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81章 福利构建(1 / 1)落日满余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81章 福利构建

脑海的灵光一现,让竹下雅人难以悠哉悠哉的散步聊天。

他快速结束话题,连夜乘车返回东京。

第二天一早,青年早早来到公司。

“酒井,立马通知公司几位副会长,下午2点开会。”

“嗨!”

酒井惠子见自家会长表情严肃凝重,知道是有大事发生,不敢耽搁,立马给几位副社长打电话。

“铃木社长,早上好。会长邀请您今天下午2点总部开会,希望您能准时前来。”

“抱歉,我也不清楚。不过会长表情有些沉重,应该很重要。”

“哪里,这是我应该的。”

“嗨,好的,再见!”

虽然会议突然,但有着手机和电话的存在,酒井惠子还是很快将消息直接传递给5位副会长。

时间很快来到下午2点,铃木善介、郭士纳、罗杰斯等人早早来到小会议室。

他们都收到了酒井惠子关于会长情绪的信息,知道今天可能有大事发生。

“会长好!”

竹下雅人刚刚走到自己位置,几位副社长齐刷刷站起,恭敬的向他问好。

“嗯,大家也好。”

青年点点头,在自己的位置坐下,然后直接进入今天正题。

“我昨天在星海代工视察的时候突然想到,公司对员工子女教育问题重视程度不足。”

“当员工从一地转岗到另一地的时候,员工还要忙着找房子、给子女办理转学等烦心事。”

“一方面事情比较繁杂忙碌,另一方面容易出现校园霸凌问题。”

动画里转学生很受欢迎,实际情况却是非常容易受到嘲笑。

小地方转到东京等大城市,很容易被同学嘲笑土包子。大城市转到日立等小城市,同样容易被同学认为父亲遭到贬职。

可以说,转学生遇到霸凌的情况,会是正常本地升学学生的数倍以上。

“所以我的意见是双管齐下。”

“公司人数比较多的地方,全国招募优秀教师,成立子弟学校。”

“公司人数较少的地方,与地方知名学校合作,将公司学生集中在一所学校内。这样就算遇到转学的情况,也有人关照。”

虽然这样做同样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某两个学生因为家长不对付,而互相仇视,但总体还是优点更多。

剩下的那点缺憾,需要靠学校弥补。

“大家觉得我的想法怎么样?”

说到最后青年扫视几人,希望大家可以想出更合理的计策。

“我觉得这样很好,可以大幅度提高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度。”

铃木善介先是开口赞成,然后话锋一转询问道。

“不过,就是不知道我们成立自己的学校之后,学费是高是低?”

他其实更想直接问,公司是不是要靠这个赚钱,但长时间的生活习惯,还是让他措辞委婉。

“学费能维持学校正常运转就可以,我们不从中获利。”

虽然教育产业很赚钱,但星海集团根本不缺这仨瓜俩枣。

星海集团全部学生学费加在一起,可能都没有子公司星海娱乐一款热门游戏赚的多。

“我也觉得这样不错,员工不再需要为调职发愁。”

郭士纳管理的员工数量最多,偶尔也会听到有员工在这方面发牢骚。但可能是习以为常的缘故,他从来没想过公司可以为此事专门成立学校。

现在自家会长有这个想法,他自然大力赞成。

这是好事,可以提高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度,也可以减少对员工精力的消耗。

人的精神头是有限的,家里如果牵扯太多精力,就很难顾及到工作。

会长和两位重量级大佬选择赞同,罗杰斯、嘉本隆正等人便也跟着同意。

虽然他们管理的公司规模比较小,并且位于东京市区,基本不需要考虑员工子女上学问题,但既然是员工福利,那么不妨选择答应。

“很好,我希望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公司情况,上交可行方案。早一天执行,就可以早一天解决问题。”

说完中小学教育,竹下雅人开始大谈高等教育。

“员工子女的义务阶段教育需要重视,高等教育阶段同样要重视起来。考入国内外知名院校的员工子女,每年都可以获得来自公司的嘉奖。”

“好一些的学校,比如国内早庆水平院校,英国牛剑+伦敦政经,美国前10名校,每人每年可以获得10万美元奖学金。”

当下日本大学实力,要远远超过21世纪,早庆双雄也有着接近美国前20高校水平。

然而随着时代的推移,日本各所大学都在不断衰落。后世早庆双雄,可能都比不过美国前50高校。

当然,如此分配奖金,也有照顾国内学校的元素。毕竟就算再夸大早庆的实力,也远达不到牛剑水平。

中国则是另一个极端。

当下中国最好的大学清北,学生素质可以甩早庆几十条街。但在科研等实力方面,很可能还不如早庆。

没办法,学校实在是穷,根本没钱做实验。

不过随着时代的推移,中国越来越有钱。清北很快就可以靠人员素质,轻松超越早庆。

至于未来,拿下东大也不在话下。

一所大学底蕴重要,但经费更加重要。

有钱,学校才能拥有一切。

为什么后世的中国,西北、东北大学普遍衰落,不就是没钱导致的科研经费不足吗?

以巨无霸吉大为例,就是因为缺钱排名才不断下降,后来更是沦为末流985。

至于吞并太多消化不良,完全就是倒果为因。

浙大同样大量合并省内高校,但因为有钱,所以轻松解决类似问题。

“差一些的,日本高水平国立大学,每人每年5万美元奖学金。”

早庆以外的私立大学,实在是良莠不齐,属于有钱就能上。不像公办大学,基本要达到一定水平,很少有特例。

早庆现在和公办大学类似,除少数少爷小姐,大多是靠实力考上来的。

因为当下的日本政府还比较有钱,给早庆发了大量补贴,所以学校门槛也比较高。

当然,后世早庆也堕落了。

因为日本政府没钱,早庆的补贴大幅度缩水。想要继续维持学校实力,就只能放水创收。

后世的英国,也有着相同的烦恼。国家实力下降,国内高校经费不足。想要维持学校实力,就只能成立各种高收费的水专业。

最经典的就是面向中国人的汉语言文学、中文、古典中文。这些专业几乎等于明摆着卖学历。

至于澳洲,更是没法看。个别大学,甚至五分之二都是中国人。

留学生神话破灭,很大程度就是水专业导致的。

“这个提议非常好,小钱办大事。”

这次罗杰斯这个日本通第一个赞同。

星海集团每年在大学生上的费,估计就几百上千万美元,却可以更轻松收拢员工人心。

简直完美。

当然,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未来开销可能暴增。但没关系,那时公司也更加赚钱。

六个人讨论一下午,最终在竹下雅人的主导下形成十条规则,内容涵盖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全阶段教育。

这将是星海集团的基本规则,永远铭刻在公司核心基石上。

大方向有了,细枝末节则全靠子公司领导填充。反正明年才会正式招生,还有很长时间可以调整。

解决掉心中的头等大事后,竹下雅人再次将目光转向位于仙台的实验室。

这里面积很大,一个通讯小组还是太少。

他想了想,决定在这里增加个面板项目。至于研究方向,自然是液晶显示技术。

当下全球面板技术有两条路可以选择。

一条路是等离子技术,一条路是液晶技术。

等离子技术的优势是清晰度更高,缺点是发热。如果你有事外出没关电视,回来后电视屏很可能烧坏。

液晶技术的优点是耐用,缺点是屏幕模糊,远没有等离子电视那么震撼。

所以现在绝大多数面板商,走的都是等离子技术路线。

这其中日本富士通公司走的最远,很快就会研发出商用等离子电视。松下实力也不差,后来甚至垄断等离子技术路线。

至于液晶技术,暂时没有公司看好,面板公司都将其作为备用计划。

青年知道未来的发展方向,自然准备走液晶路线。如果能像高通一样垄断,那就再好不过了。

后世很多人都说,日本面板产业和新能源产业败在吃独食。但这完全就是在忽视客观事实,射箭先画靶。

索尼垄断了特丽珑彩电和随身听,全世界也只能憋着。高通垄断了3g和4g技术,全世界也只能乖乖掏钱。

日本面板和新能源不是败在吃独食,而是败在走错路线。

液晶在大规模应用领域,就是比等离子实用。

不提等离子屏幕容易过热,单单一个长时间停留在静止画面会导致屏幕损坏,就进入不了电脑市场和手机市场。

相比之下,液晶显示屏的市场则广阔无比。大到电视机、户外大屏幕,小到计算器、手机,都可以应用。

新能源也是同样道理。

氢气确实清洁,但实际应用实在危险。开氢气车,完全就是驾驶行走的炸弹。

哪个国家敢开这个口子,哪个人敢这么不要命。

电池新能源技术虽然也有各种问题,但相对来说更安全一些。走新能源路线的公司,自然只能选电能。

竹下雅人就这样一边胡思乱想一边规划自家面板产业。很快,一份关于发展液晶技术的文件新鲜出炉。

“液晶,这个不行吧?”

郭士纳看完青年的显示屏规划方案,有些疑惑的抬起头。

他不明白,自家会长为什么要走这条落后路线。

画面那么模糊,人物根本看不清,只能做小块屏幕,在计算器和游戏掌机上使用。

“走等离子的公司太多,我们很难在技术方面追上。液晶就不一样了,暂时没有主导公司。”

当下全世界,都更加看好等离子技术。

没办法,画质实在惊人,甩液晶显示屏一个次元。

“只是这样吗?”

郭士纳总觉得自家会长不看好等离子技术,但他没有傻傻的问出来。

“好的,明白,这次需要多少技术人员。”

“不用很多,20人就够了。”

液晶技术还没有突破,暂时不需要太多人。现在就是和光刻机项目一样,维持住实验规模。等到金融危机爆发的时候,才是公司大举进入这两大行业的最佳时间点。

“这样,那还好。”

20位研究员,还不会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转。如果人数太多,星海半导体将不得不推迟部分领域的研发工作。

不过想到面板技术的难度,他又忍不住追问。

“这么点人,应该好难出现成果吧?”

“这只是第一年,明年多招募一些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就可以解决人员不足问题。”

“再说,实验室在大学附近,完全可以和校内权威教授展开合作。”

竹下雅人对面板产业的重视程度,并不亚于尖端半导体。因为面板产业,可以容纳海量就业人口。

到时候无论是在国内建厂,还是在中国建厂,都可以得到政府大力扶持。

星海半导体旗下的星海制造一直还在,也是同样的道理。

这是一家类似于富士康的电子组装公司,将来也会中国日本两开。走电子代工路线,狠狠压制住某些二五仔的崛起。

“明白,我这就去询问舛冈桑意见。”

舛冈富士雄是星海半导体首席科学家,技术相关方面,郭士纳必定要询问对方意见。

如果舛冈富士雄极力反对,郭士纳能劝则劝,不行就放弃。两个人分工合作,才将星海半导体发展的越来越好。

“嗯,去吧。”

青年现在有点不敢见舛冈富士雄,因为薅了太多第一实验室的羊毛。

郭士纳离开后,他开始整理自己脑海深处液晶产业相关知识。

“这条不错,记下。这条也不错……”

这样送行员工的时候,就可以更好的向实验人员描述液晶技术的美好前途。

明示大家,你们不是被放弃的边角料成员,而是公司未来的新希望。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