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5章 糜烂数里,岸防炮台(求订阅!)(1 / 1)729仓库管理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就是美!多就是强!

最大的炮管,意味着最远的射程!最猛的炮弹!

技术总工信奉粗暴到极致的暴力美学。

“只可惜,架退炮是有极限的,再大一些,即便是大城的城头,也安置不下大家伙!”

技术总工抚摸着冰冷的炮身,仿佛是摸过江南女子温润的皮肤。

“日后我们造出150毫米、200毫米,乃至于更强大的火炮,估计都要专门为他们修建一处炮台。”

105毫米火炮的体型,已经是庞大无比。

仅仅是炮管,就有接近三米长,算上后退滑轨,足足有五米长。

这台105毫米火炮原型炮,采用了一个15度倾斜滑轨。

当火炮开火的时候,庞大的后坐力将会推动炮身沿着滑轨向后运动。

被推上滑轨的高处。

然后再由于自身重力作用,被缓缓退回原位。

再加上炮身两侧的复进簧,也能够承担一部分的复进工作,这才提高了火炮的射速。

达到了每分钟三发。

否则速度还要慢上好几倍。

“言语难以想象其威力。”

朱标开口问道。

“此炮威力到底如何,可否为我等演示一番?”

在场火炮工厂众人,听完没有立刻回答,而是齐齐看向朱樉。

虽然朱标贵为太子,但是却管不着他们。

秦王殿下,才是能够直接决定他们命运的人。

他们每个都是秦王提拔起来的。

自然也就只听从秦王的意思。

“我也还未曾见过105毫米火炮的威力,今日正好一见。”

朱樉也没为难他们,立马说道:

“还请诸位,速速去准备吧。”

一声令下,在场众多火炮工厂的技术员都开始忙碌起来。

校准火炮角度,转动炮身,清理炮膛,装填弹药。

这一套程序,众人做的是行云流水,丝毫没有慌乱的感觉,仿佛已经做过了无数次。

半盏茶的功夫,就做完了所有准备工作。

“报告殿下,可以发射!”

火炮工厂的厂长,向朱樉敬礼后,铿锵有力说道。

厂长是秦王军中的老人,同时精通各类火炮。

北伐元廷战争时期,就曾经创下一发炮弹毙敌三十人的击杀纪律。

火炮工厂成立后,被朱樉调来从事管理工作。

“准许发射。”朱樉点点头。

得到朱樉的首肯后,厂长立马跑回发射阵地,高声喝道:

“放!”

炮手听令后,用力拽动发射绳。

轰!

粗大的黑钢炮口,喷吐出浓厚的白烟,锥形炮弹急速飞向目标。

那是一片小土坡,上面还歪歪扭扭长着几棵一人多高的小树。

在场众人,几乎没人捂住自己的耳朵。

结果就是所有人,都被巨大的炮声,震得头皮发紧,耳鸣阵阵,心脏狂跳。

火炮粗大笨重的炮身,在发射的第一时间,已经被推高到了滑轨的最高点。

随后又在助退簧和重力的作用下,快速向着原本的发射位置滑落。

咚!

众人还未从火炮发射的轰鸣声中缓过神来,就听到远处传来一阵闷响。

好似冬日的雷霆,沉闷而悠长。

炮弹爆炸,卷起小土坡上的泥土,混合着硝烟。

上升腾起十来米高的烟柱。

虽说将近6000米的距离,土坡上的小树几乎连蚂蚁都不如,但是十几米高的烟柱还是清晰可见。

厂长取来一个长筒望远镜,递到朱标等人手中。

这些本就是用来观察火炮射击效果的观测工具。

“这么看,威力似乎也不怎么大啊?”朱棡用望远镜看向远方的土坡。

炮弹的硝烟尚未散去,弹着点的位置还看不清楚到底是什么情况。

“站在远处看,确实是这样。”

技术总工点点头,解释道:

“若是站近了看,就能看出炮弹落地的位置,已经炸出一个一人多深的弹坑。”

“方圆十米范围内,寸草不生,二十米范围内都会遭受到弹片的攻击。”

技术总工笑了笑说道:

“关键是,这样的射击,我们能持续很久!”

炮手继续拉动着发射绳,又一枚刚刚装填好的炮弹,以庞大的动能飞向远处的土坡

轰!

咚!

轰!

咚!

......

105毫米火炮发射了十五发炮弹后,才彻底停了下来。

原先绿草茵茵的土坡,早已看不到一丝绿意,完全被黑灰色的弹坑所覆盖。

即使是朱樉等人站立的位置,也能够看出土坡的形状发生了些许改变。

原本的坡顶上的小树,全部被削平,连一点树干都看不到了。

“若是对面是火枪方阵,此时早已伤亡惨重,死伤大半。”

火炮厂厂长,倨傲自得道:

“侥幸未死之辈,也会完全失去战斗能力。”

即使是在秦王军中,其实也隐隐存在鄙视链。

火枪兵瞧不起只会玩铲子的工兵。

龙骑兵瞧不起行军缓慢的火枪兵。

炮兵们则是瞧不起除了炮兵以外的其他所有兵种。

甚至在炮兵内部也有鄙视链,口径大的瞧不起口径小的,身管火炮瞧不起迫击炮。

而现如今操弄着最大口径身管火炮的火炮厂厂长,正站在整个鄙视链的最顶端。

在他看来,只要火炮大发神威,根本用不着火枪兵再上战场。

至于守城,更是觉得只要有数量充足的火炮,便万无一失。

可以算得上这个世界最早的唯装备论者。

当然,火炮如此威力,确实容易让人升起,包打一切的错觉。

只要火炮开火,就能够解决绝大多数的战争问题。

“当真如此?”

朱棡难以置信地睁大眼睛,他也是第一次见到如此恐怖威力的大口径火炮。

自然而然地就相信了他说的话。

毕竟看起来,这门巨炮的威力这么大?

一炮下去,就能够炸烂一个火枪兵方阵。

一炷香的时间,说不定就能够炸崩溃上万人的火炮大军。

朱标望了望远方已经和刚才大不相同的小土坡,思索着什么,没有多说话。

朱樉并不认同厂长的说法。

虽然他热衷于用先进装备碾压敌人,但是他还真不是唯装备论者。

在朱樉看来,再好的装备,也要有专业的兵员来操作。

否则不过是一堆破铜烂铁。

但也没有做出太多反驳。

言语的反驳太过无力,只有血淋淋的事实,才能够让他们醒悟。

朱标沉默了一会后,低声向朱樉问道:

“二弟,不知这重炮能否加进我们的约定之中?”

“卖给朝廷一些。”

“大哥是想要安装在京城城头?”

朱樉自无不可,这火炮的重量实在太大,现如今几乎根本没法移动作战。

就算是卖出去,对自己也没有什么威胁。

“当然没问题。”

“只不过,时间上可能会比较久一些,毕竟刚刚造出这一门,生产还不熟练。”

朱标却是摇了摇头:“不是。”

“我觉得这样的火炮,若是安置在长江沿线,轻易就能封锁江面。”

“若是在长江两岸部署炮台,对于江防,有着很大益处。”

长江水道,对大明来说,至关重要。

江南不知多少船舶,都要来往于这条中华母亲河之上。

每天来往的船只成百上千。

朱元璋真正问鼎天下至关重要的战争,同陈友谅的数场战斗,几乎都有水师的身影。

尤其是最为重要的鄱阳湖战役,双方更是出动了数百上千艘战舰。

这给朱标留下的印象可谓刻骨铭心。

鄱阳湖战役,对朱元璋而言,实在是过于惊险。

当时的陈友谅拥有六十万大军,大型战船无数,绵延十几里。

而朱元璋这边的水师只有一些小船,一开始的进攻极为不利。

水战,每战每败。

直到朱元璋派出装满火药的小船,以死士炸翻陈友谅的大船,火烧战舰,才取得胜利。

在朱标看来,若是在长江沿岸每隔数里建设炮台。

长江天险,将会固若金汤。

哪怕是草原部落再次崛起,从北方南下。

凭借这些江岸炮台,也能够将敌人的攻势阻遏在长江以北。

最差也不过南宋的局面。

当然,长江全线防守不可能。

长江绵延长千里,全线防守,需要数百座炮台。

太过耗费钱粮。

只要在容易大部队过江的几处,设立炮台,就能够封锁住敌人南下的部队。

朱标的想法,实在让朱樉有些惊讶。

自己在这之前,也没想到还能这样。

这也和朱樉的处境有一定关系。

关中并不像江南那样看重水师。

也没有长江那样的天险。

而黄河的汹涌,以及两侧的山峦,让它根本不需要建设岸防炮台。

“此事确实可行。”

朱樉思考片刻后,开口道:

“京城本就有长江之险,自然该好好利用起来。”

“其实不止是江岸上可以设立炮台,京城周边的紫金山、牛首山、栖霞山、幕府山等山头上。”

“都可以设立炮台,居高临下,防守全城。”

紫金山高四百多米,如果真的架设炮台,整个京城都会在火炮的炮口之下。

朱标见识过了105火炮的射程和威力,自然不得不考虑这一点。

山上的炮台,是否会被别人利用,炮击京城?

若是这样,那他可真就成了罪人。

想到这一层,朱标忍不住蹙眉。

朱樉看出了他的忧虑,一问之下,不禁莞尔。

“大哥当真多虑了!”

“此事要想解决,最是容易不过。”

“只要在建造炮台时,限制死火炮的转动角度即可。”

“让它无法瞄准京城发动炮击。”

“火炮沉重,只要在底盘上做好限制。”

“就算是有心人想要挟持炮弹,轰击京城,也没法将数吨重的火炮搬起来瞄准京城。”

除非是借助起重机等机械的力量。

朱标的想法,给了朱樉一些灵感。

岸防炮台不仅仅可以用来防守长江沿线。

同样可以用来防守海岸边的城市。

自明初开始,沿海的倭寇,一直是个大问题。

哪怕到后来的清朝,也没能完全解决。

不得不采取海禁政策。

无数人从沿海地区,迁移到远离海边几十里的内陆地区。

对于这些沿海居民,故土难离。

于是又有了无数因为海禁政策引发的血案。

一条海禁堤,区分了界内界外,其上是数十上百条人命。

虽然这些被朝廷定义为倭寇的人,并不一定真的就是倭国奴。

其中许多还是汉人。

但是他们已经下海成寇,也就成了倭寇。

倭寇大多活跃在江浙的沿海区域。

这里靠近大明的腹心。

距离最为重要的江南,也没有多远。

朝廷不得不派出重兵驻防。

但是重兵集团并不能长久待在一处,花销实在太大。

而倭寇凭借海运便利,随时可以转入海上的小岛。

让官军疲于奔命。

人少了不一定打得过,人多了倭寇直接上船跑路。

这也是最让朝廷头疼的地方。

双方的实力差距,其实非常大。

将大明比作一个巨人,倭寇就只是附在身上的蚊子。

时不时咬你两口,让你又疼又痒。

当你想要打的时候,又快速飞走,让你只能万分恼火。

若是在海岸边、小岛上,建起数十座炮台。

情况能够好转许多。

沿海炮台能够防守十几里宽阔的海面。

一有什么风吹草动,就能够随时开火,击沉倭寇们的小船。

若是他们上岸集结,更好对付,直接炮击就能够打垮他们。

而且炮台防守,远比在海岸上拼杀来的容易。

对士卒们的要求,也没有那么高。

面对直接的刀剑比拼,新兵们都会产生畏惧心理。

但是在十几里远的范围上,装填火炮弹药,发射炮弹,并不会让他们产生什么异样心理。

这么远的距离上,就算是人体被炸得血肉模糊,也根本看不清楚。

炮兵中的老兵们,甚至能够边开炮的同时,边悠哉悠哉地吃着军中的馕饼。

仿佛自己根本不是在战场之上,而是在某处安静的院落。

远处的厮杀、怒吼,都是如同雷霆、闪电一样的背景声音。

对他们产生不了任何影响。

“大哥,若是能够在海岸上建立起这些炮台。”

朱樉想通之后,对朱标提议道:

“大明无需再进行海禁政策,反而能够大力开发海洋。”

“无论是海运,还是海洋捕捞,或者是晒盐,都有很大的利益可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