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2章 卤猪头肉配蒜醋蘸水超……(1 / 1)慕夏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找许培桢买房子的人,是个山西富商,姓沈。

沈老板的亲妹妹嫁到了北京,婆家就在三条街开外。

沈老板发达了以后,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了北京,所以他一直都想在北京买个大宅子,好把老家的一家老小全都接过来。

昨天许培桢向居委会的人透露出想卖房的意思……

今天一早大家散了以后,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去问了沈老板的妹夫一嘴。

人一听,立刻飞奔着去找来沈老板。

沈老板一看这院子的外观,是这样的气派、漂亮,心里激动得不得了,直接开了价,“三十万!”

许培桢和关春玲愣住。

沈老板见许培桢没吭声,以为他不满意,又加了价,“四十万!”

想了想,沈老板再次改了口,“要是你们家里的老物件儿多,比较说床啊柜子啊这些也算古董的话,咱们可以再加点儿。”

许培桢问沈老板,“您什么时候想要房子?”

沈老板答道:“不瞒您说,我希望越快越好,最好能让我们一家搬进来过年!”

关春玲惊呼,“那……不剩几天了啊!”

沈老板笑了笑,“不然我也不能加到这个价啊!”

许培桢和关春玲对视了一眼。

二人极有默契。

很快就从对方眼里发现了“同意”二字。

许培桢这才冲着沈老板点了点头。

沈老板大喜,拉住了许培桢,“老弟,走!咱们上银行去,我先打十万定金给你,然后咱们上居委会去,当着工作人员的面咱们签一份房屋买卖合同……”

“咱们争取三天内完成交易,成吗?”

“也就是说,你们三天内全搬走!”

“家具最好留给我……”

“啊对了,房子过户的事儿咱们必须抢在房管所放假前搞定啊!”

关春玲嘀咕,“沈老板,你们不用先看看房吗?”

沈老板的妹妹妹夫就站在一旁,喜气洋洋地说道:“不用看了,这宅子啊,我们来过不止一次了!以前六奶奶还住这附近的时候,我们常过来和”

“对对对,我和许越阳许培耀长子一块儿上小学和初中,我常来他们家玩儿!我对院子可熟悉了!之前我还跟我大舅哥说,如果他能买下这院子,那可太好了!一来呢是这院子气派,跟我大舅哥的身份比较匹配。二来呢距离我们家也不远……就是万万没有想到,原来这房子不是许老爷子的,而是你俩的,哈哈哈哈!我昨天看热闹的时候才知道……”

关春玲与许培桢恍然大悟。

既然卖家对许家老宅的情况一清二楚……

倒也省去了不少解释的功夫。

于是许培桢当场就跟着沈老板去了居委会,签下了房屋买卖合同;

然后两人又马不停蹄地去了银行,沈老板打了十万到许培桢的存折里。

等到许培桢两口子再回到许家老宅时,

本来还想着要避开许倩子……

然后夫妻俩转头看了一圈儿,发现许倩子不在、大小月月也不在?!

许培耀老婆解释道:“你俩不在的时候,昨天那个男孩子张建新来找大月儿,大月儿带着小月儿和男孩子一块儿走了,许倩子厚着脸皮跟了去。”

关春玲心想,既然张建新在,那就不怕大小月月出事,这才安了心。

既然许倩子不在,许家人便让小孩子们在院子门口玩儿,顺利放哨、要是许倩子来了,就让赶紧大声吆喝,好给大人们提个醒儿。

然后许家人关上了大门,和许培桢两口子商议起卖房、搬家的事儿来。

本来呢,许家人还是很舍不得这幢院子的。

虽说在居委会那儿说得好好的,

许家人也意识到,房子就是许培桢的,他们住了那么多年,确实不占理儿。

但从感情上来说,确实舍不得,也不甘心。

可是,现在许培桢转告了沈老板“家具最好别搬走走”和“如果家具是老物件儿的时候还能再多给一点儿”时……

许家人心里的那点儿不甘,彻底烟消云散了!

王秀凤更是热情地领着许培桢和关春玲,一间房一间房的看,拼命地说这些床啊、柜子啊可全是古董啊!

不得不说,许家还真是祖上阔过。

关春玲看着雕花的红木厢床、样式繁复的多宝阁,好看的花盆架和整块木桌面的气派书桌……

关春玲问王秀凤,“可是大伯母,这些家具,应该本来就是我们培桢的吧?”

王秀凤愣住,面上的表情一点一点淡了下来。

是啊,这些家具本来就是当初曾氏太奶的嫁妆,认真追究下来,当然也算是太奶留给许培桢的!

许培耀老婆也陪在一旁。

听了关春玲的质疑,她连忙解释这床这书桌确实是原来就有的,但这个架子是后来我们添置的,也是上了年头的好东西啊;还有这个小桌子也是我们自己添置的,不信你看,原来的家具是花梨木的,我们自己添置的是楠木的,这木头花纹都不一样……

就这样,大家一间房一间房的参观,将房间里的所有家具都辨认了一下。

后来,许越阳又去找他同学、也就是沈老板的妹夫说了一下,后来沈老板也过来了,大家又领着沈老板看了一圈儿……

最后,四合院里的家具,沈老板开出了十万的高价。

其中七万是给许培桢的,因为最贵重的几样家具:主卧里的梨花木的床、对开门的大柜子、书桌椅子;以及堂屋里的一对紫檀木的太师椅、一张供桌、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剩下的三万给了许家人,因为大多数都是许致庭和王秀凤张罗来的,年代没那么久远木材也不是一流的,好在造型质量也算不错。

这么一来,许家人也开心了。

他们拿出八千块钱递给许培桢,这是之前大家谈好的四十年房租;

剩下的两万二千块钱,王秀凤和许培耀三兄弟平分,每人分了五千五。

这么一来,大家都开心了。

许家人商量着要怎么搬。

因为每一房人都在老宅都有个房间,都放着点儿行李在这儿。

而沈老板的要求是——三天之内他就要收房子了!

当下,女眷们慌慌张张地收拾东西去了……

许培桢拿出那八千块钱,交给了六奶奶,“婶子,这钱你拿着,该你的!”

六奶奶迟迟不肯接。

她拼命摇头,“这哪是该我的啊!这、这明明就是他们给你的房租钱!说起来……你们大房的房子被人占了四十年,才八千块钱,确实亏啊!”

许培桢笑道:“当初您要是没告诉我,我不但亏一套房子,我连这八千块钱也拿不回来!”

“再说了,您年轻的时候没少帮扶大伯这一支……可您瞅瞅,他们可是愿意反哺您、给您养老的?”

“您别指望他们了,这钱您拿着防身用。”

“我和春玲还是那句话,您要是愿意呢,就把通州的房子租出去,然后跟着我们南下广州……和我们在一块儿啊,春玲还得倚仗着您帮着做做家务呢!”

说着,许培桢将这八千块钱塞在六奶奶手里。

六奶奶的眼泪哗哗地顺着面庞往下淌。

她哆哆嗦嗦接过许培桢递过来的钱,紧紧地攥住,连声说着谢谢,

然后她又问,“我就怕……去了那地儿我不习惯。”

许培桢和气地说道:“要是您跟着我们去了那地儿,实在是不习惯,那我送您回北京来。您别怕房子租出去了没地儿住,您上劳动胡同我的那四合院去住,我不收您钱,您帮我看着那两套房子就行。”

六奶奶一听,顿时又觉得有了盼头,“这、这……那我再想想啊!”

许培桢笑道:“行,您再想想呗。不着急,我和春玲的喜酒是大年初五那天,大概回程是大初十……您还有半个月的时间考虑呢!”

六奶奶连连点头。

说话之间,许培桢突然发现他媳妇儿不见了?!

他喊了几声春玲,不见有人应,急了。

六奶奶也愣住,先将那八千块钱贴身收好,然后左顾右盼,“春玲儿刚才还在呢!”

“培桢!培桢你过来!”关春玲的声音隐隐约给地从院子里头传了出来。

许培桢松了口气,循着声音走进院子,又走进了里屋,最后在主卧找到了关春玲。

因着下午请了沈老板来看家具,现在整个院子都是乱七八糟的。

其实呢,这宅子大归大,平时只有王秀凤和许致庭住。如今王秀凤已经带着儿媳把她自己屋里的东西给收拾完了……

主卧里满地垃圾,乱得不行。

但关春玲正一脸的兴奋,指着那张最贵重的花梨木的厢床顶,“培桢!你看!”

许培桢顺着妻子的指点,看向了……厢床的床顶。

明清时期大户人家的床,几乎是厢式床。

一张床、就像一个独立的小屋子似的。

除了靠墙壁的一侧是实木板之外,床头床尾是半镂空雕花窗,垂下帐子,就是一个极私密又透气的空间。

厢式床也是有顶的。

顶,也是用镂空雕花窗制成。

总之,一张床就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

此时关春玲指着厢床撑着床顶的一根床梁,问许培桢,“培桢你看,像吗?”

许培桢愣住。

他仔细地看着床顶的镂空雕花,只能看出大约是鱼儿跃龙门的图案?

像……

像什么?

关春玲一看许培桢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样子,就知道他没看出来。

她便提醒他,“那个啊!那个……鱼吻花!”

于是许培桢就更迷糊了,“什么鱼吻花?”

这不是鲤鱼跃龙门吗?

关春玲叹气,“前些天你不是去你妈单位收拾东西了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