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5章安西再无宁日(1 / 1)tx程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55章

安西,庭州北湾湖县衙。

由于北湾湖这个县新建,进行一直没有委任新县令,此时县衙官署,其实是雍王府的一套班子在管理运行。

这个县甚至没有县印,所有政令,一直是以雍王李贤的王令颁布并实施。

李善坐在县衙偏房内,一边处理着公文,一边望着王勃道:“为何不劝住大王?”

王勃反问道:“喀拉苏部难道不该被屠吗?”

“该!”

李善毫不迟疑地道:“正是因为该,此令不应该出于大王之口。大王的对手,不在安西……”

“那是……”

“在长安!”

李善是李贤的侍读,亲王的侍读就是亲王的老师,如果说从前的李贤,虽然聪慧,但不为李善所喜,因为那个时候的李贤,如英王李显,冀王李旦一般无二,都是纨绔之弟。

可问题是,这一年多以来,李贤似乎开窍了,不仅做事有主见,而且李贤足够仁慈,李善也在心中暗暗对比,李贤做事比太子李弘大气,如果说李贤成为大唐的太子,将来的皇帝,应该是天下苍生之幸,社稷之幸。

王勃也是聪明人,他自然听出了李善的意思。

王勃一边收拾着文牍,一边淡淡地笑道:“长安的那位,不配成为大王的对手!”

“配不配成为大王的对手,不是你说的算,也不是我说的算,他是嫡长子,这是天生的优势!”

李善道:“现如今,关陇世族,现在只要提及大王,便是一面倒的溢美之词,这是大王的机会!”

王勃目瞪口呆,半晌才打断了李善的话:“伯规先生,您……”

“大王和太子之争,不是回避能解决问题的!”

李善认真地道:“你也看到了,大王可以活民无数,以大王税改、军改、铸钱三策,惠及天下百姓,此事若成,天下诸郡县皆推行此策,大唐岂会如此窘迫局面?”

王勃淡淡地道:“大王醉心商事,志不在天下……”

“你呀!”

李善指了指王勃道:“子安你是真没有透,还是假装没有看透?”

身在安西的李贤,其实也很怀念长安,想念那个还没有见过面的小孩子,杨盈秀虽然给李贤写过信,也找画师给李光福画了画像,送给李贤看。

可问题是,国画就没有写实风格,主要是靠神韵,李贤看着画像上如同弥勒佛的胖娃娃,对于李光福最深刻的印象,就是这孩子很胖。

李贤收起这张非常抽象的画像,就在尽情的想象孩子的时候,这份片刻的安宁被英王李显给打断了。

“六兄,咱们去打猎吧!”

李显来到庭州以后,发现这里除了庭州三县八镇以外的地方,很多地方连路都没有,虽然没有路,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草原和原始森林。至于说沙漠,其实大都是庭州以西的准葛尔沙漠。

这里的动物资源却非常丰富,有野驴,马鹿、北山羊,黄羊、棕熊、雪豹、狼、鹅喉羚、以及木免子等等,天空中还有不少猛禽类。

在安西想要打猎,其实非常容易。哪怕李显这样的菜鸟,每一次出去打猎,都会不少的收获。

李贤本来不想去,可问题是李显却不愿意,无奈之下,李贤只好陪着李显,看看李显准备玩什么幺蛾子。

李显跟着李贤前来安西,本身就没安好心,他见李贤对金山都督、庭州刺史杜怀宝不错,就试图拉拢杜怀宝,只不过杜怀宝非但没有领情,反而跑到李贤这里告状。

对于杜怀宝这样的地方官员来说,他们是真不想掺和李贤和李显这些王子的事情,与李贤相比,李显就逊色多了。

李贤来到安西以后,最开心的人就是杜怀宝了,在李贤的带动下,庭州从原本的三县八镇,变成了四县十二镇,新增的一县就是北湖湾县,四镇分别是东北部的郭桥镇,西北部的胡杨镇、正北方的黑水镇,以及西南方向的大西沟镇。

最让杜怀宝感觉不可思议的是,李贤似乎有着莫名的魔力,他居然在短短三个多月的时间内,从关内忽悠了八万多人来到庭州,更让杜怀宝感觉不可思议的是,李贤没有多关内运输多少粮食过来,偏偏庭州现在也不缺粮食了。

因为庭州互市的原因,这里可以交易粮食,可以交易铁锅、也可以交易马车,交易盐茶等物资,让庭州成了安西最繁华的城市。就连不少安西四镇的部落,也不远千里跑到庭州交易。光收税就让庭州收到手软。

一个无权无势的英王,对于杜怀宝来说,根本就没有吸引力,反而是李贤是一条大粗腿。

李贤与李显出去打猎的时候,带着三百余骑的护卫队,当然李显身边也跟着三百余人,二人跟着六百余人,他们出了北湾湖城,在向导的带领下,一路向北。

李显在出来狩猎第三天的晚上,这才躺在李贤身边的草地上,头枕着手臂道:“六兄,你不是说要收复安西四镇吗?这都过去半年多了,怎么还没有动静?”

李贤拿着树枝,拨动着眼前的篝火,微微一笑道:“你想不通?”

“想不通!”

李贤叹了口气道:“你知道咱们这里到龟兹有多远吗?”

李显摇摇头道:“不知道!”

“差不多两千里!”

“这么远?”

“其实咱们这里到龟兹是最近的,到疏勒有三千两百多里,到于阗有三千六百多里!”

李显故作惊讶道:“这么远?”

李贤道:“这两千里还要穿越沙漠、戈壁、大面积的无人区,我也想尽快收复安西四镇,可问题是,没有粮草,怎么打啊!”

李贤烧着的小肥羊开始滋滋冒油。

在篝火的照耀下,李显的那张脸,浮现一抹得意的笑容。

随着契苾何力大败吐蕃,李贤的庶长子被封为亲王,这个待遇可是连太子都享受不了的待遇,也是一种信号。

这让李显不得不浮想联翩,

李显明显是开始急了,但是李贤不急,其实他知道最近这段时间庭州附近别说有突厥人或吐蕃人袭击,甚至连以前经常出没的马匪和沙盗,也在这一段时间销声匿迹了。

这是因为吐蕃改变了在安西的策略,从契苾何力那边传来的情报,李贤也得知,最近一个多月,论钦陵已经没有在查灵湖附近的吐蕃大营出现,也就意味着,有可能论钦陵离开了查灵湖,来到了安西。

现在的李贤其实对于收复安西四镇的权限交给了王方翼和萧嗣行他们,他们二人各自率领一万余骑兵,合兵在一起有三万余骑。

他们二人已经两个多月没有消息了,这让李贤多少有些不安,可问题是,论打仗这种事情,李贤更愿意相信王方翼,毕竟王方翼是大唐的名将,而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

李贤最擅长的还是搞经营,而不是打仗。

李贤可以判断出论钦陵即使到了安西,他也没有足够的实力攻打庭州,道理非常简单,那就是距离,无论是龟兹、还是于阗,或者是疏勒,距离庭州都太远了,现在的安西四镇,最繁华的地方就是疏勒。

因为疏勒地区拥有上千万亩可以开垦的地区,是整个安西地区目前为止为繁华的农业生产区,这里依靠着雪山融化的水,形成了天然的灌溉区域,作为西域三十六国的核心地区,这里曾是疏勒、莎车、尉头、子合、西夜、蒲犁、依耐、乌禾乇、捐毒、休循等诸国。

大唐占领安西四镇,却没有好好经营好疏勒,这才造成安西四镇丢失,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合理的开发疏勒。

李贤的底气,其实就是这段时间陆续从关中来了八万多名唐人百姓,这些大唐百姓在关中生活都非常艰难,大部分属于流民,或者贫困农民。

李贤将他们从关中迁徙出来,给他们工作的机会,让他们在庭州生活,同时给他们规化出可以开垦的荒地,给他们准备宅基地,也给他们耕具、农具,同时也让北湾湖城的折冲一府和折冲二府组织他们进行训练。

大唐百姓是世界上最朴实,最勤劳的一群人,给他们农具,他们是最好的农民,给他们工具,他们是最好的工匠,给他们兵刃,他们也是最优秀的士兵。

这段时间,李贤以北湾湖城的两个折冲府为骨干,以老代新,开始慢慢训练,同时也加强武器装备的生产,别看现在这些人无法利用分配给他们的荒地垦荒,这些人却没有闲着,他们或是利用自己地里的牧草,用镰刀割掉,将这些牧草放在挖出来的土坑里进行发酵,这个过程叫做沤肥。

这些来到庭州的大唐百姓,慢慢适应了庭州这里的气候,也慢慢喜欢上了这里,这里的土地太多,而且还非常肥沃,虽然都是旱田,产量可能会低,但是数量多,足以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他们对在庭州生活充满了希望,也非常感激李贤给他们的这个机会。

李贤相信,等论钦陵在疏勒获得秋收的粮食时,那才有实力远征庭州,那个时候,李贤同样也有粮食,也有实力跟论钦陵掰掰手腕子。

现在大唐和吐蕃,就像职业拳击手,现在没打,那是因为这是中场休息,双方都卯足劲,准备将对方干趴下。

李贤吃完烤羊肉,正准备休息的时候,却听着一阵马蹄声响起。

郭怀亮马上吹响哨子,李贤的亲卫们马上起来,准备应战。

李显听到大量马蹄声响起,有些紧张地道:“六兄,这是怎么回事!”

“很显然吗,大队骑兵过来了!”

李贤淡淡地笑道:“这些草原上的人,民和匪是不分家的,他们遇到强敌的时候,才会表现得很温顺,遇到比他们弱小的商队,他们就会露出獠牙!”

李显这才听懂了:“六兄的意思是,他们想黑吃黑?”

“这是安西的正常操作!”

“不会出问题吗?”

“会出什么问题?”

李贤淡淡地笑道:“安西这个地方,是真正的化外之地,你可知这些年,安西会有多少人失踪?”

李显摇摇头。

李贤叹了口气道:“仅仅庭州每年就会失踪二三百人,在安西这种地方,失踪也就意味着尸骨无存,看到咱们营地周围的那些如同灯笼一样的眼睛了吗?都是野兽,一个大活人,半个时辰就能给你吃的只剩个骨架,再过上三五天,骨头渣子都不剩!”

李显似乎被李贤的话吓住了。

李贤接着道:“你可知为何杜使君不鼓励百姓前往北湾湖湖畔垦荒?”

“这个……”

“因为北湾湖是一个淡水湖,那里本来就是野兽经常饮水的地方,在那里想要生存下来,几乎不太可能,我带军抵达北湾湖的时候,光狼皮就打了一千六百多张!”

就在李贤说话间,郭怀亮带着侍卫亲军骑着战马回来了,走的时候是一个人一匹马,回来的时候最少一个人两匹马,多的带着五六匹战马,至于说,多出来的马是怎么来的就不言而喻。

李贤率领一万多人抵达庭州的时候,五千多辆马车,满打满算装了三千多车,也就是不到三万石粮食,要知道仅仅开垦八十六万亩地,就需要将近将近一万石种子粮,这三个多月以来,根本就没有从凉州运粮。

而且北湾湖城的人口越来越多,虽然有一部分粮食是从互市赚来的,可问题是,这段时间吃的粮食从哪里来的?

李显根本就没有往下去想,如果想的话,细思极恐……

当然,李贤并没有任何心理不适,这个地方本来就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别以为生活在安西的部落就是什么好东西。

事实上他们每个人的手上都沾着鲜血,这块地方本来就是良善之人的禁区,无论是游牧的人,还是商队,他们都以强盗为逻辑,遇到小部落,该抢就抢。

其实并没有人详细知道,安西到底有多少部落,到底有多少人口,哪怕西突厥没有被大唐消灭的时候,他们一样不知道安西有多少部落,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只能知道一个大概的数字。

就像李贤他们来到这里狩猎,对于周围的人可没有任何打扰,他们这些人趁夜突袭,什么用意就不用说了,这是奔着杀人灭口而来的。

他们打不过李贤的亲卫,这是技不如人,活该被杀。

一夜平静的过去,天亮后,李显倒是去前面看了看,正如李贤所说,在安西这个地方,根本就不用毁尸灭迹,仅仅大半夜的功夫,除了凌乱的箭镞和毁掉的刀剑之外,根本就看不到这里曾经发生过一场战斗。

那几百具尸体,早已不见踪影,就连白骨也没有剩下什么,现场遗留着不少野兽的蹄印,还有拖拽尸体的痕迹……

接下来几天时间,李贤倒是非常认真地的狩猎,他们有幸遇到一支野马群,足足有上千匹大小不等的野马。

李显看着野马群,兴奋地道:“咱们发财了……”

“别冲动!”

李贤拦住李显道:“你若是想死,就往上冲!”

这些野马非常疯狂,特别是为首的一匹大青马,比普通战马还要高上一头,它仰天嘶吼的时候,连驯服的战马都忍不住颤抖。

接下来的时间,李贤与李显明着说是在狩猎,其实是巡视着整个庭州北部,按照实际控制区域来说,庭州其实并不等于同后世的天山北,因为往北并没有国界,李贤等人一直来到都播地区。

唐朝的都播就是唐努乌梁海,在这里大唐设立了坚昆都督府,属于安北都护府管辖,来到这里以后,李贤这才调头返回。

走了这么一圈,李贤对于将来安西发展也有了一个初步的计划,总体来说,安西可以耕种的地方很多,在李贤记忆中的很多沙漠,在这个时候,居然还是茂密的草原。

安西的沙漠化,主要在十三世纪以后,随着蒙古族统一这边区域,安西各部几乎没有抵抗,就向蒙古臣服,这一段时间内,安西有了一个良好的生存秩序,人口和羊群迅速扩张,羊吃草,可没有草吃的时候,羊就会吃草根,草根被吃掉以后,自然就再也长不出来草了。

草原植被被破坏,整个生态环境也被破坏掉了,影响非常深远。

李贤决定一定要控制游牧民族数量,同时也要控制羊群数量,当然,最重要的是,提高唐人人口数量和比例。

在后世的安西,汉人有一千多万,李贤不求这里可以生活一千多万汉人,别说一千多万,哪怕只有十分之一,也足够李贤在安西呼风唤雨。

李贤不准备再给突厥人翻盘的机会,他现在庭州,其实就是在掘突厥人的根,大唐其实在开疆拓土可以,治理地方就差点意思,所以。在庭州都治理了三十多年,粮食也堪堪自给自足而已。

就在李贤巡视庭州回来,李善就带着十几名胡商找到李贤。

李贤问明来意,这才知道他们都是过来结算工程款的包工头,李贤虽然在庭州建了一县四镇,还有几条道路,可事实上这些工作都是胡商承包,他们搞到的奴隶参与施工的。

施工过程李贤全程没有参与,他只是拿着钱,李贤的钱,就是从金山矿区开采的铜矿,然后铸造而成。

对于李贤而言,他的这些简直就是白得的,付出的也不过是五六千名工匠,外加四千余人的工资而已,这些其实都是铜钱的铸造成本。

李贤非常大方,付款的时候,直接在北湾湖县衙门外面的大街上进行交割,李贤是拿着真金白银给这些胡商。

在六月炙热的阳光下,那些新铸成的铜钱,发出耀眼的金光,一箱箱崭新的铜钱,简直可以把人的眼睛晃瞎。

一辆马车装着满满的铜钱,由于铜钱密度太大,远比装载粮食或其他货物装得更多,一贯就是一千钱,一万贯就是一千万钱。

三百辆马车装着十八万贯铜钱,浩浩荡荡离开北湾湖城,此时整个安西都知道了一件事,那就是栗特大宣商康波密提从雍王李贤手里赚了十八万贯铜钱。

王勃望着这三百多车铜钱,满脸不舍地道:“大王,要不要……”

“本王的钱,可没有那么容易拿!”

李贤淡淡地笑道:“康波密提有命挣不知道他有没有命花!”

十八万贯钱,放在大唐属于一笔天文数字的巨款,在三个多月的时间内筑城、筑镇、又是修路,康波密提付出的也不少,他麾下的捕奴队不知道毁了多少个部落,抓了多少奴隶。

总之,在北湾湖城的城墙下,那是真正的累累白骨,李贤没让唐军出动这种屠灭人家整个部落的事情,那是因为这事有人在做。

康波密提是一个大商人,放在后世,也属于顶级富豪,他的实力并不比什么特勤差,因为他为了护送这些钱车,出动了足足上万骑兵甚至还有四千余名波斯重装骑兵。

这支装备让李贤都眼馋的骑兵,并不全是康波密提的全部实力,他还有四千余名骑着阿拉伯马的死士,当然这些钱,足以让康波密提这么做。

自从这支运钱车队刚刚离开北湾湖,车队周围就出现了密密麻麻的眼睛,他们都盯着这支车队,盯着这里面的钱。

随着十八万贯铜钱出现在庭州,安西就再无宁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