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5章 法仁皆半,德严皆存(1 / 1)独坐渔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嬴政颇有深意地注视下,赵姬也是说出了她自己的想法:

“吕相,秦制虽严,但确实强秦,既然吕相有理有据,不知吕相想用何等思想来代替《商君书》?”

轰!

如同一道晴空霹雳,劈在了嬴政的心头。

赵姬这番话,是准备答应吕不韦的变法?

心中深吸一口气,将心中的浮躁用力压下。

视线收回,再次看向吕不韦,这一次嬴政的目光中,有着几分杀意。

吕不韦千不该万不该,将赵姬裹挟上的!

仲平使用计谋,好不容易将嫪毐与赵姬分开,让众臣没有将嫪毐与赵姬联系到一起,但没想到,现在吕不韦竟然又将赵姬与变法给牵扯上!

面对嬴政的视线,吕不韦明知嬴政的想法,但依旧还是说道:

“太后,《吕氏春秋》,乃集百家之精华,成一家之言。”

“昔日编纂之际,臣广开才路,博采众长,以成此巨著。”

“如今,更有御史仲平慧眼审度,巧舌辩驳,兼其深思熟虑,致使《吕氏春秋》瑕疵尽去,犹如美玉去瑕,更增其辉。”

“故,《吕氏春秋》便可。”

吕不韦话落,赵姬没问嬴政,而是直接转头看向一直当透明人的嫪毐,语气惊疑:

“没想到,仲御史也曾编缀过《吕氏春秋》,不知仲御史对《吕氏春秋》有何评价?”

赵姬的询问,也让原本没有看向嫪毐的少部分人转头看向他。

感受到众人的视线,经历过这几个月的磨炼,嫪毐也是显得轻车熟路。

虽然他不明白《吕氏春秋》的优点是什么,但既然赵姬开口,那夸就对了。

反正天大地大,赵姬最大。

若是嬴政出口,那他就支持嬴政,但若是赵姬开口,那嬴政也得撇到一边。

淡定地出列,嫪毐出声回道:

“太后,臣认为,《吕氏春秋》法仁皆半,德严皆存,已经没有任何瑕疵……”

看着嫪毐侃侃而谈,赵姬眼中不由浮现出几抹嘲笑。

嫪毐这家伙,恐怕连《吕氏春秋》写的是什么都不知道吧?

但没关系,嫪毐顶着仲平的名头站出来就可以。

昨日与嬴政交谈,赵姬也是下定了自己的决心。

真的仲平已经前往魏国,唯一能与吕不韦打擂台的,唯一能带领众多臣子公然支持嬴政的人已经离开,留在廷上的,不过是个只会见风使舵的冒牌货。

既然已经没人反对自己,既然自己还是嬴政的母后,既然嬴政还没有进行成年礼,那自己为何不利用最后的时间任性一把?

想了一夜,赵姬也是彻底想明白。

她已经想清楚该用什么方法来满足自己的想法。

吕不韦是仲平的对手,以往她还关心嬴政的想法,将吕不韦的变法一拖再拖。

但现在,她不需要关心了。

反正事情已经挑明,尴尬也尴尬过,羞耻也羞耻过,道德的束缚也经历过。

既然这一切都没有办法阻拦自己,那她为何还要想这些虚的?

只要她没有道德,那就没人可以指责的了她!

得到手的才是最重要的!

昨日与嬴政说完,她便见了吕不韦,擅自答应了吕不韦的要求。

只要吕不韦成功,仲平就能下台,只要仲平可以下台,那他就能成为一個普通人。

身为御史的仲平她没办法得到,那就将仲平打落泥中,这样,她总可以了吧?

但这种方法想要实现,还得看朝中诸多大臣的意见。

支持的多,这种方法可以很轻松的施行,支持的不多,那就得速战速决!

嫪毐说了什么赵姬也没怎么听明白,反正一大堆的话全都是附和着她和吕不韦,夸赞《吕氏春秋》而已。

说的天花乱坠,说的嫪毐口干舌燥,感觉差不多,嫪毐最后才说道:

“太后,臣对《吕氏春秋》并无异议。”

赵姬欣然点头,还是不看嬴政,再次略过他,问向朝臣:

“诸位,你们认为吕相与仲御史的想法如何?”

“臣并无异议!”司马空没有犹豫,直接站了出来。

他出列后,以往支持吕不韦的,以往接受过吕不韦帮助的,也全都一一出列。

他们早就与吕不韦协商过,也早就知道吕不韦想要变法这种事情。

变法过后,他们的权利将会更大,得到的利益将会更多。

仁治多好,不说全部,只要有一半的仁治,那还不是任由他们想惩罚谁就惩罚谁?

反正,定法权都在自己的身上!

至于吕不韦说的要依靠法治来进行仁治,那还不是一张嘴在身,法令行不行全靠人说?

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也得站出来。

没多大一会儿,朝上就有超过三分之一的臣子已经出列,很像几月以前的指假为真的场景。

而剩下的人,也有很多没有姓氏的人,他们要么是因为军功进爵升上来的,要么是因为秦制有功便赏的制度走上来的,权利虽然不重,但他们也知道若是仁治开启,秦国的底层会遭受什么样的生活。

毕竟,他们的父辈祖辈,都是从那个阶段走过来的。

而那些有姓氏的人,也都是将目光看向自己的领头者。

冯去疾是一个,王翦也是一个。

至于王绾,因为他不承认嫪毐就是仲平,直到现在也没有再次进入早朝行列。

以往嬴政不是没有给过他机会,但只要他进入大殿,便会指着嫪毐的鼻子破口大骂,扰的早朝都不安宁。

为了清静,也只能让王绾休假在家。

嬴政看到这种情况,不由扫视了几遍没有出列的臣子,但那些出列的,他也是全部记住。

这些人有一个算一个,等他掌权,一个都逃不了!

赵姬再次等了片刻,等没有人继续站出来,这才将目光看向那些没有站出来的人,视线对上一人,直接冷然问道:

“左将军,不知你有何想法?”

闻声,王翦慢慢出列,走出来的瞬间,心中也是想好该怎么回复。

现在事情落到自己的头上,不管自己说什么,恐怕身后跟着自己的人也会跟随自己的想法。

礼拜完,王翦直接说道:

“太后,臣有异议。”

赵姬稍叹一声:“有何问题?”

王翦她不想对付,毕竟王翦为秦国立过大功,但王翦却是实在绕不开的重要一人。

变法从来都需要兵权,若王翦不赞同,那变法岂能施行下去?

吕不韦可是没有丝毫的兵权在身,他只能依靠赞同自己的将军来执行变法。

若是王翦抵抗,恐怕那些将军也没办法完成他的任务,毕竟,现如今的咸阳,蒙武王龁不在的情况下,王翦就是权柄最重的一位大将。

听到赵姬的询问,王翦没有回复,而是转头看向吕不韦,凝声问道:

“不知吕相要改《商君书》的何等内容?”

“所有严酷刑罚皆改。”吕不韦面无表情的回道。

“军功进爵?”

“也要改。”

“为何?!”王翦顿时质问。

吕不韦略微侧身看向王翦,说道:

“左将军,倘若秦国囊括八荒,一统宇内,则军功进爵之制,其弊亦显。”

“夫爵禄者,所以激士心,励战功,若四海既平,安有外患以试其锋?”

“若仍循旧制,恐非但无益,反生内讧!”

“盖军中将士,皆以斩将裹旗为能,一旦无寇可伐,则争功之心不息,或致同袍操戈,自相鱼肉,此非国家之福。”

听完吕不韦的话,王翦冷哼一声:

“哼,一派胡言!”

“四海皆平?吕相,难道你认为雁门匈奴容易平之?”

“塞外他族,狼子野心,侵扰边陲!每年秋冬之际,他们就在边陲出没无常,难道他们不是我大秦劲敌?”

“虽言将来一统六国,然匈奴之患,眼下就是犹在肘腋!”

“大秦将士,岂可因一时之安而忘备战?”

“军功进爵,原为激扬士气,保卫疆土而设,就算天下初定,然匈奴未灭,吕相怎能言平?”

面对王翦的愤怒,吕不韦只用了一句话来面对。

“左将军,若军功进爵不改,那敢问将军,封无可封该如何?赏无可赏又该如何?只要你能给老朽一个答案,军功进爵,可以不改。”

“……”

王翦顿时惊疑地看着吕不韦,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吕不韦这是将所有身为将军担心的问题直接挑明了!

他抵挡匈奴,爵位已经升到少上造,官职更是左将军。

而吕不韦,则因为灭掉赵国,早就已经是彻侯。

若是吕不韦能够在嬴政当政的时期继续效力,若吕不韦再灭一国,又该如何封赏?

一人就已经如此难以封赏,那么底下的士卒呢?

灭掉列国一统天下之际,岂不是爵位会变的不值钱?

少上造满地走,彻侯不如狗?

这么多封赏,秦国能封赏的来吗?

怕不是就算掏空家底也封赏不来,如此,岂不是要让底层的士卒不满?

思虑良久,王翦也没有想出该如何反驳吕不韦。

这种事他以前不是没有想过,但他直接略过了,因为这不需要他来担心,有人会做好一切,他只需要在巅峰的时候激流勇退便可。

但没想到,吕不韦现在竟然就将这件事挑明。

王翦沉默,吕不韦却没有沉默,转身面对赵姬,礼道:

“太后,秦国现在超过一半的制度,都需要进行更改,否则,后患无穷。”

赵姬略微颔首,又是看向王翦:

“左将军,不知你现在作何想法?”

王翦抬眼看了一下赵姬,嘴唇紧抿,犹豫良久,最后还是礼道:

“太后,臣,依旧不赞同!”

王翦话音落下,身后的诸多将军也是快速出列:

“臣不赞同!”

“臣附和左将军,不赞同!”

……

王翦表达自己的想法,现在又是三分之一选择了队伍。

而仅剩的三分之一,赵姬则是瞥了冯去疾一眼,没有继续说话。

冯去疾向来都是左右逢源,每逢需要抉择的大事,他也都是站在中间,谁赢了帮谁。

现在这种时候,估计也是如此。

想了想,赵姬直接下令道:

“既然附议与异议有差不多的人数,那就让我来定夺好了,吕相所言,本后觉得无错。”

“太后,臣不赞同!”

赵姬话音刚落,冯去疾便立马站了出来,让朝上所有人都极为诧异,就连站在他身后的那些始终保持中立的臣子也都是惊疑地看着冯去疾,不明白他在发什么疯。

老老实实站在中间等着结果不就可以?

为什么非要在这种时候选择站出来?

这不是纯纯恶心赵姬和吕不韦?

众人想的没错,赵姬确实是被冯去疾恶心到了。

蹙眉看着大变态度的冯去疾,深吸一口气,纵然心中再怎么恼怒,赵姬还是冷静问道:

“冯御史不知有何想法?”

冯去疾面色凝重,缓缓说道:

“太后,臣认为,今朝欲改秦制,恐为时过早。”

“一统天下,虽为长远之愿,然,目前尚未尽入彀中,诸侯割据犹存,边境烽烟未息。”

“秦制既定,百废俱兴,百姓安居乐业,渠道逐渐修成,兵力稳步上升,国家渐趋强盛。”

“若促然更改,恐人心浮动,失信易,立信难,若国本动摇,恐非国家之福。”

“且改制之事,非同小可,需深思熟虑,广开才路,集思广益,方能行之有效。”

“故,臣望太后三思而行,先固根本,再图发展,待天下一统,四海升平之迹,再议改制之事,方为上策。”

冯去疾说完,一些在冯去疾麾下做事的臣子也是出列赞同。

他们都认为此刻更改秦制为时过早。

一统天下那不过是秦国的志向,现在都还没有实现,就以一统天下对秦国大改特改,岂不是太早了些?

听到冯去疾等人的发言,赵姬蹙眉不言,转头看向吕不韦。

感受到赵姬的视线,吕不韦面向以往自己的辅臣,反驳道:

“冯御史此言差矣。”

冯去疾看向吕不韦,躬身行了个礼,客气地说道:

“还请吕相赐教。”

冯去疾行礼,吕不韦也不好一直站着,回了个礼,这才客气说道:

“冯御史,天下大势,瞬息万变,列国皆知,秦独强于天下,赵国寂灭,他国战争频频,秦国岂无国力灭掉他国?”

“秦国之志就在眼前,若秦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恐待志向实现,各地纷杂,悔之晚矣。”

“且变法之事,非一朝一夕之功,需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当今秦之国力正值强盛,正宜借此良机,推行新政,以固本强基,为日后秦国之志实现打下基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