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汉中沔阳相府正在密切关注着吴国东部江陵、夏口、皖城等方向的战斗。
从九月份开始,诸葛亮开始接连不断收到上庸等地发回的消息,说魏国荆州大军已经从襄阳南下,王平等人判断魏军进攻主要方向依然还是江陵。
诸葛亮中军大帐之中,往来信使不断,众人正在激烈讨论这次魏吴石亭之战以及东部的荆州之战,其中第一个问题依然还是司马懿到底要打哪。
目前,沔阳中军驻地文武高层比较倾向于司马懿还是要进攻江陵。
赵云捋了捋胡须说道:“江陵就在襄阳以南,是荆州要地,前几年曹真、夏侯尚和张郃率军进攻江陵,战果颇为丰硕,魏军对南下进攻江陵很是熟悉。而且如今子均等人报回的消息也是显示魏军正在往襄阳以南行动,恐怕这一仗魏军依然要进攻江陵。”
杨仪点点头说道:“右将军所言极是,之前从永安等地传回的消息显示,吴国江陵等地已经敛兵据守,看来吴将朱然也是判断魏国西路大军主攻方向是江陵了。”
虽然汉军已经安排多路斥候探知消息,但限于距离遥远,对魏军荆州兵马的最终进军方向只能是推测。
这时候吴懿施礼说道:“推演军情除了山川形势,还要斟酌主帅用兵的习惯,司马懿这个人用兵大开大合,而且很喜欢出其不意,两次攻打上庸城都有此特点。”
“如今魏军从襄阳南下看似要进攻江陵,我反而觉得是司马懿的疑兵,之前我军已经了解到襄阳等地魏军新打造了不少战船,司马懿顺汉水进攻夏口可能性很大。”
吴懿之前在城固县歇息了一番,此刻魏延还驻守南郑,所以他并没有去南郑,而是先返回了沔阳,把沔阳作为临时的汉中都督驻地,接管了相府此前承担的汉中郡、西城郡全部民政。
吴懿此言确实有道理,战场之事,有时候确实得凭借一种直觉来拣选情报。
因为获得的情报有时候不仅不全面,而且还是虚假的,善于领兵作战者则往往能从纷繁复杂、虚虚实实的情报中提取出最关键的信息。
向朗听了吴懿所讲的又说道:“左将军所言很有道理,不过夏口地处吴国荆州东部,夹在荆州与扬州中间,即便是魏军攻克夏口,也转而就会面临吴国东西两面之夹击。”
“吴国这些沿江的重镇、要塞,以西陵、江陵、巴丘、夏口、武昌、皖城、牛渚圻、濡须坞等为冲要,相互支撑,现在陆逊东进,西陵空虚,若是司马懿进攻江陵,看着似乎才更合理一些。”
诸葛亮听了大家的发言,心中其实有了大概的判断。
他比较认同吴懿所讲推演军情要考虑到主帅的情况,尤其是司马懿这个人用兵特点很是鲜明,这次司马懿南下,也并不是为了给魏国攻占疆土,更重要的是要杀伤吴军获取战功,所以出其不意才是他第一位要考虑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夏口反而更是司马懿最可能进攻的目标。
这时候,姜维也施礼说道:“丞相,诸公,我之前在天水时,也听到过关于司马懿的一些说法,关西诸将大体上更加认同曹真,对出身河内,又是以文入武的司马懿并无好感。”
“而且诚如左将军所言,推演战场形势除了山川形便、敌我目标,还需要考虑到主帅的特点,司马懿这个人用兵激烈似火又颇为阴鸷,喜欢使用诡计达成目标,所以我倒是觉得,司马懿进击夏口之可能性大一些。”
诸葛亮听了姜维的话嘴角带笑,轻摇羽扇说道:“除了司马懿进军之目标,下一步我军应对魏国和吴国交战的计划也很是重要。”
众人互相看了看,如今魏国又打吴国了,是个抄后路的机会。
其实在大汉军中,趁着魏吴交战狠狠啃一口吴国的说法一直都有。尤其是夷陵之战后,汉军子弟多有被吴军击杀者,更是让汉军众将对吴国狠的牙痒痒。
之前吴班参加了夷陵之战,吴懿与吴班态度接近,都对吴国没什么好感,现在吴懿晋升左将军,又是汉中都督,听到丞相抛出来应对魏吴交战的话题,不少人都看向了吴懿。
吴懿心中同样也有借助魏吴交战在吴国身上拿好处的想法,不过理智告诉他,如今魏强而汉吴弱,目前汉吴联盟,两国之间虽然并没有太多的协同行动,但现在大汉是没有条件趁吴国之危而下手的。
于是吴懿率先施礼说道:“如今魏强,我大汉与吴国结盟是对外之基本国策,如果魏军在东西两侧同时发起进攻,我等需要提前做好支援吴国之准备。”
吴懿此言一出,大帐之中有叹息之声。
阎芝听了依然有些愤愤不平,他说道:“吴主是个见利忘义之人,为了利益可以把与我大汉的盟约抛之脑后,我们现在虽然与吴国维持了盟约,但也不能老实地被盟约困住,若是有机会为大汉开疆拓土,我们没必要束手束脚。”
“如今吴国把西陵单独设置成一个都督区,把我大汉封锁在三峡以西。如今我大汉实力已经逐步恢复,若是魏军果真在江陵或是夏口附近进攻,我们可以借着这个机会,安排永安都督陈叔至以救援的名义出三峡,择机行动,如果有机会,可以夺取对我大汉至关重要的秭归等地!”
阎芝这番话很是引起了众人的共鸣,向朗等人频频点头。
这时候高翔施礼说道:“华琼所讲的确实是很多人此时心中所盼望的,我大汉前些年陷入险境,正是由吴主背盟所引起,但正如前将军所讲,如今魏强而汉吴弱,与吴国结盟是我大汉能够对抗魏国的基础。”
“而且,吴国有长江之险,向长史刚才列举了吴国沿江重镇,吴国凭借着这些重镇已经阻挡了多次魏国的进攻,这次想来魏国也不一定能取得决定性的战果,若是我大汉因此再与吴国交恶,恐怕外部局势会更加艰难。”
吴懿听了也很是赞同:“如今我大汉主要之目标,是要联合吴国压制魏国,魏强而汉吴弱,若是汉吴再起冲突,那两国都有被魏国吞灭的危险。”
阎芝听了摇摇头:“防吴之心不可无,这吴主不是个知恩图报之人,即便如今我们还有盟约在,但等未来我军占有了陇右,吴国必定也会有所行动。”
阎芝讲完,大帐之中众人再次陷入了沉默,吴主这个人并不是一个胸怀开阔之人,近期来看,汉吴之间还维持着盟约关系,长远来看,若是大汉再求有所突破,吴主指不定还要闹出来什么幺蛾子。
这时候诸葛亮轻摇羽扇说道:“刚才大家所讲都有道理,如今与与吴国结盟是我大汉基本国策,魏军南下,吴军据险而守,想来也能很好抵御魏军,此时背盟对我大汉之局势并不会有太多裨益。”
随后,诸葛亮又起身站到地图前说道:“不过华琼所讲也是事实,如今三国关系复杂,需要小心处置,但我们依然可以趁着魏吴相争,在魏国身上做一些考量。”
诸葛亮用羽扇轻轻指了指房陵等地,众人逐渐意识到,这次魏军南下,确实会在东三郡最后一郡,也就是房陵等地露出破绽。
“魏军荆州大军南下,给我们经营东部疆域提供了机会,如今司马仲达已经提前安排人驻守襄阳等地,就是为了防备我军在东三郡方向的行动。不过若是魏军最后选择进攻夏口,那魏国荆州大军距离后方襄阳遥远,如果吴国有需要,我等可以选择一偏师前出至房陵等地以为策应。”
众人点了点头,现在还不能在吴国身上做文章,那再趁机扩张东三郡等地倒是可以的。
这时候诸葛亮看看地图又朗声说道:“即刻移书子均,命西城郡郡兵前出至上庸城,若是东方有事,则寻机东进!”
“领命!”杨仪等人听罢,朗声施礼领命。
……
魏国和吴国因为周鲂诈降引起的石亭之战还没开打,西边的魏国荆州战区就已经率先与吴军交战了。
建兴六年九月底,魏国三万荆州精锐从襄阳南下不久,就转而折向汉水,顺汉水东进,直逼夏口。
此战司马懿帐下有张郃等宿将,加上司马懿战前朝着江陵方向虚晃一枪,以及选择吴军并没有估计得水路并进等策略确实有效果,所以孙奂镇守的江夏一遭遇魏军进攻,就陷入了被动之局面。
此刻,王平再次带领西城郡郡兵进驻到了上庸城,密切关注着襄阳以南的局势发展。
这天,费祎带来了相府传来的最新消息:“王将军,司马懿出现在夏口城下,吴军向大汉求援了!”
“吴军求援了?”王平赶紧把费祎让进来。
费祎点点头,递给王平相府刚传来的文书:“丞相命你领兵进逼房陵,寻机进一步扩大我军在东三郡方向之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