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9章 皇帝难断家务事(1 / 1)萧楚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89章 皇帝难断家务事

德州待了两天,姜宁飞去了澳洲。

走的时候,乔安和加布里两家还依依不舍的。

老板母亲做的面太好吃,各种的样,还以为中餐就是那些中餐馆里的东西,没想到地道的中餐和美国那些中餐馆里的完全不同,压根就不是一个东西。

尤其是姜妈做的拉条子,让乔安和加布里天天都想吃。

比邓小芸和许文静两个二把刀做的强太多了。

北半球已经入夏了,澳洲却即将入冬。

天气已经转凉,感觉和老家暮春气温差不多。

穿短袖会感觉到冷,加一条外套刚好。

姜爸姜妈第一次来澳洲,出来的多了,早没了第一次走出国门时的那种焦虑陌生,尤其这里也是英语国度,姜妈觉的跟美国没什么区别,还能和牧场雇工聊上几句。

这个牧场条件比德州的牧场要好一些。

房间也更宽余,姜宁特意留了一栋房子自用。

一家人住进去,不用混雇工混住。

干什么都方便。

爸妈第一次来澳洲,天天待在农场也不像话。

总得出去走走看看。

姜宁没有时间,他过来有事,有几个农场要出售,他要去看看,还要参加一个老乡搞的活动,就找了个导游带着爸妈和侄女去转,自个去忙事情。

忙了一个星期,等到得空了。

才带着爸妈大侄女飞到珀斯,在西澳又玩了三天,才从珀斯飞羊城。

珀斯和国内没时差,飞到羊城后,歇了一晚第二天飞省城。

下午五点到了北安,把爸妈送回小区。

姜宁才坐着农场的大面包回农场。

回到家里,冯雨和冯雪正在做饭。

见他回来,也没什么新奇感。

就好像他去了一趟省城似的。

姜宁没看到婴儿车,问:“我女儿呢?”

冯雨说:“在楼上睡觉呢!”

姜宁道:“不是会翻了吗,怎么不看着点。”

冯雨说:“床上装了围栏,睡醒会哭,听到就上去了。”

姜宁就没再问,先上楼去看女儿。

到了门口,听到屋里有动静。

轻轻把门推开,先看到的是床上三面都装了八十公分的围栏,将床挡的严严实实,走到床边,就看到小家伙趴床上,一边吮着手指头,一边咿哦咿哦的不知道在咿哦啥。

小家伙明显视频进步的很大。

看到有人进来,就微抬着脑袋看着他。

“哟,我的宝贝睡醒了。”

看到女儿,姜宁就开心的不得了。

把中间的围栏放了下去,爬上床将小家伙抱起来。

小家伙看着他,依旧吮着手指头伊伊哦哦。

不哭也不闹腾,乖的不得了。

近月不见,小家伙又可爱了几分。

马上五个月了,已经学会翻身了。

难得的是睡醒了也不哭,自己玩。

这就太省心了。

姜宁亲了下小脸蛋:“给爸爸笑一个。”

小家伙看着他,咧着小嘴就笑了。

姜宁心情那个舒畅,检查了下纸尿裤。

尿的湿漉漉的。

先给换了个纸尿裤,然后才抱着女儿下床去一楼。

冯雨见他抱着女儿下来,一点不意外。

小家伙已经开始认人了,看到妈妈就咿咿呀呀的很高兴。

小腿还踢腾了两下。

冯雨亲亲女儿:“甜甜乖啊,妈妈和大姨做饭,你跟着爸爸玩。”

姜宁就抱着女儿去了沙发上,陪小家伙玩。

自从多了口人,家里就多了不少东西。

到处都是小家伙的东西。

沙发上丢着好几样玩具。

姜宁拿了个波浪鼓,塞到小家伙手里。

小家伙用小手握紧把柄,甩来甩去的。

pia!

波浪鼓扇在了她爹脸上。

也没什么力道。

四个月的奶娃能有多少力气。

姜宁乐呵呵的,一手托着小家伙,一手抓着小家伙的两只脚丫,看着女儿玩玩具,孩子太小,手上劲不足,一个小小的波浪鼓拿了几分钟,就有点抓不住。

波浪鼓掉在了地上。

姜宁又拿了个摇铃,塞到她手里。

小家伙拿着玩了会,又掉在地上。

玩了一会,晚饭做好了。

冯雨叫他把女儿抱过去,放在了婴儿车里。

然后三人围着餐桌吃饭。

一边吃饭,一边说了说出行见闻。

冯雨听说婆婆都学会了英语,还有点不信:“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

姜宁道:“没想到咱妈还挺有语言天赋,在农场待了二十天,就能跟老外交流了,不过也就只能听懂一些跟生活有关的简单句子,比如今天吃啥啊,多少钱啊,早上好之类,口语也就能说不超过三个单词的句子,稍微长一点的就抓瞎。”

冯雨羡慕:“那也很厉害了,比我都强。”

姜宁道:“其实口语不难学,你跟着我出去什么都不管,也不主动和人交流,哪像咱妈有事没事都要跟牧场那几个雇工交流,一次听不懂,说的多了总能听懂,就算听错说错了也不会不好意思,当然学的快,哪像你们都不好意思张口跟人交流,能学会才怪了。”

冯雨点了点头,认可了他的说法。

吃过晚饭,姜宁把女儿从婴儿车里抱出来。

小家伙挥舞着胳膊,冲着他笑个不停。

看上去很开心。

估计不想躺在婴儿车里,有人抱她就高兴。

姜宁抱着小家伙出了门,在院子里转了转。

揪了一片树叶给她,小家伙拿着玩了好久。

然后往嘴里塞。

“这个不能吃……”

姜宁忙抢过来扔掉,小家伙愣愣的望着他。

估计不太明白抱她的这个人为啥要抢她的东西。

抱着女儿玩了一阵,冯雨和冯雪收拾完出来了。

婴儿车也推了出来,让他把孩子放下。

不能一直抱着,不然抱成习惯就放不到床上了。

姜宁就把女儿放在婴儿车里,两人推着婴儿车出去溜达。

冯雪却没跟来,又回屋去了。

姜宁问道:“姐是不是有点不太对劲?”

冯雨点头:“最近是有点不对劲。”

姜宁就问:“什么情况?”

冯雨也不清楚,猜测道:“问她她也不说,但我估计跟孩子有关。”

姜宁不解:“跟孩子有关?”

冯雨点头:“我猜的,所以有个事我要跟你商量下。”

姜宁道:“什么事,你说。”

冯雨说:“我想让甜甜也叫姐妈妈。”

“这……”

姜宁有些意外:“那叫你什么?”

冯雨瞥他一眼:“你说呢?”

“呃……”

姜宁有些回过味来,这个问题确实问的有点傻,道:“这两个妈好像不太对劲啊!”

冯雨问:“怎么不对劲?”

姜宁想了半天,也说不出来哪不对劲,只好道:“随便吧,我没意见。”

冯雨点了点头:“姨再亲也是外人,让甜甜叫姐大姨,等于始终在强调她是外人,一辈子这么长,姐跟着我们怎么过的下去,所以我觉的让甜甜也叫她妈妈应该会比较好。”

姜宁点头认可:“也行,你拿主意吧!”

第三年了,别墅周围的景观树已经长的很大了。

有些树已经长到了十几米高。

看着就像是长了二十年的树。

别墅的三层小楼彻底掩藏在了树木中。

离的远了,只能看到树。

看不到楼。

转了一圈回去,姜宁推着女儿继续在楼下溜达。

冯雨上楼,不知道她怎么跟冯雪说的。

总之和冯雪下来时,冯雪哭的眼睛红红的。

冯雨没带孩子,让姜宁推着溜达。

在楼前架起了手机,放了一个短视频,继续学跳舞。

姜宁看了一阵,比上个月有进步。

但跳的还是不如他,身子没韧性,四肢不协调。

得长时间练习才有效果。

在家歇了一晚,第二天九点去办公楼。

办公楼上静悄悄的,一个人都没。

打电话问了下,原来闲的没事干,都去种菜了。

于是去了办公楼后面的菜地,几十号人摘菜的摘菜,犁地的犁地,干的不慌不忙,一点都不像是干农活的,旁边还停着辆运菜车,是新城酒店的车。

农场的蔬菜产量高,食堂用不完。

一部分就卖给新城酒店,给的价钱和舅舅一样。

老杨拿着一把铁锹,和几个小伙子在翻地。

头上戴顶草帽,颇有几分农民的味道。

姜宁过去,大伙也没新奇感。

老板今年越发不务正业,农场的事除了签个字几乎不管,成天到处乱跑,不是美国就是澳洲,坐在办公室签字的时间加起来不到三天,大家早就习惯了。

农场就那点活,所有的工作都是按部就班。

实在没什么折腾的,该干什么大家早就熟的不能再熟了。

最多搞销售的出去跑跑市场找找客户。

其他人的工作基本一成不变。老板在不在没什么区别。

老杨看到姜宁,也只是招呼一声:“回来了!”

姜宁点头,问:“你怎么还亲自撸起铁锹了?”

老头乐呵呵道:“干点活有好处,喝了几十年的酒,一身的毛病,我发现干点活,出出力气,晚上睡觉都睡的踏实,不做梦,人还是不能丢掉劳动,不然身体会退化的。”

姜宁打量几眼,道:“气色比去美国时还好了一些。”

老头心情愉快:“我也觉的精神比以前好了,以前老提不起精神,现在好的多了,中午不睡觉下午也不困,外面的两个农场咋样了?”

姜宁道:“还可以,运气挺不错,今年牧草价格好,能赚不少钱。”

老头点了点头,再没问。

孔芳菲凑过来:“老板,七月份没啥事,我打算和老公带着孩子出去转转?”

姜宁问:“去哪?”

孔芳菲道:“想去美利坚或澳洲,过去了住你农场,还能省点住宿费。”

69书吧

姜宁:“……”

这算盘珠子打的真特喵的响。

转了一圈,没见姚丽丽。

姜宁就问:“姚丽丽呢,怎么没来上班?”

孔芳菲说:“打电话也不接,不知道啥情况?”

姜宁就再没问,之前刚到澳洲时,姜妈和家里打电话,舅妈王霞说了个事情,张玉龙和姚丽丽小两口在闹矛盾,姚丽丽跑回娘家去了。

没想到班都不上了。

姜宁就有点想不通,两口子能有什么矛盾。

就算三观有点不合,互相包容一下就完了。

他和冯雨结婚一年多了,别说闹矛盾,架都没吵过呢,小事姜宁不计较,冯雨也很能装的住,就算有时不开心,也不会和他闹小情绪,搞的家里不安宁。

两口子能有什么过不去的坎。

姜宁是真的想不通。

关键这才结婚不到半年,怎么就闹的跑回娘家了。

转了一圈,去了趟菜地。

舅舅舅妈也在忙着摘菜,地头停着几辆拉菜的车,开春种的青椒下地了,菜贩子都在等着拉货呢,几十号人在地里忙碌,据说摘辣椒手快的一天能挣三百块。

姜宁转了过去,和舅舅舅妈聊了几句。

问了问表弟张玉龙和姚丽丽情况。

舅舅张跃东气的不想说,就说了一句:“娶了个糟婆娘家里再没安稳了。”

舅妈王霞说了实情:“姚丽丽太傻了,什么都听后妈的,开春不久,我领着上街给买了一身衣裳,结果回了趟娘家,就被后妈脱下了,回来穿的以前的旧衣裳,我看不过去,又领着出去给买了一身……”

姜宁插了一句:“姚丽丽上班有工资,她自己不会买,你给她买啥衣服?”

王霞笑笑:“就一个儿媳妇,我总想着能让他们过的宽松点,衣服我给她买,她的工资她攒着想干点什么都行,这个也没啥,后来听说她把工资卡都给了后妈,我就给张玉龙说让她和姚丽丽说,把工资卡拿回来,结果两人就吵了起来。”

姜宁那个诧异:“工资卡怎么会给后妈?”

王霞说:“听说她后妈要了。”

姜宁着实有点无语,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了,问:“吵了一架就跑回娘家去了?”

王霞说:“张玉龙打了他一个耳光,就跑回娘家了。”

姜宁就很意外,就张玉龙那面团一样的性格竟然会动手?

着实让他没有想到。

但话又说回来,能让张玉龙动手,可想吵的有多凶。

姜宁就问:“那咋整,不回来了?”

王霞叹着气说:“我和你舅舅去了一趟,又是说好话又是给人家保证的,张玉龙那个岳父不太好说话,把我们糟蹋一顿,让张玉龙自己去领人。”

姜宁问道:“张玉龙去了没?”

“没去!”

王霞道:“姚丽丽跑回娘家后,她爸过来把张玉龙打了一顿,张玉龙拗着劲,指天发誓的说再去姚家他就不是人,我和你舅舅也不知道咋办了。”

姜宁吃了一惊:“姚成武打张玉龙了?”

王霞点了点头,有点不想说这个。

舅舅张跃东脸色也不好。

自己养的儿子,自己都舍不得打。

却被别人打了,还不能说啥。

这特么得有多憋气。

姜宁就问:“要不要打回去,我去把姚成武打一顿。”

张跃东这才忍不住笑出声来:“你怎么也胡闹,你打了人家,张玉龙和姚丽丽就只能离婚了。”

姜宁嘴上没说,心里却在想。

娶个这样的还过个屁啊!

不如早早离了及时止损。

但这话终究不能说出来,哪有劝人离婚的。

家事皇帝都断不清。

他也只能问问,管不了这些事情。

下午去二场看了下,牧区已经有三十几家养殖场入驻。

每一座草场用围栏围了起来,牛在里面休闲的吃着草,养牛的人也没见,不知道是不是在房子里睡觉,反正牛跑不出去,饿了就吃草,渴了就去水槽喝水。

养牛的也舒服。

草场里的草长的很茂盛,有些牧草长不高,不到膝盖。

但有些牧草能长的很高,都快赶上人的身高了。

牛往里面一钻,离的远了几乎看不到。

牧区的牛一个个吃的肚子圆圆,也不知道会不会撑着。

转了一圈。

姜宁问了一下:“我那几个堂哥的草场在哪里?”

曹俊清说:“还没入驻。”

姜宁那个诧异:“还没入驻?”

曹俊清点点头。

姜宁问道:“交付这么长时间了,怎么可能还没入驻?”

曹俊清道:“这个我就不清楚了。”

姜宁当场给姜伟打电话:“你在哪呢?”

姜伟说:“山东呢。”

姜宁问:“你跑山东干嘛去?”

姜伟道:“买牛啊,还能干嘛!”

姜宁问:“你草场怎么还不入驻?”

姜伟嘿嘿笑道:“现在入驻就要算租金了,不划算,我们才买了几百头牛犊,一个月二十多万的租金,太不划算了,还不如先寄养在你那个牧场,等牛多点再交付。”

姜宁无话可说,这算盘珠子打的比孔芳菲还精。

不但省了草场租金,连人工也省下了。

“上千亩的草场没有人租吗?”

“来看的不租,也有几个中意的,但还在考虑。”

“多下点功夫,再耽搁上几个月,今年又过去了。”

“好的,我们也在努力。”

转了一圈,又去办公楼坐了两个小时。

快下班时,才开着直升机回一场。

然后带着冯雨冯雪和孩子,去了小区吃饭。

姜爸姜妈还差两天就一个月没见小孙女了,马上五个月也能出门了,最近天气热,于是就做了顿晚饭,召集家庭聚餐,顺便让把小孙女带过来看一看。

姜子文八个多月了,已经开始到处爬。

放在婴儿车里也是坐着,都不躺。

不管什么时候睡醒,张嘴先得嚎一声。

调皮的很,不好带。

姜甜甜就乖的多了,从来不哭闹。

除非肚子饿了,或者尿了拉了才会哭两声。

提醒一下妈妈。

张玉兰看到小孙女,疼的不得了,抱起来亲了两口。

小家伙看着她,明显不认识。

现在最熟的就是妈妈和大姨,爸爸也还行。

爷爷奶奶小家伙还没认下呢!

热热闹闹吃过晚饭,姜宁发现家里孩子多个吃个饭都不安生,不是侄女把碗打翻,就是侄子哇哇的嚎,搞的他妈和嫂子坐不住两分钟,就得起来顾孩子。

还是他女儿乖。

给个玩具,就躺在婴儿车里自己玩了。

不折腾娘老子。

一边吃饭,一边八卦着舅舅家的事情。

姜华把详情说了说,姜爸姜妈听的那叫个无语。

这是娶了个什么玩意啊!

张玉兰忍不住念叨了张玉龙几句,说张玉龙没本事。

连个媳妇都要不住,结婚了还被媳妇娘家的人拿捏。

这话有点不太好听,但陈慧茹和冯雨都装作没听到。

吃过晚饭,冯雪帮着洗涮完。

一大家子下楼出去遛弯。

刚到小区广场,迎面碰到一个五十出头的妇女。

妇女显然认识姜妈,问:“姜姨从外国回来了?”

张玉兰笑着点点头:“昨天就回来了。”

妇女扫了眼姜宁一群人,挺羡慕:“还是姜姨你活的好,天天跟着儿子旅游。”

张玉兰就谦虚:“外国也没什么好的,还是家里好,你家儿子也挺好。”

“好啥啊!”

妇女就忍不住开始诉苦:“都是别人嘴里的好,好不好只有自己知道,人前体面,家里一团糟糕,辛辛苦苦把儿子养大,砸锅卖铁给买房子娶媳妇,到头还得给人做牛做马。做牛做马也就算了,还嫌你这嫌你那,孩子摔了下,还要怪我不操心,儿媳怪我也就罢了,儿子也说我的不是,姜姨你说我活了个啥人啊……”

妇女说着说着,就忍不住抹起了眼泪。

张玉兰安慰她几句。

姜宁和冯雨互相望了望。

姜华也和陈慧茹对视了一眼。

然后各自推着儿女,避开了。

这种热闹还是少凑为妙。

姜爸也避开了,自个溜达着去了广场。

离的远了。

冯雨才说:“婆媳关系是最不好处的,但凡有一方不能体谅,就得闹出矛盾,现在不比过去,家庭条件不好的,公公婆婆真的是当牛又做马,当婆婆太难了。”

姜宁道:“我妈有时候说话也不好听,你生气不?”

冯雨说:“随口说出来的话,有什么好气的,实在不行就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当妈的有几个不希望子女过好的,反正咱们也没和爸妈一起过,妈说什么我听着就行。”

姜宁就道:“那就你唱白脸我唱红脸,以后妈说话不好听了,我吐槽她,反正我是她儿子顶她几句她也不会记心里,你帮着她说话她还会很高兴。”

冯雨笑着点头,这办法不错。

而更让她暖心的则是老公的体贴。

男人如此体贴,就算婆婆偶尔说话不好听。

也不算什么了。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