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不是不做,而是利润太低
“是的,那块地是我的,有什么事吗?”
“嗯,好,我知道,谢谢。”
“是,那明天见。”
佐藤名人挂断电话后,不解的边走变摇头猜测。
“什么情况,为什么我在目黑区的那块地,突然受到欢迎?”
“莫非日本政府出台了救助地产业的政策?”
他不明白,不明白自己为什么可以突然变成香饽饽,获得十几家银行的邀约。
不过透过现象看本质,万变不离其宗。银行突然对土地产生浓厚性质,一定是附近的土地价格要大涨。
“绝对是这样的。”
佐藤名人双手拍了拍脸颊,觉得自己的推测绝对保真。
不过很快,他就将心中的推测抛在脑后。
因为人最重要的是当下,他的公司已经要撑不住了,必须尽快卖掉这块土地。
类似佐藤名人的情况并不在少数,十几家大银行很快拿到这些土地的产权。
当然,也有不缺钱的,但他们同样不愿意得罪银行。
外部的利益要争取,内部也要尽快清理账单。
丰岛章男回到兴业银行后,立马下达指令,查一查自家有没有某块地的产权。
“是,请社长放心,我会在一天内将事情彻底查清楚。”
宇野纪行做这类事很在行,他先是找出兴业银行在东京拥有的全部土地,接着在锁定符合星海集团要求的片区。
然后在短短二个小时,就快速整理出丰岛章男所需资料。包括土地性质、附近片区的平均价格、土地面积……
“报告,我们在港区有3块土地符合要求。”
“第一块位于麻布十番南面,面积3800平米;第二块位于白金台西面,面积5640平米;第三块位于赤坂南面,面积18800平米。”
“中央区我们则有5块土地符合要求。第一块位于……”
兴业银行在东京核心三区并没有超大块连起来的土地,土地都是以碎片化的模式分布各地。
因为兴业银行的土地基本都是对方抵押土地进行贷款,然后还不起被自家没收所得。
此外东京核心三区面积小,大公司和使馆区林立的局面,也造成土地碎片化局面。
价格太贵,大家想买大都买不到。
比如位于中央区的银座,经营场所就没有超过10000平米的。
后世索尼在这里盖了个占地700多平米的建筑,就敢号称主题公园。
这也是竹下雅人一口气找这么多银行的原因之一,他想让大家自发的进行合作,帮助星海集团将土地拼成一个整体。
“很好,看来这次我们可以先拔头筹了。”
丰岛章男满意的点了下头,决定必须拿到港区、千代田区、中央区中某一个区域的主导权。
至于剩下的两个地方,以及涩谷等副都心,以及世田谷等老财集中地,则交给其余银行完成,兴业银行没那么大的胃口。
熟悉自家土地信息后,丰岛章男想了想,决定打电话约一下其余银行负责人。
大家通力合作,才能有稳定的利益保障。
兴业银行这边在想着怎么和昔日对手合作赚取更多利润,星海集团这边也在讨论类似话题。
“会长,银行可能联合起来,我们低价收购的目的估计很难达成。”
竹下雅人温和的摆了摆手,笑着解释说:“不不不,我估计只有核心三区会这样。”
“其余地方每家银行都不缺土地,肯定更愿意吃独食。”
日本经济的不景气,导致银行背负巨大的土地包袱。对于星海集团的主动投出来的饵食,损失惨重的金融公司很难去拒绝。
尤其是和竹下雅人关系的兴业银行和长信银行,更是难以拒绝这份美味。
因为这两家银行,当初在土地上面的行为最激进。一个靠着土地成为世界第一大银行,一个靠着土地进入世界前十。
爬的最高,下跌的时候自然伤的最狠。
因此无论是兴业银行还是长信银行,都会为吃到更多利润,而与别的银行出现冲突。
当然,最重要的是,星海集团在各家银行的利益,要远大于本次土地可以获得的收益。
它们不想得罪星海集团,不会为了这么点利益搞大联合。
并且就算真的联合起来,它们也不敢要太高的价格。星海集团才是甲方,随时都可以选择放弃这次收购。
土地上面的事情很繁琐,各大银行还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商讨出合适方案。
竹下雅人可不会闲等着,第二天就来到星海资本。考察星海基金卖出情况的同时,让那些没有参与美股交易的操盘手们收购半导体材料公司股票。
“会长,是全部用您的自有资金吗?”
“三分之一用我的自有资金,剩下的全从银河资本出。”
将近20年,才能从30多亿美元市值增加到90亿,竹下雅人自然不愿意在其中浪费。
如果不是为了更好的掌控信越化学、东京电子、东京应化等材料公司,他甚至想要让银河资本掌握全部股份。
毕竟20年才翻两倍,就算大多公司有股息分红,对青年来说也是非常不划算的生意。
彼之砒霜,我之砒霜蜜饯。
对于竹下雅人不划算的东京应化等公司股份,对于银河资本反而是合适的不能再合适。
因为算上每年的分红,赚取的利益将超过银行存款数倍,属于难得的好投资。
“是,会长。”
竹下雅人随后再次补充道:“还有,收购要分散着进行,我们的目标是隐蔽收购20%的股票份额。”
拥有20%股票份额,也就意味着星海集团可以在这些公司拥有一定的影响力,剩下的一切将仅是时间问题。
因此一旦拿到20%股份,星海集团就会和已经上市的半导体材料公司摊牌。
如果能达成收购,那自然是皆大欢喜。如果对方不愿意,星海集团也有足够的时间等待。移动互联网到来前,半导体材料公司不是引人瞩目的焦点。
“很好,那嘉本桑。你就按照文件上的名单安排大家收购吧。”
“是!”
嘉本隆正恭敬的微微鞠躬,然后娴熟的给操盘手们安排不同的工作任务,想要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工作。
只上白班的工作人员全都忙碌起来,竹下雅人一时之间竟然无事可做。
他干脆找到负责监察心理等工作,暂时也没工作任务的长泽正夫聊天。
“这么长时间了,大家的情绪如何?”
“公司内吃喝玩乐都有,平时还可以去外面的小园散步,因此情绪都挺稳定的。”
日本人的抗压能力拉满,能入选星海资本的更是佼佼者。
因此就算大家在半封闭的地方待了数个月时间,也没出现什么明显问题。
“那就好。”
青年放下心里的担忧,随后再次郑重的嘱咐道。
“一定要重视员工的心理问题,如果发现哪位员工情绪不对,立马让他回家休息。”
“明白,请会长放心,我们不会拿员工的生命健康开玩笑。”
“不错,我们是有良知的公司,就是要有这样的态度。”
聊完关于员工心理情况的内容后,两人开始说起星海资本眼下的清仓情况。
“目前我知道的是,一直跌跌不停的沃尔玛已经全部卖出。增长比较慢的股票也被早早卖掉。”
“只剩下市场上的大热门,比如通用电气、微软、英特尔等公司股票。”
至于新兴的思科、高通等公司股票,星海基金会左手倒右手的卖给自家。
这些公司的股票卖出去就很难再次买入,没必要给自家公司增添不必要的烦恼。
“那就好,早点结束,大家也能早点休息。”
两人刚聊了一会,嘉本隆正那边就已经布置完工作任务。
他来到两人所在小会议室,恭敬的敲门后进入。
“来,先喝茶。”
一边说,竹下雅人一边帮他倒上大半杯热茶。
“是,谢谢会长。”
又过了20分钟,见大家茶也喝的差不多了,点心也吃掉不少。
青年这才身体前倾,双手合十放在桌子上问。
“7月份,能不能完成股票清仓工作?”
“没问题,已经交易大半,7月中旬就可以完成。”
星海集团卖的大多是股市热门股,很容易通过市场进行交易。
如果不是担心影响价格,半个月时间就可以轻松卖出。
“嗯,不用着急,忙中出错就不美了。”
“是,请会长放心。菊野桑行事认真心细,不会出现大的差错。”
“确实,菊野桑应该是我们中最细心的一个。”
想到菊野晋次,青年就不由得想到他的身体。
他是星海资本三人组中身体素质最差的一个,竹下雅人准备这次过后将他调回白天。
至于接任者,则是公司培养了许久的荒井正义。
这位青年才俊目前担任星海基金副社长职务,对于股票交易有着过人的理解。
他操盘交易的股票,每次收益都会超过公司其余操盘手数个百分点。
数字看起来很小,但里边的利益却一点也不小。
因为1个百分点,就可能涉及到数千万美元利益。
除了股票操作亮眼,情商也非常高,和同事相处的很融洽,非常适合担任领导岗。
此外,他的出身也是一大优势。
荒川正义毕业于早稻田,还是神奈川县秦野市人。
不仅是竹下雅人的学弟,还是他的同乡,自然可以得到更多的照顾。
基金清仓的事没太多可聊,竹下雅人干脆将话题重新拉回半导体材料领域。
他掏出一份新的文件递给嘉本隆正,
“这是一些没上市的半导体材料领域隐形冠军公司,你可以尝试着进行收购。”
“如果人家不愿意,我们也可以选择入股25%。”
“如果入股也不愿意,那你就将公司标记上。”
星海集团必须掌握半导体材料领域全部链条,那些不愿意的公司就只能说抱歉了。
到时候估计又是一场类似于圆珠笔钢珠的惨剧。
只不过圆珠笔钢珠是因为公知横行,一家钢铁巨头为了打击这种嚣张气焰,被迫进入这一行后,不经意的将国外该领域的隐形冠军打死。
“请会长放心,我明白要怎么完成。”
嘉本隆正心中有无数方案逼这些中小公司就范。
最简单的就是直接给这些公司的员工开高额工资,然后将人员全部挖空。
当然,这种方法不适合星海集团。有时候名声太好,也是一种烦恼。
但不直接挖空,不代表无法达成类似目的。只要将关键技术人才挖角,星海集团就可以在该领域快速追上。到时候这些公司不想卖也只能卖。
在现实面前,顽固坚持是没有意义的。
“嗯,注意尺度,我可不想声名狼藉。”
“放心,不会的。”
既然事情已经交代下去,青年这边很自然的换了个话题。
“索尼的ps游戏机将在下半年上市,我很看好。从明天开始,尽可能多的购买索尼股票。”
ps上市之后,索尼将迎来股价暴涨之路。现在不趁早入手,之后就会越来越难买。
“是,明白。”
“还有,日本股市可以重新入场了。不过只能买电子类和半导体类相关企业。”
“比如索尼、松下、东芝、日立等公司。”
90年代的日本电子产品横扫全世界,无论是索尼的随身听,还是东芝的笔记本电脑,都受到全世界喜爱。
这些公司过股票很少受股灾影响,同样可以赚钱。
“是,规模多少?”
竹下雅人听后心中升起一个想法,但想到星海资本当下很忙,又迅速放弃掉。
“算了,先暂时等等吧。等菊野那边完成清仓后再说。”
他准备等公司重新进行募资的时候,单独成立两家投资日股的私募对冲基金。
然而眼下星海投资上下忙成一片,着实不适合提出。
“是。”
说完日股,竹下雅人很自然的聊到港股。
“你们觉得,港股这波下行周期要进行到什么时候?”
“港股太容易受到世界局势的影响,估计要等到秋后才能稳定。”
在索罗斯的引领下,墨西哥已经成为美国加息后第一个倒下的国家。
港岛受此影响,一时半会无法恢复。
“这样啊,那就再等等吧。”
竹下雅人也不知道港股什么时候复苏。
既然专业人士已经下判断,不妨先稳一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