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三章 【捬循和辑】双轨制羌胡政策抽出!大汉未来陇右核心政策确定(1 / 1)地铁爆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道寒光闪过,第二根竹垛也被斩断了!

虽然比不上赵云佩刀的切口那样齐整,但蒲元这一刀下去,同样也切断了整个竹垛。

真斩断了!

人群之中已经有人开始热烈讨论,蒲元心中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朝着诸葛亮等人朗声施礼说道:“丞相,诸公,试刀完毕!”

诸葛亮轻摇羽扇,微笑着点了点头:“蒲元,你和诸位工匠都辛苦了!”

这场试刀,让在场所有大汉文武高层都认识到了这新式水排铸造的钢刀的威力,尤其是以魏延、赵云等为首的武将们,更是兴奋。

领军作战,无非就是战前练兵、临阵迎敌两事,临阵迎敌除了预判敌军的行动,更重要就是士兵本身对战阵的熟悉程度以及兵器盔甲的锋利和坚硬程度。

目前,魏国中军精锐已经普遍配备了精钢所制造的长矛和刀剑,这种武器不仅更加锋利,而且韧性和硬度刚刚好,是上品的兵器。

但汉军之中由于铁匠限制,生产这种精钢武器速度太慢,远远供应不上作战所需。

这时候,魏延向前一步接过了蒲元手中那把使用新式水排锻造的钢刀,细细查看起来。

这钢刀的形制为环首大刀样式,表面光滑,能看到有一些细致的纹理,用手指轻轻擦过能明显感受到刀刃的锋利。

不过,军用武器除了质量,数量也很关键。

“正一,你来讲讲,你这所谓的新式水排,能锻造多少钢刀?”

蒲元听了施礼说道:“禀告南郑侯,如今这水力冶铁铸铁工坊有工匠二百余人,按照这段时间我们的试制,如果铁矿石供应及时,前面冶炼等工序顺利进行,目前仅仅这一座工坊一天就可以锻造一百口钢刀。”

“两百人一天锻造一百口钢刀?!”人群之中听了又是一阵惊呼,如果这样平均算下来,只需要两个铁匠一天就能生产一把钢刀。

“这两百人是仅仅锻钢呢,还是从那铁矿石扔进你这炉子里就是这两百人负责?”魏延抱手问道。

“从矿石运送到工坊开始,就全部由这两百人负责。”蒲元面色平静施礼说道。

这句话再次激起了众人的惊叹。

冶铁铸铁工序繁杂,全部都是重体力活,从投料鼓风,到炒钢搅拌,再到关键的百锻成钢,每个环节都得几十上百个壮汉才能完成,而这蒲元的水力冶铁铸铁工坊,竟然两百个工匠就能做完这些。

“你这工坊,简直像是有神力啊!”魏延忍不住赞叹道,如果有了这工坊,那汉军大批换装钢刀也不是不可能了,想到这里魏延就激动。

“其实没什么神力,就是靠着丞相提供的新式水排图样,还有这汉水罢了。”蒲元笑笑说道。

诸葛亮看今日试刀已经让众人见识到了新式水排的力量,心中也很是开心,这新式水排由队友宋白提供,果真发挥了重要作用了。

他轻摇羽扇朗声说道:“蒲元,你再简要介绍一下你这水力冶铁铸铁工坊吧!”

“领命!”蒲元正要好好把这段时间摸索这新式水排的奥妙分享出来,听了丞相所言,赶忙让开了一条道路,引着丞相和大汉文武高层朝前走去。

“丞相,诸公,《太平经》有言:‘今军师兵,不祥之器也,君子本不当有也。但备不然,有急乃后使工师击治石,求其中铁,烧冶之使成水,乃后使良工万锻之,乃成莫耶。’这段话讲的就是如今天下铁匠所最常用的炼钢法,也就是炒钢法。”

蒲元指着第一座水排高炉继续说道:“所谓‘烧冶之使成水’,就是用这高炉把铁石加热灼烧,直到把铁石融成铁水的意思,这铁水所成的铁俗称生铁,这生铁虽硬但脆而易折,锻造农具尚可,锻造兵器并不是上品,这生铁出炉之后,就进入第二道工序,也就是进入炒钢炉进行炒钢。”

这时候,众人又看到水边有另外几座炒钢炉,比刚才的炼铁高炉要矮小的多,其中一座刚刚建好并未使用。

诸葛乔、姜维、霍弋等人很是好奇,探头去看,发现和刚才高炉不同,这炒钢炉是半埋在地下的,炉膛呈一缶状,面积不大,炉膛长不过四尺,宽不过两尺,深大概有两尺,有工匠正在里面弯腰去涂抹火泥。

“这炒钢炉看着果真和一口锅一般啊!”姜维赞叹道,这是他第一次知道手中的兵器竟然还要“炒”。

蒲元笑笑说道:“炒钢法是一俗称,这炒钢炉炉膛小且呈缶形,如此火力可以集中;挖入地下成为地炉是散热较少,有利于温度升高;炉下部作缶状是为了便于装料搅拌,生铁放到炒钢炉中后继续鼓风加热,随后等生铁融化就要由工匠不断搅拌,状似翻炒,俗称炒钢法,炒好的生铁就变成了鍒铁,可以进入第三个环节,也就是百锻了。”

接着,蒲元又带领众人走到了第二架水排处,和刚才第一架水排鼓风不同,这架水排果真和一个铁匠一样在锻打鍒铁。

“炼钢最后的环节就是锻打,《太平经》所言要万锻,也就是反复捶打鍒铁一万次,才能变铁为钢,实际次数虽然并不需要这么多次,但依然要进行大量的锻打,才能变易故质,让鍒铁成为兼具韧性和硬度的精钢!”

赵云看到这里,大概明白为何蒲元的这个工坊两百个工匠就能锻造钢刀了:“炼钢之难,一在炼铁炉中温度要高,否则铁石不会化作铁水,所以要有工匠甚至骡马用力鼓风。二则是百锻,这是鍒铁能化为精钢的关键,正一你这两个步骤都用了这新式水排,以此节省了大量人力畜力。”

“正是。”蒲元感叹道:“世间万物奥妙无穷,谁能想到这水,还能帮助我大汉锻钢呢?”

诸葛亮听了也点了点头:“诸位,今日我等见证了这水力冶铁铸铁工坊之威力,两军相争在乎兵甲,若是我汉军兵甲锐利,则定能在将来克复中原之时冲锋陷阵。”

“如今我大汉有了既能节省人力畜力,又能锻造精钢之法,蒲元和诸位工匠功不可没,正一,你自做好记录,近期在仓曹掾处支取奖赏财货。”

“领命,谢丞相!”蒲元听了心中一喜,知道丞相这是已经准备施行对工匠的奖赏之法了。

“伯松,未来推进大汉人才选拔之法,能助力我大汉制造节省人力畜力的器械者,也需要考虑纳入,你记下了。”

“领命!”诸葛乔也朗声领命。

如今看到了新式水排的作用,高层文武对奖赏工匠之法的反对意见小了很多。

尤其是以魏延、赵云、吴懿等为代表的军中高层,更是支持对工匠加以重赏,毕竟他们在冲锋陷阵之时,最需要的就是精锐的兵器甲胄了,若是有人能给他们手下兵卒提供这些东西,让他们保护自己战胜敌人,什么奖赏不能给呢?

……

诸葛亮当天就返回了中军驻地,这段时间汉中东西两边都有重要的事情发生,需要及时处置。

东边主要就是魏国和吴国在夏口以及皖口发生的战争。

几天前,沔阳刚刚收到了西城郡传回的消息,王平已经击退了魏国襄阳方向州泰率领的魏国援军,重新占领了房陵郡,这是建安末年之后大汉再一次控制东三郡。

诸葛亮起身站在了地图前,再次细细查看地图。

东三郡再汉中以东,位置十分重要,聪东三郡再往东,走出武当山脉等群山,就是魏国的襄阳、樊城等重镇。

襄樊地处魏国平坦的南阳盆地、江汉盆地中间,从房陵郡前出就可以威胁到魏国的这一腹地,可谓是进可攻退可守。

不过诸葛亮也很清楚,这次汉军进占房陵郡,主要还是因为目前魏国荆州主力在夏口方向与吴军作战,留在襄阳等地的魏军并非魏国荆州主力。

下一步,若是等到魏国和吴国荆州方向战事暂告一段落,司马懿很可能还是会发兵夺回房陵郡。

到时候,东三郡预计会受到魏军强力反击,汉军可能会遭遇比较大压力,毕竟房陵城不像是上庸城那样坚固。

目前在诸葛亮的安排中,汉军再汉中以东主要确保的防线是上庸一线。

这样既能够避免旁汉军直接暴露在魏军兵锋之下,同时也能够为将来大汉控制住陇右之后经营东部留下基础。

除了东三郡,诸葛亮现在更为关注的其实还是陇右。

如今,队友宋白预言之中的石亭之战真的爆发了,而且规模比之前预想的还要大,魏国中军南下支援指日可待,那汉军西进陇右的行动也就越来越近了。

经过北上关中之战之后的休养生息,汉中汉军已经有了很好的恢复,经历了北上关中之战的汉军战力也有了很好的提升,再加上新式水排铸造精钢兵器,汉军比之前要更加强大。

但诸葛亮心中并没有觉得轻松。

他回身又坐回了几案后,细细查看着之前记录的队友宋白光幕之中信息的竹简。

这次西进陇右,并非以杀伤魏军为目的,而是要彻底控制陇右。

若要实现这一目标,如何理顺与陇右胡汉关系,尽快在陇右建立征收当地赋税的策略是重中之重,这些都比单纯的军事行动要复杂的多。

尤其是如何处置陇右地区的氐族、羌族和其他西戎北胡,一直让诸葛亮很是头疼。

虽然姜维提出,不能采取和曹魏迁移氐羌人口至其他地方一样的策略,但这一策略如何施行落地,还有太多需要探讨的地方,尤其是要确保大汉长久地控制陇右,必须要有细致的安排才行。

这时候,诸葛亮再次命人叫来了姜维,准备再次探讨一下将来治理陇右之后的策略。

姜维刚刚进入大帐坐定,诸葛亮就感觉到眼前一亮,队友宋白的光幕再次落下!

【老哥,这段时间不断在抽取科技树和政策树,终于有了好的收获,【捬循和辑】双轨制羌胡政策抽出来了,这可是未来处理陇右河西与氐羌诸族关系一个基础性策略啊!】

姜维看着这从未见过的神奇景象,顿时惊呆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