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大王,就算可以解决老师和学校的问题,但是这些人未必愿意学习!”
李善接着道:“安西自西汉的时期,就已经归附,只不过,在安西的各个属国都保持着自己的民族习惯和传统,也有着浓厚的西域色彩,安西会说唐言的人其实不少,但是都是各部的贵族,平民百姓,没有机会学习,也不想学习!”
“这倒是一个问题!”
李贤也知道,安西的汉化的过程也在反复进行着的,其实安西的民众大多没什么“民族气节”的概念,突厥人强大的时候,他们自称是突厥人,大唐强盛时他们自称唐人,自大唐势力衰微,回纥人统治了这个地区以后,诸族百姓对外便都自称回纥。
李贤在后世的时候,国家为了优待少民,会在升学,就业方面对少民有特殊待遇,所以许多人见有利可图就纷纷改民族换祖宗,一开始只是图个眼前利益而已,心中并无自己是少民的意识,但到了两三代人以后,久假成真,民族观念自然而然就形成。
想到这里,李贤就有了办法,他笑道:“我们可以给他们学习唐言的动力!”
“这……”
李善满脸疑惑:“什么动力?”
“钱!”
李贤笑道:“整个安西,除了咱们的北湾湖城没有胡人的建筑以外,其他各城,都有或多或少的胡人样子的建筑,先从建筑着手,制定税率,从今以后,任何人建造房屋也好,买卖房屋也好,以大唐制式为主,但凡大唐制式建筑,收税后,可以退三成税,非大唐制式建筑契税增加十倍,交易契约增加十倍!”
大唐的房屋税虽然是一次性收取,但是在交易过程中,也会收取交易税,而且这个税率可不低,而是采取间架税,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房产税形式。
间架税的征收方式是按照房屋的数量来计算,具体来说,“间”指房屋数量,“架”是前后两根柱子,两架即一间。税率根据房屋的质量分为三等:上等房子每间征收两千文,中等房子每间征收一千文,下等房子每间征收五百文。
如果提高十倍,这相当于征收两万文,也就意味着这将是一大笔钱。
这样以来,安西各部胡人再想建造房屋的时候,肯定会考虑样式,除非那些不差钱的人,可问题是,这样建造出来的房屋想要易手,也非常困难。毕竟有钱人虽然不少,大部分人还是没有钱的穷人居多。
十倍的交易契税,这样的房屋再想易手,就会非常困难,房主只会把房屋砸在手里。
为了快速推进安西的汉化,李贤就采取这种方式,以利益驱动,哪怕他们明明不是唐人,只要改成唐人姓名,改习唐人习俗,都可以获得优惠待遇。
李贤接着道:“把义仓税与汉名绑定一起,但凡改汉姓,取汉名,义仓税可与大唐百姓同等!”
义仓税,李渊时期叫‘社仓’,一般的称呼为‘常平仓’,就是国家物资储备库的意思。
粮食丰收,粮价下跌,国家按保底价收购进来存着;歉收的时候,粮价上涨,国家再按保底价卖给大家,起到一个调节粮价、救济饥荒的作用。历朝历代都有这个东西。
义仓的运转模式有两种。一种是国库出钱买,一种是老百姓每年交。两种本质差不多,因为国库的钱也是老百姓手里收来的。汉朝以国家买的多,隋唐则实行征收制。
“亩纳二升。贮之州县,以备凶年。”一是随田地征收,相当于地税;二是税率为每亩地征两升,差不多两斤半粮食;三是全国铺开,各县市都要建立储备库。现在这个义仓税还是小税种,在中唐或晚唐时期,已经成了正税。
这个义仓税,其实算是福利待遇,也是天下各国百姓最羡慕大唐的一个政策,只要遇到天灾人祸,粮食欠收,朝廷就会开常平仓,把原本低价收上来的,或者是征收的义仓粮,以平价的方式卖给百姓。
天下间除了大唐,还没有这样的政策,特别是在安西,各部落的首领也会征税,可是遇到灾荒,他们只能自己硬抗,抗过去了是命,抗不过去,也是命。
李贤还提出了城门税,在进城的时候,但凡着唐装的百姓或者商贾,无论是不是汉人,只要着唐装,说唐言,一律免征收进城税。
除了政策方面,还对百姓生活用品进行了微调,着胡人服饰前来购买盐、茶、酱、醋等生活物资,或者是铁锅、煤球炉、煤球都可以享受八八折优惠。
李贤在安西想要利用利益推进汉化,这个想法杜怀宝非常支持,可是想要实施退税制度,这让杜怀宝非常不满意,因为这大大损坏了他这个庭州刺史的利益,只不过李贤的态度非常强硬,他也没有办法。
很快安西百姓,就听到一个消息,穿唐装,去购买生活物资可以享受八八折待遇,说唐言着唐装可以面征收进城税等消息,当然这种化胡为汉,一开始也是假的,不过由于大部分安西各部人本身的长相就是黄皮肤黑头发,更有不少人本身就是胡汉混血,且安西地区的人会说汉语又不是什么罕见的事,所以“假装”起唐民来容易之极。
这个政策越来越多的安西各部百姓听说,虽然人人不见得每天都要进城,进城税收不收,跟绝大多数部分人其实无关,当然房产税改革同样也是如此,毕竟,大部分安西各部人是没有房屋的,有房屋的也是那些已经进城,实现跨越阶级的富裕人。
可问题是,人人都要吃盐,人人都要生活,更何况,拥有一件唐装,也是倍有面子的事情,这就好像那个刚刚改开之初,只要是男子,大都至少拥有一件西装,现在安西各城,唐装销量暴涨。
进入十二月,距离过年就不远了。
李贤坐着马车,马车行驶在庭州的街道上,此时的庭州城内非常热闹,熙熙攘攘,人来人往,放眼望着,与长安几乎一样。
只是让李贤感觉高兴的是,随着他的汉化推进活动,庭州城几乎大变模样,再也看不到奇装异服的各族人,反而清一色都是身着唐装,甚至不少,明显就不是黄皮肤黑眼睛的胡人,依旧身穿唐装,手拿折扇,操着半生不熟的唐言。
杨盈秀道:“咱们今年真要在这里过年吗?”
虽然距离真正的过年不足一个月,如果李贤想要返回长安,其实时间还是足够的,长安距离庭州有四千八百多里,可以李贤的实力,还是有足够的时间,返回长安。只不过,过程会非常辛苦。
“以后再说吧!”
李贤怀里抱着胖嘟嘟的李光福,李光福非常好动,在李贤怀里也不老实,仿佛像一条蛇一样,不停地扭动着,将小脑袋探向车窗外面。
“咿咿呀呀……”
李光福朝着杨盈秀伸手,仿佛在说着话。
李贤笑道:“这是要急着说话啊!”
杨盈秀接过李光福,有些不悦道:“你再不见我们光福,我们光福都会念书了!”
李贤为了安西的事情,几乎整天忙得很晚,李光福虽然精力旺盛,却生物钟非常正常,白天非常好动,晚上睡得很早。
李光福和李贤明明生活在一起,见面的机会却不多。
李贤苦笑道:“我刚回来,你就不能给我留点面子?”
杨盈秀皱皱鼻子,依旧不悦道:“你的面子重要,我的心情重要。”
李贤被噎的说不出话。
就在这时,杨盈秀开始一阵干呕。
李贤手忙脚乱地道:“秀娘,你这是……又有了!”
“停车!”
杨盈秀抱着李光福下车,她抱着李光福道:“走,儿子,咱们不理他!坏人!”
李贤看着眼前小心翼翼的杨盈秀,怔了怔,欣慰又惭愧的笑了。
李贤也从马车上下来,跟着杨盈秀进入一家店铺,看着店铺上面的幌子,李贤这才恍然大悟,这是一家来自长安的戴记羊肉汤饼店。
所谓的汤饼,其实就是面条的前身。《齐民要术》中记载:先用冷肉汤调和用细绢筛过的面,再“揉搓如箸著大,一尺一断,盘中盛水浸。宜以手临铛上,揉搓令薄如韭叶,逐沸煮。
李贤追上自己的妻儿,伸手拉住了杨盈秀的手,跟她并肩而行。
杨盈秀甩开李贤的手道:“六郎,不要胡闹!”
直到进入戴记羊肉汤饼店的包厢内,杨盈秀一手抱着李光福,一手主动拉住李贤的手,掌心相贴,十指紧扣。
李贤看着李光福,喃喃自语道:“当年阿娘就说过,我是个天地都收不住的野孩子,但愿这小子长大后,不要像我这么野,让他的娘继续操心着急。”
杨盈秀一下子红了眼眶,眼泪潸然而下。
李贤温柔的给杨盈秀擦去脸上的泪水,却怎么也擦不干净。
李贤其实也明白,杨盈秀这是第一次离开长安,也是第一次离开家这么远,眼看着春节将近,有些想家了。
李贤朝着郭怀亮摆摆手,郭怀亮会意,直接当在门口,不让伙计进来。
李贤温柔地道:“你哭了……”
杨盈秀拍开李贤粗糙的大手:“谁说我哭了,明明是风大吹迷了眼。”
李贤笑了笑,伸手把杨盈秀抱在了怀里。
李光福凑热闹似的拽着李贤的衣服,咿咿呀呀地说着不停。
李贤好气地道:“臭小子,这就想跟你爹抢人了是不是?”
杨盈秀反而大笑起来。
看着杨盈秀情绪好转,李贤这才摆摆手道:“通知店家,上面条!”
“是,汤饼!”
“一样的!”
李贤看着伙计端上来的汤饼,反而更像后世长安的皮带面,约两指宽,由于这个时代的汤饼是用要冷水洗去面皮上的面,这种汤饼比后世面条更加劲道。
杨盈秀拿着筷子,夹起一块汤饼放在嘴边吹凉,这才小心翼翼的递给李光福,李光福直接伸手抓起来,就往嘴里塞。
李贤看着李光福,也是一乐。
这个儿子从来不挑食,给什么吃什么,无论是米饭、麦饭、还是汤饼、面饼包括馒头,来者这不拒。
看着李光福吃得这么有胃口,李贤也大口大口的地吃着汤饼。
杨盈秀道:“眼看着过年了,你能不能安稳的呆些日子,别总想着往外跑。”
李贤道:“没有办法,你是不知道,安西各部有多复杂……”
杨盈秀道:“你是还嫌自己的功劳不够多吗?又这么急着赚功劳?”
李贤诧异的问道:“秀娘,你怎么也说这种话?”
杨盈秀摇摇头道:“我本也不想管的,但是,杨氏传来的消息,朝堂上情形,我觉得……很不好……”
李贤浑不在意的笑道:“你觉得,我什么都不做,能躲过去吗?”
“可问题是,不得不在乎,还有功高盖震主这四个!”
杨盈秀道:“你可以不在乎,但是太子那边,还有陛下那边,他们不会不在乎!”
李贤怔了怔,却又继续笑的没心没肺似的道:“你有没有听过一句话,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杨盈秀摇摇头道:“没有,不过我大概可以明白你的意思!”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句话是古龙在《三少爷的剑》中借燕十三之口说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情仇难却,恩怨无尽。
李贤苦笑道:“我是大唐的亲王,总不得坐视大唐的江山分崩离析吧?安西其实就是一个火山,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要喷发,我只能尽我最大的努力,做好我能做的!”
借用后世的一句话,中国的周边,总是不同的刷小怪出来,这句话非常正确,最早的匈奴,经过千年战争,匈奴最终成为历史。
可随着匈奴灭亡以后,鲜卑开始崛起,然后就是柔然,再是突厥,突厥过后,吐蕃崛起,然后就是回鹘,接着是契丹、女真、蒙古……
不调查不知道,就在李贤想着尽可能向天山北方扩张的时候,一个部落联盟已经悄然崛起,他们就是铁勒人。
铁勒人与匈奴族一样,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民族,他们拥有很多的名字,丁零、丁令、钉灵,正确读音应为颠连,所以又称为狄历、敕勒、铁勒等。
后来铁勒人南迁,一部分投靠大唐,比如铁勒特勤契苾何力,也有人生活在安西境内,突厥人强大的时候,他们依附突厥,后来到了隋朝末年,他们自称韦纥,隋大业元年,袁纥部因反抗突厥的压迫,与仆固、同罗、拔野古等成立联盟,总称回纥。
突厥灭亡,西突厥人继续西迁,铁勒一部中的回鹘族,开始趁机强大起来。李贤没有统计安西各部人口的时候,还真不知道,在不经意,庭州境内,除了大唐,原本排在第一人口最多的乌古斯,已经被挤成了老二。
现在庭州最多的人口则是回鹘,现在回鹘控制着天山北大部分地区,西至伊利河,东至鄂尔多斯高原,几乎都是回鹘人的牧场。
这个老六借助大唐攻灭薛延陀汗国的机会,已经事实上拥有了十三州之地,不仅占领了安西一部,还占据了薛延陀汗国原来超过一半的地盘。
李贤也不得不感叹,回鹘还真是一个超级老六,至少目前为止,回鹘对大唐非常恭顺,表现得人畜无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