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0章 迟迟没有伏子厚的消息(1 / 1)下雨我带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0章 迟迟没有伏子厚的消息

张氏府邸内。

赵憾听到仆人的议论后,整个人都处于懵圈之中。

伏子厚领兵,破解清河县之围,大败反贼大军!

赵憾整个人此刻都有些恍惚,这突如其来的讯息实在太大,让他整个人一时间都有些缓不过来。

“也就是说,子厚是在清河县,大败反贼大军后,方才过来黎阳……”

自言自语间,赵憾一想到在城外,面对自己的询问,问从哪里绕路,子厚说是从清河县过来,并未绕路。

原来是真的没有绕路!!!

院子里。

赵憾看着自己的双手,苦着一张脸,突然感觉与伏子厚的差距好大,也终于明白父亲为何如此照顾伏家。

“父亲,你不仅没有看错,反倒还是有些低估子厚!”

赵憾已经能想到回到村子里,与父亲、四叔说这件事,父亲与四叔的样子。

“请!”

“请!!”

突然听到声音,赵憾看去,就看到汲郡太守王敬、黎阳仓守将陈棱,以及汲郡主簿崔信,三人正来到府邸里。

张府的正堂内。

伏子厚正恭恭敬敬的与杨瑾、杨苑博等杨氏老者交谈,突然就看到三个人到来。

“杨兄,可有听闻清河县消息?”

王敬对着杨瑾行礼道。

看到王敬,杨瑾、杨范博、杨乐虽然脸上依旧露着笑容,但伏子厚敏锐的察觉到,比起方才与自己说话的笑容,如今这三个杨氏老者的笑,虚假不少。

伏子厚很快便想到在城门时,赵憾说过的话,显然王敬此前不断推脱,让杨氏众人都有些心冷。

“王兄!可知此人是谁?”

杨瑾抬手还礼,随后笑着示意王敬看向伏子厚。

看到王敬、陈棱、崔信疑惑的眼神,杨瑾也没有拐弯抹角,而是直接把伏子厚的名字说出来。

“这位少年,便是伏子厚!”

杨瑾说道。

听到杨瑾的话,王敬、陈棱、崔信纷纷一脸吃惊,随后看向伏子厚。

“子厚,这位是汲郡王氏,太守王敬!这位是虎贲郎将陈棱!这位是汲郡主簿,清河崔氏崔信!”

杨瑾给伏子厚介绍道。

与伏子厚说话时,杨瑾老脸上的笑容,要显得更为真实。

显然与伏子厚解救杨善会,有很大的关系。

“子厚!拜见王太守!拜见陈将军,拜见崔大人!”

伏子厚连忙抬手说道。

虽然伏子厚年纪小,但面对伏子厚的行礼,王敬、陈棱,崔信三人,全都抬手还礼。

“不必多礼,当真是少年英雄!听闻你是用蓨县囚徒,前往清河县与反贼交战?”

王敬看着伏子厚,惊奇的问道。

虎贲郎将陈棱也是如此,比起王敬,为隋朝领兵上战场多年,昔日前往高句丽、参与平定杨玄感叛乱的他,对伏子厚的举动,更为惊讶。

只有领兵之人,才知道用不到一千囚徒,击败反贼大军,到底有多难得。

而且从清河县传来的消息看,这少年不仅胆识过人,还颇有谋略。

“回太守,子厚确用囚徒!”

伏子厚抬手说道。

“崔贤侄,子厚如此年纪,便骁勇卓绝,可惜我杨氏目前尚无适合族女,听闻贤侄膝下,尚有两女未嫁,老夫我便帮子厚问问,贤侄不如许配一人给子厚如何啊?”

杨瑾比四十七的崔信,要年长十多岁,故而喊崔信为贤侄。

比起王敬、陈棱,三人中,杨瑾更为亲近崔信。

其一是彼此都是郡望世家,其二是清河县之围,一直着急寻关系势力的,都是杨、崔、谢三家。

这几日因为清河县的事情,他们关系也是变得很熟络,如今危机散去,自然不免开开玩笑。

“哈哈哈!!!”

听到杨瑾的话,杨范博、杨乐二人都忍不住笑起来,倒是正堂内的张老,与其他名门,没有多少笑容。

听着伏子厚的姓氏,众人都知道,伏子厚并非望族名门,故而比起杨氏、崔氏,他们这些普通名门世家,才是最需要将族中女子,嫁给俊才,为家族寻求崛起的机会。

听着杨老已经开口,他们自然不能再说话。

“杨老,子厚已有未婚妻!”

伏子厚也没想到,杨老如此热情。

或许是见到清河危机解除,让杨老等人放松下来,心情很好,反正在见过那么多长辈之中,唯有眼前的老者杨瑾,给伏子厚的感觉最为随和,看不出半点古板、严厉。

“傻小子,你崔伯父可是清河崔氏!”

杨瑾一脸恨铁不成钢的叹口气,随后看向崔信。

“若非两年前,杨玄感,不,是枭玄感举兵叛乱,你崔伯父也受到牵扯,今日你崔伯父,恐怕已经由齐郡郡丞!升为齐郡太守!你别看如今齐郡通守是张须陀,但早些年,你崔伯父是齐郡别驾时,与张须陀的地位,也是旗鼓相当!”

杨瑾给伏子厚介绍道,言语间满是可惜,当年清河崔氏在杨玄感叛乱中,实在被牵扯太深。

“怎么样,后悔自己说有未婚妻了否?”

杨瑾说完,还笑着询问一句。

伏子厚听着杨瑾的话,有些震惊的看向崔信,四十多岁就成为齐郡别驾,这也太厉害了些。

如今却被贬为主簿……

“伏家早年中落,家徒四壁,子厚生父为照顾一家老小,来往行商!逢婚约之妻不弃!”

伏子厚回过神,抬手与杨瑾解释道。

伏子厚言语间,并没有直接说,自己因有未婚妻,故而拒绝杨老的好意,拒绝所谓崔氏之女。

而是先说出自己是商贾之子,而后告诉杨老,未婚妻一直以来都不嫌弃自己,自己怎能抛弃她。

“商贾子弟!”

“他是商贾子弟!!”

随着伏子厚的话音落下,正堂内张氏以及其他名门士族的人,全都议论起来。

就连杨老、王敬、陈棱、崔信等人,也纷纷意外的看向伏子厚。

整个正堂之中,听到伏子厚的话,唯一没有惊讶的,或许只有谢章远、谢叔元、谢叔度,他们早已知道伏子厚的家境。

“能坦坦荡荡,方为丈夫,其父为顾老小,不应为耻!”

杨瑾看着伏子厚,抚摸灰白的长须说道。这下轮到杨瑾有些尴尬,并非是对伏子厚,而是崔信。

但凡伏子厚有个正常一点的出身,哪怕没落寒门,他方才说的话,也不至于有过错之处,毕竟伏子厚年少尤勇,又于清河县外领兵杀敌。

偏偏伏子厚是一个商贾之子。

这让杨老对崔信说的那番话,哪怕无意,却也有些辱人的意思。

毕竟杨老是弘农杨氏,以弘农杨氏的身份对崔氏说出这话,实在容易让人误会。

“杨老所言有理!”

崔信赞同杨瑾的话,随后看向伏子厚。

“既有不弃之妻,当携手白头!此番清河崔氏承蒙伏家郎君出手,日后若是需要,尽可开口!若是有机会,信有三子,可为伏家郎君好友!”

崔信抬起手,对着伏子厚说道,轻飘飘的一句话,便把话引到清河崔氏,以及自己的儿子身上。

…………………………

蓨县李府内。

李老夫人在后院里,有些焦躁不安。

“子厚为何还未回来?可有子厚消息?”

李老夫人叹口气。

伏子厚一日没有回到蓨县,李老夫人实在担心伏子厚的安全,毕竟几日前崔笃行就说,伏子厚带人去追杀贼首张金称。

怎么那么多天过去,一点消息都没有。

“娘,已经派人去打探消息!清河县哪里也没见到子厚!”

鲍氏轻轻皱眉道。

“这两天,清河县发生之事,已经在蓨县内传开!也幸好有伏志夫妇帮拖着,不然怕是伏老他们,早就听到清河县发生的事情!”

鲍氏有些无奈,因为担心被伏家知道,让伏老提心吊胆,于是只能告诉伏志夫妇二人,让夫妇二人拖着伏家人。

可这样瞒下去,也不是个头,这伏子厚一直没有消息,其父母肯定会开始怀疑。

“娘,要不还是与伏叔父说了吧!”

鲍氏建议道。

不过话音方才落下,就被李老夫人否定。

“这大冷天的,你伏叔父这一把年纪,要让他天天守在门口?”

李老夫人看向鲍氏,语气有些责怪,随后看向四儿媳卫氏。

“四郎、五郎那里可有消息?”

李老夫人问道。

四郎李少植、五郎李立言都在武阳郡。

“娘,没有!”

卫氏摇摇头。

火炉旁。

与鲍氏、韦氏坐在一起的周氏,看着家母李老夫人,这几日因为伏子厚担心得睡不着,有些无奈。

如果不是知道伏子厚是伏老孙子,别人还以为是李家孙子呢!

不。

李家的儿孙,也没见老夫人那么上心。

那晚上得知伏子厚立功,老夫人那老迈的脸颊上,笑容就没停下来过,跟自己爱孙立功一样。

想到这些。

周氏看着李老夫人,心里已经预想到,等伏子厚平安回来,往后李老夫人还会数落自己。

数落当初不是自己作祟的话,伏子厚就是自己的女婿。

李府的客房中。

听着李府仆从的禀报,崔禹哲皱着眉头,看着仆从离开,随即回到房间,不安的来回走。

“为何还没有子厚的消息?莫不是出了什么事?”

崔禹哲有些担心。

昔日他领兵去驰援清河县,并没有与张金称交过手,但却体验过,反贼人马的凶悍。

眼下看着迟迟没有伏子厚的消息,崔禹哲也生怕伏子厚出事。

伏子厚不止拿着小妹的剑,还拿着他的身份牌,说起来,伏子厚领兵前往清河县,也有他的原因。

窗旁。

崔文瑾拿着手里的剑,趴在木桌上看着,双眼仔仔细细的看着剑刃上的每一个缺口。

剑身已经没有弯折,剑鞘也清洗过,当铁匠询问是否要打磨剑刃时,崔文瑾鬼使神差的说不用。

他会在哪里?

是不是已经出事?

崔文瑾看着自己的佩剑,这两日心里一直都不安着。

当初还以为他是一个骗子!

崔文瑾一想到,当初因为骗自己酒的事情,误以为去清河,他也是在骗自己……

骗子……

突然,窗前的崔文瑾想到什么,缓缓起身,面露思索。

“兄长!他会不会去了黎阳?”

崔文瑾轻声说道。

“黎阳?他受了伤,为何还要去黎阳,负伤去黎阳,这怎么可能?”

崔禹哲听到小妹的话,摇了摇头,不认同这个猜测,原因是自己知道,伏子厚约见谢氏,是因为酒。

但伏子厚方才领兵上战场,而且还负伤在身,就算与谢家有约,也不可能这时候去黎阳。

与谢氏见面,随时都可以,根本不着急于这一时半会,而且谢氏得知原由,也不可能会怪罪。

“不,兄长,我就感觉他在黎阳!让我一个人去黎阳看看好不好?”

崔文瑾坚持想要去黎阳找人,见到人她实在不安心。

“年关将近,就算他不在,也可以看望父亲!”

崔文瑾说道。

“兄长随你一起去!不许你一个人去!”

崔禹哲看着小妹,虽然不认为伏子厚在黎阳,但还是答应陪小妹去一趟,就当去见一见父亲。

父亲或许已经听闻清河县的事,但定然还没见过伏子厚,自己便借机与父亲说一说伏子厚。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