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81章 始料未及(1 / 1)时间过的好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出言落罢。

整个场中瞬间变的鸦雀无声,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

方才那些个求饶、恳请的声音,亦是于此话出现的一瞬间,于当下消失的无影无踪。

是啊!

机会给过他们这些人没有?

显然是骗不了人的,所谓的机会,可是实打实的全部给到了他们这些个人身上,并且讲句良心话,此间所给他们的机会,还非只是一次,而是一连着好几次,就方才上朝的时候,在最后念出这些个人名字之前,那一小段的时间,又何尝不是在给他们这些个人机会。

问题是.

机会给了,并且给了很多次。

但是他们这些个人,却是分毫没有把握住过。

一个个还抱着侥幸心理,一个个还是那么的自以为是,认为自己完全没有任何的问题。

结果呢?

这会被直接拉清单,这会被直接给拉账单了。

而现如今当下,他们这些人又是为何会如此做态,又为何会如此的积极响应,完全不敢再耍分毫的小心思,不敢再抱有任何的侥幸心理了呢?

其实这个问题也是异常的简单。

就如同朱高煦所言的那般.

从内心来说,他们这些人其实自己比之任何人都清楚,非是真正的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倘若是早早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就不会让事情给发展到当下的地步。

他们之所以如此,乃是锦衣卫把他们眼下所有人的底细,都给直接翻了一个顶朝天,把他们所做的所有腌脏之事都给翻了出来,而这些个罪责和罪名,无一个不是能够要了他们性命的同时,还会让他们这些个人,有一个算一个全部都将被抄家灭族。

为此

面对这样的铁证和罪责,知晓自己的依照大明律例要承受什么样的结果。

他们这些人,心中仅存的侥幸,被全部击碎的干干净净,完全不留分毫的余地,于是当下他们是真正的怕了,他们不想死,他们不想被抄家灭族,他们这些个人想活,不想人头落地。

也正是如此,他们这些人才会如此的惶恐,才会如此的老实巴交的,承认自己的问题和错误,磕头如捣蒜的不停求饶。

一切的一切.

全部如朱高煦所言的那般,没有分毫的差别。

“汉王殿下.”

“太子殿下.”

“臣等.臣等,绝对没这个意思,臣等真的不是这个意思。”

“此件事情上,臣等确实被利益蒙蔽了心智.”

“现如今被殿下,被锦衣卫指挥使点穿,臣等于当下亦是真正的幡然醒悟,此时此刻宛如被蒙蔽的心智,那一层薄雾被清扫而空,深切的体会和知晓了自己犯下的罪行。”

“绝对不是汉王殿下,所言的这个意思。”

“还请太子殿下,汉王殿下明鉴。”

说的比唱的都好听。

都这个时候了,都还不敢坦坦荡荡的。

不过也不得不承认,这些人还真的是一个合格的政客,脸皮够厚、此间真的是够不要脸的,都这个时候了,居然还能够为自己狡辩,为自己的诡辩。

但是有用吗?

朱高煦望着眼下一群神情惶恐惊惧的臣子,心中止不住的一声冷笑,瞳孔中中的双眸微微眯了眯,沉声道:

“有意思.”

“有意思.”

“真的是,相当有意思.”

“倘若不是知晓,倘若不是明白,这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情,存在着一些什么事情,咱还真的有可能信了你这些个家伙的鬼话了。”

“常言道:凡事可一、可二,绝不可再三、再四。”

“尔等真以为,咱还会相信你们说的话吗?”

“说真的”

“别说信与不信,就你们这些个人干的混蛋事情,咱闻着你们的声音,见着你们的模样,咱都觉得恶心的不要不要的。”

“算了吧!”

“与尔等多说无益,亦算是浪费本王的时间。”

说着,说着,朱高煦略微停顿了一下,扭头看向一旁的禁军将士,突然声音瞬间拔高,大喝了一声道:

“来人!”

“将眼下这个无耻贼子,给本王拿下。”

“押解出大殿,打入锦衣卫大牢,之后由刑部、大理寺、都查院三司会审。”

此言落罢。

跪伏在地上的群臣微微怔了一下,心中惶恐和害怕之意,于当下乃是抵达了顶点,知晓汉王这乃是要对他们下死手,要坚决依照大明律例和律法来处置他们的节奏。

此时此刻,亦是瞬间让那些个人慌了神。

原本一个个磕头如捣蒜的人,则是瞬间停下了磕头的动作,将目光投向面色平静不见分毫情素波动的太子爷身上,知晓当下唯一能够保住他们性命的人,于此间唯有太子爷一人了。

随即,众人哪里还敢有半分的犹豫,赶在禁军将士,还未近身之时,冲着太子朱高炽的方位叩首,扯着因恐惧颤抖个不停的嗓音,大声道:

“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

“还请太子殿下,念在臣等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

“再给臣等一次机会吧!!”

“求求您出言,让汉王爷开恩,饶了臣等这一次吧!”

“求求您了.”说着,说着,这些人亦是没有分毫的犹豫,再次将矛头对准了朱高煦,言语比之方才恳切、老实了不知多少个度,无分毫先前那般模样,急切求饶道:

“汉王殿下.”

“臣等真的知道错了,真的知道错了。”

“汉王殿下.求汉王殿下开恩呐”

整个殿中。

气氛变得极为诡异。

文武百官的目光,皆是不由自主的,在汉王朱高煦和太子爷朱高炽两人的身上,不时来回的徘徊,神情亦是于此刻变得郑重了起来,面对这么多人,并且一个个都乃是朝中大臣,拥有实权的人物。

且一下牵扯到好二三十个这样的官员啊!

难道两者真的,要将这么多人,全部给拿下,全部给处理了不成吗?

倘若是真的如此,一下子处理这么多的实权人物,整个朝堂的运行,整个朝局或多或少会出现动荡。

此间天子远征漠北并未直接坐镇中枢。

这里面所牵扯到的问题,怕是亦会变的无比的复杂。

想着,想着,瞅着汉王朱高煦准备来真的,真的是起了,要把场中参与的人,全部给拿下置于死地时,也是令不少人为之坐不住了,纵使再瞧不上这些人,不耻与这些人为伍,也不得硬着头皮站了出来,打算为其求情。

首当其冲的,则就是金忠,其乃是永乐大帝,远征漠北的时候,下达过命令,让他在朝堂上出现不可控的时候,站出来为之拨乱反正,稳定时局。

就眼下发生的事情,金忠哪里还敢有分毫的犹豫,在见着禁军将士伸手准备拿下,一众跪伏在地上的群臣时,扯着略带些许苍老的声音,急忙道:

“住手!”

“慢着”

在出言呵斥禁军将士,让其住手的同时,金忠亦是躬着身子,冲着高台上的朱高煦和朱高炽两兄弟恭敬行礼,道:

“太子殿下.”

“汉王殿下.”

“这这这这惩罚是否是太过于严重了些?”

“并且这么多人,这些人也是朝廷的老臣了。”

“为朝廷这么多年来,一直兢兢业业的行事”

“或多或少亦是有着不少的功劳和苦劳。”

“并且刚刚他们也都知晓了自己的错误,亦愿意一分不剩的交出自身的违法所得。”

“且又正值大明钱庄全国准备开业的时候,亦正是用人之际,如今一下将他们所有人给全部拿下,空缺出这么多的职位,皆是会引起时局动荡不安。”

“实乃非是良策,百害而无一利。”

“还望太子殿下、汉王殿下三思啊。”

有了金忠的率先站出来打头阵,紧接着场中的群臣,则亦是一名接着一名的文臣官员站了出来,杨荣、宋礼、杨溥.

就这般.

场中除去了夏元吉这个户部尚书和锦衣卫指挥使纪纲之外,几乎是所有人的臣子,都全部站了出来,为之这些个人求情,乞求能够法外开恩,给予场中被点到名的臣子们一次机会。

至于户部尚书夏元吉和锦衣卫指挥使纪纲两人,为何没有站出来为之场中的人求情?

此间原因亦是很简单。

纪纲乃是天子亲军,专门负责的就是监察天下,所有臣子的不好之行为,乃是实打实的孤臣,并且这些个人,又乃是他上奏弹劾的人,就场中所有人都站出来,他也绝对不可能站出来,因为一旦站出来了,选择了站队和参与其中的话,他也就成不了天子亲军,也就离死不远了。

而夏元吉于当下不敢站出来的原因,亦是很简单,非是他不想,而是他真的不能够这样做,因为这些人动的乃是户部的利益,攥取的乃是国库的银两,两者天然就是敌对的关系。

当然此间还有最为重要的一点,那么就是之前,朱高煦在想处置这些人的时候,直接当着所有人的面,直接点了他这个户部尚书的名讳,让他站出来,告知这些人的罪责该当何罪。

就这个问题,他亦直言不讳的讲了出来。

倘若这个时候,他还敢站出来,为之说好话,为这些人求情的话,岂不是自己打了自己的脸,同时也是变相的告诉场中的群臣、太子爷、汉王爷,他这个户部尚书,完全不在乎有人变着法的攥取国库银两,对于攥取国库银两的人都能够容忍并且求情吗?

一旦真的是这般的话

他这个户部尚书,还有资格坐在户部尚书的位置,还适合给皇帝守钱袋子吗?

显然是不太适合的了。

为此,死道友不死贫道。

就眼下的事情上,哪怕夏元吉想要为之那些人说话,也不得不选择沉默,也不得不选择将眼下发生的事情,给当成耳旁风,在这朝堂上装聋作哑和视而不见。

非是他不想或者不愿,而乃是当下的局势,不容许、也不能够说任何的话语。

面对眼下的情况。

说实话,纵使朱高煦心中有准备,也是妥妥的没预想到,完全没有分毫的预料到,就面对这等确凿的证据情况下,这些个文官的反应居然还能够有如此的大,还能够悍死不畏的站出来,为这些个板上钉钉的人说话,为这些人求情。

自己只不过是,按照大明的律例执行,一切依照大明律法行事,这些人居然还能够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为之惊讶的同时,也让朱高煦见识到了,这些个文臣的无耻。

一个个平日里,叫嚣的都是什么为民、什么为公、什么不怎么

结果这些个事情,一旦发生到自己的身上,发生到自己同僚的身上,哪怕是证据确凿的情况下,都已经是把事情给挑明了的情况下,居然还能够找着别的事情上,妄图以别的方式裹挟他,让他在这样确凿的证据面前,为之妥协和认可。

简直是,让人为之大开眼界。

这要是他娘的,他要是真的开新学,要是真的触及了这些人,或者说朝中所有人的利益的时候,这些个群臣怕是比之当下,任何人都要激动吧!

不过想想也能够理解,朱高煦这样的处罚,一下处理这么多的人,全部都是位高权重的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让这些个人感受到兔死狐悲,也是在所难免的。

但理解是一回事,问题这些人,帮亲不帮理又是另外一回事。

如此帮亲不帮理的文官集团,如此的抵制,也确确实实的让人真的有些难以接受,让人的心中很是无语和难受。

见着当下的情况.

别说汉王朱高煦了,就站在一旁的太子爷,见着当下的情况,以及发生的事情,神情也是不免的阴冷了起来,就当下发生的事情,可谓是让太子爷,也是有些始料未及。

说实在的,太子爷也是做梦都没想到,以为证据确凿的情况下,本来是很容易解决的问题,居然能够在当下的情况中,一瞬间给变的这般的复杂,居然会有这么多的人参与其中反对。(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