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0章各方反应不一(1 / 1)葡萄无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个多月后

郑国辉这段时间往来于三宝颜和达沃之间,事无巨细的调研,解决了很多遇到的难题,终于搭建出了稳定的社会治理结构。

确立了三宝颜府和达沃府,府衙仿照六部设置,另外增加警察署,税务局,工商业发展局,农业局等机构,进一步增强统合能力。

让他尤其欣喜的是

移民棉兰老岛的华人高涨的劳动热情,秋粮收割迎来了大丰收,短时间内限制移民发展的瓶颈,被一举突破了。

在这种情况下

就连苦役营的土著们都吃到了粮食窝窝头,那个情景就跟过节一样,很多土著激动的又哭又笑。

别说什么水果,也别说什么海带海藻,真正顶饿的还是粮食啊。

1865年11月22日

本年度最后一批华人移民,跟随着大船队再次抵达三宝颜,这一次大船队带来了26700余华人移民,以鲁、豫等省份遭遇战火波及的难民为主。

这次南下的移民中,含1600名兵卒,主要来自于金陵和通州的守备部队。

这些士兵的到来,极大的加强了棉兰老岛的常备武装力量,总兵力达到5800余人。

随着一次又一次下南洋,大船队培养了很多富有经验的船长。

这为大船队化整为零,在今后转变为以七八艘至十几艘规模的小船队,常态化的下南洋输送华人移民,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通州郑氏家族实力飞涨,这两年来买入大量新船,使得家族保有的船队规模突破了330余艘,一跃成为整個长江流域最大的运输商家。

在其中

专门用于下南洋的都是千石以上的大福船,这些船抗击风浪能力更强,运输量更大,执行远航也更适合。

其余一些中等或者较小的船舶,多用于长江中下游或者漕运,两者间泾渭分明。

郑氏家族经营的产业,从私盐扩张到粮食,布匹,如今又增加了热带水果,进口石材,珍奇贝类等门类,生意愈发做的红红火火。

尤其是热带水果,长途贩运到崇明岛后,便拿出一部分前往沪海,姑苏,维扬,金陵等地贩卖,瞬间便大火了起来。

成熟的菠萝果削开之后,切成片,浸泡在盐水中,拿出来食用口感脆甜,汁水丰富,从老人到小孩都喜欢。

以前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热带水果,听说自南洋而来,无形中令菠萝果的身价倍增。

在沪海,一颗菠萝果能卖出200文钱的高价,其他地方也差不多,而且还非常抢手。

真正的高门富户人口众多,动辄数十上百人,买起菠萝来也是毫不手软,那都是一车一车的买。

普通人家咬咬牙也能买得起一颗,给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尝鲜。

投放在江南省以及沪海等地的菠萝和香蕉,进入市场后便大受欢迎。

幕僚长李鹤章特意书信一封,信中除了详叙当前江南省的形势,朝廷动向以及捻军的两次试图南下,皆被驻守在徐州府和淮安府的官兵剿灭,一举建功之类的情况。

最后就说了这热带水果事宜,李鹤章原话就是“不拘多少,悉数装运北上,一颗菠萝果在京师能够售价五六百文,堪称比私盐还暴利,皆以之为荣。”

郑国辉看了心中大喜,这些菠萝香蕉不用再给苦役犯吃了,有多少全都装运北上,一趟下去把船费全挣回来了。

李鹤章在来信中,对纯白和黄色天然花纹的大理石也颇为看好。

他是识货的,纯白大理石比国内的汉白玉更润,白的更纯粹,打磨之后光洁度也更好,妥妥的是高档石材。

黄色天然花纹的大理石更显高档,李鹤章如今命人在京师,江南省,湘,赣,皖等省各府中,分头开设了“鉴石堂”,以黄色天然花纹大理石做地板,以纯白大理石精工雕刻各种石像,陈列展出。

现如今,已经有很多富绅大户意向购入,用于修建宗祠陵寝,装修庄园等用途,未来销售看好。

李鹤章还特别提醒

若是能够利用西洋人做掩护,以洋行的形式经营此类生意,会少去很多麻烦。

这两个好消息,让郑国辉喜的合不拢嘴,高兴的哈哈大笑起来。

“将军大人,何事如此开心?”说话的是小叔郑守信,他现在是棉兰老岛总督,统御一应事宜。

郑国辉笑着将菠萝和石材畅销的事情说了下,郑守信听了也是眉开眼笑,自家的底气都足了不少。

既然这个岛上有大陆需要的水果和石材,还有丰富的铜铁资源,这可都是华人移民航线长期存在的保障。

单方面的付出,金山银海也经不住消耗,那可持续不了多久。

闲聊了几句

郑守信神色一肃,抱拳施礼问道;“启禀将军大人,这次抵达的华人移民该如何分配?请将军大人示下。”

这并不多余,虽然这类事务属于郑守信职责范围之内,若将军大人不在,他就直接安排了。

可将军大人在这儿,那必须要请示,以显得尊祟之意。

郑国辉也没有磨叽,直接一挥手吩咐道;“这六千七百多人就安置在三宝颜半岛,抓紧时间,将一些撂荒的土著村落土地耕种起来。

到了明年三四月份,又是一份好收成。

其他的2万人通通送去达沃,那边已经做好了接受的一切准备,按章行事即可。

匹配的那些土著女人,也一并让华人移民赊欠领回家。

但要注意,每户男丁只能赊欠一个土著女人。

明年还会有更多的华人移民抵达,现存的土著女性人口已经不足了,需要细水长流才行啊。”

“下官明白了,我这里的数字,是还有58000多名适龄土著妇女没有分配,经过这一轮分配后,也只剩下3万出头了。”

“嗯,今后下南洋移民,将不再以大船队的形式兴师动众。而是开通两地航线,常态化的用小型船队运输移民,这也给你们减少了安置负担。”

“多谢将军大人体恤,说实话,每一次安置都是像打仗一样,从上到下的官僚连轴转,忙的时候数日难以闭眼,生怕有所差池。”

“你们的付出,本将军都看在眼中,这一切都是为了华人在南洋开拓殖民的伟业,足堪盛举!”

“此番盛事,下官能够附骥之尾,何其幸甚。”

“诸君,如今能够立足棉兰老岛,乃是万世基业之始。一旦功成,世世代代富贵未可限量也……”郑国辉不失时机的开始大灌心灵鸡汤,言语间充满了极大的蛊惑力。

效果非常显著,将军大人的承诺给官员们打了鸡血一般,面孔激动的发红,干劲儿生生拔高了一截。

近段时间以来

某个神秘的华人势力大举登陆棉兰老岛,在整个南洋地区飞速传播开来,引来了客居南洋各地的华人移民,纷纷携家带口来投。

随着时间推移,这种趋势愈发的明显起来。

客居南洋的华人社会群体中,确实有一些混的如鱼得水的华人宗族富商,但大部分都处于社会底层,忍受着白人殖民者的压迫和盘剥,生活的了无尊严。

既然知道有华人自己主宰的地盘,那岂不纷纷来投?

从9月到11月

来自南洋各地的华裔人口迅速增长,从每月六七百人,一路增长到每月近2000人,对当地人口是有力的补充。

郑国辉也是敞开大门收人,唯有一条,就是安置以后不能再离开。

防止岛内移民情况泄露出去,让不怀好意的西方势力探听到虚实。

这几个月

也有一些英吉利和法兰西国的商船抵达,但一律只能留在港口,人员不得深入市区,只限在港口范围内。

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保密。

在郑国辉看来

棉兰老岛上建立的这片基业还很不扎实,就像沙滩上堆积的城堡,经不住风浪侵袭。

所以,他采取了保守的策略,尽力维持很敏感的人口数据不外泄。

哪怕多维持几个月,那也是好的。

但棉兰老岛上的华人势力飞速扩张,确实引发了周边一些欧洲殖民者的关注,包括英吉利人,法兰西人与荷兰人,各种猜测满天飞。

据相对可靠的消息

这股华人势力似乎是来自于在神州大陆搅了个天翻地覆的长毛逆匪,号称“静海王”,听起来让人一片云里雾罩。

太平天国有2000多个王,这个“静海王”到底是何方神圣?一时间无人能说得清。

在神州大陆

英法等国的洋枪队一直都在与长毛余孽作战,双方积怨甚深,当得知那股华人势力是什么“静海王”之后,英国人和法国佬都麻瓜了。

这玩意儿,从外交层面反映给朝廷总理衙门也没用,因为长毛本就是叛军,矢志于“驱除鞑虏,还我河山”,双方是不死不休的血仇。

以当今朝廷的力量,也不指望能够派出远征舰队,彻底清缴盘踞在棉兰老岛的这股华人势力。

英法等欧洲列强事不关己,那应该是弗朗基人该头疼的事儿,普遍抱着看笑话的态度,静看这股华人势力发展到何等程度?

倒是南方的荷兰人率先警惕起来,这是因为华人盘踞的棉兰老岛,距离荷兰殖民者势力薄弱的婆罗洲很近,

有多近呢?

从三宝颜乘船出发,只需2~3日便可抵达婆罗州西部沿海各主要港口,简直就在眼皮子底下。

而从巴达维亚抵达上述西部港口,则需一周左右。

如此一个强大的势力盘踞在棉兰老岛,让荷兰殖民者感受到了真切的威胁,却又无计可施。

荷兰的问题与弗朗基一样,那就是人口太少,能够投放到东印度群岛的力量微乎其微。

殖民至今三百余年,白人殖民者的后代,充其量只不过发展了不到20万人口,大部分都在巴达维亚所在的爪哇岛。

爪哇岛是荷兰殖民者统治中心,也是历史发展悠久,开发程度较高的岛屿,聚集了整个荷属东印度群岛高达六成的人口。

让这些荷兰白人殖民者后裔放弃条件较为优越爪哇岛种植园,前往蛮荒落后的婆罗洲,目的在于防范可能是臆想中的危险,这踏马也太扯了。

换一个说法,根本就行不通。

荷兰殖民者的忧心忡忡,与弗朗基殖民者的盲目自大形成鲜明对比。

派遣了4个连队的士兵登陆卡加延后,当地的土著部族对弗朗基人的到来,举行了热烈的欢迎仪式。

当地土著勇士前赴后继的用梭标和弓箭袭击弗朗基人,从早到晚的战斗不断,双方一连战斗了10多天。

在巨大伤亡情况下

当地部族酋长痛楚的认识到,这些装备着犀利武器的鬼佬军队,压根就不是自己能对付的,只能坐下来谈判。

谈判的结果

是当地部族划出最好的港口地盘,并且承担弗朗基人的部分粮食供应,以此换取弗朗基人对土著部族的保护。

法比安上校率领的弗朗基军队,仅以两人阵亡,17人受伤的轻微代价,再一次取得了殖民战争的胜利。

消息传回马尼拉

引起了当地白人殖民族群的轰动,各种称赞如潮水般涌来,极大地鼓舞了弗朗基人的信心,随之而来的就是对华人势力的贬低,侮辱和不屑。

当这些狂热的言论重复100遍,就成为弗朗基殖民者普遍信奉的真理。

他们确实有骄傲的资本,在历史上,无数次用英勇的战斗击败敌人,甚至占领了整个南美洲大陆。

区区静海王的华人势力,只不过是给弗朗机士兵的英勇再增添一枚勋章罢了。

就在这种各方不一的矛盾心情下,时间悄悄走完了1865年的最后一天……

哈姆达山谷

1866年元月3日

郑国辉一行再次乘船抵达这里,山谷里的景象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般的变化,一座座华人移民新屯建立了起来,将原本撂荒的土地大多重新耕作。

在此基础上

正在不断的开垦新的荒地,荒地上的各种果树被连根刨起,移栽到集中的果树种植园中,实行规模化种植。

河边的风车林立,将清冽的河水引入灌溉渠中,滋润着农作物的生长。

大片大片的田地一望无际,移民村里也新建了很多房屋,用粗木做框架,青瓦覆顶,飞檐挑起,白墙青瓦极具华夏建筑韵味儿。

矿山村因为大量需求,如今规模迅速的膨胀起来,形成了高达三千居民的小镇,城镇建设初见规模。

这一切的变化

都让郑国辉欣喜不已,这里出产的大理石可是好东西,整座大山够开采几百年,能够让矿山镇长久不衰。

仅靠这一项资源,就能吃到撑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