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4章 白波东出,与匈奴盟(1 / 1)周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4章 白波东出,与匈奴盟

二月,壶关城内。

郡府内,张虞让军中将校聚拢到自己身边,然后指着挂在墙上的一幅上党舆图,指着说道:“陭氏城离杨县约一百八十里,离我屯留城约两百里。”

“杨县至屯留四百里间,沿途多山丘,穿于河谷之中。今据伯道所报,白波数万贼寇,已从杨县出发,不日便至陭氏城,不知诸位可有破敌方略?”

张杨指着舆图上的从北向南流向的沁河,说道:“沁水隔绝东西,今不如以沁河为阻,我军屯兵于东岸,借陭氏城以阻白波贼,待白波贼士气衰竭,再寻机与之交手。”

“沁水河浅狭窄,怕不足以为险!”

柯比操着并不流畅的雅言,说道:“我军若屯兵于东岸,贼军步骑屯于西岸,贼可跋涉水平之处过河,时敌兵不下万人,而我军仅数千兵马,形势恐将不利我军!”

自什翼被张虞留在雁北,柯比所率轻骑便肩负起斥候的重任。在得知白波贼有可能威胁上党之后,柯比了大半个月在霍大山与沁河河谷一带探查地理、水情。

张杨眉头微皱了下,说道:“沁水不足以为险,今莫非要用霍大山为阻,修筑营垒,阻击白波贼兵。”

张虞看向钟繇、郭图二人,问道:“二君以为如何?”

郭图向钟繇微拱手,示意钟繇先行评述。

钟繇倒不谦让,正色说道:“白波贼兵气势汹汹,当下入寇,意掠上党,并与黑山贼合。我军兵马寡少,若屯兵设阻,专心固守,乃涨敌之士气,非长远之计。以繇之见,今不如借甲骑之利,寻机而败之。”

“寻机败之,怕是不易!”

张辽指向舆图,说道:“杨县与屯留之间有数百里,沿途多山岭,河谷狭窄,若欲用骑,恐需放白波贼至郡内。”

钟繇笑了笑,说道:“沁水谷地或可为用兵之所,其仅有三、四里宽,我军数千步骑可以施展,而贼军大部难以展开。若能破贼前阵,以甲骑蹈之,当能大破敌寇。”

郭图微微颔首,认同说道:“白波贼连退官兵,今士气正盛,当轻视我军,不如纵敌渡江为营,及敌半渡之时,率精锐步骑击之,当能大破敌寇。”

张虞嘴角微扬,说道:“诸君破敌之语,正合我意。”

说着,张虞看向郭图,问道:“之前命人联络于夫罗,不知其可有回复?”

“有!”

郭图沉吟少许,说道:“于夫罗来信言,因朝廷混乱失序,本部兵马缺钱少粮,屡次索粮无果之后,不得已方与郭泰合流,望君侯谅解。”

顿了顿,补充道:“图观于夫罗言语,本非有意与白波贼叛乱,其部反叛是为不得已之事。今君侯欲破白波贼,不如书信与他,看能否说服于夫罗归义,以为我军助力!”

张虞说道:“于夫罗为羌渠单于之子,今国人反叛,致使有国而不能归,遂流落于河东。说服于夫罗为我所用,窃以为并非难事,仅需遣一辩士,入匈奴营寨,以单于之位为条件,言我击破白波军,入主太原之后,便发兵助其复国。”

之前有言上党、太原、雁门在册户籍仅五、六十万人,其数目尚不及河北一郡人口,即便有大量流民涌入,依旧很难供给钟繇口中所谓的五万甲士。

实际上,并州除核心三郡之外,其实还暗藏了一郡,即南匈奴诸部。匈奴诸部人口不下二、三十万人,民风剽悍,无论男女皆善骑射。

故依照张虞的设想,掌握并州可不够,在统一并州三郡之后,他还会控制匈奴诸部。整合了并州内部的汉、胡人势力,并吞并了河东,甲士五万虽说夸张,但步骑五万却没问题。

而今助于夫罗复国,既是于夫罗的梦想,又是张虞并州战略的一部分。故如张虞所言,双方都有需求,遣辩士去见于夫罗,达成合作的概率非常大。

说罢,张虞顺势扫视众人,见堂内中人多是汉人,即便有胡人亦是武将,能通胡俗,善口舌之人却无。

“伯松不在身侧,竟无人可为我出使于夫罗。”张虞不禁叹息道。

郦嵩军政不及钟繇、张辽等人,但郦嵩却胜在了解胡人风俗,并且有匈奴血脉。钟繇、满宠、吕范等人能帮他解决汉地事务,但解决胡人事务,非依赖郦嵩不可。

话音未落,却闻侍从快步入内,拱手说道:“禀君侯,什翼、呼衍乐、阎志三人率五百精骑,并携马一千五百匹至城外。”

闻言,张虞忧愁的神情转为喜色,笑道:“时值用兵之际,五百骑将大壮我军力,且我已知由何人出使于夫罗。”

军中骑卒本身不多,甲骑有百人,轻骑有八、九百人,合约千骑左右。今远调南下的五百精骑至,张虞所部骑兵将会达到一千五百骑,后续若能撬动于夫罗倒戈,届时情形将会逆转。

很快,在张虞的吩咐下,什翼、呼衍乐、阎志三人趋步入堂。

“仆拜见君侯!”三人行礼而拜,说道。

张虞热情上前,握住什翼的手,看向余者二人,用鲜卑语说道:“奔波两千里,你三人多有辛苦了。”

因许久未见张虞,什翼神情激动,说道:“雁北汉胡皆盼望君侯北归,今郦长史忧君侯马匹不足,特命我额外送一千五匹良马南下。”

说着,什翼指向阎志,说道:“其中五百匹为子远兄长所赠,以资君侯起兵讨贼之用。”

“好!”

张虞笑眯眯看向阎志,说道:“今后北归,我当重谢子润阎柔。”“为仆兄微薄心意,望助君侯大破白波贼。”阎志拱手说道。

拉着阎志的手,张虞说道:“言及白波贼,今下却有一事需子远助我!”

“请君侯吩咐!”阎志态度谦卑,说道。

张虞说道:“匈奴左贤王于夫罗与白波贼联合,今白波贼大举东进,我欲与于夫罗结好,令他为我所用,不知子远能为我出使否?”

阎志沉吟良久,说道:“志虽与匈奴联络不多,但却知于夫罗为旧羌渠单于之子,因国人反叛之故,于夫罗无法归国。向朝廷求兵复国,又值京畿大乱。君侯如能许以复国之愿,于夫罗或能为君侯所用。”

见阎志这么快抓住重点,张虞满意颔首,说道:“既然如此,出使之事恐要拜托于子远。”

阎志面露难色,说道:“出使于夫罗不难,但君侯仅凭复国之言便欲想让于夫罗为君侯所用,恐难以令人信服。”

“那不知子远有何高见?”张虞问道。

阎志思虑少许,说道:“古来两国互盟,多以姻亲为信。羌渠单于膝下有二男一女,长子为于夫罗,次子为呼厨泉,小女为阿剌海。君侯若是不弃匈奴女子,倒是可与于夫罗结亲。”

张虞不假思索,说道:“如能令于夫罗倒戈助我,与之联姻不成问题。”

见张虞妥协,阎志拱手说道:“为君侯大志,仆愿出使于夫罗。”

且不言张虞积极备战,而今阎志奉张虞之命西进,在陭氏城以西六十里的河谷中遇见于夫罗。

日暮时分,太阳落山,匈奴营寨立于河谷之中。

左贤王牙帐内,于夫罗坐于交椅上,正与弟弟呼厨泉商讨军务。

此时,匈奴甲士趋步入内,拱手说道:“大王,仆在营外擒得一人,其言为大王友人,言有大事相商!”

“友人?”

于夫罗先是疑惑了下,遂又吩咐说道:“将其带入帐中。”

“诺!”

很快,衣着简朴的阎志被带入营帐中,见到于夫罗,行礼说道:“志拜见左贤王!”

“你是何人?”于夫罗审视阎志,问道。

阎志说道:“仆名阎志,今为度辽将军麾下门吏,奉命特来拜会大王。”

“张君命你前来所为何事?”于夫罗问道。

“禀大王,度辽将军得闻大王流离河东,难以归国,今愿助大王复国!”阎志说道。

“助我复国!”

于夫罗嗤笑了声,说道:“张君今下兵马仅五千人,尚有被郭泰所败之风险,不知张君如何能为我复国!”

阎志不卑不亢,说道:“那敢问大王,郭泰能助大王复国否?”

闻言,于夫罗脸色顿黑,阎志所言切中他的痛点。

他对东进这件事上,他并不积极。今之所以东行,很大原因是无奈之举,他今下可谓丧家之犬,河东汉人不愿接纳他,国人不愿他回国,除了随郭泰东征外,他几乎没有多大的选择。

见于夫罗不语,阎志继续说道:“度辽将军有理匈奴、鲜卑之权,今我主兵马虽仅有六千步骑,但大王莫忘我主今主上党事仅数月。且我主于雁北有骑卒数千,今已陆续南下,胜兵近万。”

“万人兵马不多,但待我主再据太原,麾下兵马当倍之。时步骑二万,并由我主统率,不知能否助左贤王复国。”

“故我主有言,今左贤王助我军破白波,待我主据得太原,厉兵秣马,便会助贤王继任单于。”

呼厨泉眼睛微眯,冷笑说道:“莫非欺我兄弟为三岁小儿,今下要我军助你,而你却仅能在往后助我。中途若因复国艰难,而放弃今下所许诺言,我军岂不吃亏!”

阎志沉吟了下,说道:“为全两国之盟,我主愿与大王妹成亲,成两家姻亲之美。待击破白波贼,我主便会向朝廷上疏,册封大王为单于,并给予钱粮。”

“当然,我主另有条件,大王复国之后,需依照惯例,匈奴诸部需出兵为并州效力。”

于余罗神情动容,他已是相信张虞所开出的盟约。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