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一步一步的来
医院的重新选址工作进行的很顺利,星海生活很快就在东京12个区域圈定数个位置。
这一次,竹下雅人的时间比较多,准备亲自带队走上一圈。
“走吧,我们一起看看选好的地方如何。”
面对自家会长的要求,星海生活社长小林博明,以及从积水建筑挖角过来的星海建筑社长内田纯一齐声回应。
“是,会长!”
星海集团的起家地点位于大田区,因此他果断从这里开始考察。
“这里看起来不错,环境优雅,附近还有众多工厂。”
“这里同样很好,我们星海集团的工厂都在这边。”
“面积这么大的空地,我还是第一次见。这里建一座医院,想必可以成为日本骨科领域的权威。”
工厂附近医生治疗什么病最在行?
首选一定是骨科,尤其是断指重接或者是断肢重接方面,更是权威中的权威。
此外,工厂附近医院的急救和烧伤通常也都会表现不错,属于权威水平。
这也是医院的一大特色,附近什么样的病人多,那么医院就在这类疾病的治疗中更厉害。
比如说中国医生如果想要学习治疗枪伤,那么去美国准没错。
如果中国南方医生想要学习治疗骨折等疾病,那么东北就是最好的选择。
当然,网友们最津津乐道的还是川蜀地区的特色医疗,肛肠科和口腔科中国第一。
一连看了三四块地,竹下雅人都很满意。
这也是大田区的一大特点,附近到处都是工厂,医院根本就不愁没生意。
时间很快来到中午,转的差不多的竹下雅人在秘书长的带领下来到一家比较不错的餐厅。
因为已经提前约好,所以上餐速度很快。
饭后还有茶点时间,几个人就一边喝茶一边继续聊工作上面的事情。
“怎么样,你觉得放在哪里会更好一些?”
面对自家会长的询问,小林博明坦然说出心中所想。
“如果让我选的话,我会放在我们在大田的工厂附近。这样在刚开始的时候,不会缺少客户。”
青年想了想,捏着下巴点头回应道:“嗯,有道理。自家员工在自家医院治疗,还可以尽量减轻彼此的负担。”
日本工人比中国工人严谨,但出现机械伤的概率依旧非常高。单单是松本轩,每年就要在工伤方面许多钱。
是的松本制造后来又改名叫松本轩。
没别的因素,就是松本人家一类的名字不够响亮,欠缺奢侈品最重要的逼格。
想要卖概念,名字必须要起的好。
确定好第一位置后,面积大的那块空地,以及环境较好的一处场所,则先后被列入第二第三选项。
这也是企业的通常做法,不一棵树吊死。
简单讨论完大田区的买地计划后,一行人找地方休息了一会,然后便前往下一站目黑区。
这里不是东京传统富人区,但交通便利,文教较为发达,同样是开医院的好地方。
不过目黑区面积比较小,可以选择的地块不是很多。最终一行人看来看去,选了个和世田谷区交界的地方。
“行了,今天就到这里吧。先去餐厅吃饭,吃完饭直接回家。”
“是,会长!”
选址要仔细认真,一天两个区已经很极限。再多,容易出现看错一类的事情。
再说了,看地也是个体力活。
每一块可能建医院的土地,青年都要亲自步行观察。就算无法做到面面俱到,也要有初步了解。
12个区,一行人费了一周时间,加了一天的班。
随后又整理了三天,星海集团这才对外宣布要大规模买地。
至于买地做什么,先暂时进行保密。竹下雅人准备等一切都尘埃落地之后,再对外公布。
万一他对外宣布土地用于医院建设的时候,引起财阀的注意,他就没法买到这么好的地方了。
至于剩下的11个区,都是东京较为落后地区,很容易买到建医院的合适土地。
“我是竹下雅人,你是丰岛师兄吗?”
“对,没错,我们公司确实有这个打算。”
“嗯,准备动用5000亿日元资金完成收购。”
“没问题,忘了谁也不能忘丰岛前辈呀。”
“我,我随时都有时间,欢迎丰岛师兄光临寒舍。”
“没问题,欢迎欢迎。正好许久未见,到时候我们聚一聚。”
“嗯,明天见。”
竹下雅人刚刚笑着挂断来自兴业银行的电话,电话铃声立马重新响起。
这一次,是长信银行的横田文武副社长。
毕竟5000亿日元资金,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一笔巨资。平日里要抢,眼下银行困难的后泡沫时代更要抢。
手里的土地能卖出去一份,就能多回点血,从而降低银行内部的抵押贷款危机。
虽然大家都认为政府不会看着银行破产,但万一出现意外呢?
再说了,就算有政府帮着兜底救市,也要保证公司健康运营。
公司稳定,大家才能有更多的奖金福利。公司效益糟糕,分得的利益会大幅度缩减。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第一地产公司在日本泡沫破裂前后的对比。
泡沫破裂前,第一地产每位员工都有超多福利。
每年两次海外7天游是最基础福利,每半个月一次的高尔夫团建更是稀松平常。
出差员工的相关福利更是好到爆炸,住的地方基本都是4星或5星级酒店,吃的也都是当地昂贵且知名的美食。
地产泡沫破裂后就不行,海外游变成国内游,时间也由7天变成3天,或者是干脆就取消旅行福利。
至于出差,好的3星级酒店,普通的则没有星级。吃饭的也都是酒店自助餐,或者是当地平价美食。
总之,一切都要为省钱让路。
日本每家大银行都有稻门阀成员,只不过有的公司职位高,有的职位低一些。
因此竹下雅人一天都没来得及休息,不停的给这些银行高层回电话。
层次稍微差那么一些的,则不停联系小林博明,想着曲线救国。
两人是来者不拒,关系好的提前见个面吃吃饭。关系一般的则邀请大家参加下周三的公开会议。
星海集团不是来做慈善的,需要会议有足够多的竞争者。这样才能以更低价格买到合适土地。
第二天下午,竹下雅人亲自来到楼下迎接。
“三位学长好呀,没想到你们竟然会一起过来。”
“竹下学弟下午好,面对这么大一笔生意,我们自然要将优势发挥到最大。”
丰岛章男也不隐瞒,很坦率的说出自己这样做的目的。
他就是想凭借三人的早期贵人身份,尽可能多的拿下土地份额。
要知道,这单生意可不仅仅是购买几块土地。
购买土地所需的贷款,以及未来兴建土地所需要的贷款,都会打包给想关银行。
无论是买土地还是建医院,以及后期的设备和人工方面支出,他都准备靠贷款完成。
别人钱完成自己的事业,才是最聪明选择。
白嫖什么的,最让人高兴了。
宇野纪行这位已经升职到兴业银行本部长职位,未来将接丰岛章男职位的中年前辈,笑呵呵的插话说。
“没错,我们也不多要,3块地的交易份额怎么样?”
“如果价格相差不大,一切都好说。”
“放心吧,我们绝对给出最好的价格。”
丰岛章男再次接过话茬,语气中充满着自信。
兴业银行之前在土地上的投资太多,因此日子很不好过。如果能卖掉一部分土地,哪怕是贱卖也十分愿意。
大不了土地这边多亏点,然后通过贷款之类的赚回来。
“嗯,对于几位前辈我还是很放心的。”
三言两语简单达成协定后,办公室的环境变得轻松许多。
此前一直沉默不语的羽田一郎也开始开口,主动聊些关于土地方面的事情。
“这么大面积,是要建摩天大楼吗?”
“不是,摩天大楼太费钱也太张扬,不适合我们公司。”
星海集团还需要匍匐前进,21世纪才是展现的大好时机。
“这样啊。”
羽田一郎下意识的点点头,然后换了个话题继续问。
“哦,那不知道你们准备以什么样的模式进行土地购买?”
这东西没什么好保密的,竹下雅人很干脆的说。
“经过一段时间考察,我们在12个区选定了40块土地。不过我们并不会全买,只会买下其中的12块。”
“因此哪一块地的综合表现最合适,我们就会选择哪一块。”
说到这里,青年稍微停顿了一下,等三位学长消化了这份内容才接着往下说。
“至于买地模式,则以暗拍形式进行,这样对大家都有好处。”
暗拍的最大好处就是各大银行不知道彼此的报价,因此价格都会接近银行可承受的底线。
当然,暗拍也方便星海集团进行暗箱操作。
因为星海集团的暗拍,并不会公布竞拍者出价。
“暗拍挺好的,那不知40块地都在什么地方?我们能先看看吗?”
“当然可以,稍等片刻。”
竹下雅人笑着答应,然后快速将放在办公桌上的十几份地图递给丰岛章男。
“大的是东京23区地图,小的是每个区的地图,每份地图我们都圈好了位置。”
“嗯,了解。”
三人认真看着上面的地图,然后不一会丰岛章男感慨道。
“星海集团做事果然细心,选择的土地都不是居民区。”
“没办法,钉子户实在是太难搞定了。”
国家一旦富起来,钉子户就会成为土地方面的难题。
竹下雅人可不想一座医院,几十年后才能建成。
当然,也可以选择满足钉子户狮子大张口的形式完成土地征收。
但星海集团一旦这样做,就会被更多的贪婪之辈看到机会,违背最初的省钱目的。
至于和黑色势力合作强拆,青年想都没想过。
他本人的思想不允许,星海集团也不允许。
“怎么样,兴业银行能搞定其中的几块?”
“既然没有居民房,那么应该都没什么问题。”
丰岛章男很自信,因为竹下雅人选的不是空地就是中小规模公司厂房。
空地的话,现在都巴不得往外卖。只要联系到所属人,基本可以成功。
至于那些中小公司厂房,就更容易了。
中小公司根本没能力和大银行对抗,万一被封杀,有货你都卖不出去。
“不愧是兴业银行。”
“哪里,彼此互相帮忙。”
兴业银行三位学长问,青年进行回答,一下午的时间很快过去。
“走吧,附近已经定好餐,明天再忙。”
“好的,那就麻烦了。”
“不用客气。”
竹下雅人礼貌回应的同时,将桌子上的地图快速收起,然后递给丰岛章男。
“学长,这份地图你们先拿回去参考。”
“行,谢谢啦。”
丰岛章男笑着点点头,然后小心的将地图放好。
他吃完饭不准备休息,等会要连夜召开高层会议。
其实他现在就可以让人帮忙送回,不过他担心手下出错,因此准备亲自完成。
当然,兴业银行的优势也就是一天时间。
每天上午,东京所有大银行都会收到这份地图。
来不来不重要,竞争要先搞起来。
第二天下午,竹下雅人又将小林博明叫到总部办公室。
“地图都发给银行了吗?”
“嗯,我和几位副社长亲自登门拜访,已经交给各银行社长。”
“那就好。”
竹下雅满意的用手指敲了敲书桌,然后随口问。
“你说,银行要多久能完成中介工作?”
“应该要不了多久,大家都希望能尽快卖掉土地。”
日本去年gdp负增长,着实是吓坏了无数人。这是战后几十年从未见过的场景,也加快了各方的土地出售速度。
尤其是那些坐拥大量土地的公司,更是加紧往外卖。
只不过卖的多买的少,市场上的土地是越卖越多。就连日本商业的代表银座,土地价格都不停往下降。
恐慌性心理一旦形成,短时间根本无法改变。
日本的地产下行趋势,需要费一代人的时间慢慢驱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