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东风快递求订阅
拿到全套的导弹设计图纸后,杨宁也不敢耽误时间,陪着钱先生的导弹研究项目组窝在位于中科大的航空航天研究院一起算了整整三天时间,这才将整个导弹的设计数据算完。
“钱先生,你真是太厉害了,整个设计图纸上的数据没有一处错误。”
起早贪黑的忙了三天,在整个导弹研究组的配合下,杨宁终于将导弹设计的数据资料处理完。
看着没有一丝错误的设计图,杨宁由衷的佩服道。
“呵呵,这些都是整个研究组的功劳,不然就算我有三头六臂,又能捻几颗螺钉。”
“再说之前每一份零部件的设计图纸也不是你帮忙处理的?你这是夸我还是夸你自己啊?”
钱先生听到杨宁的话后先是谦虚的笑了笑,随即看着杨宁揶揄道。
还没等杨宁客气两句,钱先生又一脸感慨的握住了杨宁的手,感激的说道:“不过这次真的要谢谢你了,要是没有你这段时间的全力配合,我的一些设想也不可能在这份图纸上实现。”
杨宁看到一脸真诚的钱先生,这一刻终于明白了一位孜孜不倦的科学家,终于将自己的设想在现实中实现时的心情。
“恭喜!”杨宁此时也由衷的恭贺道。
这份图纸完成后,立马就有人将这份图纸送了上去。
“这份图纸已经经过杨宁同志的核算了吗?”
聂主任得到图纸之后,谨慎起见,再次问了前来送图纸的保密局的工作人员一遍。
毕竟这可是弹道导弹啊,按照图纸上的设计说明,这款导弹一旦成功,射程将达到1700公里,载弹量也将达到1.3吨。
1.3吨的载弹量,这不正好比邱小姐的设计重量多一点吗?
“是的,这些设计图纸上的数据全都经过杨宁同志的处理了。”
保密局工作人此时也强忍着内心的激动,大声汇报道。
“好,好啊!真是太好了!”您聂主任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激动的连续喊了三声好。
之前鹰酱可是好多次对我们进行过核威胁,现在全国上下,全都憋着一肚子气。
1700公里的导弹射程,虽然比不上鹰酱三年前已经试飞“丘比特”中程导弹的2400公里的射程。
但是和鹰酱丘比特那一枚100万美金的造价和8公里的误差比起来,在各研究所的通力合作之下,我们这款导弹预计批量生产后的造价一枚仅需要60万的民币,最大不超过一公里的误差更是甩了丘比特不知道几条街。
再说1700公里的射程,已经能够把鹰酱在第一岛链的军事基地全部覆盖了,到时候鹰酱想要对我们进行核威胁,也要考虑一下后果了。
确定导弹的设计图纸没有问题后,为了尽快完成导弹的生产,上面专门组建了一个导弹生产协调小组。
钱先生作为导弹的设计者,也也成为了这个小组的副组长,组长由聂主任亲自挂帅。
一些精密零部件,就交给安装了最新的数据加工中心的某西南研究所。随着一声令下,全国相关单位和工厂全部快速运转了起来,在各单位的通力合作下,二月初出的导弹设计图纸,到了二月底,等比例导弹模型就造出来了。
这天,四九城郊外,已经被命名为501实验室里,已经汇集了许多领导和科研人单位的负责人。
随着一声“点火”令下,jp4激波风洞,也就是之前为了吹导弹模型应急研究出来的风洞,立马发出这一阵轰鸣。
轰鸣声仅仅坚持了不到一秒钟,但是在短短的不到一秒的时间里,导弹模型却已经模拟出了高速飞行等我飞行姿态。
各种观测仪器也在这短短的时间里,搜集了大量的数据。
眼看着导弹模型在这短短一段时间里没有发生破损或者飞行不稳定的情况,现场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
甚至一些参与了这款导弹的研究人员忍不住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导弹模型在高超音速下没有发生弹体破坏或者飞行姿态不稳定的情况,那么也就意味着他们的设计没有问题。
领导前来参观的领导看着激动的人群,一边鼓掌一边欣慰的点着头,对一直陪同在他身边的郭先生轻声问道:“这次实验成功,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的这款导弹没问题了?”
“还不能确定。”钱先生听到领导的话后耐心的解释道:“这只是导弹的设计模型,而且只吹了一次,搜集到的数据也不是很完整。”
“想要得到最后的结果,接下来还要用模型多吹几次,接着还要对导弹的各个部件进行全尺寸模型吹几次后,才能得到最终的结果。”
“不过既然这次实验的成功,也说明我们的设计没有什么大问题,接下来只需要根据吹出来的数据稍微调整一下就好了。”
“嗯!”听完钱先生的解释后,领导也赞同的点了点头:“谨慎一些是好的,不过看到导弹的模型顺利飞起来,我相信距离我们生产出自己导弹的那一天不会远了!”
考虑到安全因素和保密原因,领导和在场的科研人员进行了一番亲切的交谈后,就离开了这里。
在我们的导弹没有真正造出来之前谁也不敢保证隐藏在暗处的敌人会不会搞破坏。
而作为专门为导弹研究建立的501风洞实验室,自然也是那些人关注的重点对象。
虽然在我们和老大哥完成这款风洞的技术交换后,老大哥那边也不再关注这里了,但是可别忘了,对面还有个校长呢。
经过一次次的风洞实验,实验的对象也从一开始的等比例模型变成了全尺寸零部件,搜集到的数据也越来越完善。
这些数据经过杨宁的计算处理后,钱先生和他领导的导弹研究小组也根据这些数据对设计图纸进行一次次的微调。
终于在在各项指标都达到了现有技术水平的最佳数据后,我们的第一颗自主研发的导弹也被成功制造了出来。
和历史上一样又不一样,一样的是这款导弹依旧被命名为压倒西风的东风1号。
不一样的是此时的东风1,已经不是历史上的那枚东风1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