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凤凰烧尾方能登天,诸君岂能效燕雀恋旧檐?
雨歇云散,阳光照耀在这片狼藉的战场上。
湿漉的土壤散发着沉重的铁锈味,残肢断臂在光芒中显得格外醒目,一片死寂之中,唯有一万多名贼军士卒,正按部就班的待在军营之中,无命令不得出营。
而在军营之前,已经高举白旗的卢承弼站在军营前,深吸一口气,尽可能的整理自己的衣冠。
而在卢承弼身后,还站着其他三个外罡将领。
这三位外罡武者,分别为周寅、游顺安、魏凌英。
游顺安、魏凌英,皆为左品、张补副将,除此之外,其实还有一位姓章的外罡武者,不愿反叛张本功,因此被卢承弼就地斩杀。
其余二人,皆是归降。
不过惹人注目的是,那魏凌英,竟是员女将,而且修为赫然已经达到了外罡二重的境界。
只不过……
此女将倒是与那些话本之中英姿飒爽的女将不同。
魏凌英身材高大,足有八尺之高,体重看着也不轻,面容平平无奇,甚至可以说是微微丑陋,一道刀疤横跨在她的左颊,怒目而视,比一旁的游顺安更爷们不少。
而那游顺安,则是一副白面书生的模样,曾是宣州某地的县令,县城攻破后,被裹挟进了张本功军中,一直在军中效力。
清理了一波张补、左品以及刘炎刘杰兄弟的死忠后,卢承弼站在此处,心中满是忐忑、复杂之情。
此番正值下午,雨过天晴之后,战场上还生有一丝阴冷,空气中隐约传来伤员的低吟声。
毕竟,今日一事,实在是突如其来,他本人也是临时起意,事后思索,也是只觉得乱世挣扎,自己实在是没有什么更好的法子了。
希望将来回想,能不后悔今日之事。
“唉!”
卢承弼重重的叹了口气,而就在此时,卢承弼忽得感觉前方真罡鼓动,进而传来一阵脚步匆匆,动静极大。
抬头望去,便见到一群身披明光铠的炼血精兵蜂拥在一尊青年中,朝着他走来。
那青年一袭丝质黑衫,衣衫随风轻轻漾起,面容棱角分明,有一种亲和感,身姿如同松间之鹤,挺拔而孤高。
眉宇之间,英武甚足。
望之,有穆穆天子之仪。
看到这一幕,卢承弼不由感叹万千。
不用多说,这为首的黑衫青年,必然是郑均无误了。
光说这姿态,郑均便比那瞎了一只眼的张本功要强上许多。
谁又不喜欢英武的少年郎呢?
而郑均见了卢承弼,也是露出了一抹微笑,远远伸出手来,扬声道:“卢先生今日倒戈,弃暗投明,实乃明策!”
说罢,郑均便已经上前,与这卢承弼手掌紧握。
而卢承弼闻言,心中倒是呼出一口气来,正准备跟着郑均一起做做政治表演时,却忽然听到郑均又低声道:“当年令祖持节督云燕六镇,实乃英雄也!郑某在黑山读研兵法之时,还临过卢公的《却虏十二策呢!”
听闻此句,卢承弼不由愕然。
持节督云燕六镇?
那是前魏末年,卢家第一位发迹的先祖,为大虞天子征伐天下时候的事儿了!
现如今都到了大周,哪儿还有什么云燕六镇。
郑将军说出这句话,莫非也是一场暗示?
卢承弼在心中暗忖,但还是露出惶恐表情,道:“承蒙将军不弃,罪臣愿……”
“何来罪臣之言?”
郑均面露和善,开口笑道:“卢先生忍辱负重,潜伏敌营就是为了今日,实乃功臣也!我观卢先生,来日必能复令祖故事!”
直接明示。
郑均自然是知晓对方出身。
宣州卢氏,好大的名头。
卢氏起自魏朝末年动荡之时,当时的卢氏先祖慧眼识珠,投奔了大虞的太祖高皇帝,打下了天下,成了虞朝显赫大族。
后来涉及夺嫡之争,卢氏先祖惨死,卢家衰落。
直至大周中期,方才又出了元丹武圣,重新辉煌了起来。
因此,郑均才会以卢氏先祖为由头,前来言语。
卢承弼闻言,正准备说些什么,却见郑均已经看向了其余三人,张口笑道:“诸位或许是被迫降我,但无妨,凤凰烧尾方能登天,岂效燕雀恋旧檐?张贼事败,今日得上万军士,郑某犹得一臂!”
听到了郑均的话语之后,周寅、游顺安、魏凌英三将也只能对着郑均拱手道是,表示愿为郑均效力。
随后,郑均便传讯康乐郡城中。
不多时,陈敬仲便从城中飞遁而出,来到这军营之中,开始商讨降兵去向问题。
此番跟随卢承弼一同投诚的,还有一万一千多贼兵。
这伙贼兵,之前在张本功麾下,多行不法之事。
不过进了博州之后,倒是没有什么机会作乱,严廷郡之屠,这批兵马也是因为驻扎在靠近康乐郡之处,未曾参与。
饶是如此,郑均也感到很头疼。
毕竟这伙兵马投降,确实是给自己解了目前兵力不足的围。
但问题在于,自己麾下的目前七千兵内,近乎半数都是来自于家破人亡的流民群体。
其中虽然也有一部分大义军降兵,但毕竟是在少数。
如今,可是一口气多了一万一千多啊。
这其中,或许会有什么冲突。
一念至此,郑均不由呼出一口气来。
而就在郑均思索之时,一旁有些惴惴不安的游顺安开口问道:“素闻将军有抽杀之举,我等反正,不知可会抽杀?”
听到了游顺安的问询之后,郑均道:“诸位倒戈卸甲,以礼来降,本次便不行抽杀之事了,往日诸多不法,也既往不咎。若是再犯,不必抽杀,尽数诛之!”
听到了郑均的话语,游顺安这才松了口气。
至于卢承弼,则是神色不变。
对于他而言,郑均做什么,也都是无所谓的。
没什么太大变故。
在让陈敬仲在这里整顿这上万降卒之后,郑均便打算与这新降四人一起,入了康乐郡城之中。
不过就在此时,卢承弼忽然道:“尚有一物,愿献给明公!”
郑均闻言,不由挑眉。
接着,卢承弼便嘱咐身边两名小卒去做事,不多时,披头散发的左品便被拉了上来。
郑均见此,也是一眼就瞧出此人的身份。
毕竟当日郑均追杀张补之时,也远远见过这左品一面。
而如今这左品,双脚绑上铁链,肩胛骨直接被一根粗壮铁针所穿透,脸上满是血污,嘴唇发白。
更有数道真罡,挟制住了他的经脉,令他无法催动真罡反抗。
而见着了郑均之后,那左品显得激动异常,还不等众人张口,他便‘噗通’一声跪倒在地,长嚷道:“郑公,某愿降郑公,为郑公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郑均环视一眼,淡定道:“押下去,明日,我亲手将此贼杀了祭旗。”
“郑公做大事,难道要杀壮士吗?!”左品挣扎着起身,神情激动,“我愿随郑公做大事啊!”
听到这句话,郑均身子不由一顿。
下一秒,雪守刀出鞘。
一颗脑袋,直接落地。
左品目光呆滞,惊愕万分。
他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堂堂一个外罡三重的大将要降,竟然不允。
“我进城之前投降,乃是降!如今已被缚住再降,岂不晚呼?”
郑均冷哼一声,望着目前浮现出的‘偿还进度+109,当前偿还进度:1181/3000’,霸气外露:“我早闻,在肃、宣二州,左品多下令屠城,同室操戈,屠城当死!本想多留一日,不过其既然如此多言,那便今日斩了!将左品、刘炎、刘杰等将贼传首两郡,以儆效尤!”
而望着郑均斩杀左品,降者四人皆无动于衷。
反正死的也不是他们。
作罢,郑均便与众人入城,不在有所阻拦。
入城第一桩大事,便是召开会议,商讨当前局势。
康乐郡最大的困境已解,虽然有部分残兵败将,如张补这般遁走,大概两三千人,估计会在严廷郡打游击,但问题不大。
接下来,便是兵发严廷郡,将严廷郡收复了。
如此,自己的功绩才更加显耀。
除此之外,郑均也要对自己当前的人员部署,进行一次调整。
于是当机立断,郑均宣布了当前的人事任命。
郑均,外罡三重,康乐郡守、博州平寇校尉、督康乐、平章二郡诸军事。
冯贺,外罡三重,监军。
陈敬仲,外罡二重,康乐郡尉,统果毅军两千七百人。
符离,外罡二重,康乐郡法曹,统骁勇军三百人。
徐天方,外罡一重,康乐郡功曹,统沧刀军两千一百人。
王堂,外罡一重,康乐郡队正,统康乐郡两千五百人。
赵哲,外罡一重,康乐郡长史。
卓信,外罡一重,黑甲卫统领,统黑甲卫百人、亲兵营两千人。
乔子敬,外罡一重,妙心县令。
至于卢承弼、周寅、魏凌英和游顺安四人,郑均也是要着重安排
先是让外罡三重的卢承弼,担任郑均的副手,康乐郡丞。
毕竟此战卢承弼功勋卓著,确实要大大的提拔,因此将郡丞这个除却郡守之外最高官职,交予卢承弼。
虽然是要上报朝廷,但郑均现在上头有人,走流程的事儿。
游顺安,实力一般,只有外罡一重,郑均就让他去担任巨东县县令,负责组织巨东县情况。
而周寅、魏凌英,则是被分别任命为果毅军副将和骁勇军副将。
至于降卒一万一千人,则是一分为三,分别编入康乐军、骁勇军和沧刀军中,每军三千六百人。
骁勇军、沧刀军,都是以平章郡士兵为基础,因此他们和降兵之中,仇怨不深。
康乐军虽然也有些摩擦,但这支军队的主要目的,是在各县置办县兵的。因此郑均将降兵之中的弱兵分给康乐军,让他在各县城驻扎便是。
如此,如今沧刀军便有五千七百余人;康乐军有六千一百余人;骁勇军有三千九百余人。
再加上果毅军的两千一百人和亲兵营的两千人。
自己目前麾下,已经有了一万七千兵马之众!
即将进入两万兵。
不过后勤压力,也是骤然增加。
“康乐郡处平原,粮食供应绰绰有余,往年朝廷在此地也是囤积粮仓……不过大战之时,火龙烧仓,多半是没了……不过好在我丈人家无偿提供粮草,能够度过这一季,等这一季过后,后勤资源就会好熬起来。”
郑均在心中暗自思忖。
虽然郑均手下目前没粮,但蔡家有。
济世堂也有。
他们的供给,郑均省一省,都能让养一支五万人的军队了。
更不要说其他。
不过话虽如此,但后勤命脉掌握在别人手中的感觉,有些不太美妙。
一念至此,郑均忽然抬头看向了卢承弼,不由想起了一件事。
卢家的势力,比蔡家要大上一些。
毕竟卢家可是有元丹武圣坐镇的!
而蔡家……
目前为止,只有那位通窍巅峰的老侯爷罢了。
郑均并不知晓蔡家老祖蔡抗已经元丹。
不过,就算蔡家老祖元丹了,家族势力也是没有明牌元丹家族卢家要强横的。
一念至此,郑均也打起了别的注意,当即道:“卢郡丞,在下久闻令妹多贤淑,嫁于张补后,张……”
而听到了郑均的话语之后,卢承弼一个激灵,当即拱手回应:“明公,那只不过是乡野妇人,冒充我卢家之人罢了,和我卢家断无干系啊,还请明公明鉴。”
郑均闻言,不由无语。
我的意思是,你家能给张补神通,还嫁女儿。
我现在表现的可比张补还厉害,也给点啊!
就算少一些也不碍事,蚊子再小也是肉嘛。
“承弼误会了。”
郑均微微一笑,也不点明,只是轻笑道:“如今严廷、平章、康乐三郡,百废待兴,也是需要一些物资来重振的。”
听到郑均这般言论,卢承弼也明白了。
他不动声色,只是微微颔首。
这事儿他做不了主,是要回去问上一问。
除此之外,也别无他言。
郑均主宴,尽欢颜。
不过在私下里,郑均也对卢承弼的态度,或者说对世家的态度有了清晰认知。
自己若是要行大事,败了。
蔡家也会这么切割自己的。
“还是要提升自己的实力啊!”
宴会散后,郑均不由感慨万千。
只不过这次宴会散去,郑均并没有第一时间去往辞别大半个月之久的郡守府,和自家夫人蔡安筠云雨。
而是先去寻了魏权,说是要指点魏权武艺。
这便让魏权受宠若惊,赶忙在郑均的指点下练武,而郑均也趁此机会疯狂‘签到打卡’,想要早点将这‘流影浮生’给拓印出来。
而闺房之中,蔡安筠则是满脸期待,在屋内来回踱步,思忖郑均怎么还没来。
而不多时,青黛前来传信,得知郑均竟在校场教导魏权习武,一时之间不由目瞪口呆了起来。
不过下一刻,蔡安筠便也是思忖:“莫非夫君喜好如此?”
回想了一番,初次见面时,自己可是身着江湖女侠的那套服饰。
一念至此,蔡安筠犹豫了片刻后,便在衣柜里寻了一番,开始换上了昔日‘行侠仗义’时,穿着的那套女侠服饰。
同时,也扎上了马尾,配上了一把宝剑。
英武不凡。
……
严廷郡中。
张补狼狈逃回。
这次倒是没有受伤。
全靠他跑得快。
“呼”
张补深深地喘了一口气,望着周围,不由面如死灰。
他这段时间收拢残卒,不过收拢了八九百人而已。
来时两万大军。
归去八九百人。
这可如何跟叔父交代啊?!
麻了。
张补真的麻了。
他在肃州、宣州纵横无敌手,无论是谁家的外罡,都不是自己的对手。
怎么刚来博州,就遇到如此挫败?
难道,我真的不是什么天才?
张补一时失神,不知该如何是好。
不过眼下八九百人,怕是守不住严廷郡了。
叔父好不容易打下的严廷郡,怕是要就这般弃走。
“唉!”
张补重重的叹了口气,他现在要做的当务之急,就是去严廷郡的府中,将家眷带走,赶紧逃去和叔父汇合,及时通知叔父,康乐郡的巨变。
不过就在张补想要赶紧率兵离去之时,却忽然见到前面的荒丘中,立着一道人影。
而在这荒丘之上,一阵雄浑的真元汹涌!
这滚滚真元仿若滔滔江水,荡尽天下,足以扫灭诸般妖魔邪氛!
真元!
通窍武者!
张补见此,不由惊愕万分。
炼血以气血、蓄气以真气、外罡为真罡。
到了通窍,真罡便是进一步熔炼,成就真元!
施展出真元,足以说明,面前之人乃是一尊通窍武者!
来人身着白色的飞鱼服,腰间佩挂着闪亮的御赐玉佩,面庞刚毅,两鬓略显斑白,身姿挺拔,手中提着一柄镶金的长剑,剑身上隐隐流转着光芒。
这等装扮,足以证明来者身份了。
大周镇抚司。
其乃通窍修为,多半是宣州或博州的千户了。
想到这里,张补紧握罚罪戈,心中诞生出一抹悲凉。
“张补?”
那通窍千户目光淡然,似乎并没有将张补放在眼里,一人一剑,踏前而去,目光盯着那把罚罪戈:“罚罪戈,怎么会在你手中?”
张补并不晓得什么罚罪戈,听到了这通窍千户的话语,当即冷哼一声,昂着脖子道:“什么会在我手中?这本就是我的!”
他乃大义军中小张王,输阵不输人!
这罚罪戈,就是他的!
张补想来,这把戈多半是那郑均小贼从哪儿借来的。
如今被他夺走,这镇抚司千户绝对是来追责这一切的。
想必,他们也不清楚这玩意儿为什么会在自己手里。
自己只要咬死这把戈是自己的,足以让镇抚司,或者说郑均背后的势力对郑均失望。
甚至还能让他们联想一下,这玩意儿会不会是郑均主动送给自己的,所以自己才会如此决绝。
如今自己实力衰退,遇到了通窍武者,是走不了了。
既然如此,他也不会让郑均好受!
听到了张补的话语,那通窍千户眉头一挑,缓缓提剑,道:“我乃博州镇抚司千户袁评,那事儿是你做的?”
“没错,都是我做的!”张补冷笑。
“以你过往战绩,确实能够如此。”袁评微微颔首,“是张本功让你做的?”
“这事儿还需惊动我叔父?!”
张补大笑一声,接着便罚罪戈一指,怒斥道:“姓袁的,休要再问了!我张补纵横一世,也是在宣州同几个通窍战过,就让我瞧瞧,你的本领吧!”
说罢,张补没有丝毫犹豫,直接化为一道血光,持罚罪戈袭杀而来!
望着这般模样,袁评心中虽然疑惑万分,但还是随意一剑挥出,直接杀得张补口吐鲜血倒飞而去,然后勾出手来,将那‘罚罪戈’给吸走。
“疑点重重,那金光又是怎么回事儿?而且行凶者用的乃是刀……算了,陛下驾崩,新帝登基,长阳王的那点事儿,不值得朝廷讨论,张本功背后有卢家的影子,还是就此结案吧。”
袁评摇了摇头,看都不看被他一剑斩去的张补一眼,化为一道清风,瞬息之间便消失在了这荒丘之中。
而这八九百溃兵,在这一刻再度溃逃。
至于张补,
已经是气若游丝,是个将死之人了。
他喉咙泛着铁锈味儿,不过还是硬撑着挤出了一个笑容:“死之前……也算,恶心了郑均一次……”
一念至此,张补逐渐感觉头重脚轻。
缓缓闭上了眼睛。
至此,陷入了永恒的黑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