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1章 窦建德的来意(1 / 1)下雨我带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1章 窦建德的来意

住宅内。

在安静的气氛中,高氏众人正在围着火取暖。

长孙无忌看着小妹那面露笑意的模样,有些无奈,小妹是真的不怕大伯,没瞧见大伯的脸色,已经阴沉到难看。

“父亲!”

高瑾这时候急匆匆的跑进屋子,看向父亲高士宁。

“高鸡泊的人说,窦公已经带着瑛开、曹湛、崔履行离开高鸡泊!”

高瑾气喘吁吁的说道。

听到高瑾的话,别说高士宁、萧氏、长孙无忌的母亲高氏,就是观音婢、长孙无忌、高履行都知道,窦建德为何离开高鸡泊,又是去了哪里。

“要不,李家的事情就算了!”

萧氏看着儿子高瑾,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模样,又看着丈夫一脸阴沉,于是叹口气,轻声说道。

李姹终究是自己的外孙女,那伏家小子虽然是商贾之子,但眼下也证明是一个有才能的少年。

“休要再提此事,贱种就是贱种!再如何善战,也改变不了其贱种的身份!”

高士宁听到妻子的话,瞬间暴跳如雷,怒目圆睁的看着妻子。

一把年纪的萧氏见状也只能闭上嘴巴。

“履行!去一趟李府!”

高士宁知道昔日在门外,对李姹与长孙弄珪说出那番话,已经是与李府撕破脸,自己与高瑾都不合适去,于是眼下只能看向侄儿高履行。

“告诉窦建德,若是还想有高氏支持,就不要那贱种为部下!有他,就没有老夫!”

高士宁吩咐道。

“是!伯父!”

高履行起身,恭恭敬敬的对大伯行礼。

听到大伯的这番话,高履行哪里还不清楚,大伯这番话里的严重性。

要知道大伯此番回来,除去祭祖,便是已经决意要辅佐窦公,为窦公劝说高氏、萧氏。

“别让表兄去李家!高家已经与李家翻脸,为何还要让表兄去丢人?”

正当高履行准备离开的时候,突然观音婢的声音就传来。

看着观音婢,高士宁的老脸上,因为愤怒,青筋都有些突显出来。

“兄长,你陪小妹去一趟!我们把大伯的话,告诉那些人!”

观音婢对着长孙无忌说道,无视大伯的脸色,随即缓缓起身,看向表兄高履行。

“表兄,你留在家里!”

观音婢说话间,语气要多温柔便有多温柔。

别看高履行年长观音婢许多,但这一刻看着观音婢,高履行却格外安心、踏实,故而听话的点点头。

“大伯,无忌便与小妹过去一趟!”

长孙无忌起身,对着高士宁抬手行礼道。

听着身后小妹离去的脚步声,长孙无忌哪里还不知道,大伯高士宁让高履行去李府的举动,不顾高履行的感受,让小妹很生气。

当初自己与小妹,还有娘亲,被长孙氏那些人赶出家门时,是舅舅高士廉亲自把他们接回家里,为他们与长孙氏翻脸。

如今舅舅被贬交趾,距离这里无尽之远,大伯忽视表兄高履行,但小妹不能。

“母亲,孩儿先出去!”

长孙无忌对着母亲行礼之后,便转身离开。

蓨县的街道上。

长孙无忌陪着观音婢走着,听着沿途街道,不少人都在谈论清河县的事情。

“没想到,那伏子厚,还有这般本领!倒是真让人无法小觑!”

长孙无忌说道。

听着一些人谈论着那些立功的囚徒,不仅自己与家眷得到自由身,更得到不少钱财,长孙无忌由衷的感慨,当日是走了眼,没想到那看起来儒雅随和的少年,有如此大的能耐。

至少长孙无忌自问自己,是没有这般能力。

“等回到京兆,定要将此事告知世民!这般大才,若是留给别人,怕世民知道,都会怨怪于我!”

长孙无忌说道。

走着走着的观音婢,停下脚步,无奈的看向自己兄长。

“窦建德定会亲自去见大伯,劝说大伯,兄长勿要乱言!”

观音婢哪里不明白自己兄长,打的是什么主意,自从兄长认识丈夫世民后,那恨不得所有心思,都放在世民身上,把所有好的,都要给世民。

“小妹!”

长孙无忌尴尬的笑道,连忙追上前,与观音婢走在一起。

“可,总不能眼睁睁看着这般有勇有谋之人,去效力……贼寇!”

长孙无忌一边走,一边看向观音婢说道,还看向四周其他路人一眼。

“小妹,别说你好歹也是世民的妻子,就是看在表侄女李姹的份上,也不能让伏子厚与那些贼寇厮混一起才是!”

长孙无忌有些惧妹,虽然不敢生气,但言语之中,也表露着不满。

“伏子厚说起来,也是世民的表侄女婿……”

长孙无忌小声抱怨道。

观音婢叹口气,停下脚步,看向自己的兄长。

长孙无忌看到小妹面无表情的看着自己,既不生气,也没有笑容,不到几息就讪讪笑起来,可是又觉得自己说得没错。

“你觉得窦建德,能劝说大伯?”观音婢露看向自己的兄长,轻声问道。

“那万一呢?”

长孙无忌见到小妹没有怪自己,顿时松口气,随后想到那窦建德,也是一脸凝重。

“小妹,那窦建德你我都有见过,无论谈吐,还是为人,不是一般人能有,听闻此人颇有义气,当年亲人去世,千人送行,而近在高鸡泊,也是与士卒同吃同住,所得钱财,皆赠士卒!”

窦建德有太多值得夸的地方,长孙无忌不想全都说出来,毕竟相信自己都知道,小妹不可能看不出来。

“叫你这段时日与我去李府,你不敢去!”

观音婢有些无奈,没好气的看向自己的兄长。

看着兄长一脸疑惑的模样,观音婢便继续走着,看着前方。

“李老今年已经六十八,许是今年江面结冰很早,天寒地冻,不能骑马徒行,故而李老今年并未回蓨县!如今伏家与李姹的婚约定下,不管是伏家,还是李家,年后都会让伏子厚去拜访李老!加之伏子厚方才击败反贼,解清河之围,清河郡丞杨善会以及清河崔氏,都会为伏子厚去朝堂请功!”

观音婢说到这里,看向一旁的兄长长孙无忌。

“不管窦建德是否能劝说大伯,不管窦建德是否拉拢到伏子厚,年后,世民都有机会见子厚!”

观音婢说道,看着兄长一脸愣神,随后逐渐欣喜的摸样,最后兴奋起来的摸样,懒得再理会自己兄长。

“对啊!小妹!为兄怎么就没想到!只要子厚见到世民,加之表姑父的身份,还怕留不住子厚?哈哈哈!”

大街上,长孙无忌一脸兴奋的笑道,看着前方快一两步的小妹,简直是佩服至极。

李府。

正堂内,随着几个火炉烧着木炭。

窦建德、瑛开、曹湛、崔履行,纷纷跪坐在一张张木桌后。

得知清河县外的张金称大军,是被一个叫做伏子厚的少年,统领囚犯组成的援军给打败,并且反贼猛将徐晋鹏,还被斩于战场之中。

窦建德忍着好几日,直到确认杨义臣统领大军,返回北方,这才迫不及待的来到蓨县,来到李府。

“靖节兄,实不相瞒,建德上次过来,便是因伏子厚!只是不想走漏风声,故而才有所隐瞒,还望靖节兄见谅!”

窦建德抬手,对着李靖节说道,坦白说出来意,并且也直言上一次也是为了伏子厚而来。

如果说,当初窦建德想要见到伏子厚的心,已经到达极致,那么此刻看着李靖节,窦建德一想到伏子厚,呼吸都已经有些急促。

宛丘的观察判断,调动囚徒的胆识,设下疑兵勾引张金称大军的谋划,以及最后亲自领兵的果敢!

这当初曹湛、崔履行不断举荐的话,窦建德终于体会到其中分量,眼下不仅仅理解彼时二人的心情,甚至窦建德想要见到伏子厚的心,比当初二人更甚。

“窦公,靖节也实不相瞒,我们李府,也已经几日没有子厚消息!”

李靖节一脸苦笑,对着窦建德抬手说道。

比起窦建德的坦白,李靖节这时候才是尴尬,毕竟无疑直接拆穿昔日撒谎隐瞒的事情。

母亲倒好,听到窦公过来,直接在后院与女眷聊天,自己不得不亲自面对窦公。

“这……”

窦建德听到李靖节的话,不由得看向曹湛、崔履行一眼。

就连瑛开也一脸古怪,有些怀疑李靖节,毕竟万一李靖节依旧隐瞒,不与他们说……

“靖节敢问,昔日二位可是与子厚有误解?为何子厚来到蓨县时,特地言及,若是听闻二位姓名,定要说出其已经离开蓨县!”

李靖节也知道窦建德等人的担心,于是一脸纳闷的看向曹湛、崔履行,把昔日为何隐瞒的缘由说出来。

“什么?”

“……”

崔履行、曹湛听到李靖节的话,也是一脸懵。

李靖节隐瞒的原因,居然是因为自己二人,并且是伏子厚的嘱咐,想到这里,崔履行、曹湛二人哭笑不得。

“糊涂啊!”

崔履行摇摇头,又是笑,又是无奈。

就连曹湛,也是笑个不停。

合着是因为当初的事情!伏子厚防着他们报复!

就因为昔日的小事,至于吗?

正堂内。

在李靖节疑惑的目光下,曹湛缓过来后,便抬起手,把当初的误会说出来。

“什么?当初子厚,在宛丘,便有过那般事迹?”

李靖节听到曹湛的话,一脸目瞪口呆,从曹湛嘴里,又是伏子厚路过城门时,通过观察,就知道贼人已经入城,又是后面推算出,其首领可能是消失一年多的卢明月,最后还不拘名利,将这件事情送给别人。

这……

这是自己双眼见到的伏子厚?

是自己那日在李府大门,在伏老身旁,看到的那个少年?

“此事还请靖节兄,勿要说出去!”

窦建德听到曹湛说完,也抬起手,看向李靖节,神情有些凝重。

清河县的事情,或许已经传开,但高士达那些人,还并不知道宛丘发生之事。

正堂外。

李琼带着观音婢、长孙无忌,要去见父亲与窦公。

但此刻听到正堂内的交谈。

李琼那倾城绝美的脸颊上,有一些失神,她眼下才知道,当初在宛丘,还发生过这些事情。

李琼身后,观音婢与长孙无忌,也不由得对视一眼,二人神情惊讶之余,更多的还是露出担心。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