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9章 谁都拿我当枪使(1 / 1)黑胖的老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9章 谁都拿我当枪使

作为朱元璋最没有能力的亲戚,马寻一点压力都没有。

李文忠立下大功是好事,他回来可以执掌大都督府,可以帮助皇帝控制兵权,马寻这个挂名的右都督可以继续隐身。

三路大军都建功了,外部的环境稳定了,这就可以人心思安,开始安心的内政了,可以开始继续休养生息等。

对一些人来说,这时候也可以开始争权夺利了,因为时机成熟了。

汪广洋在杨宪、胡惟庸等人的围攻下只能被放逐回乡,中书省的斗争也越发残酷了。

朱樉等几个皇子回凤阳,等他们回京城的时候就是封王的时候了。

马寻再次来到了鸡鸣山下,陈之栋有些炫耀的说道,“国舅,现在看来用酒精擦拭伤口确实有用。”

“我一直都觉得有用,只可惜现在酒量产量不够。”马寻就笑着开口说道,“伤口化脓的事情少了,也能救不少将士。”

陈之栋也连忙说道,“用热水煮布也有效果,下官也觉得伤口首先得洗。”

清创,这是非常有必要的事情,这也是医治外伤的关键一环。

伤口缝合不用马寻多操心,止血药等现在也有,只不过马寻造不出来更有效果的,也只能继续学习、研究。

看到马寻从国子学门口经过,魏观连忙出声,“国舅。”

马寻有些疑惑,“有事?”

“国舅爷!”魏观是真的急了,“你可是领着国子学的差事,陛下也有意让国舅主持国朝第一次抡才大典,难道就不该多用心?”

马寻点头,不过随即说道,“我读书不多,再说出题等也用不着我来定,我到时候多留意会试就行。”

魏观心里一跳,虽然传言是国舅主持第一次会试,但是这只是传言而已。而从国舅的话语中,也能意识到他其实已经了解这个事情了。

既然这位国舅对于会试、国子学不是很重视,魏观就有其他的一些话题。

看着马寻,魏观颇为忧虑的说道,“国舅,御史中丞在被胡惟庸攻讦,你可知道这事?”

马寻愣了一下,“他为何攻讦?”

魏观赶紧回答说道,“汪广洋归乡,如今中书省缺官。朝中上下也都明白,如今御史中丞最有可能入中书。”

看到马寻不说话,魏观继续说道,“胡惟庸贪权,他本就是淮西人,和我浙东人有仇怨。如今李相告老,胡惟庸必然不想看到浙东人入中书省。”

马寻看向魏观说道,“我算起来也是淮西人。”

魏观立刻拉拢说,“国舅自然算不上,国舅本是在浙江出生、漂泊于福建,不过到底是我浙江人。如今是刘兄贤婿,更是我浙东人!”

对于这样的拉拢和示好,马寻可不会领情,他不想将自己框定在淮西勋贵或者是浙东文官的行列中。

看到马寻还是不着急的样子,魏观就继续说道,“胡惟庸嫉妒贤能,为人又爱钻营,他若是执掌中书,这是社稷之祸!”

马寻看向魏观问道,“那我该做些什么?”

魏观想都不想的说道,“国舅一向贤明,既然知晓杨宪气量狭小、知道胡惟庸嫉妒贤能,当禀明陛下。”

马寻就纳闷了,“你为何不奏报陛下?”

魏观就赶紧说道,“下官自然会奏报陛下,只是国舅为人沉稳,国舅之言陛下必然重视。”

这是拿我当枪使呢?

杨宪弹劾汪广洋的时候想要拉拢,现在魏观等人想要扳倒杨宪、胡惟庸,还是想要拿他当枪使。

马寻自认为不是冤大头啊,怎么一个个的好像都觉得他很好骗一样?

杨宪、胡惟庸可能有不足之处,但是这些浙东文官也不见得就是完人。浙东人也想要执掌中书省,想要打击政敌。

李善长这座大山不在了,汪广洋现在也倒了。杨宪在文官系统没有多少根基,胡惟庸资历太浅。

这就是浙东文官的机会,只要控制住了中书省,他们就可以和淮西的那帮人好好斗一斗了!

让我带头请封诸王没事,那是没办法拒绝的,也是因为不算敏感。

可是现在一个个的让我当马前卒去攻击政敌,这就不太好了吧?

更何况那些人,还不一定就是和马寻有仇呢!

冷着脸的马寻也不愿和魏观多聊,这些人一个个的都没安好心,想要借他的手去铲除政敌。

魏观看着马寻的背影也叹了口气,得去劝劝刘伯温了,国舅这么好的一个助力不把握住就太浪费了。

为了浙东文官,为了江南士大夫,这个国舅必须要控制在手里!

心情不好的马寻刚刚回府就听到一片喝彩声,连忙问道,“怎么回事?”

护院立刻说道,“试弓呢!”

马寻一下子也来兴趣了,赶紧去凑热闹。

一个护院撅着屁股拉开弓,将明显粗壮一圈的箭矢搭上。松弦的瞬间,四十多米开外的靶子直接碎掉。马寻顿时笑了起来,“果然是小型抛矛器!”

看到马寻来了,老赵非常开心的说道,“国舅爷,这弓算是制出来了!”

马寻笑着说道,“看到了,只是还要再多试试。看看稳定性如何、极限如何,我看这弓射速有些慢。”

射箭的护卫立刻说道,“国舅爷,这弓确实不如现在的弓射速快。只是厉害啊,这一箭射下去,马头都能给射穿!”

另一个护卫就说道,“射起来也稳,这要是被射中了肯定没的救!”

马寻兴高采烈的在和护卫、工匠讨论着弓的改进和使用等,魏观带来的一些不愉快立刻烟消云散。

徐蛾笑着走了过来,“老爷,该用饭了。”

马寻虽然意犹未尽,不过还是先回后宅吃饭。

刘姝宁看到马寻就笑着问道,“夫君看似心情不错。”

“我哪天不是乐呵呵的。”马寻一边洗手一边说道,“现在弓造出来了,再完善一下就能拿去献宝了。”

刘姝宁有些好奇的问道,“大军告捷,还有大仗?”

“北边还不算安稳,迟早是还要打。”马寻就说道,“明升那些人现在还没灭,有些地方也有叛乱,都得用兵。”

北边的心腹大患暂时不用担心,但是绝对不代表大明就可以彻底的罢兵,接下来还有持续不断的战争,只不过规模会比较小。

听到马寻这么说,刘姝宁就问道,“二哥什么时候回来?”

刘璟去年跟着马寻出征,那可是一直都留在军中。

马寻说道,“应该快回来了,姐夫已经让保儿他们几个先回来了。”

刘姝宁笑着说道,“这一回抓了不少残元贵人,听闻现在元帝只有一个子嗣,这也被抓了。”

元惠帝这时候肯定惊恐不安,他是逃出去了,可是他的儿子被李文忠俘虏了,他可就这么一个儿子。

马寻就笑着说道,“不只是元帝的子女、后妃被抓,王保保也好不到哪去,他的弟弟妹妹也被抓了。”

自从明军北伐之后,王保保的日子可不好过。算起来他两次从徐达手里逃掉了,可是损失了十几万大军,家眷几乎也丢光了。

大前年逃走时只穿了一只鞋,只有十八名骑兵跟着,常遇春一路穷追猛打都没赶上。

这一次又逃了,郭英一路追杀,王保保抱着木头过了黄河,亡命狂飙逃到了漠北的和林。

这一次虽然带着妻子、二弟跑了,但是妹妹观音奴和三弟金刚奴被俘虏了。

元惠帝要和王保保在和林碰头了,他们可以交流一下屡次从明军手里逃脱的心得,抒发一下家眷丢了的悲伤。

马寻和刘姝宁说说笑笑,小夫妻婚后的生活还是非常融洽、和谐。

刘姝宁就觉得自己嫁对了人,她的丈夫性格好,稳重、平和,也喜欢说笑,没有因为国舅的身份就嚣张跋扈,这可是千金难求了。

不要说皇亲国戚了,就是一些家世比较好的读书人家也有不少纨绔。

女子要是嫁错了人,那一辈子就毁了,甚至生不如死。

徐蛾进屋后笑着说道,“老爷、夫人,皇后让您二位进宫小住几天。”

马寻就有些急了,“我都成亲了,怎么还让我进宫住着?”

刘姝宁和徐蛾就在笑,她们也都知道马寻不喜欢去宫里住,可是于公于私都拒绝不了。

因为这不只是皇后的懿旨,这更是姐姐的指示。

抱怨归抱怨,马寻和刘姝宁还是去宫里了。都不用带行李,宫里的小院一直都给他们留着。

“舅舅。”没有跟着回老家的朱棣喜笑颜开,“舅舅、舅母,母后说今年开春后少了气喘,还说都是舅舅的功劳。”

看着眼前的朱老四,马寻嫌弃说道,“你倒是不用担心,你少淘气就比什么都强。”

朱棣笑着牵着旺财说道,“舅舅,一会儿得帮外甥求求情。掏鸟窝给逮着了,母后肯定要骂俺。”

马寻有些意外,“掏鸟窝就要被骂?这可不行,我也掏鸟窝,男孩皮一点不要紧。”

朱棣谄媚说道,“俺逃学去掏鸟窝,父皇和母后都不高兴了。”

怪不得这小子在宫门口等着呢,这是在等救兵呢。现在就看姑父和舅舅能不能保住他了,要不然屁股即使不开,也少不了挨好几下鞋底。

马寻忍不住摇头,这外甥没救了,从小就开始各种闯祸啊!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