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8章 生意人齐聚 不好的预兆(1 / 1)正经胖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发话的自然是唐根生的长辈。

从唐根生师父那头论。

唐根生得喊面前这个小老头一声‘二爷爷’。

年龄不是爷爷那一代。

可辈分是。

自家师父见了这小老头,也得喊一声‘二伯’。

唐根生想要的东西都做好了。

不仅做好了,还做了双份。

唐根生进屋就瞧见这铺子中间原来的铁炉子没了。

换了个唐根生看着就眼熟的采暖炉。

当然了。

不是放大蜂窝煤的那种。

里面呼呼呼的嘬风声很大。

铁定是烧炭。

这不是关键。

关键的是这个采暖炉连着一根铁管。

管子和一个单柱有浮雕的老旧暖气片连接着。

哦,对了。

现在这玩意儿不叫暖气片。

叫散热器。

“二爷爷,散热器哪儿来的?”

“早几年给使馆那头干活拆下来的。”

曲铁柱替二爷爷解释道。

“铁柱哥没去上班吗?”

“嗯,这几天一直搁家里等你呢。”

“等我?”

唐根生一怔。

“等你回来好跟你商量商量咱这暖炉子的营生。”

去年年底就出台了政策。

要在今年引入老大哥毛熊国那边的集中采暖项目。

以石景山发电厂为试验点,先行进行热电厂的改造和建设。

目标是在未来两年内完成热电厂的建设。

并首先对单位、工厂和部分新建楼房进行集中供暖。

“所以……?”

唐根生没明白。

集中供暖和我的采暖炉有什么关联?

而且吧。

虽然目标定的挺好。

引入集中供暖的设备,然后铺设管道,搭建热电厂。

两年内确实完成了。

但随后呢?

内因外因之下。

即便是二十多年后的八十年代初期。

集中供暖的比例也才占据了不到5.2%。

连5.15%都没到呢。

要不是这个,唐根生也不会想到对自己的住处大动干戈。

如果能忍耐两年就搭上集中供暖的温暖牌大巴。

他又何必斟酌再三,弄个采暖炉出来惹事儿呢。

还不是因为集中供暖这事儿,它看似不错,实则弄起来很拖沓嘛。

“散热器可以提前按。这炉子其实没啥难搞的,咱们手底下的伙计们,上手都很快。”

“这营生不错。”

“能干他一票!”

唐根生偷偷瞥了一眼从进了屋就一声不吭坐在凳子上的房玉霜。

见她没有什么情绪,才稍稍放心。

自己这群爷爷、叔叔和哥哥们。

说话也是没个把门的。

一点数都没有啊。

当着一身警服的房玉霜面儿,愣是把好好的一个生意说成了‘土匪攻寨’似的。

真豪气。

真硬气。

头铁啊。

“那就搞呗。我图纸都提供了,还有啥需要我做的?”

唐根生听明白了。

也就放下心来。

现在他们是黑白铁合作社。

是正儿八经的公私合营企业。

无论是建厂自制,还是外包生产只负责销售安装。

都在政策和制度的合理利用之下。

“这炉子要是烧太热,管子会炸。”

六哥曲佐铜先开口。

“进水口和出水口管子的接法需要注意一下……”

“最好是加装一个压力阀。”

“回水的管子空上去,拐个弯,把口对准水箱,万一煮沸了往冒热气和热水,也能再流回去……”

“如果能有个循环小泵,就更好了,这样,再这样安……”

合作社里一共参与的有四五个人。

后来也不断有跟类似曲铁柱一样被喊过来的。

最后陆陆续续挤满了半屋子人。

十多口子呢。

这些人。

看样子是真的都参与过整个采暖炉的制作和安装,以及使用。

很多问题都很直接。

唐根生尽量用简洁明了的白话跟大家讲清楚。

“多大的炉子挂几个散热器,能热多大的屋子,这些,要怎么算出来?”

曲铁柱毕竟是首钢的工人。

见多识广。

问题也比较真知灼见。

“可以找专人试一试。材料和制作的规格可以统一一下,从十几平到几十平。”

唐根生回答的一点都不勉强。

有问有答,丝毫不卡顿。

“像这个,我估计得有120W,能供应12-15平方丈……”

这年头大家伙还是比较习惯用老的度量衡。

没有跟国际接轨。

一平方丈大概是11平方米左右。

唐根生画的图纸,本就是对自己黑芝麻胡同西跨院的设计来的。

尺寸摆在那儿。

生产出来只要没有太大偏差,就是那么大的功率。

“这玩意儿造太大的话,烧煤可厉害,大部分家庭都用不起吧?”

也有人考虑到这些。

他们都是把这件事当经营对待。

经营理念随着他们一次次穿街走巷而不断地累积。

虽然说不出什么大道理。

可薄利多销的观念,在潜意识里就早就滋生成长了。

做一门生意,肯定要先考虑它的受众人群。

买的人多不多。

用的起的人够不够。

不像后来国家提倡全民创业开公司那会儿。

大部分人都是脑门一热,压根不考虑受众和自己的产品接不接地气。

真正的生意人,可不会这样。

“二爷爷,咱们既然是公私合营,不如就跟煤炭局也合作合作。”

唐根生有时候也挺佩服这群老生意经的。

他们虽然缺乏总结理论经验出销售书籍的能力。

可朴实无华不代表生意做不好。

人家看到唐根生的东西,就能想到借集中供暖的势头,吃一波红利。

这本身就很了不起。

曲老爷子的想法是。

踩着集中供暖的消息势头。

先卖一波散热器。

自己生产采暖炉,跟首钢下面的小厂子下订单生产散热器。

能卖炉子赚钱,能赚散热器的差价,还能赚一波安装的钱。

毕竟以后肯定会集中供暖。

先用采暖炉,以后集中供暖了,再无缝衔接。

甚至,唐根生觉得二爷爷之所以这么上心。

估计也打算趁着这两年先去攻城略地。

等集中供暖的势头打开。

他们便能操作被公家集体‘诏安’。

从公私合营的小打小闹。

一跃成为吃铁饭碗的光荣工人同志。

算盘打的啪啪响。

唐根生不是见不得别人好。

人家既然一直等着唐根生过来。

肯定不会只是让唐根生帮忙解决问题。

其实没有唐根生解决这些细枝末节的问题也无所谓。

毕竟合作社的铺子门头已经用上了这个采暖炉。

做生意讲究本本分分。

二爷爷一开始就撂了话。

轻巧的点了唐根生师父已经知道这件事。

那唐根生就是曲家自己人。

他的主意。

他的发明设想。

必然有他一杯羹。

唐根生压根不用问。

也不用怀疑。

这年代做生意都懂得这个道理。

不本分的人,早就被踢出黑白铁合作社这个队伍了。

“哦?根生,说来听听,跟煤炭局怎么合作?”

“二爷爷,咱京城推广蜂窝煤也有一阵子了,效果一直不理想。我设计的这款采暖炉,最初的炉膛计划就是烧蜂窝煤。”

“咱们可以跟煤炭局谈一谈,蜂窝煤根据咱炉子的规格,生产小号的,中号的和大号的……”

“按照我的计算,这个炉子如果换成蜂窝煤,一天一夜换两到三次就足够,不用频繁添煤,晚上封好,白天拽开,用咱们炉子采暖的,顺便也就推广绑定了蜂窝煤。”

今天被交过来围着的众人,都是合作社里脑瓜子比较机灵的那一批。

能够参股子,参与到整件事情的运营和操作中来的。

听唐根生这么说,眼睛都立马亮了。

“不用非得讨好处,换几个编制工我看就挺好。”

“嗯,可不是嘛,谁家没俩够年龄的崽啊。”

“要我说,还是学咱这门手艺,回头当个热电厂的安装工,肯定不比煤炭局差。”

唐根生听了一耳朵。

眉角微微跳动。

果不其然。

黑白铁合作社的这群老油条们在就想到了‘被诏安’这条道。

难怪如此的兴致勃勃呢。

房玉霜静静的坐在角落,看着人群里肆意挥散着光芒的唐根生。

男人在谈事情的时候,很吸引人。

尤其是吸引一直在注意着他的女人的目光。

超级加分。

房玉霜抿着嘴角。

脸上没什么异样的表情。

但耳垂有些红润。

那个炉子是唐根生研究出来的?

想到唐根生孩发明了火车餐车里用茶炉的管子滋米饭。

还拿过‘发明创造奖’。

这点想法也就很自然的平滑过渡。

不会有任何疑虑了。

唐根生是个很优秀的男人。

又发明了能够链接采暖期的大炉子。

这一群人还打算把这个炉子变成一门生意。

自己家里倒是可以装一个。

唐根生会不会不收自己的钱?

那让大养父装一座吧。

最好装在他的办公室里。

他膝盖以前受过伤,腰也不好。

太冷的话,疼的很厉害,还有可能旧伤复发。

有了这个炉子,可以把散热器装在他办公桌的后面。

让后背一直暖和,就省的隔三差五疼的走不动道。

房玉霜对唐根生的创意被别人拿去当营生丝毫不在意。

不是不担心唐根生会不会吃亏。

而是压根就没考虑过利益和利润这个问题。

反倒是想要通过一些方式,让所有人都认识到唐根生的优秀。

用唐根生发明的东西得到真实的感受。

房玉霜反倒更看重这个。

她欣赏唐根生为老百姓出谋划策,发光发热。

她心思很单纯。

像是没有被金钱和财富腐蚀过似的。

思维认知,清洁如新。

中午的点到了。

二爷爷老曲同志年纪也不大,耳聪目明的。

听到了唐根生肚子里咕噜声。

瞧着大家伙也都聊得差不多,就扬声开始赶人。

赶的毫不客气。

有些走的慢了点,还被他挤兑斥骂上两句。

除了曲铁柱和曲佐铜两兄弟,其余人都被二爷给赶走了。

有人从合作社门头前门走。

也有人钻了空子,从后门跑出去。

“二爷爷,铁柱哥,六哥,我表现可还行?中午管饭不?”

“哼,这个点过来,还想空着肚子走不成?”

二爷爷说话也是硬气。

感觉不呛人就不舒坦似的。

“咱中午吃啥呢?”

“先等着,有啥吃你就跟着吃,也不知道离了你师父身边,做饭的手艺有没有长进啊?”

“瞧您说的,咱现在怎么着也是国宴特技大厨了呢,反正没给师父丢脸就是了。”

“那我可得好好尝尝。”

二爷爷嘿嘿笑了两声:“这辈子还没吃过国宴呢。”

国宴请的都是劳模。

全国劳模,市级劳模,行业典范。

您老滑不溜丢的,一个彻头彻尾的商业老油条。

这辈子估计是没啥希望喽。

唐根生心里腹诽了一声。

表面上肯定没啥说的。

对于中午的饭,也从二爷爷嘴里得到了提示。

果不其然。

被赶走的十来个人,陆陆续续都回来了一趟。

没有一个人空着手回来的。

最后黑白铁合作社的门脸角落。

多了好多食材物件儿。

五六个鸡蛋,一大块鹿腿,两只野兔子。

还有一只滴答血沫子的小公鸡。

鼻子闻一下就知道是刚杀的。

半袋子面,也有起码一海碗的大米粒。

最后有个盖着保温小毯子的藤编篮子。

唐根生过去掀开,看了两眼。

蘑菇,干木耳,和两根黄瓜。

黄瓜头上还有小黄花呢。

鲜嫩着嘞。

“根生,中午这顿饭就瞧你的手艺了,我去打两瓶酒,咱们喝一顿,庆祝庆祝。”

曲铁柱起身,拍了拍唐根生的肩膀,又跟旁边坐着的房玉霜点了点头示意,才出了铺子。

黑铁行当初的六当家曲佐铜自动给唐根生打下手。

二爷爷这才转过头来。

仔细打量起跟唐根生一起进屋的这个女孩子。

穿制服也就能吓一吓小青年们。

对进炮局儿跟家常便饭的那些人而言。

警察也不是那么值得害怕。

更勿论还是个女娃。

又是跟着唐根生来的。

坐在那儿也不言语也不动弹。

众人谈正事的时候,女眷是不允许插嘴的。

这群黑白铁合作社的大老爷们,虽然看似豪迈融洽。

可回到自己家。

那也都是纯爷们、封建毒瘤的做派。

能扎堆在红桥这边的生意人,本就不是什么善男信女。

更何况黑白铁行这个行当,更是生意人里的生意人。

狠人里最狠的那一波凑起来的族群。

没正眼儿瞧房玉霜不算瞧不起她。

而是瞧得起她。

因为她是唐根生带来的。

自家人的女人不能觊觎。

这是规矩。

犯了的话。

轻则三刀六洞逐出族群。

重则,人间蒸发。

化身沃土的肥料,为下一波粮食的丰收做贡献。

唐根生去做饭。

六哥曲佐铜打下手。

两人偶尔交谈,声音都不怎么高。

唐根生一直竖着耳朵。

听房玉霜的呼吸。

听二爷爷和房玉霜用长辈审视晚辈对象的口吻和语气跟她交谈。

“你和根生啥时候认识的?”

“去年年底坐火车认识的。”

“你俩处对象呢?”

“嗯,我是唐根生的对象。”

“那你得喊我一声二爷爷。”

“二爷爷好。”

“根生,你还没介绍你这个对象叫啥呢?”

二爷爷转过头,扬声问了唐根生一句。

“二爷爷,我叫房玉霜,在市局上班。”

“好,好。家里知道你们的事儿了吗?”

“我爸妈他们都知道。”

房玉霜的‘他们’,说的可不是爸爸和妈妈两个人。

那是一窝子军警达人。

亲自过问的有七个。

可要真的掐算起来。

房玉霜的直系负责人,能凑个生肖之数。

“你们打算啥时候扯证啊?”

“二爷爷,您这问的也太直接了,快饶了我们俩吧。”

唐根生心头一紧。

房玉霜这娘们想法跟正常人可不太一样。

唐根生生怕房玉霜一不小心就又发出什么惊世骇俗的言论。

毕竟房玉霜对男女感情,对婚姻家庭的概念,并不正常。

唐根生甚至觉得她看似漠视,没什么观念。

实则却是很避讳,很敏感。

三十米外便要远远绕路的那种。

唐根生可不想这位二爷爷刺激到房玉霜。

“等我伤愈就扯证。”

房玉霜丝毫没接唐根生的话茬儿。

自顾自的回答二爷爷的问话。

“啥?”

唐根生下了一哆嗦。

二爷爷也是不遑多让。

小两口玩什么情趣呢?

说法都不一样。

“我上次出任务受了伤,现在还没彻底康复,等病好了,找个暂时没新任务的时间段,就能去扯证。”

好家伙。

这还是唐根生认识房玉霜以来,听她一口气说的最多的一段话。

听上去没什么温馨。

没有甜蜜。

入了唐根生的耳。

反倒是有些惊悚。

他怎么办?

房玉霜竟然是这个态度。

他可要怎么办呢?

唐根生可是有家的男人。

在盛京。

跟艾米诺娃扯了证的。

虽然扯的证有些超前,目前还不算正式生效。

可所差也只是艾米诺娃那边毛熊国的手续备案。

等艾米诺娃拿了资料回来。

去民政科再登记补充完整。

两人的婚姻存续问题,就会成为实打实。

到时候盛京民政科也会打电话通知到京城这边。

派出所户籍科也会对唐根生的婚姻状态进行更正。

而房玉霜还心心念的跟唐根生扯证结婚。

这……

不是惊悚、恐怖又是什么呢?

新婚姻法颁布之后。

唐根生还没去仔细了解过。

不知道有没有重婚罪一说?

如果犯了这个罪。

会遭受到什么样的惩罚呢?

唐根生腰有点疼。

后背感觉也突然凉飕飕的。

最不好的预兆,发生了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