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密道
源顺镖局的门房马文桃,在段融和萧玉刚进镖局后,就立马猴蹿一般,奔到了镖局后院,将此事告知了阮凤山。
阮凤山得知后,立马吩咐了后院那里的护卫,让他们尽量拦住段融和萧玉。但实在拦不住的话,也不要打,就让他们进来。
然后他又叫来了,四五个得力的密探,让他们远远地跟着段融和萧玉,要随时确定他们的活动的大致范围。
做好这些后,阮凤山立马钻进了后院封库内,沿着后院封库的机关密道,走进了封库旁边这三年来,扩建出的坛城密室。
坛城密室内,有五通神的神像和祭台。
阮凤山脚步匆匆地穿过坛城密室,旋动了石墙上一处隐蔽机关,接着面前的石墙微微颤动,随着轰隆隆的一阵响动,眼前打开了一道石门。
阮凤山跨过石门,走进了密道内,他探手在密道内的某处一拧,身后的石门便再次轰隆隆地关上了。
阮凤山在烛火照亮的密道内,脸色铁青,他沿着密道向前走去。这条密道,是通往县衙的,跟县衙后院底下的另一处密室相连通。
阮凤山是秽血教贤古分舵的舵主。
而孙乾虽说明面上是贤古县的县尊,但他也是秽血教的人,而秽血教渊阳堂口给他下达的命令,是让他把这贤古县打造成一处固若金汤的据点。
两人开始是各行其是,但孙乾毕竟是外来的人,对于贤古县很多深层的情况,不能真正地了解,这方面,他很需要阮凤山这个地头蛇的帮助。
所以,从第二年开始,两人便开始联手合作。
不知他们有多少密谋,就是在县衙底下的那间,并不算大的密室内,彻夜商讨,而谋划出来的。
此时,是下午申酉交接的时刻,孙乾正坐在那里,批阅公文。
他眼窝深陷,脸上的疲倦,如同深入骨头了一般。
这三年下来,他既然操心秽血教的事,又要操心县衙的公务,整个人都瘦了一圈。
不过还好有阮凤山这个得力帮手,这三年就算是熬了过来,基本上也把队伍给拉出来了。现在这个贤古县城,几乎可以说处处都有秽血教的势力所在。他这三年的心血,也总算没白费。
孙乾正在看布政使衙门,下发到各县的催缴钱粮税务的公文,他揉了揉太阳穴,抿了口手边的参茶,就在这时,角落的橱柜里忽然响起了滴零零的清脆铃铛声来。
孙乾眉头一蹙,这还是白天,怎么阮凤山就跑到密室里找他呢?难不成又出什么事了吗?
孙乾合上公文,挣扎着起身,转过身后的屏风,来到了他休息的床榻前。
孙乾走到了床榻侧面的底下某处,探手轻轻一拧,只听咔嚓一声响动,床榻中间竟然隆了起来。
孙乾将被褥掀开,从床榻中央的一个洞中,探身下去。
孙乾的身形消失后,那床板又恢复了原本的模样。
衙门后院底下的那间密室内,阮凤山坐在一张颇为简陋的木椅上,脸上阴晴不定。
他拉响那铃铛声响没多久,密室的另一处阶梯那里,便响起了脚步声。
不一会儿,便有一个人影,从阶梯的黑影里走了出来,正是满脸疲惫的孙乾。
孙乾走下阶梯,看着坐在那里的阮凤山,劈头问道:“出什么事了?这个时候来找我?”
两人都是干练之人,平时讲事情,也都是直奔主题,很少客套。
“大哥!”阮凤山一见孙乾走出,立马起身抱拳,叫了一声,然后才说道:“段融和萧玉,回来了!”
“段融?萧玉?”孙乾的眉头拧出了一个川字。
萧宗庭那事虽是半个月前发生的,但阮凤山已经将他有个女儿萧玉,还有个徒弟段融,是宗门记名弟子的事,告诉过孙乾了。
阮凤山道:“对。下午刚进了贤古县城。”
“能确定他们的身份吗?是外门弟子,还是遣退的记名弟子?”孙乾脚步有几分沉重地走到了一张木椅前,一边坐下一边说道。
阮凤山道:“还没有确切的消息。”
“那以你对他们二人的了解,你觉得呢?”孙乾看了阮凤山一眼,问道。
阮凤山沉吟稍顷道:“萧玉不一定,但那个叫段融的,应该是能进阶外门弟子的。”
阮凤山所依据的,自然是段融的修炼天赋,不过一年而已,就从杂役弟子,成就了内息境大成境界。他此时心头犹自闪过,三年前的择英会时,在县衙门前,段融和陶嵘那惊艳一战!
孙乾听到此处,眉宇间的疲惫之色,似乎更浓重了几分。要是被遣散的记名弟子,他们将其围杀掉就好了。
如果是外门弟子的话,就有些棘手了。
刚进阶的外门弟子,一回乡,就被杀了,很可能会引发宗门的彻查。
渊阳堂口的堂主葛清雷,给他的命令,是让将贤古县打造成,固若金汤的据点。三年来,此处才初具成效而已,许多地方还需要加强完善,远不到显露的时刻。
一个多月前,他才给葛清雷,写过一详细的条陈。他在条阵里,写到了自己后续几年,对贤古县此处据点的经营宗旨:高筑墙、广积粮,厉兵秣马,以待天时。
葛清雷对他的这道条陈,大加赞赏,并说他会向秽血教总坛申请,给他嘉奖和进一步的资源支持。
孙乾接到葛清雷的回复后,自然心头大喜。需要向总坛申请的嘉奖,那可不是一般级别的。
而且葛清雷所说的进一步的资源支持,恐怕说得也是总坛那边的支持。如果贤古县这处据点,直接划归给总坛领导的话,那他在秽血教内的级别,就可以直接连上两级,和葛清雷这个堂主几乎已经是平级了啊!
孙乾沉吟后,忽然说道:“先发消息给堂口那里,让他们通过衙门那边,确认下两人的身份。如果真如你所料。那个萧玉可以杀掉。至于那个段融,要他真是外门弟子,就想个办法,吓他一吓,让他知难而退。”
阮凤山目色闪动,思索着孙乾的策略。他基本觉得可行,萧宗庭已经死了,段融就算跟萧家有些渊源,要是萧玉也死,再做个局,唬他一下,他总不至于为了萧家,连自己的命也给搭上吧。
就在这时,密室一角处的一悬挂着的铃铛,忽然滴零零的响起了起来。
阮凤山侧目一瞥,发现是他来的那条密道的铃铛,他蓦然站起身来,心头升起一抹不好的预感。
阮凤山快步走到了一面石墙前,按下一处隐蔽的机关,随着声响,眼前的石门一阵颤动后,便兀自打开。
只见一个身材矮小的少年,站在了那石门后边。
这少年正是他派出去的那批密探的头儿。
阮凤山一见那少年便眉头一蹙,道:“出什么事了?”
那少年脸色羞赧,道:“我们跟丢了。”
“什么?!跟丢了?”阮凤山心头大惊。
阮凤山还以为,是段融和萧玉做出了什么出格的事,这少年过来禀告呢。老实讲,就算段融和萧玉,杀进了镖局后院,他也一点不会觉得奇怪。毕竟死的人,可是萧玉她爹呢!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但实在没想到,这批他亲自挑选,培养出来的密探,竟然会跟丢了。就算是他自己,如果被这四五个人,远远咬住的话,也很难甩掉的。
“怎么跟丢的?”阮凤山脸色铁青地问道。
那少年道:“我们被发现了,全都被打晕了。”
阮凤山沉默无言,但心头的惊骇更甚。全都被发现,而且全部被打晕。
这些密探,都配备了特制的装备,而且是他精心培养,颇费了心血,不仅轻功了得,而且极其善于隐蔽。究竟是什么人,能全部锁定他们?难道段融和萧玉的背后,还有人吗?!
阮凤山不认为段融和萧玉,有这样的能力。
“你去吧。”阮凤山向那少年冷喝了一声。
那少年如释重负一般,转身而去了。
少年离开后,石门在一阵轰响声中,兀自关闭。
阮凤山扭过头去,看向孙乾道:“他俩最多也不过是真气境一二重的境界。那些密探是从不同方位,远远跟着他们。我要求那些密探,只锁定大致位置就可。但是,他们还是全部被人给打晕了。”
阮凤山说着,脸色变得极其难看。
孙乾道:“你怀疑背后还有人?”
“也许。”阮凤山目色略有游移。
孙乾道:“也可能是他们有什么特殊的手段。”
“特殊的手段?”
孙乾道:“我们还是按刚才的方略行事。就算他俩背后有人,也能将他逼出来。那人要不愿意现身,说明他就是不愿意掺和。那就是两相无事。”
阮凤山点了点头。这三年相处下来,他发觉孙乾此人最大的长处就是颇善决断,这也许也是他能被派来贤古县的原因吧。
“哦,对了。”孙乾道:“明日的晚宴,还照常进行吧?”
阮凤山脸上闪过一抹为难之色。现在,源顺镖局估计要被段融和萧玉盯死。但是,要怎么对付他们,还得等从堂口那边,确定了他们的身份后,才能定下来。
而这二三天,阮凤山只能避一避风头了,避免和萧玉段融他们,直接杠上。
“要不推迟几天吧?”阮凤山语气试探地说道。
孙乾呵呵一笑,道:“怎么?两个刚出江湖的小雏,就把你吓成这样了。我看还是照常进行吧,让兄弟们都来,也好商量一下。再说,我们十三个真气境的高手,聚在一起,还怕他们两个不成吗?”
阮凤山闻言,略一思量。孙乾说的也不错,确定了段融和萧玉的身份后,接下来的行动,还需要一众兄弟们配合,先商量一下,的确更妥帖些。
阮凤山道:“那好吧。不过把地方改一改,不在我源顺镖局封库旁边的那座坛城,我们去魏雨田旧院里的那座密室坛城内吧。”
孙乾目色微动,道:“也好。你找人通知兄弟们一下。”
“好!”
天刚蒙蒙亮,街边的摊位处,已经人影晃动,热气腾腾而起了……
段融瑟缩地蹲在一处墙角处,将身体缩成了一团,跟个鹌鹑似的。
其实,他并不冷,真气境大圆满的境界,早已经无惧严寒了。
但这样的天气,一个衣衫褴褛的小乞丐,一定是很冷的。
段融瑟缩着身子,在那假寐,但他的神识,早已经打开,将四周的街区,尽数笼罩。
段融在那地方,直躺到交了上午巳时,太阳都老高了,才慢腾腾地起了身来。
街边多了一个这么的小乞丐,没有任何人在意,人们走过他躺的那地方,都远远地绕开了。
段融站起身来,一边打着哈欠,一边沿着巷道,禹禹独行。他的头上满是油污,脸上还长了一片癞子,一路上遇到的人,都躲开他,沿着巷道的另一边走了过去。
段融沿着那巷道,走到了茶楼附近,这才在离茶楼不远处的一处巷道的太阳能照到的地方,躺了下去。
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段融差点睡着了。
上一世,做了半辈子的牛马,天天累死累活的,也就挣点糊口的钱而已。
这一世,眼见得了机缘,他也不能浪费啊,天天都是疯狂苦修,想起来,好像过得跟上一世,也没啥差别。
他忽然觉得,那些所谓的成功者,也都是被困在自己的成功里而已。就如同他被困在了此世的这个机缘里一样。
要不是还有一个长生久视的梦,还在那吊着他,他真想就此躺平算了。
这才做了半天的乞丐而已,他就觉得太爽了。
不过段融还是打起了精神来。
到了这巳时,茶楼的客人就会慢慢地多了起来。茶楼是消息海,此时正是他探听信息的好时候。
段融瞬间便用神识,将整座茶楼,尽数笼罩。
随着时间的推移,茶楼里的客人,越来越多,各种身份的人都有。
其实,这种探听消息的方式,还是颇为疲累的。
因为三年前,段融每每来茶楼探听消息,许多信息都是一扫而过,因为他就生活在贤古县里,很多事情,他原本就知道。
但现在不同,他已经三年未回来了。那些人,无论聊得是什么,事无巨细,他都得仔细听去。
这种情况,就好似在同时看几十部、上百部的电影一般,而且每一部的情节信息,你还都要仔细看懂,看明白了。
所以,一个时辰下来,段融已经略有些疲累了。
不过,这一个时辰,他的收获也是巨大的。
段融实在没想到,三年来,贤古县竟然发生了如此大的改变,各大势力,竟然全都被洗劫了个遍。
这个新来的县令,还真是通天手笔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