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导弹设计完成求订阅
解决了心中的担忧,郭先生整个人都放松了不少。
随即他担心的说道:“就是不知道会不会因为我们的问题,给已经打算回国的那些还在鹰酱的人才造成什么麻烦?”
“这点不用担心。”钱先生听到郭先生的忧虑后,毫不在意的摆了摆手安慰道:“有回国心思的,大部分已经回来了,那些到现在还没回来的,恐怕已经不会回来了,与其担心这些,还不如想想我们这些已经回国的人,怎么更好的建设我们的国家吧!”
想想也是,现在鹰酱封锁我们已经六七年了,就算是刚解放那会出国留学的,现在也都应该已经毕业了,愿意回来的早早就应该已经回来了。
至于那些到现在还没回来的,大概率已经不会回来了。
在原来历史上,建国初期最后一次西方留学人才回国的高潮,也就是今年结束的。
因为这个时期,我们在西方国家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家,就是钱先生和钱先生几人。
除了已经明确不回来的那几位,既然他们两位都已经被鹰酱允许回来了,那么想回来人才的大部分都已经回来了。
下一次留学人才回国的高潮,那就要等到几十年后了。
对于其他人能不能回来,杨宁不怎么关心,可是对于我们的“半导体之母”林女士能否回来,杨宁却格外的的重视。
因为他已经将集成电路的已经设计出来了,就等着这位回来后解决半导体材料的问题呢。
虽然知道历史上林女士这个月的月底就会登上我们的土地,但杨宁还是有点不放心。
想想钱先生还负责呼吁我们留在鹰酱人才回国的事,于是杨宁担心的问道:“我们这次研究出的风洞,会不会影响林女士回国的事?”
“林女士?”钱先生先是愣了一下,随即马上想到了林女士是谁,于是笑着说道:“放心,自从我们的106机和107机研究出来之后,为了我们在晶体管计算机领域的发展,上面已经加快和鹰酱协商林女士回国的事了。”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现在她应该马上就到家了。”
听到钱先生的话后,杨宁内心也松了一口气。
虽然没有林女士,我们自己最后也能够研究出自己合格的半导体材料,但那就不知道需要多长时间了。
更何况林女士不仅仅亲自参与过半导体材料的研究生产,而且历史上她这次回来,可是了6800美金带回来了成品的半导体材料。
这些材料,可是现在鹰酱在半导体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
接下来钱先生和郭先生俩人讨论了一下他们各自在研究中遇到的问题,杨宁作为专用的辅助工具,此时也只能在一旁查漏补缺,给他们算算数据。
没办法,虽然杨宁之前已经很努力的学习空气动力学方面的知识了,可是最后还是无法跟上这两位大佬思维。
只能说,还真是天赋决定上限,努力决定下限。
现在杨宁虽然可以拍着保证,自己在空气动力学领域的基础知识不差这两位多少,可是在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创新方面,还是和这两位差了许多。
临走的时候,钱先生再次叮嘱了杨宁一句:“过几天我会将导弹设计的图纸给你,到时候别忘了尽快处理一下。”
也不怪钱先生这么重视,西北那边最后一次模拟核试验已经完成了,核弹最后的模型也已经送回了四九城。
为了确保之后的两弹结合能够顺利完成,等到这边导弹设计完成之后,钱先生还需要亲自去一趟西北。
“明白,等到你们这边的图纸出来后,我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钱先生果然没有说错,几天之后,杨宁就得到了林女士踏上国土的消息。
但此时杨宁正忙着一边配合钱先生那边处理导弹的设计中的计算问题,一边配合着郭先生和俞院士完善爆轰理论的研究,所以暂时没时间研究别的。
就在一片忙碌中,杨宁度过了这一年的春节。
在此期间,我们和老大哥关于风洞技术的交换问题也达成了协议。
考虑到之前郭先生提交上去的杨宁设计的那款空空导弹比现在老大哥的技术还要好,加上我们自己的弹道导弹也进入了最后阶段。
所以在我们放弃了这两项导弹技术的前提下,老大哥用自己现在的防空导弹,反舰导弹和空对地导弹技术,加上他们的半导体技术和关援助我们一些我们急缺技术设备后,完成了这次交易。
正是因为这次交易,也让老大哥注意到了我们现在的发展,知道我们这边一定还对他们藏了什么,不然我们也不会就这么放弃那两款导弹的技术。
如果仅仅只是这样也就罢了,更让老大哥担心的是,这次交易我们只要技术不要设备,那么这是不是说明,我们现在已经能够自己设计制造生产这些导弹的设备了呢?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岂不是说这个小老弟,他们的工业生产水平已经快要赶上自己了。
于是,老大哥再次加大了对我们的试探。面对这种情况,上面早就预料到了,当初我们在布局这些技术生产的时候,就选择了老大哥影响力比较弱的南方,甚至一些核心关键技术,更是选择了将研究所和配套生产厂建在在群山环绕的大西南。
至于其他的技术,那也只是故意放在外面让其他人知道的。
老大哥这边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仅仅是我们放在外面放别人知道的东西,就已经让老大哥感到十分惊讶和警惕了。
通过老大哥的调查,他们发现,虽然现在我们在工业规模上还远远比不上老大哥,但是在技术水平上,现在似乎已经和老大哥不差多少了。
特别发现我们已经能够小规模的生产数控机床后,更是让老大哥对我们产生了浓浓的警惕。
因为数控机床这个技术,老大哥他们自己现在还在研究当中。
老大哥也没想到,自己还在研究自己的第一台数控机床,自己这个小老弟却已经能够小批量生产了。
结合他们在鹰酱得到的情报,老大哥太明白数控机床技术对一个国家高精度加工的重要性了。
这个发现,让老大哥更不能将自己的情报部门突突了。
于是很快,老大哥又开始和我们商量引进数控机床的事情。
但是这一次,我们却提出了只卖不换的原则。
虽然我们更加先进的晶体管数控加工中心已经研制成功,并且已经开始分配到了西南那边的保密单位工厂,但是面对老大哥这种得寸进尺,绰绰逼人的态度,我们还是决定留一手。
老大哥那边一开始也十分愤怒,但是考虑到刚刚为了得到了我们的风洞技术,已经和我们闹得有点不愉快了。
加上考虑到现在这种先进的设备也只能用在高端军工领域,也买不了多少,并且他们自己的数控机床技术也已经快要设计出来了。
所以这次老大哥为了缓和双方的关系,竟然在再考虑了一番后,罕见的接受了我们的建议,向我们这边进口了一批数控机床设备。
至于说支付费用,就直接在我们的欠款中扣除就是了,反正我们欠老大哥的钱还有不少,大不了今年从我们这边少拉点矿产和农产品就是了。
杨宁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暗暗松了口气。
只要老大哥那边愿意用我们的工业产品抵消欠款,那么面对两年后的困境,我们也能从容不少。
这也是杨宁之所以这段时间搞出这么多成果的原因。
我们自己这边的成果多了,那么从老大哥那边引进的技术就少了。
这么一来,我们欠老大哥的钱也同样就少了。
更何况加上技术交换和工业产品抵债,这样一来,我们还老大哥的贷款也能轻松不少。
加上现在全国各地都在大规模搞工业建设,想必接下来我们也不用走的那么急了吧。
“赶上约翰牛超越美国?切!”
杨宁不屑的想道:“我们现在的工业产能,恐怕已经超过日落西山的约翰牛了吧!”
只不过因为我们发展时间短的原因,在有些方面,我们的工业技术积累还比不上牛爵爷罢了。
只要我们走的稳,杨宁相信,我们实现后世那种盛世,时间一定能够缩短几年。
时间二月份,在钱先生的领导下,我们设计的第一款导弹终于出了完整的图纸。
“嘶,这就是我们设计出来的第一款导弹?”
看着图纸上导弹的效果图,杨宁忍不住吸了一口凉气。
虽然通过之前的零部件图纸,杨宁内心早就有了一些猜测,但是看到和现在世界其他国家弹道导弹主流设计截然不同的效果图后,杨宁还是忍不住惊讶的问道。
这款导弹弹头呈尖锥形,如果不是尾段没有扩张形裙段,杨宁都以为这是老大哥ss5短剑提前诞生了,并且被我们拿到了他们这款导弹的设计资料。
但是想想一想到老大哥的短剑明年才开始研发,杨宁就把这种荒诞的念头抛出脑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