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九十七章 蓦然回首(二)(1 / 1)木鬼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伴随灼烧,血点被烟灰侵吞,寸寸黯淡下来。

他揿灭了烟斗,起身回卧室。

房间里亮着一盏晕黄的珐琅灯,是苏青瑶特意留的。徐志怀缓步走到窗边,见她已然睡熟。侧卧,长发披肩,露出半张小脸。他伸手比了比,同自己手掌差不多大。睡久了,一只手跑到了外头。徐志怀想将它塞回被褥,可她倒像有意与他作对,他往里推,她偏要往外跑,怎么弄都弄不进去。

徐志怀放弃了,掌心覆在她的额头,无奈地笑了下。

故意的,是不是?

他想着,正要直起身,又听她喃喃:“志怀……志怀?”

“嗯,”徐志怀挨近,嘴唇贴在她耳垂。“吵醒你了?”

“没……”苏青瑶眯睎着眼,朝内拱了几下身子,给他让出空位。

徐志怀坐下。

“几点了?”她又问,黏糊糊的,嘴巴都没打开。

徐志怀不答,小臂撑着床,有如夜间动物般,寻着气息,碎碎地吻她的脸蛋。

“瑶。”

“嗯。”

“小乖。”

“嗯?”

“靠过来。”

低微的呼唤,分不清是说出来的,还是吻出来的。

苏青瑶被肉麻到了,眯着眼,直笑,笑到睡意全无。

她坐起,与他调换位置,叫他靠着床屏,而她平躺下来,蹭着一层深蓝的丝绒,半枕在男人的大腿。

“怎么还不睡?”她问,右手举起,想撩他的额发。可惜手不够长,没碰到。

徐志怀见了,相当自觉地俯首。

苏青瑶笑了下,指尖有一下没一下地撩他的额发,接着问:“是因为沈先生吗?”

徐志怀被猜中心思,稍稍沉默一会,才埋怨:“沈从之个蠢货,当初让他跟我一起来香港,船票都给他订了,不肯,非拖到现在……早几个月来,他女儿还能赶得上开学,哪像现在,又要白白浪费半年。”

“沈先生有他自己的考量。”苏青瑶说。“你担心就直说,别总是数落别人。”五指在发间穿行,弹奏钢琴般拨弄着,似乎要从中编出个小辫。

“担心什么?是他自己的问题。”徐志怀挑眉。“我说得是实话。”

苏青瑶忍不住笑道:“头发好硬,长长了也硬——但没你的嘴巴硬,徐志怀,你全身上下最硬的就是嘴。”

徐志怀不言,托住她的后颈去吻她。唇齿相依,舌头卷进来,好吧,好吧,他的嘴是软的,硬的是其它地方。软缎的睡衣踢到地板,雪青的底上开着小小的合欢花。她再度熟睡,偎依在他怀里,呼吸喷在耳垂。徐志怀环着她,手臂绕到身前,中指的指腹恰巧碰到她的肚脐,没来由的,他一圈圈地抚,似是能从她身上捏出一条脐带。夜静极了,偶有一缕晚风钻入,似有若无地吹到人身上,凉浸浸的。徐志怀闻着她均匀的鼻息,也静悄悄地睡去。

转眼到一周后。

渡轮抵达维多利亚港,在一个艳阳高照的晴日。

苏青瑶与徐志怀一同去接。

沈从之与她还能认出彼此,倒是他的女儿小玉,出乎苏青瑶的意料。少女今年刚满十六,那算算,沈从之应当是二十七岁左右有的孩子。这样看,生得也不算早,是他们太迟了。思及此,苏青瑶对着那张青春洋溢的面庞,略有些惆怅。

寒暄过后,几人乘车到浅水湾饭店,放了行李,又去楼下吃饭。饭厅经西斜的太阳一照,似麦芽糖吹的糖塔。席间,沈从之拜托苏青瑶辅导小玉功课。上香港的学校,英文得过关,然而自家女儿最差劲的就是英文。苏青瑶欣然应允,并主动请缨,要帮她挑选心仪的大学和准备入学考试。

酒阑人散,沈从之和女儿先回屋休息,约好明日再见。翌日是休息日,苏青瑶与徐志怀作导游,开车带他们去赤柱游玩。这里是监狱,也是渔村,但海景比浅水湾洁净,少了花花绿绿的巨型广告牌,放眼望去,天、云、海,连成一片,不分彼此。

苏青瑶租了一艘小型帆船,停泊在港湾。

交接的海员领众人登船,看过徐志怀的帆船驾照后,重新上岸。他在岸边用力一推船尾,叫帆船晃悠悠离岸。海风迎面,一阵阵吹鼓了风帆,雪白的小船在徐志怀的掌舵下,仿佛一块从小刀滑到铸铁锅的黄油,“滋溜”一声,在浑厚的大海中疾驰,眨眼功夫,便行至海中央。往后看,隐约能认出赤柱的礁石;向前眺望,有一抹岛屿的轮廓,山势颇高,望之如蓬莱,是最南端的蒲台岛。

徐志怀见状,指使沈从之收风帆。苏青瑶听了,连忙起身,帮着一起拉帆绳。不能叫客人起来忙,而她这个东家无所事事地坐着。

收起主帆,帆船自在漂泊。

几人坐在甲板,背靠软垫谈天。

日光垂落,千万条流苏,逗弄着镜一般的大海。不知过去多久,海面逐渐漾起薄薄的金雾,波浪起伏,引得船体摇动。

徐志怀感觉要变天,又看腕表,快到四点。他估摸玩得差不多,便说回去。小玉刚出海,还挺兴奋,跟成年人待一起久了,不自觉垮了脸。苏青瑶瞧见,就招呼她一起去放帆。她们合力解开控帆索,正顺风,主帆垂落,船如离弦之箭,朝前方驶去。徐志怀随即打转船舵,海面被划破,激起一道等肩高的白沫。

小玉是山城中人,人生头一次见海,是从上海登船来香港。不过堵在呜呜怪叫的汽轮里,闷得慌,哪有在帆船上来得刺激!她一手紧握绳索,一手张开,发出高亮的笑声。苏青瑶注视着少女的笑颜,也禁不住微笑。

帆船靠岸,沈从之第一个下船,跟等候已久的海员一同将船系在岸边。浪打湿了船头,苏青瑶生怕小玉跌跤,在身后小心护着她上岸。然而轮到她时,冷不防一道海浪扑来,船朝左倒,苏青瑶人朝后倾,幸而徐志怀眼疾手快地抱住她,才避免了人仰马翻的惨状。

“小心点,别光顾着扶别人。”徐志怀抱起她,一跃上了岸。

因为要乘帆船出海,苏青瑶穿得很轻便,一件绸制的白衬衫,领口系一条花色丝巾,下身是卡其色的长裤和平底鞋。所以徐志怀抱她的姿势也很随便,双手搂住腰,朝上一送,右臂趁机托住她的臀部,就扛起来。

苏青瑶搂着他的脖子,一阵脸热心跳。

她低头,目光落在他的鼻,嗔怪道:他也太不拿沈先生当外人!又想,还有孩子在呢,他这样,小玉见了像什么话。

想着,身子往下一坠,她飘忽忽落地。

不知是因为徐志怀这一抱,还是因为确实天色尚早,沈从之建议在沙滩散会儿步。小玉丝毫不感兴趣,耸起肩,发出一声长长的“唉呀”。苏青瑶这时也有点羞窘,想躲开沈从之,便说她带了排球,在车上,问小玉想不想打。小玉听后,立刻跑跳着搂住苏青瑶,吵着要与她一同去拿排球。

徐志怀与沈从之被留在海岸边。

日色西斜,赤金的暮色穿透二人的胸膛,在砂石上撕扯出两道瘦长的黑影。

那影一直延伸到海岸,到了涨潮的时刻,海浪一层比一层高,打来,顷刻间便浸湿了沙滩,也吞食了他们狭长的头颅。

“走走吧,”沈从之说。

徐志怀颔首,沿着海岸线,与沈从之并肩在沙滩漫步。

“来香港还习惯吗?”他开口,难得的主动问候。

难得到沈从之愣了几秒,才敢确认这不是幻听。

“习惯,”他回复,“苏小姐安排得很周到。”

“那就好。”

“你呢,霜月?”沈从之反问,“你怎么样?”

“刚开始还有点不习惯,现在好多了。”徐志怀想到什么似的,露出淡淡地微笑。“过的再差,也比重庆好,至少不必隔三差五逃警报,担心哪天炸弹落下来,丢了性命。”

“这倒是。”

沙滩尽头是断断续续的礁石,沈从之点着头,走到一块被海浪打磨光亮的礁石上。海风迎面,丈青的长衫被风卷着翻飞,露出内里灰黑的绸裤。他背手,深深吸气,尝到了一阵苦咸。

经过漫长战争的人,容易有白驹过隙的苍凉之感。

他长叹:“真不能细想……跟梦一样,好似昨日我们还在谈论抗战知道哪年结束,今朝便已迎来胜利……眨眼工夫,你我都成晚年人了。”

“中年,”徐志怀连忙纠正。“好容易我不说丧气话,改成你说。”

沈从之抿唇笑笑。“我一贯是最丧气的人,你跟承云,哪个都比我有拼劲。”

“也对,”徐志怀欣然应下对方的自嘲,随着他迈到礁石上。

不过既然已经提及张文景,他也就顺着话头问起来:“话说张文景,他现在是个什么情况。”

“伴君如伴虎,忧心倒台中。”

“一点脱身法子也没有?”

沈从之轻微地晃了晃头,幽幽道:“不知道,他的情况,说不准,我也不敢说。”

正说着话,一阵“哗哗”声袭来,由远而近,直到耳边。

徐志怀转头看向南海。

浪声过去,他再开口,嗓音低沉。“从之,你还记不记得,日本投降,一个月,只一个月,重庆的金价就暴跌七成……接着物价猛跌,生产出的商品卖不出价,民族企业相继倒闭。于是紧随而来的就是物价狂涨,莫说金价,连粮价都是两小时涨一次……经济完全乱套。”

“记得。”

“我很痛心。”徐志怀口吻淡淡的。“同仁排除万难扛过了抗战,好不容易才建立的一切,却在战后顷刻间化为泡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