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效团队的事交给助理去办,这事不用纠结,溢价100%也得认,现在的西方技术就是强,西强东弱,整个东南亚也就小本本有些技术而已。
陈易峰还在想着刚刚会上的事,陈易峰也是第一次以副总的身份参加高层的会议。
会议上关于青洲英坭水泥工厂迁移展开讨论,在红磡的工业都面临迁移,港英府打算在这里打造新时代新社区。(就是搞房地产)
青洲英坭水泥工厂在红磡占地面积150万方尺,再加上黄埔船坞地块,美和公司在红磡拥有的土地面积高达300万方尺,有多少地产开发商看着这丰厚的土地垂涎三尺。
原历史的李佳诚靠着黄埔花园就赚了百多亿的利润。
现在的李佳诚没大型屋邨,在其他方向,和众多工业主合作开发住宅楼宇,照样赚到足够的利润撑起长江集团的市值。
对于黄埔船坞地块,陈易峰是不赞成过早开发的,因为启德机场的原因,这一带的楼层高都不能超过50米,红磡地带不能向上要空间,只能横向发展,在寸土寸金的港岛,是浪费土地资源了。
“陈生,在想什么想得出神?”
“文俊,红锦大厦收购的谈妥了吗?”
“已经谈好了收购协议,等陈生你过去签字就生效了,其实我们再等等,价钱还可以再低的”
“中环物业是美和的核心资产,遇到这样的机会,就要抓住,以免夜长梦多。”
“那你组织财务人员,我们现在过去交接一下吧”
在红锦大厦与恒隆会面
陈易峰带领着财务审计人员与恒隆集团的高层碰面,双方已达成协议,以5.65亿元收购红锦大厦的所有权
涉及过亿的交易,已经能登经济周报了,所以红锦大厦业权的变更,还有前段时间与中银花园道1号地的置换,各方都在猜测美和公司又有什么新动作……
在签字时,陈曾焘看到陈易峰签下他的名字,引起他的注意
“姓陈,难道陈生你是?”陈曾焘惊讶道
“陈总,我们是本家呢,谢谢承让啊!”陈易峰并没有回答他的问题,报以微笑之
“只能说时运不济,碰上港岛楼市低迷,不然这个栋大厦,我们可不会放手”
“陈总,你们恒隆集团的地铁上盖项目,要是早点遇到我,你们就不用亏损几个亿,我直接从你那里接手岂不是共赢”
“哼,陈生你南方公司也不一定是笑到最后的一个,港岛的楼市何时回归正常水平,还待考证”
恒隆集团与美和公司的发展路线也极为相似,非常重视商务楼宇的租赁业务,可能恒隆没那样的命吧
每次的港岛经济危机都没做应对措施,缺乏灵活性和前瞻性,在这次的房地产低迷之时受到较大冲击。
陈易峰不打算与他口舌之争,看向陈曾焘身后的陈启粽,未来恒隆集团也将由此人接班,陈曾熙之子。
陈曾熙去世后,即便是陈启粽是长子,回到香港,也不能掌管公司生杀大权,反而要辅佐叔叔,将恒隆集团做大做强,那就是陈家的恒隆集团委托给陈曾熙基金会,也就是说,家族企业全权交给基金会代为打理,这样不仅能够防止不肖子孙败家,还能让陈家继续长盛不衰。
陈曾焘是陈曾熙之弟,担任恒隆集团总经理的职位,不过陈启粽他为什么会在这里,这个人不是在美洲创业搞高科技吗?
似乎玩应到陈易峰的目光,陈启粽下意识的与陈易峰对视上。
为什么对陈宗启会如此关注呢,因为此人日后创建的晨兴资本在内地投资高新科技企业而名传投资圈
先后投资了搜狐,迅雷,携程等多家新媒体通信产业,还在小米初期注入资本,占据小米集团20%的股份,成为了小米第二大股东。
别看恒隆集团在地产上掉了队,陈启粽掌权后将地产业务转业内地,开始发展恒隆广场,在内地每年收租100亿,不过此人是个慕洋犬。
他向美洲哈佛大学捐赠价值3.5亿美元的巨款,折合人民币23亿之多。
这也是哈佛建校以来,收到的单笔最高捐款,遭到国人的垂弃
随着捐款事情的发酵,不少人发现陈启粽这些年,往美国大学捐款超过200亿之多,对待内地却十分吝啬,能不捐钱尽量不捐。
面对媒体记者的询问时,陈启粽却说:钱是我的,我想捐给谁就捐给谁,没人能管我。
-----------------
红锦大厦业权到手,就剩下美利道停车场了,这个时机应该也近了,港英府的财政赤字创历史新高,到时候来个雪中送炭岂不美哉!
刚回到公司,董事长秘书就找到陈易峰
“陈生,董事长有请”
“噢噢,好的”陈易峰跟着秘书来到董事长办公室
“先准备一下,等下陪我去一趟置地公司,西门-凯瑟克邀请”林母看着文件道
“是什么事?”
“前段时间,怡和要求交易所及证监会给予市豁免令该集团可以免受某些非法定规则,是怡和已有迁册的准备”
陈易峰想起来了,怡和迁册百慕大在港岛闹得沸沸扬扬。社会弥漫忧虑情绪,怡和集团作为港岛历史最长,又是最大和最具影响力的英资公司
在于1984年3月28日突然宣布迁册,可说是对港岛前途投下不信任票,带来极大冲击。虽然该集团主席西门凯瑟克(Simon Keswick)说该公司不是撤出港岛,只是在百慕达另设一控股公司而已
并且说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篮子内是不明智之举,但无法释除疑虑。
怡和迁册影响持续发酵,不少英资大行跟风,将注册地迁往海外,或将业务转移。
在怡和迁册后几个月,港股连续11日下跌,恒生指数下挫163点,跌幅高达17.5%。不过,于当年12月,就港岛前途问题逐渐明朗,港股乘势在年底突破1981年的高位。
“所以怡和打算劝说董事会,把置地迁册海外了?”
“不排除这种可能,不过我们做好准备来应对,怡和的迁册要求”
置地公司的问题,并不是陈家一家说了算,虽然是置地的最大股东,在董事会上保留着两票的投票权,置地的股东英资财团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