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2章 君王不早朝,选将镇关中(1 / 1)周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62章 君王不早朝,选将镇关中

十月,骊山。

随着天气渐冷,架不住邹绮的请求,张虞终于松口,遣人至骊山修缮骊宫,之后趁空闲,便带着邹绮、尹汶前往骊山度假,享受天然温泉。

温泉池内,水蒸气蒸发而出,将周围熏得暖洋洋。

张虞头枕在石枕上,双手摊在池畔,眯眼享受着汤泉的浸泡。

“君侯!”

邹绮声音娇滴,凑至张虞身侧,却见其身披薄纱,温水将纱袍已被浸透,透视的纱袍紧贴肌肤,而在秘密部位却绣有各种图案,遮住了重要部位。若隐若现,欲露还遮,当真想让人一探究竟!

当然了,不止邹绮同浴,另有尹汶同浴,仅是尹汶害羞些,离张虞有点距离。她虽曾为人妻,但却是出身名门,很难接受与别人共侍一夫。然今架不住张虞的劝说,终究是下了汤泉。

汤泉配合洁白的波涛汹涌,倒是格外惹人瞩目。

邹绮靠在张虞宽厚的左臂上,边为张虞按摩,边侬侬细语,显得格外乖巧。

张虞闭眼享受温柔乡,相比左臂的温热,顿感右臂空荡,故用手拍着池壁,漫不经心,说道:“雅姬今是何在?”

“在这!”

尹汶瞧张虞身边有邹绮作陪,二人动作暧昧,实在不好拉下脸过去,故微声应道。

“过来!”

张虞微微加重语气,说道。

尹汶羞红的脸,咬着丹唇,内心在纠结!

“可要让妹妹请姐姐吗?”

邹绮娇媚说道:“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姐姐怎能不同行呢?”

“啪!”

张虞用手轻拍邹绮的大腿,笑道:“若让圣人得知你胡言,怕不是当会责罚你!”

“今圣人不在,夫君愿代他责罚我吗?”邹绮暗送秋波,说道。

见张、邹二人嬉戏调笑,尹汶放下心中矜持,摸到张虞右侧胸膛上。

张虞双臂怀搂佳人,依在池壁上,享受着汤泉的滋润,以及佳人的服侍,不由沉醉于其中。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张虞忍不住感慨说道:“我终知此滋味尔!”

别怪李隆基先明后昏,而是此般享受太令人沉醉其中,尤其还有美人加持!

昔打下晋阳,张虞享受众星捧月的待遇;今破了关中,张虞享受到人间奢靡的滋味。他日后若得到天下,将不知是何光景呢?

“嘻嘻!”

邹绮倒是懂得男人心理,笑道:“明岁出征幽州,君侯可莫要大意败于公孙,要不然别说汤泉不能享受,说不准连我和姐姐都不能保全。”

闻言,张虞神智清醒了许多,笑骂道:“休得胡说,我今出兵幽州,岂会小觑公孙瓒,当是全力以赴。你与雅姬皆为我心头肉,我岂会保全不了你二人。”

“妾与罗姬为夫君心头肉,不知夫人与郦夫人当是什么?”尹汶笑道。

“地位虽说有别,但同为我心头肉!”张虞违心说道。

“那夫君的心头肉真多,既要心怀天下,亦是要记得家中妻妾!”邹绮起哄道。

张虞的手开始不安分,笑道:“孤能容天下黎民,如何不能容你等!”

…………

不用多说,在雾气朦胧中,响起了拍打的水声,继而是勾人心魂的喘息声。

春色满池关不住,三道鸳鸯嬉水池!

在汤泉中享受折腾一番后,因张虞有事要料理,便提前离开汤泉池。在侍女的服侍下,已是换上干净的衣袍。

“君侯!”

“无需多礼,不知汤泉泡得如何?”

偏屋,张虞遇见刚在外围汤池里泡完澡的张辽、赵云、贾诩三人,示意三人不用拘束,不用从榻上起身。

此次至骊山度假,张虞可不敢忘记大事,而是叫上文武随行。而随行至骊山的文武,张虞可没亏待,虽说不能享受美人陪浴,但能到外围的露天汤池里泡澡,算是额外的福报。“公达呢?”张虞问道。

“公达性情内敛些,不喜与众人共浴,稍微泡了下澡,便至周围闲逛。”

盖是君臣一齐出游,张虞私下更和善,故让贾诩没有那么拘束,直言说道。

张虞笑了笑,说道:“公达外愚内智,外柔内刚。今后一同多来骊山游玩,便能习惯了。”

“骊山汤泉享誉古今,诩居关中时便有所耳闻。今幸得君侯恩遇,诩方能至此汤浴!”贾诩感激说道。

古代冬天洗澡可没那么容易,中下层的士民冬天偶尔才能洗澡,毕竟柴火获得可不容易。故冬天能经常性洗澡,至少家庭地位优渥。而汤浴的话,不是有钱便能享受,不仅要有周围存在的天然温泉,更是要有超越众人的权利。

张虞邀文武至骊山汤浴,其之待遇已远超众人,贾诩懂得资源的珍贵,故表以感激。

“拜谢君侯!”

“哈哈!”

张虞坐在软榻上,笑道:“二位不必谢我,今可谢文远。”

“为何谢辽?”张辽疑惑问道。

张虞笑道:“我将远征幽州,而关中军事将交于文远,故特邀文远至骊山汤浴。我恐文远不敢独自享用,便让诸君至此陪浴!”

“辽惶恐!”张辽说道。

张虞回归正题,问道:“我今欲让文远坐镇关中,不知文远欲以何为重?”

因晓得张虞在考验自己,张辽沉吟少许,说道:“关中明暗之敌各自有一,另有小患于关中,故欲坐镇关中,当剪除明敌,预备暗中之敌,清平关中小患。”

闻言,张虞兴趣大涨,问道:“不知文远能否细言!”

“诺!”

张辽整理思绪,说道:“我军破李傕而入关中,今李傕逃亡安定,其兵马虽少,但却颇有名望,辽需依照君侯先前之言,出兵征讨李傕,故李傕为关中明面之敌。”

“马腾、韩遂、宋建盘踞陇上,今虽无犯境之意,但却不可不防,故陇上诸贼为关中暗中之敌;而一小患非在凉陇,而是在关北胡苑之地,其中缘山河谷中多有山贼、羌胡,故需小心羌胡劫掠渭北乡邑。”

东汉末年时期,朝廷虽说控制河西,但因羌胡与陇上叛军之故,西面的边防实际在陈仓,北部边防则收缩至关中三辅。因此关中虽无大敌,但敌人却是数多且杂,故张辽坐镇关中的注意力要更多放在西部。

张虞沉吟片刻,忽然问道:“文远知关中户籍数目否?”

“略有所闻!”

张辽点头说道:“自陇羌叛起,关中多遭兵戈,故今数目不及前朝。永和年间,依户籍核验,三辅人口应在四、五十万人之间。而之后董卓西迁河南百万士民入关中,关中人口就此激增,至少能有百万之数。”

自赤眉破关中起,关中人口便急剧减少,直到东汉时期才有所恢复。而恢复没有多久,陇羌的叛乱波及关中,关中受兵戈影响,人口上升的趋势被打断,不算大族的隐户,关中仅有四、五十万的在籍人口。

故董卓西迁之前,朝廷便有人以关中凋敝为由,劝阻董卓迁都入关中。董卓自是不听,而是强迁河南尹数十万,乃至上百万的人口入关中。

因此在董卓主政期间,关中人口出现了一大波上扬。历史上因郭、李之乱,及曹操夺关中两次大规模战争才导致关中人口从上扬到急剧下降。

而今张虞击败李傕,其兵事虽引起不少骚乱,但很快便安定下来,故张虞目前所治关中,虽暂时没有户籍数目反馈,但能够确认的是,今之关中三辅人口超东汉时期,算是隐匿人口,至少有上百万。

“三辅户籍殷实,劝农耕作之下,将能恢复富饶。拣选精壮,可得数万兵马。加之有四塞之险,关中可为王霸之基!”

张虞直言不讳,说道:“故我下关中之后,朝廷夺我司隶校尉之官,便是无欲让我插手关中。而我逼朝廷析司隶而设雍州,朝廷上下心存不满,无奈因形势受限而允诺。故若非无人征讨幽州,朝廷安会求我出兵?”

“我离开关中之后,除李傕、马腾、韩遂等敌之外,文远需留心京畿兵马。潼关需遣忠心之人屯守,武都需遣人询问情况。”

张辽点了点头,正色说道:“君侯叮嘱之语,辽不敢忘记。辽如镇关中,当东防朝廷,南观武都,西讨李傕,北御羌胡。”

“善!”

张虞深感欣慰,拍张辽肩膀,说道:“我用文远留守关中,非因君与我关系深厚之故,而是因君之兵略。京兆尹董昭有谋略,我已拜他兼任车骑府参军,故文远如有疑惑,不妨向他咨询。”

“遵命!”

张辽的问答让张虞颇是满意,虽说遗落了朝廷这一潜在威胁,但至少能认识到大部分的危害,并有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中地区,张虞统治仅有半年多,尚有许多潜力值得挖掘。而欲更深入的挖掘,恐需等张虞从幽州回师了。

为了天下大业,故张虞仅在骊山待了几天,便带着邹绮、尹汶回到长安。而回长安之后,张虞便与董昭、孙资、王宏三人见面商讨关中情况。

当了解三辅的治理情况后,因钟繇已将府治安置于安邑,故张虞留吕范与诸将率兵东行,而他则是先走一步至安邑,与钟繇、刘和二人相会!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