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0章 易容圆满,燧珠之悟(1 / 1)过电过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0章 易容圆满,燧珠之悟

“您老不是怕我把持不住吗?怎么忽然又转性了?”耿煊好奇询问。

柴爷道:

“以前不给你,是担心你小子对坊里的大姑娘,小媳妇乱来。

你小子现在心思早就野了,也没打算在坊里厮混,我还担心个什么?

把持得住你就把,把持不住,呵呵……那你就去别处祸害好了。”

“……”

得,老家伙这一席话,把耿煊心里骤然升起的好感,直接打了个对对折。

柴爷继续说道:

“之前咱们各坊给巨熊帮主攒谢礼,我犹豫过要不要将这部《房中篇拿出来,最后还是给摁住了,只给了‘缩骨法’和‘易容术’。

不是我吝啬,实在是这部《房中篇太过邪门。

对于心思正的人来说,这东西其实没什么大用,说是锦上添都算不上。

可对于心思邪的人来说,很容易就能搞出大动静来。

我不觉得以巨熊帮主的本事,会缺这么个玩意儿。

可这东西只要从我这里漏出去,以后常平坊说不得就要被有心人给惦记上。

他们不敢去打巨熊帮主的主意,却一定会好奇,我们手里有没有另留底本。”

“那你有没有留呢?”耿煊好奇问。

柴爷没好气的道:“我缺心眼啊?当然有留啊!”

耿煊点头。

柴爷道:“所以啊,这东西你自己留着也就罢了。

以后你若想靠这个铺梯子,搭台阶,最好给它另找个出处。

尽量别让人以为,这东西是从常平坊漏出去的。”

明白柴爷顾虑的耿煊点头道:“好,我会注意的。”

等了一会儿,见柴爷再没话说,耿煊轻声道:

“柴爷,那我走了?”

柴爷摆摆手,道:

“去吧去吧,一个个有点本事,心思就野了……去吧去吧。”

耿煊感觉,柴爷最后这句话,说的不只是他,还有那个远在元京给人看家护院的儿子。

他也没再多说什么,将《房中篇重新用绸布裹好,揣入怀中,道了一句“您老别熬夜,早点睡吧”,就出了柴家小院。

一路返回,就在耿煊准备推开破败的院门,进入自家院中之时。

忽听得身后传来曾柔轻声的呼唤:“煊哥儿。”

耿煊顿住脚步,转身看去。

却见曾柔、陈荣山的卧房内,亮起了暗淡的油灯,灯光从窗户透了出来。

房门被轻轻打开,曾柔轻手轻脚的从里面出来,怀里还揣着一大包物事。

她快步穿过小院,打开院门,来到耿煊面前,将揣着的一大包物事递给耿煊。

耿煊疑惑,问:“婶子,这是?”

曾柔道:

“你刚才不是说,我做的腌腊肉好吃吗?

我给你又包了一些,想吃的时候取一块。

……不麻烦,都腌入味了。

清水煮开后再用小火煮个两刻钟,就可以捞出来吃了。

热有热的好吃,冷有冷的好吃,方便得很。”

一边说着,她已将包裹塞进了耿煊怀里。

“……”

耿煊将一大包腌腊肉揽进了怀中,道:“谢谢婶子,您有心了。”

曾柔道:“谢什么谢,一点小事。”

说着,她顿了一下,语气轻松的道:

“好了,没别的事,我回去了。”

说着,她也没再与耿煊多说什么,转身就回去了。

待她进屋后不久,那透过窗户射出来的暗淡灯光也悄然熄灭。

耿煊知道,陈叔这时候,其实也是醒着的。

待两口子熄灯就寝之后,耿煊抱着一大包腌腊肉进入自家小院。

此前,有那么一瞬间,耿煊有心给陈小钰,曾柔,陈叔,陈铮,柴爷几人一些馈赠的。

对其他人也能发挥作用的红运,若是悄悄馈赠一些到他们身上,耿煊是乐意的。

但红运发挥作用,却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必须成为“自己人”。

可成为“自己人”之后,有福固然可以同享,可有难也必然同当。

就实际的情况来说,每一次黑运劫数的爆发,都有可能以他们这里为突破口。

别说以陈家几口这样的小身板,便是柴爷,哪怕整个常平坊,都不可能扛得住。

这就不是给他们馈赠,而是给他们招灾了。

所以,这念头耿煊也就只在心里转了转,就被他主动摁了下去。

……

通过狭小地洞,进入地下空间之时,耿煊顺手将这仅能供人蛇行通过的地洞也给封上了。

如此一来,除非有人朝地下深挖十米。

不然,都不可能在这耿家小院,发现任何异常。

重新进入康乐集的地下网络之时,耿煊已经再次变回了“苏瑞良”的模样。

这一次易容变化,耿煊没有用双手进行任何辅助操作。

一切都在一两个呼吸之内完成。

从脸颊五官、皮肤状态的变化,到身形上的细微调整,一切都在悄无声息之间完成。

这一次之所以这般轻松写意,是因为耿煊趁机消耗了九十六点红运,将在宗师层面停留多时的“易容术”,提升到了圆满之境。

圆满境的“易容术”,配合圆满境的“缩骨法”,耿煊感觉自己的骨骼就像是变成了富有一定弹性的橡皮。

虽不能完全随心所欲的变化,但在不改变其基本结构和功能的前提下,却可以在一定范围之内。

变得更长,更短,亦或者变得更扁,更圆……

具体到一块骨骼之上,对比变化前和变化后,或许还能找出许多似是而非的影子。

可若是周身骨骼都做类似的调整,那足以让人变得“面目全非”。

甚至,从外观上显得非人。

相比于骨骼的变化,本来就更具延展性、韧性、和变化特性的血肉以及皮肤,变化起来就显得更加的肆意了。

耿煊很自然的就明白,解答了元帝“水行之问”的“水行”之法,其所谓的“身化游鱼,四肢长出蹼来”到底是怎么回事。

并非其人真正变成了一条鱼,只是让人体身形的外轮廓发生调整变化,变得更利于在水中行进穿梭。

而手脚四肢的“蹼”,同样只需要对四肢的骨骼、肌肉、皮肤进行一番调整,使其外形更利于划水即可。

虽然还没有正式开练,可耿煊心中,对于“水行”之道,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的理解和领悟。

“你不该叫易容术,你该叫变形术才对。”耿煊心中忍不住这般想。

……

次日。

十一月二十八日。

耿煊将修炼的地点,改换到了万福坊背后的河流之中。

说来,这条河与常平坊背后的那条河,还有耿煊借以横穿赤乌山余脉,月下漂流的那条河,都源出于同一水系。

最终,都会在绿漪园上游完成交汇,合而为一。

按照耿煊原来的计划,是想先一鼓作气,将“铁膝冲”、“铁臂功”这些功法全部修炼到极限再去考虑其他。

但昨晚“易容术”圆满之后,心中生出的种种感悟,让耿煊改了主意。

一来,其中一些感悟,对于理解、掌握“洪波游身法”以及“龟息术”是有助益的。

趁热打铁,趁着这种感觉没有消退,他可以用更少的时间完成这两门功法的入门。

二来,绿漪园的行动,也提醒了耿煊。

有金沙帮这样一个擅长水战的对手,自己还是早点掌握一些水上能力为好。

不然,无论是敌人借水逃遁,还是借水埋伏袭击,对他这个旱鸭子来说,都太过不友好了一些。

板刀面或者馄饨面这种“美食”,请人吃或许是个美好的体验。

可若被人请吃,那体验就一点都不美妙了。

耿煊在这条河中泡了大半天,在下午三点左右,脑海中便已接连出现三次提示。

宿主已领悟《洪波游身法/《龟息术/《离光分水刺的立意精要,身体也满足掌握这项技能的全部前置条件,消耗三点/三点/两点红运即可快速入门。】

是?/否?】

其中,《洪波游身法以及《龟息术都来自于八家里坊的谢礼,《离光分水刺则是从绿漪园抄获得来的功法之一。

其特别之处在于,其在水中水战之时,发挥出来的威能远远超过了地上。

这是一门专门为水战创造的搏杀技法。

前两者入门,都消耗了三点红运。

而《离光分水刺的入门,则只消耗了两点红运。

一共消耗了八点红运。

在完成这三项功法的入门之后,耿煊却没有继续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对这三门功法的修炼之上。

他将注意力重新转移到了既定的计划之中。

晚上八九点前后,“铁膝冲”、“铁臂功”、“铁鹰爪”、“铁布衫”四门功法在大成境的种种收获尽被耿煊消化吸收。

没有任何犹豫,耿煊立刻消耗四十八点红运,将这四门功法再次向上提升一层。

全部从大成境晋入大师境界。

——其中,“铁膝冲”、“铁臂功”消耗红运各八点,“铁鹰爪”、“铁布衫”消耗红运各十六点。

而在四门功法全部晋入大师层次之后,不同处便显现了出来。

“铁膝冲”、“铁臂功”在达到大师境界之后,再没有消耗红运,继续提升的标志。

这意味着它们和铁砂掌一样,都已经达到了其立意的极限。

大师境界,便是这两门功法所能走到的尽头。

而“铁鹰爪”、“铁布衫”则还有消耗红运,继续提升的标识。

随着这四门功法陆续晋入大师层次,加上早已达到大师层次的铁砂掌,宗师层次的铁皮功。

一种自然而然的明悟,便在耿煊心中浮现。

他很自然的就领悟到,这些功法之间,存在一个共同的核心。

那“核心”,不是功法的立意总纲。

甚至很大可能,连创造这些功法之人自己,都没有意识到。

不过,当耿煊对这些功法掌握全都达到大师境界之后,很自然的便将各自独立、自成一体的它们串联在了一起。

另一个变化,就是因为大师境铁砂掌、宗师境铁皮功,而让他在修炼“铁膝冲”这五门功法时,有着比修炼其他功法更加强大的消化和吸收能力。

随着“铁膝冲”等四门功法全部晋入大师之后,这种消化能力似乎也变得更加恐怖。

只不过,这种恐怖的消化和吸收能力,对身体的消耗同样变得更加恐怖。

耿煊需要做的,就是必须更频繁的吞服精元丹,以确保体内药力始终充盈。

就在这四门功法晋入大师之后的两个小时,“摧山破钢拳”在大成境的种种收获也尽数被耿煊消化吸收,将其完全内化为自身领悟和掌握。

耿煊没有犹豫,当即便消耗二十四点红运,让其晋入大师之境。

……

又三个小时之后“铁鹰爪”、“铁布衫”在大师境的种种收获和领悟,也尽被耿煊消化吸收。

在分别消耗了三十二点红运之后,这两门功法俱皆晋入宗师境界。

至此,“铁鹰爪”、“铁布衫”俱皆达到其立意所能支撑的极限。

而在这两门功法完成大师境到宗师境突破的瞬间,耿煊就感觉自己像是从水底猛地一下窜出了水面。

原本在水下看得模模糊糊,很不真切的东西,一下子豁然开朗起来。

耿煊仔细感受着自己的身体。

他将全部的心力都集中在双手十指之上。

从十指的最尖端,开始,从最表层的皮肤,一直到内里的血肉和骨节。

耿煊清楚的知道,只要他愿意,十指随时都可以凝若钢铁。

不仅可以轻易撕裂人体血肉,便是正面与刀剑等利器对拼,也不会落于下风。

徒手抓拿飞刀暗器,也是等闲。

而这,至少有四成功劳,是宗师境“铁鹰爪”带来的。

另外三成,则是宗师境的“铁皮功”、以及大师境“摧山破钢拳”带来的。

另有一成,则是大师境的“铁砂掌”带来。

剩下的两成,则是其他所有淬体成就,以及所有与双手十指相关的种种功法带来。

包括炼肉、炼骨、炼血,幻空手,阴风化骨掌,听音槌……等等等等。

无论是偏技巧性的,还是更侧重于身体锤炼的,凡是涉及双手十指的部分,或多或少,都会对双手十指带来影响和改变。

而其中,最明显,或者说,最“显性”的三个要素,就是“铁鹰爪”、“摧山破钢拳”和“铁皮功”。

其次就是“铁砂掌”。

而若将视线扩大,从十指扩大的双掌的范围之内。

在不运用高深劲力技巧的情况下,只凭这一双肉掌。

“铁砂掌”的贡献提升了。

而“铁鹰爪”的贡献后退了。

“铁皮功”的贡献基本保持不变。

但从整体而言,因为站在核心位置的“铁砂掌”上限仅止于大师,相较于“铁鹰爪”略逊一筹。

这体现在实际的效果上,用爪的威力,比用掌会更大一些。

专注于十指双掌之上的耿煊,注意力继续上移。

移向手腕,整条手臂,双肩,后背,胸膛,腰腹,双腿,膝盖,脚踝,脚掌……

若是用亮度的明暗对身体的各个部位进行标注。

那么,最明亮的区域,无疑就是耿煊的双手区域。

而且可以想见,随着他完成“摧山破钢拳”大师境的消化和吸收,晋入宗师之境。

双手区域的亮度还会再次提升。

其次,是修炼了“铁臂功”的双臂,以及“铁膝冲”的双膝位置。

其余部位的亮度,虽然细细追究,也存在明暗不同,但整体来说,都属于“暗淡”的区域。

在这里,关联周身皮肤的“铁皮功”,除了其带来炼皮方面的成就之外,还起到了另一个作用,那就是“连接”。

一个念头很自然的就在耿煊心中升起。

那就是“双手区域的亮度,可以通过手臂,延伸到躯干,头颅,乃至身体的所有角落呢?”

换一个角度,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可以将淬炼程度最深的双手,当成榜样,令身体的其他区域,也达到同样的淬炼高度,甚至继续向上呢?”

这已经脱离了单纯“炼皮”的范畴,而是“淬体”本身。

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同样是明确的。

当然可以。

若是不可以,这世上也就没有淬体五项圆满,完满无漏的说法存在。

可要如何达到呢?

这个问题稍微难了一点。

可对这一刻的耿煊来说,难度也并不是太大。至少,他已经知道应该怎么做了。

很简单,让身体其他显得“暗淡”的区域也跟着亮起来,达到双膝,双臂,乃至于双掌的亮度就可以了。

脑袋不亮就炼脑袋,后背不亮就炼后背……哪里不亮就炼哪里。

反正,从铁皮功,铁砂掌,到铁膝冲,铁臂功,铁鹰爪,摧山破钢拳,其内核理念都是一脉相承的。

——在对“铁布衫”的掌握也达到宗师境界之后,耿煊已经明白,其与上述其他功法,内核上还是存在一些差异。更多的,它是一种高明的防御技巧。通过卸力化劲的方式,将敌人的攻击层层化解,步步消耗。

对于其他修炼者来说,这或许还是个狗咬乌龟无处下嘴的活。

可对已将这些功法全部修炼到大师,乃至宗师境界的耿煊来说,不过就是稍微扩展一下,触类旁通而已。

这可比让他从无到有,去领悟,开创一门修炼功法简单多了。

现在,耿煊已经完全明白孟铁心的创功思路了。

走到这一步,“铁头功”、“铁背靠”这些以头部、背部为锤炼主体的功法的出现,完全是水到渠成的一件事。

而几乎就在耿煊想明白这些的瞬间,一道接一道信息便在脑海中浮现。

宿主已领悟《孟氏铁头功的立意精要,身体也满足掌握这项技能的全部前置条件,消耗两点红运即可快速入门。】

是?/否?】

宿主已领悟《铁背靠的立意精要……消耗两点红运即可快速入门。】

是?/否?】

宿主已领悟《铁腿功的立意精要……消耗两点红运……】

……】

宿主已领悟《铁排功的立意精要……消耗两点红运……】

《铁腚功……】

《铁板脚……】

是?/否?】

……

如同刷屏一样,陆续出现领悟六门功法真谛,消耗红运就可入门的提示。

耿煊第一次知道,“燧珠”居然还能用这样的方式呈现信息。

以前,都是通过某本修炼功法,精读,深读,直到掌握其立意精要之后,才会出现消耗红运就可入门的提示。

而现在,这六门新功法,他根本就没有见到过。

“燧珠”直接就告诉他,“你已经完全领悟了,只要消耗红运就可以入门”。

仔细想想,耿煊又觉得,这并没有任何不妥。

他研读那些功法书籍的目的,就是为了提炼,并领悟出其立意精要。

现在,他通过“触类旁通”的方式,从别的途径领悟了这些功法的立意精要,自无任何不妥。

他领悟亦或者没有领悟,和他手中有没有这样一本功法,有没有翻看过,并没有任何必然的关联。

心中这般想着的耿煊,就打算逐一确认,将这六门功法真正的掌握入门。

不过,下一刻,耿煊顿住了。

在他脑海中想象出的人体形象中,周身所有区域,相较于最初的“暗淡”,都明亮了好多。

可偏偏,唯有一个区域,亮度依然没有跟上来,还是保持了最初的“暗淡”。

这就一下子显得非常醒目,甚至有些碍眼了。

那位置,正是胯下裆部区域。

按理来说,“触类旁通”的感悟,对身体的各个部位,都是“一视同仁”的。

也不存在他对有关头部、脚掌这些部位的锤炼,感悟更深一些,对双腿之间这片区域的感悟,就要浅一些。

没有这个道理。

可现在,事实就是,与身体其他部位关联的、拥有同一内核的锤炼功法都已经“现了形”,只有裆部这片区域隐而不显,没有丝毫动静。

结合以往的猜测,耿煊心中有了一个判断。

“‘燧珠’,无论红运,白运,还是黑运,效果各有不同。

但却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全都作用于‘人’,也全都来源于‘人’。”

“我通过消耗红运的方式,提升对某项功法的掌握层次,让我快速踏上更高的台阶。”

体现在身体层面,就是对相应功法的掌握更深湛。

或是对技巧的掌握更精妙复杂,也可能是更简洁高效,也可能是快速提升身体的淬炼程度。

而体现在意识层面,耿煊能收获该项功法进步所应当获得相应感悟。

当他将这“身体层面”、“意识层面”的收获全部消化,吸收。

便意味着他在这个新台阶,完完全全的站稳了脚跟。

可以再一次消耗红运,踏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最初,对于红运的背后机制,耿煊并没有多想。

一个帮自己快速提升的外挂,有就不错了,想那么多干嘛?

用就完了。

可时间久了,他难免就会忍不住琢磨一下。

琢磨的次数多了,还真让他慢慢有了一些自己的领悟。

最开始,耿煊很自然的以为,“红运”本身是携带能量的。

不管这是什么样一种能量,在红运作用于他的那一刻,总归是有能量同步注入他体内的。

可后来,随着次数多了,耿煊很自然的就推倒了这层想法。

那些实实在在作用于他“身体层面”的改变,其消耗的能量,并非来自于红运,而是他这身体自身。

只不过,那种偏技巧性的,对身体本质改变不大的,他自己都不太能察觉出来。

而越是对身体本质改变明显的,对能量的需求越高,耿煊也会越发明显的感觉到身体的“饥渴”。

原本,他以为这只是一种补充。

担当主力的,还是红运。

某一次,当耿煊将“意识层面”的收获,与“身体层面”的收获统一起来思考,忽地豁然开朗,一个新的念头便在心中扎了根。

以前,耿煊下意识的就将“身体层面”与“意识层面”的收获分开看待。

因为就感性的判断出发,这确实是两个层面的变化。

“可若‘身体层面’与‘意识层面’的改变,都来自于一个东西,一个源头呢?”

“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面对这种未知之物,宁可使其更简洁,也不要让它更复杂。”

“若是同一源头,那这红运作用于我的意识、和我的身体之时,到底带来了什么呢?”

思路到了这一步,耿煊很自然的便想到了区别于能量和物质的另一个东西。

信息。

只此二字,“意识层面”的一切,都不需要更多的解释。

那信息又该如何作用于身体呢?

耿煊想到,信息并不仅限于一段感悟,似是而非的图像记忆,它也可以是一段特定的“程序”。

当他明确对某项技能功法进行提升,相应信息通过红运送入他意识层面时,相应的“升级包”也随之“下载”到他身体这个“硬件”之上。

自此,身体这个“硬件”只需要在充足能量的供应下,完成“升级”就好。

而这,也更符合他对“燧珠”的理解。

“燧珠”内,那些代表着红运、黑运的“沉淀物”,不是某种奇特的能量,而是奇特的“信息源”。

“燧珠”不是“储油桶”,反倒更像是一个“优盘”。

那么,这些“信息”来自于哪里呢?

兜兜转转一圈,问题回到了最初。

对此,耿煊心中也早就有了明确的认识。

“作用于‘人’,也来自于‘人’。”

之所以兜这么大一个圈子,是因为耿煊想明白了另一件事。

为何他能在没有得到相应功法的情况下,“触类旁通”,领悟到《铁头功、《铁背靠等六项新功法的立意精要。

同样的领悟深度,为何没有与它们拥有同一内核的,针对区域却是胯下的锤炼功法呢?

原因很简单。

因为没有。

不是他手里没有,而是这个世界,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这样一门功法。

通过《冷窗闲话,耿煊已经知道,《铁背靠,《孟氏铁头功都是孟铁心创造的。

考虑到这本闲书的作者有可能没有列全的情况,在现在冒出来的这六门新功法中,排除早已有之的《铁腿功,其中很可能还有孟铁心创造的功法。

而《孟氏铁头功也很有意思。

这很可能意味着,在孟铁心创造这门功法之前,这世上就已经有了《铁头功。

只不过,有可能是他没有获得,也有可能是这门功法虽有“铁头”之名。

其“内核”与铁皮功、铁砂掌这些功法并不一致。

逼得孟铁心不得不“自食其力”,这才有了《孟氏铁头功。

那最终没有专门锤炼裆部的功法,耿煊代入孟铁心的角度,也就有了一些理解。

在不开挂的前提下,孟铁心要想开创一门针对某个身体区域的锤炼功法,单是通过领悟“我知道怎么做了”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经过反复的摸索、尝试、失败、总结、提炼……然后才会有成品出现。

譬如锤炼背部的《铁背靠,不用背部在树上、墙壁上,甚至铁板上撞击个千八百次,没有实实在在的体验,再高的悟性,也不可能在空中搭起高楼。

同样的道理,孟铁心要想将单独针对胯下区域的锤炼功法创造出来,也必须经过类似的过程才行。

即便孟铁心再如何天赋异禀,悟性惊人,男人的弱点和恐惧,想来他也是一样不缺。

他敢用背部,甚至头部,以及身体的其他部位去怼树,怼石,对铁,也不怕失败。

但他对身体的某一个部位类似的磨砺,明显是有抵触的。

对于失败的后果,更是完全不能接受。

“锤炼有缺,自然不能称之为完满无漏……这会不会也是他最终只得淬体三圆满,而非五圆满的一个原因呢?”

耿煊之所以在琢磨此事上耗费这么多心思,真正目的并不在这门有缺的锤炼功法。

他是借着对此事的补全,更进一步增加了对“燧珠”的理解。

以及认识到“红运”能力的局限性。

在耿煊的想象中,这个世界上,仿佛存在这么一个巨大到堪称浩瀚的“水池”。

在这“水池”里,装着历代修炼者创造、完善的种种修炼之法。

从身体层面的锤炼和运用技巧,到意识层面需得具备的与之相匹配的感悟和认知,都装在这个池子里。

那些沉淀在“燧珠”之内的红运的作用,就是在他这个“宿主”需要的时候,通过多少不等的红运消耗,将相应的“下载程序”以及感悟认知调用出来,注入他的体内。

这是“燧珠”或者说“红运”强大的地方。

可另一方面,它的局限性,同样也因之展露无遗。

那就是他能够走捷径的,只有这“水池”内有的,他可以轻易“下载”调用的那一部分。

而若是这个“水池”内没有的,也就是说,至今还没有人创造出来的功法,他就没有了这方面的便利。

若他想要走通此路,那真就只能靠他自己。

“真的如此吗?”耿煊心中这么问自己。

想到以往的经验,耿煊心中有了一些灵感。

“要走通此路,或许只能靠我自己,但,也不是没有一点取巧的办法。”耿煊心中如此想。

他想到了自己掌握了更高境界的“药石术”之后,自己的制药天赋也跟着一路水涨船高。

从一般天才,到绝世天才,再到绝世妖孽。

当他将“药石术”提升到圆满层次,他的制药天赋也跟着到顶。

不需要消耗一点红运,就能轻易将一项制药能力提升到宗师境界。

按照自身需求,随意改写药物配方。

类似的天才表现,在九流秘术上,也渐渐有了体现。

也正是凭着这样的天才表现,他才能通过“定星术”,“走狗术”和一本《驯鸽笔记,就悟出“驯鸽术”。

“要是我在修炼,或者说创造功法上面也有着类似的,超越孟铁心的天赋。

或许,真就可以直接靠‘悟’就创造出一门我需要的新功法。”

不过,如何提升这方面的悟性呢?

有直接增加这方面悟性的功法或者秘术吗?

耿煊没有这方面的信息,或许有,也或许没有,他并不确信。

不过,在想明白这一点之后,耿煊却是想到了一种比较“笨拙”,但却多少会有一些效果的方法。

熟能生巧。

只要掌握的宗师境、甚至圆满境的功法越多,见识就会更加广博,对修炼一道的体悟就会更加开阔。

甚至,看见他人看不见的风景。

以这样的眼界和心胸去创造新功法,自然会比那些低境界、低见识者容易得多。

对其他修炼者来说,这个办法确实笨拙。

毕竟,要掌握多少宗师境、甚至圆满境的功法才算多呢?

一个人再如何天才,时间有限,精力有限,能够投入的领域也是有限,这种方法就显得有些过于傻气。

可对耿煊来说,这就是多消耗一些红运而已。

耗得起!

说来话长,种种念头在耿煊心中如电一般闪过。

待这些念头重归沉寂,耿煊也已经做出了选择。

“是。”

“是。”

“是。”

“……”

接连进行了六次确认。

包括“孟氏铁头功”、“铁背靠”、“铁腿功”在内的六项功法尽皆入门。

与此同时,耿煊只觉周身皮肤之下都似有无数的蚂蚁在爬动。

与此同时,耿煊只觉身体再一次传递出“饥饿”的感受来。

耿煊赶紧吞了五颗精元丹进入体内。

身体各处都像是有一张张无形的小嘴,五颗精元丹爆发的药力,迅速被周身各处吞纳,吸收。

与此同时,随着药力的剧烈消耗,周身各处,从头顶到脚底,也都在发生着细微而持续的改变。

当这一切的变化全都消停了下来,耿煊感觉自己就像是身周原本蒙着一层烦人的,扯不断,理还乱,挣不脱的丝网,现在被他一下子给撕开了一角。

耿煊心中一动,仔细体悟了起来。

好一阵之后,耿煊睁开双眼,嘴角泛起一抹微笑。

原本,在“八成三”停留了许久的炼皮成就。

就在刚才那短短的瞬间,向上提升了零点二成,达到了“八成五”。

再加上炼骨成就,在圆满境“缩骨法”的引领下,经过这些日子的自然提升,也再次向上提升了零点两成,从“八成四”提升到了“八成六”。

除了炼髓方面还差了几天的火候,哪怕以最低的标准衡量,他现在修为,也稳稳地踏入了炼髓后期。

“现在的炼髓成就,是七成四,要提升到八成以上,应该在下月初二初三前后。”

“我得给自己争取更多的时间。”

心中这般想着,耿煊也不顾现在还是深夜,直接找到冯煜、盛祥几人,问:“你们都准备好了吗?”

有关燧珠红运感悟这一段,写得磨脑壳,可能阅读体验并不好,我只是想尽量将燧珠、红运运行的底层规则表现出来,并传递给读者,时间又太赶,可能在遣词造句上就显得过于臃肿,不够精炼准确,见谅。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