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喜气洋洋。
剁馅儿,和面,包饺子。
孩子们呜呜泱泱的在院子里窜来跑去,再被大人一股脑轰出院子,去胡同里玩耍。
小孩子兜里揣着甩鞭,看到顺眼的丢一颗过去,看到不顺眼的砸一颗听响儿。
稍大点的,兜里装的就是小鞭儿。
一百响的小红鞭拆开,装满了兜,手里拿了引火的各式样东西。
有晒干的蒲公英棵子,家藏的线香,也有用烧红的松木棍子。
棍子再能烧,也得时不时吹上几口。
很多时候一边捂着耳朵,一边杵棍子半天,结果发现火熄灭了。
半大孩子就打发小跟班跑回院里再找个炉子捅进去点燃了。
锅盖头过了年五岁,属于即将告别甩炮,又有点害怕放小鞭儿的节点。
目前充当院里的第二梯队。
因为院子里几个大孩子用棍子比较多,他也时不时往回跑一趟。
小脸儿冻得通红,但黑溜溜的眼睛里清澈的愚蠢开心的荡漾。
两条青虫从鼻腔里钻出来透气。
今儿,家里只有妈妈林静一个人忙活,要干的活实在很多。
林静天不亮就起来了。
实在顾不上儿子小家明。
也才有了家明玩的疯狂和开心。
超开森。
又一次接过熄灭了棍子,转身想往自家院子方向跑。
看到了一个熟悉的人。
“青姨~!”
“家明呀,过年好。”
“青姨,你也过年好,我给你拜年啦。”
乌黑的大眼睛扑闪扑闪,眼神里有跃跃欲试和期待。
秦青笑了笑,从裤兜里掏出1块钱递过去。
“来,姨给你的压岁钱。”
“谢谢姨。”
“你妈呢?”
“在家包饺子呢……”
锅盖头还是个孩子。
拿到了压岁钱,又想起了自己还有‘任务’,一溜烟先往院子里跑了。
路上也不忘把钱揣兜里。
五岁的孩子,已经懂得1块钱能干些啥了。
甭问舍不舍得花。
就看锅盖头能不能突破自己的胆量,真的去买一挂一百响的小红鞭就得了。
秦青莞尔一笑。
她已经很久没露出这么纯粹的笑了。
笑容不夹杂任何一点负面情绪。
发自内心的觉得当男孩子真好。
可以在这个年龄便无忧无虑。
她小时候可没有这种福气享受。
做的所谓美梦,也不过是能分到半个热气腾腾的灰面馒头。
当时就想过,要是有一天能天天吃上一个灰面馒头,那一定是最幸福的事情了。
现在秦青每天不仅顿顿灰面馒头,偶尔还能大鱼大肉。
焖煮的长粒大米饭也很好吃。
1956年,平常人家给孩子压岁钱,从2分钱到2毛钱不等。
5毛钱的压岁钱就很大方了。
秦青甩手就给了刘家明1块钱。
倒不是秦青有钱楞充大款,而是她着实有过这方面的考虑。
她现在不缺钱花了。
有了唐根生,她不缺吃,不缺喝,生活美满幸福,还被唐根生强制偷偷弄了个‘小金库’。
再攒上一两回,估计就有150块了。
秦青不缺钱。
她也并不是大手大脚花钱的性子。
平日里相当节俭。
可压岁钱给1块,秦青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
孩子是附带的。
她主要考虑的是静姐。
秦青心思细腻敏感。
林静跟唐根生之间的关系过于亲密,她不可能一点都察觉不到。
只不过骨子里‘夫为纲’的观念作祟。
秦青想要表现一下唐根生对自己的疼爱和在乎。
给自己找了工作,也给自己‘家用’。
给少了,只能体现出前者,代表自己手里有钱。
给1块,才能让静姐有所怀疑和重视,也才能想到唐根生偷偷给了自己钱。
没想过独占唐根生。
但秦青也不想其他人不把自己当回事。
如果没一点点头脑,秦青又如何能在出嫁之前独掌一线后厨送菜的活呢?
只不过碍于认知和格局,秦青的想法有些狭隘。
只是这种偶尔的小心机和小心思,在唐根生看来属于良性的。
虽然不会鼓励,也不会刻意打压。
反而觉得秦青因为这种‘在意’和‘在乎’,显得更可爱了。
所以秦青小腿肚担在唐根生双肩上的频率。
腿弯被唐根生夹在腋下的次数。
箍住腰的两侧推搡的情况……
也就更多了不少。
对于一个传统的女子,能被自家男人这么对待,秦青就已经满足了。
她不求更上一步。
再多一些,她也真的承受不了。
只希望唐根生能够维持这种情况,心里有她,偶尔宠幸与她,陪陪她,就已足够。
今天秦青起来的也很早。
她搬到蓑衣胡同后院后罩房二楼住。
心里明知道所谓值班,只是那主任给唐根生面子,帮他而已。
给自己解围是捎带手的。
唐根生因此会欠那主任一份人情。
秦青作为唐根生‘内人’,肯定会力所能及的去尝试。
淡化这份人情。
心往一处使,才是一家人。
秦青天不亮就起来了。
年三十要吃饺子。
一天吃三顿也不为过。
很多人家要把饺子留到晚上吃,是因为家里不富裕,舍不得一天吃三顿。
那主任这边可不同。
八一面好几袋子呢。
别说吃三五天,估计吃到中元节也吃不完。
秦青一早去厨房,剁馅儿、和面,包饺子。
那五一套太极拳打完,秦青也拎着食盒子过来了。
那五喊了秦青陪他一起吃。
秦青便又回去了一趟,端来了一个海碗。
秦青给那五的食盒里放的是两盘饺子。
一盘十来个。
还有一个醋碟,一个滴了香油和黄豆酱油的蒜末酱。
这种蒜泥酱,还是唐根生教给她的。
而秦青自己的海碗,则是煮饺子的汤汤水水,里面只有几个饺子。
那五扫了一眼,不足一掌之数。
不由分说从其中一个盘子里夹了两个饺子,然后把剩下的整盘都推到秦青面前。
“早晨的得吃完,不能剩。中午再多包点。”
“哎,我知道了。”
秦青虽然被命令了,可心里很暖和。
吃了饺子,喝了饺子汤,整个身子都暖洋洋的。
秦青又被那五打发着搅浆糊,贴春联,黏福字。
从后院忙到前院,连倒座房的墙上也贴了对子。
那五又带着秦青去了隔壁空院子。
秦青也不好问院子是不是那主任的,反正就是跟着贴对联,贴门神。
全都忙完了,那五背着手去外面溜达了。
秦青的自由时间也就到了。
她便顺着小胡同往北边绕。
在秦青的规划里。
她要去黑芝麻胡同,把唐根生家的院子拾掇一下,还要贴上春联。
虽然秦青知道自己哪怕不去,林静大概率也会做这事。
可她就想要自己也能亲手参与。
还是卑微的心思作祟。
1块钱的压岁钱。
给唐根生院子添点喜庆,出出力。
还要从院子的雪窝子里,掏一只白条鸡,五六条带鱼,再拿一盒鸡蛋。
这是她能躲出来过年,不用跟公公爹住一间屋、睡一个炕的代价。
原本还要翻一倍的。
秦青据理力争,用回娘家的借口给唐根生又省了一点。
秦青进了院子。
院子里每家都在忙。
东西厢房隔着前院边忙还边拉呱。
秦青进来,她们也都象征性的打了招呼。
没有唐根生在的时候热情。
秦青也不在意。
她看到前院西跨院的圆月亮门上空荡荡的,没有贴对联。
静姐这是怎么了?
怕街坊邻居看到是她贴的不太好?
还是说她跟唐根生……
秦青想着,进了穿堂。
她没有唐根生院门的钥匙,要去中院林静那边拿。
这件事,确实是唐根生疏忽了。
秦青虽然嘴上不说,每每想到这个,心里还是有点不对味。
显得她不如静姐。
如果静姐是平妻,她只能算个妾。
平白低人一等。
尤其是过来还要找林静要钥匙的时候,总感觉自己更卑微了。
林静的确起了个大早。
她一个怀了孕的女人张罗两个屋子的事情,很麻烦的。
秦青能来,林静一点都不意外。
不来才会意外呢。
“静姐,我来拿一下那边的钥匙……”
“你等一等,我包完这几个饺子,跟你一块过去。”
林静包的饺子已经到了尾声。
也就拳头大一块面和十来个饺子皮。
秦青看了一眼,也不好干站着。
挽起袖子去脸盆架前洗了个手,加入了包饺子的行列。
两个女人一起包饺子,可比一个女人包饺子效率提高了不止一倍。
分工合作,效率提升很明显。
“院门对联我没贴,给你留着呢。屋里有截的红纸,你找李教员帮忙写,或者我对门刘教员……”
林静天不亮就起床。
先去唐根生的前院西跨院。
点上炉子,熬浆糊,贴对联。
有把里间屋擦了擦。
大年三十,辞旧迎新,虽然屋里挺干净,但不在效果,而是形式所带来的意义。
“我擦了擦里间屋,书架子和大书桌……”
“炉子我封上了,待会儿咱过去再拉开它……”
“我还多拌了一盆子馅儿,中午咱一起包了,你要是没法留下来吃,就带回去……”
秦青默默听着,附和着。
心里突然有点惭愧。
静姐事无巨细的做了事,件件都考虑到了自己。
唐根生的家,里间屋和外间屋,她打扫了一间,留下了一间。
院门和屋门的对联,也是贴了一半留下了一半。
留的,还是院门。
林静考虑的是自己去帮唐根生家贴对联实在不像话。
屋门口还倒罢了。
反正没什么人看到。
自己做了女主人该做的事情,心里偷着美就行。
可外面院子,林静就不太好意思了。
名不正言不顺。
恰好她笃定秦青回来。
不妨就交给她。
一来显得自己大气,谦让,也能缓和秦青和自己的关系。
为来年撮合唐根生和秦青扯证后还不会排斥自己打打基础。
二来呢,秦青现在的身份是唐根生的大嫂,代表家里过来给他贴对联也说得过去。
合情合理。
收拾里间屋的时候,林静不是没想过顺手把外间屋也擦一擦。
反正屋子都很干净,擦拭一边也是图个吉利。
可真的弄完了里间屋,林静才觉得自己过于想当然了。
唐根生家可不是两个屋,而是四个。
楼上楼下呢。
弄完了里间屋,林静就已经有点累了。
就算是弄外间屋,也得休息休息,缓一缓。
她毕竟是个孕妇。
体能没法跟不怀孕时相比。
何况,弄完了里间屋上面和下面,天就有些亮了。
林静还得回去做早饭。
儿子刘家明每天醒了就会饿,不吃可不行。
林静掏雪窝子,拿了一大块肉条子。
虽然大部分预定的食材唐根生都收了起来,也确实给林静和秦青留下了不少年货。
足够她们肆意挥霍了。
唐根生有过交代,所以林静拿的也理直气壮。
一点都不心虚。
只是在锁院门的时候,林静突然想到了个主意。
待会儿也别来拾掇外间屋了,就干脆把另一半清扫屋子的活,留给秦青得了。
说上去又好听自己也不累。
估计秦青不会反对。
说不准还更开心呢。
于是,当林静做完早饭,娘俩吃完,打发锅盖头出去玩之后。
林静也没再过去前院唐根生那边。
而是开始剁馅儿,调馅儿,和面,开始包饺子。
不出意外的等来了秦青。
“静姐,我这个年不在阳关互通那边,要值班,还得顺带着帮主任做饭。”
“那主任过年也是一个人吗?”
林静见过那五,知道这位大佬。
上一次,还是唐根生载着林静在南锣鼓巷主街上遇到的呢。
知道那主任和一大爷那瑛宁有点交情。
一大爷喊人家五哥,应该小辈儿不少才是,还用得着秦青帮忙做饭?
“是啊,没听过那主任有什么亲戚来往。”
秦青虽然只是过去了一小段时间,可年底没亲朋上门拜会,也确实有些说不过去。
而且今天早晨吃饭的时候,那主任也说了,这几天很肃静,不会有其他人,做两个人的饭就行。
“待会儿时间要是来不及,你就把这些饺子拿着,我回头再包。”
林静指着两盖垫包好的饺子说。
“静姐,我吃了午饭也没啥事,过来跟你一起包饺子。”
“那可太好了,咱姐妹俩也好久没说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