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四章 臣子正欲死战我自己倒先投了?相父,我现在就想领兵和魏国干仗!(1 / 1)地铁爆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诸葛亮结合着竹简,站到了地图前,简要介绍了在队友宋白所处的时代所观察到的大汉的情势。

队友宋白在光幕之中似乎并不是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建兴五年之后大汉所发生的事情,所以诸葛亮又加以连缀,他施礼说道:“陛下,在这队友宋白光幕之中提到的内容,主要是为了帮助我大汉完成重新统一,所以并非按照时间顺序加以叙述,不过老臣依然参详着光幕之中的信息,逐渐勾勒出了我大汉将来之情势。”

“按照光幕之中所言,我大汉最终确实没有完成重新振兴大汉之目标,光幕之中从建兴六年我军发起第一次北伐开始讲述,在队友宋白所看到的我大汉历史中,这次北伐我军先胜而后败,最终并未取得攻取陇右之目标,其情况就是陛下在第一卷竹简中所看到的。”

“在这原先的历史中,我大汉从建兴六年开始,五年之中一共进行了六次北伐,其中进攻岐山有两次,直到最后一次在五丈原老臣病重不治。”

诸葛亮讲到这里,刘禅又忍不住有小声的啜泣,诸葛亮心中也颇为压抑,但他依然想着要把这几次北伐情况和陛下讲解清楚,

所以他收回羽扇又说道:“陛下,如今我大汉虽得遇此神迹,但匡扶汉室大业仍然需要陛下用心、三军用命,老臣根据光幕之中的只言片语,务求希望陛下能明白大汉联络凉州,形成凉益联合之情况,以使陛下对我大汉未来之战略有更深入了解,请陛下务必用心。”

刘禅听了,努力控制住自己的情绪,点了点头,示意诸葛亮继续讲述。

诸葛亮点点头,继续开始讲述:“在老臣主政期间这数次北伐,大体可分为几个不同阶段。首先是从去年三月老臣率领我军主力北上,再到建兴七年秋,这段时间内特点是大军主力和丞相府营驻扎在沔阳县之阳平、石马。驻扎沔阳而不是南郑,一方面是为了拱卫陈仓道,因为经陈仓道可以直达阳平关,不仅威胁汉中,更能威胁阳平关以南返回成都之道路,位置非常重要,二则也是为了利用沔阳当地的屯田之所和铁木竹箭之饶。”

“其第二阶段则是自建兴七年冬至建兴九年夏,其特点是通过筑汉、乐二城和移动府营来加强汉中盆地之防务,并从南部调兵前来增援,以应对魏军南下之威胁,同时继续在建兴八年冬、九年春两次北伐南安、天水。”

“其第三阶段则是从建兴十年到建兴十二年,一方面在沔阳黄沙一带屯田,并向斜谷邸阁聚集粮草,为从褒斜道北进关中预做准备,随后在建兴十二年发起最后一次北伐。”

诸葛亮讲完,又施礼说道:“由上观之,我军自从建兴末年占据汉中后,借助汉中沟通南北东西之便利条件,可选择多个方向进攻曹魏,但最终并未成功者,首先是此时我大汉国力确实难以支撑与魏国持续作战,其次也是有几次关键之时机未能把握住,比如首次进攻陇右之战就是如此。”

刘禅听了,点点头说道:“刚才听了相父讲,大汉第一次北伐之时因为那马幼常举止失措导致街亭失守,这才导致北伐失败,我军下次北伐,切莫再要任用马谡了。”

听到这里,诸葛亮严肃说道:“陛下,老臣以为这事并非如此。”

“这大半年来,无论是老臣自己,还是幼常、子龙将军、文长以及子远,诸多我大汉文武看到这光幕之神迹者,莫不因为我大汉最终未能实现还于旧都之目标而扼腕叹息。”

“每个人即使都以圣贤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也无法保证不犯错,所以关键的并非是惩处我等众人之失误,而是要思考如何趁势而上,修整自身的错误。”

“去年,幼常知道了我大汉在原先北伐之时,他肩负防御街亭之重任又临阵溃逃,心中大受震撼,但最终幼常并未因此事而颓废,反而选择只身赴陇右苦寒之地,前些日子相府收到消息,幼常历经这一磨砺,逐渐褪去了士子之柔软浮华,反而成为一顶天立地之人物,其未来可期。”

听到这里,刘禅点点头若有所思:“若是这马谡果真知耻而后勇,那确实将来还可以给予他一机会为国效力。”

诸葛亮一看自己这般明示暗示,陛下依然还没有警醒,只好把最后的杀招拿出来,从怀中又掏出来一卷竹简。

“陛下,这里还有一卷竹简,本来老臣还在犹豫是否要给陛下过目,但现在觉得还是请陛下查看一番为好。”

刘禅今天已经受到了极大之刺激,以为这又是什么坏消息,颤颤巍巍接过竹简说道:“相父,莫不是又有什么人要死去了?”

诸葛亮朗声说道:“确实死去了,是先帝创下基业之初心死去了,也是汉家四百年天下死去了,陛下可看一眼。”

刘禅听到这里略一放心,只要不是相父死去了,那什么都好说,于是又翻开了竹简。

“这上面怎么出现了景耀六年之说,这又是谁人的年号?”刘禅好奇问道。

“是陛下之年号,距离今年还有三十五年。”诸葛亮说道。

“三十五年?”刘禅听到自己竟然至少还能再活三十五年,心中还颇为开心。

“景耀六年,魏国兴师来攻,征西将军邓艾、镇西将军钟会、雍州刺史诸葛绪数道并进……遣左、右车骑将军张翼、廖化,辅国大将军董厥等拒之。”刘禅读着竹简上的文字,看来这又是一次魏国来攻。

“相父,这张翼、董厥、廖化等人朕不是很熟悉,缘何能官居此高位?”

“队友宋白光幕之中对我大汉北伐之战描述相对最为详细,其次便是提到了一些我大汉灭亡之事,中间事情语焉不详,所以老臣也不知几人缘何能身居高位。”诸葛亮说道。

“大汉灭亡?!”刘禅又是一惊,这是他第一次直面这个问题,而且和刚才相父面容温和相比,此刻的相父看着颇为严肃,甚至说冷冰冰,让刘禅一下子意识到事情并不简单。

“邓艾破卫将军诸葛瞻于绵竹……诸葛瞻、诸葛尚、张尊战死……相父……”刘禅抬起头,眼角已经含泪,因为他看到诸葛瞻、诸葛尚二人的名字,心中已经意识到了什么。

诸葛亮施礼说道:“诸葛瞻应为老臣之子,诸葛尚推测为老臣之子或是之孙。”

刘禅眼睛睁大了,双手再次开始颤抖,他突然明白过来,这一卷写的应该就是大汉之灭亡了。

“赵广为掩护汉军退守剑阁,战死沓中……这是子龙将军的儿子……黄崇与邓艾军战于绵竹……战死……傅佥战死……北地王自刎而死……”

刘禅看到这里,突然感觉到有一双大手狠狠抓住了他的脖子,让他呼吸不得,他现在有些明白刚才相父为何为马谡辩解了。

“相父,那我呢……”刘禅声音颤抖,他突然意识到,自己作为一国之君,本应该排在这一长串战死名单的第一位,但他没有。

他希望能听到相父讲出来,他刘禅一把火和这巍峨的大汉皇宫一同埋葬,甚至最后手持利刃冲向了魏军。

因为有太多人为他而死了,自己相父为了大汉鞠躬尽瘁,甚至连儿子都为了大汉战死沙场,同时其他人有不少他都听过名字,都是如今公卿之子。

他最害怕的,就是他刘禅投降了。

“陛下投降了,投降了魏国。”自己的相父一点没有顾忌自己,直白地讲出了此刻二十多岁的刘禅最难以接受的一个结局。

他刘禅选择了投降,踏着这么多忠臣良将的尸体,踏着相父和相父子嗣的尸体,投降了。

“相父……”刘禅觉得掐着他脖子的那双手越来越紧,而且他还如同坠入了冰冷的水中一般,沉地越来越深,他此时急切需要一直爱护他的相父护佑他,但此时的相父并没有这样做。

“不仅如此,即便在陛下投降之后,依然有大汉忠臣坚持恢复汉室之心,甚至喊出了臣等正欲死战陛下何故先降之语。”

刘禅心中又遭受了一计重击,终于失声痛哭起来,刘禅感到有些头晕目眩,甚至直接推倒了面前的几案,跌倒在地上。

他想要伸出手,让相父拉住自己,他又想逃,逃到一个没人认识自己的地方,不再面对这样一个让刘禅绝望的结局。

诸葛亮看到刘禅跌倒在地,心中一阵绞痛,但他知道此刻他不能伸出手,他得忍住,有些难关,必须要陛下自己过。

“马谡有马谡的街亭,陛下也有陛下的街亭!”诸葛亮眼角湿润,高声呐喊道。

这一声呐喊犹如一道闪电,瞬间穿透了刘禅的全身,他抬起头,看着自己的相父,他就现在自己面前,看着自己,等着自己。

“朕的街亭……”刘禅喃喃自语,他现在有些明白过来,马谡听到因为他的原因大汉第一次北伐失败时候的那种绝望了,而马谡最后选择孤身一人远赴陇右又需要多大的勇气。

“陛下,你是先帝嫡子,是大汉的皇帝,你需要一肩挑起这天下,你能一肩挑起这天下,你也必须一肩挑起这天下!”

诸葛亮的呐喊萦绕耳边,但刘禅却逐渐开始了耳鸣,眼睛似乎也一瞬间无法再看清楚眼前的东西。

不过,此时的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他不能跪,他得站起来!

终于,他站起身来,但脚底很软,踩的是什么呢?

刘禅眼前的熟悉的大殿似乎逐渐消失了,他置身于一片残酷的战场,天昏地暗,看不清楚周围的环境,而地上躺着的,好像是汉军的将士。

刘禅挣扎着想要逃离这恐怖的场景,前面好像有个跪着的人,跪在汉军将士的尸体之上,接受着从天空中缓缓落下的一顶王冠。

“不要!”二十多岁的刘禅拼命在呐喊,跌跌撞撞朝前奔去,终于推倒了那个跪着的人,此时一道光闪过,刘禅抬起头,看着相父站在自己面前,伸出了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