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张骞出使列国是有任务在身的。
汉天子刘彻给他的任务是,出游列国,彰显天朝上国的国威,同时记录下列国的风土人情地貌。
而孟焕私下里给他的任务是,记录列国的城池要塞,尽可能的绘制诸多舆图。
当然,最好的话,可以将他们的军队实力记录在册,比如战车多少乘,铜铁器有无大规模的列装军队等等。
能有机会探明,张骞自然不愿意漏掉一丁点信息。
可惜查探其他国家军队列装这种事,始终没有太大的进展,只可远观,总不至于上前亲自询问,然后一一上手触摸吧?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不成想这位名叫古雷斯的安息将军居然如此配合,居然主动要给他展示和讲解安息军队的情况。
这让一向真诚待人的张骞着实有些招架不住。
还是古雷斯将军亲自拉着他的手,带他去到各处营寨内,去看他们的武器储备情况。
首先走入的是战车营房。
营房左侧,是一排排露天停放的马厩,食槽内不似大宛马那般精贵,总要以大豆混入精饲料喂养。
这些安息人仅仅只是投入了大量的青饲与大小麦桔梗。
对比起来就像是山珍海味与馒头之间的区别。
“这是我们安息人特有的马种,源自安息半岛上的马群,也是我们骑兵和战车主要使用的马匹。”
张骞默默点头,然后随手写下:【体格甚小,体燥且实。头形轻俊,前额宽广,向鼻端渐变为细长,四蹄轻,可不食精粮,与匈奴马似之……】
如有后世识马之人,就能看出这种马匹,是与蒙古马(匈奴马)齐名为两大马种之一的阿拉伯马。
与匈奴马特性一致,体格小,耐干耐旱耐久力强。
放到赛马场,这种马无人问津。
倘若是跑马拉松,它与匈奴马完爆什么汗血宝马之类的名驹。
路过马场后,便是战车群。
“张师,可瞧见这些木质的战车?这可是我安息帝国特有的战车,此为单层战车,在泰西封那里,听说伟大的陛下还研制出了一种三层结构的战车。
只需要四马拉动,围绕战车四周每层有四名射手,四名镰刀兵,战场之上便可纵横无敌!”
张骞其实很想回一句:你们家的战车为什么大多数地方都是纯木头做的?而不是用铜铁铸造?
只是这样会显得很不礼貌,所以他也没多言,只是默默记录下:【战车少铜,多为木质,少称其利,以火攻之】。
随后,古雷斯将军又带着张骞去查看起他们的军械。
特意走到精锐骑兵的营房,抽出一杆长柄的镰刀与枪矛,洋洋得意的介绍道。
“张师,此物为战镰,搭配战车使用,其上可是用精铜铸造,反复淬炼,铜质坚硬。”
“其他诸如刀剑之类,我安息的军队也已经列装大量的铜制武器。”
“如那塞琉古人能被我等打得是节节败退,便少不得此等神兵利器的加持。”
安息的炼铜之法,其实和希腊、罗马的炼铜法非常类似。
打起还处于炼铜初期的塞琉古可不就是摧枯拉朽,如入无人之境吗?
这样的武器还不足以让张骞多么惊讶。
随后古雷斯将军抽出一把精铁锻造的弯刀,才是叫张骞大惊失色。
“这……这是什么武器?”
古雷斯一直见着张骞永远挂着一幅风轻云淡的表情,心中早就郁闷不已。
此刻见到张骞吃惊,他才露出满意的笑容,手指轻轻弹在弯刀上,顿时发出一阵与铜制兵器闷响不同的清脆声音。
“这可是好武器啊,想当年在下随陛下出征塞琉古,身先士卒,临阵横截斩断塞琉古的军中大旗,才被陛下赏赐了这把精铁弯刀。这可是陛下对我当年勇武的特意恩赐!”
“这把弯刀,由名匠反复淬炼数十日,千锤精锻而成。”
“怎么样?是不是看起来就是珍贵无比,极尽锋锐?”
张骞心中长长松了一口气,嘴上是极尽恭维,心中却是轻松了起来。
简直要吓死他了,原来听孟焕说过,当今世界能在锻铁工艺上首屈一指的,唯有大汉。
还有一国略次于大汉者,便是极西之地的罗马。
此时的罗马应该是共和国时期,还没有到他最强大的时候,估摸着再等个几十年,等到那位凯撒大帝崛起。
罗马共和国的余晖才会在最后时刻爆发出最耀眼的光芒。
而锻铁技术,也才会在罗马势力急速扩张的时候,采百家之长,得到极大的提升。
关于锻铁、冶铁的技术,想要说几句闲话。
后世有很多给西方美化的专家,还有一些只为了赚取噱头,不仔细研究考古和历史文献的营销号。
大肆鼓吹赫梯文明,将一个和华夏商朝同时期的国家夸耀成已经具备完整冶铁、锻铁工艺的强大文明,鼓吹西方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就率先完成了从石器时代跳跃青铜时代,黑科技进化成铁器文明的存在。
且不论考古史上只有一把不提供检验与参观的赫梯弯刀(匕首大小),在佐证他铁器文明的历史。
光是赫梯文明本身还停留在,将楔形文字记录在泥板上的程度来判断,他的文明历史就不会有多高。
一個文明该被加以石器、青铜、铁器前缀称呼的前提,是大规模的列装军队为主,其次就是应用到农业。
没道理农民还在用石器耕种,军队就能拿着铁器砍人。
也没道理一个强大的铁器文明,会被周边那些还在原始人阶段的古老王朝覆灭。
而覆灭后还不被其他文明继承遗产,连文字都机会消灭得干干净净。
这是多么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所以现在很多“专家”在网上还在发表各种西方公元前已成为发达文明的史料证据。
如果真在那么早进入铁器时代,一千五百年后,挥舞着初代铁器的阿提拉凭什么能被称之为上帝之鞭?
两百多年前还处在青铜时期的孔雀王朝,又凭什么能和亚历山大的远征军五五开?
如果只是以具有少量铁器就能称之为铁器文明,商朝时期崇国出土冶铁条,还有殷墟博物馆展示的商朝铁制兵器,《尚书·禹贡》中也有关于铜钺铁刃的进贡之物。
(上为青铜,下为铁刃)
单纯只是有铁器,锻造无法量产,无法列装到军队,只能说掌握到了这门技术,而不能大规模的量产使用。
是无法从根源上改变一个文明的即战力。
想要锻造铁器,陨铁就是最好的材料,它来自于宇宙,是星空的馈赠。
而要冶铁,就必须要有高炉,高炉的发明,始于西汉时代,正是文景武帝的时期。
所以张骞比任何人都要清楚,一个具备了大规模铁器的王朝是有多么的可怕。
汉武帝能让大军追亡逐北,有和匈奴开战的勇气,便有很大原因,是因为汉军精良的装备。
看着还在口水四溅,大肆介绍着诸多青铜兵器的古雷斯,张骞默默记下:
【方为蛮夷也,木车铜刃,不识战马之利,不晓冶铁之利,但有疆域辽阔,物美天宝之地,仗兵源之多,独称一方之霸。】
简单逛完安息人的军营,张骞心中底气反倒是充足了不少,连加满香辛料的羊肉都变得可口了许多。
就在众人各有心思的饮宴之时,营外忽地传来几声喧嚣。
古雷斯听见后立刻面色大变,只身向外走去。
却听通译凑到张骞耳边轻声细语的说道。
“大使,安息帝国的王子巴加斯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