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1章 身管火炮,热带风雨(求订阅!)(1 / 1)729仓库管理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洪武七年,二月初二,辛酉日,龙抬头。

西南的雨,似乎永远不会停歇,从过完上元节后,一连飘洒了大半个月。

细细冷冷的雨,浸透了连绵的山峦,让人忍不住怀念北国塞上的风沙。

“段将军,不知秦军何日将会南下云贵,可否告知一二?”

四川都指挥使杜佐军走入段廷彦的军帐,率先发问:

“颍川侯之兵,已南下洞庭,不日将从贵州攻取云南。”

“秦军上万人马,却还在川府踟蹰不前,我恐将军无法同秦王和陛下交代。”

杜佐军催促段廷彦出兵的意图,实在过于明显。

以至于他这话刚刚说出来,就引起军帐内一众年轻参谋们的怒视。

军帐内到处都是堆积如山的各色公文,最中央则是长三米有余的硕大沙盘,上面密密麻麻插着各色的红、蓝色旗帜。

秦王军上万余士卒,要翻越横断山脉,进攻云南,乃至于一路向东、向西两路进攻,一直打到南海和印度洋。

远征路程上万里,后勤保障工作是重中之重。

仅仅是为了防雨,关中后方就加急为全军赶制了三万多件雨具。

更别提其他堆积如山的粮食、炮弹、火药等物。

粮食方面,得益于关中低廉的粮价,朱樉一口气就为南下大军筹措了足够吃上大半年的粮食。

全部都制成了能够保存一定时间的炒米、炒面、馕饼等等干制食品。

当然,考虑到西南潮湿闷热的环境。

这些食物肯定不像在西北或是关中的时候那样。

能够保存上好几年的时间。

但是也足够士卒们携带着吃上半个月时间。

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肉干、油脂、咸鱼等物。

肉干大多是来自于河套草原牧场。

在不影响牛羊马群繁衍的条件下。

秦王府屠宰了二十万匹各色牲畜,来为军队提供肉食。

军火方面,那就更加充足。

西南山路崎岖,重型火炮无法采用骡马机动。

但是像60毫米迫击炮这样的中型火炮,却是大量装备。

火炮密度甚至已经达到一种骇人听闻的程度。

在段廷彦能够直接下达指令的百户这一级,就装备了多达六门各色火炮!

不计算营属、队属的重型火炮,仅仅是各个基层百户装备的迫击炮一项。

就多达近四百门!

秦王府治下的火炮工坊,昼夜不歇,为前线生产迫击炮和野战炮。

在更换蒸汽机作为动力源之后。

朱樉终于将身管火炮的设计生产提升了日程。

在朱樉的亲自参与下,第一款野战炮不到两个月就完成了设计工作。

75毫米口径,36倍口径,炮管长2.7米,炮重2400斤。

有效射程6500米,极限装药射程8000米。

能够发射燃烧弹、高爆弹、榴霰弹等不同的弹种。

最难完成的炮管,在朱樉的指导下,也仅仅花了半个月的时间,就成功加工出来。

第一门75毫米口径火炮,生产出来之后。

在西安城外,进行过一次试射。

当它发出怒吼咆哮后,在场的秦军官兵,无一不认识到。

今后的战争,将会是它纵横睥睨的天下。

仅仅是一枚高爆弹,就能够跨越十里地的距离,打击到敌人。

这无疑是战争的又一重大革新。

过去面对面刀剑对决的时代,是真的一去不复返了。

无论是什么样神勇无敌的刀客、剑客,面对呼啸而至的炮弹,只能够生出浓浓的无力感。

身管火炮对砖石结构城墙的损伤能力,同样让秦王军将士们感到震惊。

朱樉提前让士卒,在十里外的区域,砌筑起一座座用砖石水泥搭建的碉堡。

模拟以燧发枪为主的火器部队,据城坚守的情况。

陆三思、沈从云等精通火器作战的将领,都认为这些碉堡修缮得坚固无比。

在里边放上百十来个火枪手,在粮食弹药无忧的情况下。

即使是上万人的大部队,想要强攻下来,也要耗费数月的时间。

如果是传统的冷兵器部队,那么包围的军队,尚且可以使用火攻烟熏的方式,来迫使碉堡内的敌人出来。

但是进入火枪时代后,这一办法想要成功就没有那么容易。

碉堡内的守军,可以从一两百米外就发动攻击。

而且火枪装填远不如射箭那样费力。

他们能够从容不迫地进行射击,让外面的军队不得不付出巨大的伤亡,才能够靠近。

但是就是这样坚不可摧的碉堡。

在75毫米火炮面前,也没有坚持多久。

第一发炮弹,由朱樉亲手校准发射,首发命中。

打中碉堡正南方向的砖墙。

登时出现了一个半米大小的破洞。

好在工兵们修建堡垒时并没有偷工减料。

碉堡整体还没有出现垮塌的情况。

但是第二发炮弹的轰炸,紧接着就来了。

直接从碉堡正上方灌顶,将整个碉堡的承重柱打断。

在爆炸声中垮塌,升腾起来几十米高的烟尘。

手持望远镜的秦王将领们,仅靠肉眼,从十里之外,都能够看得一清二楚。

不过,身管火炮的威力虽大,但它同样有诸多问题。

首先就是重量问题。

不计算炮车、炮架、炮盾的重量,就达到了两千多斤。

全部重量,超过三千斤。

几乎和后世一台家用小轿车的重量一样。

即使是壮骡,只用一头,也很难拉动。

能够拉动也只能在平坦的大道上行走。

最少也要两头骡子,才能够平稳的拉着走。

其次,火炮的射程超出肉眼的极限距离。

射击方式不再是过去那般直接射击。

必须要由精通数学的射手来进行操作。

这样的精英炮手,即使是在能人辈出的秦王军中,也是非常罕见。

还有诸如零部件容易损坏,炮弹装填步骤繁琐等问题。

在这些方面,它都比不上秦王军中装备数量最多,使用时间最长的60毫米迫击炮。

60毫米迫击炮,经过这几年的改进,全重才不到四十斤。

将底板、炮架等装置拆下后,即使是三个人也能够很轻松的扛着运输。

各个部件生产制造也已经成熟,备用件很多。

即使是在战场上出现问题,也能够很快排查出来,并由炮兵自行更换。

而且在射速方面,60迫也有极大的优势。

每分钟能够发射20-30发。

对于前线步兵来说,天空中呼啸而过的迫击炮弹,最能够让他们安心。

但无论是陆三思还是沈从云,都看到了身管火炮有益的一面。

首先就是射程。

60毫米迫击炮的最大射程不过1500米。

很难对更远处的敌人发动打击。

而75毫米身管炮的有效射程,就超过它的四倍。

更别说,身管火炮发射的炮弹,拥有极高的动能。

能够对城墙形成极大的杀伤力。

过去在草原上作战的时候。

秦王军几乎没有攻城战的需求。

迫击炮在这样的环境下,无疑是最为合适的火力支援武器。

但是以后,秦王军无论是在西北还是西南,都有不少的城池要攻打。

沈从云在过去的平羌战役中,就体会到缺乏攻城大炮的弊端。

面对羌人占据的高大城池。

他们只能够采用最笨的地道掘进方法,来摧毁敌人的城墙。

沈从云当场就表示。

如果在进攻永宁州的时候,他们就能够有这样威力的火炮。

那么拿下整个城市的时间,还会更短一些。

因此,朱樉花费大力气研制出来的这门身管火炮,最终还是获得了秦王军高层将领们的喜爱。

而这门火炮,只是在经历了简单的调教之后,就随着一批军用物资,送到了段廷彦的手上。

随之而来的,还有一批训练有素,已经基本掌握火炮射击技术的炮手。

将身管火炮送到南征大军中,也有着朱樉的考量。

自号云南王的把匝剌瓦尔密,在过去一年也没有闲着,积极整军备战。

根据在云南刺探军情的暗探们传回来的消息。

把匝剌瓦尔密过去大半年时间,通过各种各样的办法,征集了十五万民夫,将通往云南路上的几个关隘都重新修整了一番。

如果没有威力重大的身管火炮。

仅仅靠秦王军将士的一腔血勇,和那些小口径的迫击炮。

必然要付出无数将士的生命,才能够拿下。

更别提,云南王花费大力气重新修建的府城。

作为自己的老巢,把匝剌瓦尔密用了六个月的时间,将原先单薄的城墙,又修建了几个瓮城。

而且还在城外数里处,修建起能够交叉控制道路的堡垒。

云南王更是向大明叫嚣,要让朱贼,在云南流尽最后一滴血!

为了能够不在坚城墙下,损耗太多的兵力去攻城。

朱樉特地让段廷彦再等待两个月的时间,再动身前往云南。

这两个月时间,关中后方将为他们准备四门崭新的75毫米身管火炮。

为攻打云南城,做好充足的准备。

“杜兄不必急恼,我也是奉秦王殿下之命,等待后方运来的军备。”

段廷彦摆摆手,让自己身边的参谋们继续工作,对面前脸色难看的杜佐军道:

“等所有的军备到齐的那一刻,我军自然会开拔,前往云贵战场。”

杜佐军作为四川都指挥使,被一个藩王手下的将领,如此对待,早就憋了一肚子的火。

但是偏偏他又不能发作。

毕竟,段廷彦虽然在朝廷没什么背景。

但是他身后的那个人,却是站在整个大明的顶端。

无论是文官们怎么诋毁,血谏。

也抹杀不了他的功绩,也撼动不了他在皇帝心中的地位。

武将们更不用说。

不知道多少人,正是跟着秦王打了漠北一战,才混上一份军功。

能够在灭国之战后,受封爵位,封妻荫子。

杜佐军只能够盼望段廷彦这个眼中钉,赶紧离开川府,去前线。

当然,杜佐军如此厌恶段廷彦,并不仅仅是个人观感的问题。

最大的问题,还是段廷彦的秦王军驻扎在成都府,军需方面很多都是从成都府本地采买。

但是却并不从四川都司采买粮食等物。

让他没法从中牟利。

谁人都知道,秦王府、秦王军富甲天下。

哪怕是稍稍漏一点出来,都够人吃一辈子。

杜佐军一开始也提出由他来提供一部分秦王军中所需要的粮食、杂货等物。

他掌管四川都司,仓中的不少粮食已经被他中饱私囊。

如果段廷彦答应下来,正好能够将这一批脏物出售,换来一批银子或者是如今在陕西、四川、中原等地流通的秦王府粮票。

经过两三年的发展,粮票的应用范围得到了扩大。

不仅仅是在朱樉能够直接控制的关中、西北、漠北等地使用。

就连刚刚安定没几年时间的四川,也有不少商贩开始使用这样方便无比的票据。

“杜兄放心好了,最多不会超出一个月时间,我军就要开拔。”

段廷彦面带微笑:“不会让杜兄等待太久的时间。”

现在已经是二月时分,天气也开始转暖。

再加上云贵一带,本身就多为高原气候,气温远比关中、西北等地高。

很少会出现冰冷无比的天气。

“既然如此,那本官就静候将军凯旋佳音。”

杜佐军皮笑肉不笑说道。

之后也没有多聊,只是扫视了一眼军帐中的沙盘和忙忙碌碌的参谋人员。

就转身离开了段廷彦的军帐。

“长官,横断山脉上的道路情况,已经梳理清晰。”

杜佐军一走,段廷彦又陷入忙碌之中。

距离大军开拔已经没有几天时间,各种后勤运输,物资分发、道路交通问题接连不断。

消耗着段廷彦的精力。

虽然段廷彦还没有到达过南国的雨林,但是靠着一份份暗探传回来的情报。

他已经对热带的花草树木,风雨气候,有了充足的认识。

他们这一战,最为艰难的绝对不会是云南王手下的那十几万不堪一击的鱼腩部队。

而是云南当地复杂的气候、生物条件。

尤其是各种毒虫,段廷彦近期收到了许多关于当地毒虫的报告。

其中各种描述,让他触目惊心。

仅仅是被不起眼的虫子爬过手臂、腿脚,不出半日时间就会出现红肿瘙痒现象。

仅仅是三天时间,当事人的肢体就出现腐烂,不得不锯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