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位同与妻,汉匈暗谋
在阎志的说服下,于夫罗为了复国,夺回属于他的单于位,选择了与张虞结盟。
而张虞则趁着阎志奔走之余,率帐下四千步骑出征,留张杨率千名屯田兵守上党诸关以及坐镇壶关城。
向西进军的途中,张虞汇合郝昭所领五百人。今大军合有四千五百步骑。若仔细分析兵马构成,其中包含了一千五百骑,及近三千步卒。
一千五百骑中有甲骑百人,精锐云中骑七百,余者七百为上党郡骑。三千步卒中有禁军甲士七百,郡兵、新募之兵两千三百人,共分为三营。
张辽、柯比分统千骑,五百骑直属张虞;高顺所率的陷阵左营为步卒精锐,许褚所率的陷阵右营次之,孟宁之所率固山右营再次之。
率兵将至沁水时,张虞得遇中途出使而归的阎志。
大军在河谷内行军,步卒持旗在中,骑卒分列两侧。而张虞驻马于高处,眺望行军的队列,心中不禁豪情顿起,四千余人便有如此规模,不知往后所统的万人,甚至数万人,又有何规模?
阎志快马登丘,挽住缰绳,说道:“君侯,于夫罗已答应与君侯结盟,但要求君侯在击破白波之后,务必要为他上疏朝廷,册封他为单于,并要迎娶其妹阿剌海。”
“好!”
张虞握鞭而笑,谓左右说道:“今有于夫罗相助,必能大破白波贼,为并州消平大害,尽擒其部民众,以实上党诸县。”
白波贼劫掠太原、河东二郡,裹挟了大量人口,张虞可是眼馋很久了。此番如能大败白波贼,降服数万人口,再凭借今下爆发的讨董之役,上党户籍必能暴涨。
见张虞这么开心,阎志吞吞吐吐了下,说道:“但于夫罗有言,阿剌海为单于之女,身份尊贵,高于君侯正妻。今君侯欲娶单于女,恩宠不可弱也!”
闻言,张虞脸色沉了下来,说道:“于夫罗何意?”
阎志硬着头皮,说道:“于夫罗无意让君侯休妻,仅是让王女地位不能弱于夫人。”
张虞微眯眼睛,冷笑不已。王霁与他成婚多时,可以说若无王霁的激励,以及王氏的扶持,今下他不会仅用数年时间便成为一方军阀。
王霁不单单是他的爱人,今下更是他生活中的家人,以及成长路上的贵人。他所能给予的王霁之物,除了爱情外,无非是地位上的尊重,今于夫罗的强制要求让张虞很不满,
钟繇沉吟说道:“白波贼之众多出自西河、河东二郡百姓,因临近胡人,俗尚武力,杨奉、韩暹骁勇,军士剽悍,非寻常贼寇所能比之。今大事在前,望君侯不拘小节。且夫人若知君侯近况,料想会同意此事。”
张辽心情着急,说道:“夫人宽厚,与君侯相濡以沫多年,伶仃于边塞,君侯不可负之。”
张虞心中虽说恼怒,但脸上却保持平静,说道:“我与夫人相知,今下事急,暂以大事为先。”
“告诉于夫罗,我答应他要求,让他莫忘了他的诺言!”
“诺!”
待阎志奔驰而走,张辽不满说道:“区区胡女怎能与夫人同尊?”
张虞情绪爆发出来,怒声说道:“我之所以有今日,夫人出力颇多。你所言之事,我岂会不知?”
“诸子,今为我击破白波贼,勿要让匈奴人小瞧!”
“诺!”
众将沉声而应,尤其是张辽、郝昭、什翼等受过王霁恩惠的将领,反应最为热烈。
经由阎志奔走,张虞与于夫罗达成协议,并约定举事时机。
二月二十七日,郭泰率白波贼至沁水,因全军有六万余口人,白波军不得不沿沁水两岸下寨,东西营寨绵延十余里。而张虞在距离沁水十余里下营,并遣书信与郭泰。
白波军营寨,大帐内。
郭泰坐于交椅上,左右手分列于夫罗、杨奉、韩暹、胡才、徐晃等将,众人各怀心思,人心不一。
“张虞邀我军于明日决战,诸子以为如何?”
郭泰将书信交于众人传阅,说道:“张虞名震并州,昔汉军大败之时,受领败军击退匈奴大军,并斩杀匈奴单于,作战甚是骁勇。”
杨奉身形魁梧,大大咧咧说道:“张虞斩单于,乃借夜色突袭。今两军交锋,张虞所将之兵少,而我军数倍于他,不足为惧。以我之见,张虞明日欲战,那便与他决分胜负。”
“对啊!”
韩暹不以为然,说道:“张虞兵马看似数千,但据我所知,他本部仅禁军千人,两千为上党郡兵,余者为新募之兵。其部兵马尚不及牛辅,今牛辅都非我军对手,更何况张虞乎?”
“今张虞既想交手,明日便与大战,待破了其大军,杀入上党,掠夺一番,再与张燕汇合。”见杨、韩这般好斗,郭泰忧虑说道:“张虞久历军事,名动并州。今明知其麾下兵少,却主动邀战,我恐其中有诈。”
郭泰早年追随张角在河北起义,算是黄巾军中的中层将领。黄巾起义失败之后,他率残部西逃,回到家乡西河郡传道。
匈奴入寇西河郡,导致民众流离之时,郭泰抓住时机,在白波谷顺势起兵。因借鉴了黄巾起义的失败经验,郭泰屡次击败汉军,并依托地形,不断发展壮大势力。
为了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郭泰打算率部横穿上党,与盘踞在太行山的黑山军联合,准备在富庶的河北平原发展。
彼时郭泰本来想于冬季出发,但因张虞入主上党之故,出于忌惮张虞之故,一直拖到开春,待兵马精锐方敢出兵。
于夫罗嗤笑道:“神使太谨慎了,据我所知汉人今下正在中原大战,袁绍、袁术联合十余名刺史、太守征讨董卓。张虞后无援兵,今仅数千兵马可用,何须畏惧?”
郭泰神色微正,反驳说道:“非我畏惧,而是我担忧张虞明日有诈!”
于夫罗说道:“张虞之意不难深察,沁水河谷狭窄,大军难以施展,故利于张虞用兵,而不利于我军。张虞所恃之物,无非汉军甲骑百人,明日与之会战,神使率兵居前,而我率骑护两翼,可胜也!”
“左贤王所言有理!”
杨奉点了点头,说道:“我军明日会战,或可遣精兵潜行。待贤王所将骑兵缠住汉骑,精兵从侧翼山岭杀出,与大军夹击汉军,足可大破之。”
听得以上言语,郭泰不禁颔首认同,而末座的徐晃则暗暗叫苦。汉军人手本身不多,如果依照杨奉的计划,派遣伏兵绕后袭击,张虞所部必会大败。
今下徐晃从心里不愿见张虞兵败,他之前作为河东郡吏,在交战中不幸被郭泰所俘虏。而郭泰赏识他的武艺,并看重善用兵的能力,故授予兵马。
在与牛辅大战中,郭泰险些身亡,徐晃出于报恩之念,遂率部救出了郭泰。战后,徐晃被拔为校尉,得以参议军事。
如今徐晃虽身居黄巾校尉,但可不敢忘记自己汉吏的身份,他渴望回到汉军序列中。而张虞名震并州,属于是徐晃所投效目标之一。
“公明,以为诸君方略何如?”郭泰问道。
徐晃纠结少许,说道:“诸君方略甚好,但山岭崎岖,伏兵潜行,恐会耽搁时间。”
“那便挑选善奔走之士!”
郭泰问道:“公明,明日便由你统率伏兵,何如?”
“诺!”
徐晃暗叹了声,遂拱手领命。
若非家眷在郭泰之手,徐晃今下真有种想出走之念,但为了家眷,徐晃只能为黄巾效力,明日统率伏兵,需见机行事了。
见众人无异议,郭泰说道:“明日由韩暹为前部,我率部居中,杨奉率兵在后,徐晃率伏兵绕行,劳左贤王率骑居左右,李乐率老弱守寨。”
“诺!”众人齐声而应。
于夫罗从大帐而归本营,吩咐侍从道:“趁夜出营,知会汉军,言明日用兵,郭泰暗遣伏兵绕后,让汉军列阵时,多加小心些。”
“诺!”侍从快步退下。
待帐中无人,呼厨泉说道:“兄长,张虞真能为你我复国?”
于夫罗微叹了声,说道:“郭泰一心东行,欲与黑山军联合。今纵并州诸雄,除张虞有意且有能力,能为你我复国外,余者皆非可信之人。”
“有三妹嫁与张虞,日后张虞若想反悔,张虞顾忌三妹颜面,亦不敢毁约。且张虞若想成事,匈奴诸部倾力可出兵两万余众,足以为他助力。”
于夫罗之所以强制让阿剌海的地位不能低于王霁,算是考虑到很多事。除了心疼自家三妹外,更考虑到妻妾的身份不同,阿剌海有类正妻那般地位,其所讲之话的分量不一样。
“希望张虞信守诺言!”呼厨泉说道:“若他毁约,我必让张虞后悔。”
呼厨泉倒是小觑张虞了,对张虞来说匈奴属于必须要掌握的力量,故必然会帮于夫罗复国。
但至于以什么形式复国,则就要张虞做主了!
在于夫罗兄弟商量明日布置之时,郭泰同意会战的信件送至汉军营寨。
天明,大战一触即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