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辉言及的不想娶宗室之女,这也是人之常情。
圣祖康熙爷的时候,八王爷胤禩惧内之名朝廷上下尽知,连侧福晋也不敢有一个,让皇家脸面尽失。
这也是八王爷胤禩很大的丢分项,儿子都没有一个,今后能指望谁?
后来还是圣祖康熙爷震怒,为八王爷胤禩指婚又娶一女,这才生出個老儿子,这就是后话了。
以郑国辉寒微的出身,压制不住跋扈的宗室之女是大概率事件。
站在男人的角度看
年轻又官居高位,只有失心疯才会找个背景雄厚的女子为妻,那岂不是在自己的脖子上套上枷锁?
恭亲王奕訢想了下,突然眼前一亮,脱口说道;“有了,本王想到一女,正好与你相合,身份,门第都十分契合,可谓良配。”
“一切但凭中堂大人做主,国辉并无异议。”郑国辉悄然把“下官”改成了“国辉”,这是以晚辈之礼待之。
恭亲王奕訢是什么人?
鬼子六啊!
“鬼子六”这个绰号不单纯说恭亲王奕訢亲近洋人,对西洋之学持有兼收并蓄的温和态度,更说明此人学贯中西,精明练达。
其文武才干卓绝,心性更是开阔,没有竞争过平庸的咸丰皇帝,实乃是朝廷的一大损失。
恭亲王奕訢敏感的意识到郑国辉自称的改变,随口问了一句;“郑大人还没有取字?”
“让中堂大人见笑了,国辉这些年来辗转于军营中,尚未曾取字。”
“哦……本王为你取一字如何?”恭亲王奕訢兴趣顿时来了。
郑国辉听了立刻站起身来,双手抱拳深深的一揖到地,答道;“故所愿也,不敢请耳,当以师礼待之。”
“免了,本王可不愿意麻烦。”恭亲王奕訢直接摇手拒绝。
他兴趣来了取一个字儿可以,这个“师礼待之”就算了,太麻烦了。
高高在上的恭亲王奕訢还能缺门生?
只要愿意,朝廷上下恐怕大半都归于门下,那可就是妥妥的结党营私,予人口实了。
既然不愿意,郑国辉顺梯子下坡也就没有再提,他自己也不愿意多个鬼子六的“座师”,感觉忒不是味儿。
就是话赶话说到这了,做个样子罢了。
恭亲王奕訢仔细的打量郑国辉,见此人身材高大,眉宇间尽是冷峻肃然之色,坐立不动如松,身上却在涌动着蓬勃的青春朝气。
似乎一声令下,便即刻出辕门跨上战马,力斩敌酋首级于马下,心中的欣赏更多了一分;
“郑大人年少有为,悍勇善战。
令本王想到古人云;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
我朝马上得天下,素来重英雄、惜英雄,绝计不会埋没了一员虎将。
但本王更希望你守拙致远,方能成就一番仕途,那就取“守拙”二字如何?”
守拙?
郑国辉愣了一下,连忙抱拳行礼说道;“回禀中堂大人,家父论辈是“守”字班,名讳上守下仁,其他叔叔依次为守义,守业,守道,守成,唯有八叔为守拙……”
恭亲王奕訢听了也笑了,这个“守拙”二字肯定不成了,那不是与父辈一班了吗?
又想了一下,说道;
“须知通州自古以来就是人文荟萃之地,古称静海、崇州、崇川、紫琅是也,历史又称海陵地,确实是个好地方。
既如此,取“静海”二字如何,希望尔等不管身居何位,始终心怀桑梓,方为初始。”
“多谢中堂大人赐字,“静海”感激莫名。”郑国辉再次长长的一辑到地,这次倒是诚心诚意。
恭亲王奕訢无论历史风评如何,始终是大清朝这个烂摊子的裱糊匠,在风雨飘摇中撑过来属实不易。
对自己真的不错,又是取字号,又是帮着找媳妇,隐含回护之意。
座师能做不能做的都帮着做了,仅少一个名分而已。
这一礼,属实应当应份。
恭亲王奕訢给取了“静海”二字,见郑国辉上道的认可,心中满意之余,便将良配的人选说了出来,道;
“本王考虑的是李瀚章与骆秉章二人之女,皆是出身名门,同为朝廷肱骨之臣,端庄厚重,可为良配。
骆秉章家有小女正值碧玉年华,听闻才貌俱佳,可为优选。
但这都是道听途说,不足为凭。
倒是李瀚章小女与本王的大格格是手帕交,常来王府里走动,是个极美貌的女子,兼之性子温婉有礼,可为良配。”
果然是恭亲王,一出手就是两个王炸,震惊的郑国辉感觉有些懵,幸福来的太快,太突然了。
鱼与熊掌,安知那个更美味哈!
李瀚章与骆秉章都是什么角色?
骆秉章,字龠门,号儒斋,粤省羊城府花县华岭村人,乃湘军的统帅之一,道光十二年(1832年)进士。
曾充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掌撰记。
后历任侍讲学士、御史、湖北按察使、湖南巡抚、四川总督、协办大学士等职,名气与曾国藩等同,称为“东西相望,天下倚之为重”,足见其影响力巨大。
骆秉章现任川省总督,位居封疆,治军平乱,功绩卓著。入川七载剿灭长毛乱军,朝廷授以太子太保衔。
这人唯一的不好就是太清廉了,被誉为“当朝第一清官”,当那么大的官儿,家里穷的叮当响。
清官不好吗?
那当然不好,郑国辉本身就是个大贪官,他要赚取多多的银子,支持下南洋的勃勃野心,没银子怎么能成?
首先二人在处事之道上就不契合,须知清官的家风极为严苛,不容有任何含糊之处,也不会容忍贪贿之人辱没家风。
这李瀚章也是朝廷柱石之臣,他有个二弟很有名,叫做李鸿章。其如今的官位与李瀚章也只在伯仲之间,同为朝廷封疆大吏,还没有上调朝廷中枢。
李瀚章字筱泉,自号钝叟,皖省合肥县人。此人系曾国藩门下,签分湖南。
咸丰元年(1851)署永定县知县,后又署善化县知县,因军功赏六品衔。
及曾国藩建湘军之初,即奏调瀚章至江西南昌综理粮秣。咸丰四年(1854),因功任补湖南直隶州知州。
咸丰五年,李瀚章总理湘军后路粮草,攻克义宁州,保知府,赏顶戴花翎。
咸丰十年间,李瀚章调任江西吉南赣宁道道员,襄办江西团练,为湘军筹办粮饷兵丁,合力剿匪。
同治元年,曾国藩派其襄办广东税务,调广东督粮道,同治二年擢广东按察使。
同治三年(1864),擢广东布政使。同治四年(1865),擢湖广巡抚。
如今的李瀚章在朝廷中炙手可热,官位也是一年一涨,位居二品大员之列,今后分置总督可谓水到渠成。
此人官运亨通,关键还长寿,印象中好像世纪末方才过世,还有三十多年的辉煌。
这一点非常重要
郑国辉一旦弃了自家通州的基业,率领战船上百,甲士数万大举远渡南洋,家乡这一块还需要有人照拂。
如此强力的姻亲,即便任何话都不消说,那些善于审时度势的官僚也不敢找茬,反而是奉承有加。
可谓是强强联合,锦上添花。
其父李文安,曾官刑部郎中,与曾国藩同为道光十八年(1838年)进士。
由此看来,皖北李家可谓世代名门大户,书香知礼之家。
李文安有六子,李瀚章居长,李鸿章居次,以下依次为李鹤章、李蕴章、李凤章、李昭庆。
这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李氏家族人才济济,丁口兴盛,李氏一族呈现出兴旺发达之象,其势难以遏制也。
这对郑国辉来说,就是神助攻啊。
“静海,你看如何?”恭亲王奕訢见郑国辉有些发愣,便又神情亲切的问了一句。
郑国辉脸上大喜过望的神色不加掩饰,深深又是一揖到地,答道;
“得蒙中堂大人厚爱,静海何幸之有?
先有赐字,后有赐婚,此恩重如山,人生大事尽皆完满,夫复何求?
从此以后
愿为中堂大人驱使,纵然肝脑涂地亦无反顾也,纵死无悔。
乞请得附骥尾,此生幸甚。”
这就是“打蛇随棍上”,还没在哪里呢,八字没一撇,赐婚这样的话就说出来了,表明郑国辉心中极为满意这门亲事。
恭亲王奕訢听着心中极为舒服,他虽然年龄只得三十有二,但这种高高在上掌控他人命运的感觉,依然让他沉醉。
“赐婚”这一断言虽有些突兀,但恭亲王奕訢毫不在意,朝廷上下能够让他在意的人不过三指之数,李瀚章不在其内。
只要发话了,李瀚章敢于违逆吗?
这放在后世叫做政治不成熟,现在叫“怀壁自许,忤逆上意”,后果怎么样自己去想。
不开玩笑……
恭亲王奕訢是一众汉人开明大臣的总后台,麾下罗织了骆秉章,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李瀚章等等的晚清名臣,为他们撑腰做主。
没有恭亲王奕訢温和的态度,错以为朝廷开埠“洋为中用”“习洋夷之长技”这些政策怎么来的?
只有位至辅政亲王,领双俸,领军机大臣,各国总理衙门,署宗正令的恭亲王奕訢才能对抗朝廷内庞大的僵化保守势力,力推革新政令。
其他人,全都是渣渣儿,不足为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