气道:“我上任之初,还是夏季,海上风大浪急,倭寇袭扰的次数还并不多,但一进入七月,情况立变,几乎三五天便能收到各地倭寇出没的公文,进入八月之后,情况更加恶劣,而最近几日,大量不知从何而来的倭寇,突然增加数倍,几乎每天都能收到十数起倭寇上岸抢劫的消息,本官何曾经历过如此复杂的情况,匪患与日俱增,加之难民越来越多,本官也被弄得焦头烂额。”

王云龙一边听一边喝茶,等把一杯茶喝完,放下茶杯去拿茶壶,却不想抓住了一只纤纤玉手,惊醒之下才发现是刘玉晴也正伸手正准备提茶壶,于是赶紧收手笑道:“抱歉,接连赶路十多天,这路上也没好好喝上一杯茶,失礼了。”

刘玉晴脸颊通红,耳根都开始发烧,低头帮王云龙斟茶,然后轻声道:“云公子远道而来帮父亲解忧,玉晴本是女流之辈,也帮不上什么忙,只能烹茶相待,还请公子勿要嫌弃茶水简陋。”

王云龙笑道:“岂敢,我就是专门为此事而来,想来福宁州的乱象,很快就会解决,玉晴小姐只管放心就是。”

刘继祖摆手道:“晴儿,你们先下去吧,我和云公子有要事商量,另外让管家安排晚宴,稍后为云公子接风洗尘!”

“是,女儿告退,云公子请慢用!”刘玉晴福身,带着两个小丫鬟离去,一路还犹犹豫豫的不停假装挺步回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