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4章 特殊嘉奖(1 / 1)噗噗的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4章 特殊嘉奖

办公室内,常凯申阴沉着脸。

淞沪战场接连失利,每天送到他办公室的战报,叠起来有十多厘米厚。

其中基本上全是战败,求援的电报,很少有捷报。

哪怕是一场小规模作战,歼敌百余人也好啊!

根据现在的战况,和打探到的情报,日军很有可能在筹划对中国军队的大包围。

战况十分不利啊!

英美列强的调停也杳无音信

咚咚咚!

门外传来一阵敲门声。

常凯申正了正表情,一副若无其事的模样:“进!”

嘎吱!

刺耳的合页声音响起,军政部部长何应钦快步走近。

走到办公桌前,他双手递交上一份电报:“委座,山西军报!”

常凯申长叹一口气,面露愁容般接过电报。

阎老西这个土皇帝,是他的心腹大患,自从全面抗战,加入统一战线之后,名义上归附中央。

实际上一直在拿南京政府当提款机,各种国防拨款,专营款项申请了不少。

常凯申咬着牙批了几个,但最后却毫无成效。

大同失陷,日军攻破内长城防线,都已经打到忻口了。

最近时日阎老西闹得更厉害,平均一天下来要向南京政府发十余封电报。

高度统一的措辞,将言外之意总结下来就是——没钱抗日了,给我拨款!要不就投降资敌。

何应钦站在一旁,眼神复杂。

常凯申何等精明,立刻意识到了不对劲,上下扫视电报。

“歼敌四千.活捉日军中将!”

常凯申猛地站起身,双手颤抖:“敬之,电报上的消息准确吗?”

“当真活捉了日军中将?”

相比于歼敌四千,真正让常凯申动容的,是上面的活捉日军中将国崎登】。

何应钦艰难点头,虽然很不愿承认这是晋绥军的功绩。

但就是如此,尸体还在人家手上,无论如何也歪曲不了事实。

“军统那边已经核实过了,国崎登在被俘之后,因伤势过重而亡”

常凯申叹息一声,双手背后踱步到窗前。

全面抗战以来首次活捉日军将级军官,确实是天大的功绩。

但他并不怎么高兴。

何应钦跟上去:“委座,此事非同小可,如若处理不好,恐怕会动摇全国抗战之心啊!”

常凯申板着脸,默不作声。

处理不好会动摇军心。

处理的太好,也会助长阎老西的威风。

人心复杂,这其中的尺度,很难把握的精准。

常凯申:“活捉国崎登的部队.是哪一支?”

电报中的消息非常含糊,阎老西在这耍了个心思,并未提及具体番号,而是统称的晋绥军。

何应钦:“卫立煌传来电报,是晋绥军第33军下属暂一旅。”

怕常凯申没什么印象,接着补充道“之前平型关战役,这支部队是主力之一。”

“旅长王奉,祖辈山西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九期。”

常凯申心中微微惊讶。

“黄埔的学生?”

“第九期”

常凯申眉头紧锁,随即像是想起了什么,快步走到办公桌旁,拿起上面的电报,一字一字细细过去。

“晋绥军”

常凯申反复揣摩这三个字。

何应钦在一旁有些疑惑:“委座,这有什么问题?”

“暂一旅是第33军的部队,孙楚可是阎老西的绝对嫡系。”

常凯申渐露笑意,长舒一口气:“敬之,这就是你不懂了。”

何应钦一脸懵:“委座,此话怎讲?”

常凯申笑着解释道:“我认为这暂一旅,并非是他阎老西的嫡系!”

“至少不是精锐嫡系。”

何应钦心中暗自思索。

不是嫡系?

那如何能歼灭的了第9旅团指挥部。

根据卫立煌传来详细战报,当时南怀化村驻守着至少一个步兵大队,倘若算上预备部队至少有两千名日军士兵。

能活捉国崎登,说明局面至少是压倒性的胜利。

况且这支部队,在此前的平型关战役也表现不俗。

若非嫡系怎么可能有此等不俗的战斗力。

更何况暂一旅的编制,是阎老西钦点的精锐加强旅

常凯申不管何应钦的疑惑。

他心中自有一套不为外人所知的衡量标准。

当初阎老西为王奉申请将级军衔时,常凯申也这么认为。

但今日所推测出的结果,与先前所想并非一致。

电报中并未提及‘暂一旅’这一番号,而是用晋绥军统一替代。

阎老西不是傻子,倘若这真是嫡系部队,电报不可能这样发出。

当老大都不给小弟多捞好处,还把应得的好处平摊给其他人,小弟凭什么认你当大哥?

到头来可能性只有一个。

再者就是,暂一旅的作战主官出自黄埔军校,肯定要备受猜忌,在晋绥军中难成大事。

这样一来就好办了。

常凯申在房间内来回踱步。

综合过往战绩,这个王奉确实是一员虎将。

抗战频频失利,国人怨声载道。

他也需要几个说得过去的战绩来撑场面。

既然士兵不行,那就只能从将军上来弥补了。

“敬之,拟电。”

何应钦反应过来:“是!”常凯申气定神闲,坐回椅子上:“兹电第二战区司令部,抗战以来,贵部屡窥良机,多次重创日军,为抗击敌寇创下了不可磨灭之功绩,实属不易,今于忻口防线歼敌四千有余,更活捉日军中将,实乃天大之功劳,全国上下群情振奋擢升王奉全体官升一级。”

“特令王奉在山西,绥远,察哈尔等地编组华北战斗群,原暂一旅下属一团,二团,三团等部直接编入新建战斗群。”

“华北战斗群暂时归属第十四集团军指挥”

战斗群这个临时编制,在中国军队中还是首次出现。

凭借常凯申的军事素养,是不会了解这么深奥的东西。

之前组建德械调整师,接见德国来华教官时,曾从对方口中听闻过这个编制名词,具体的含义他也并未听懂。

但这些都不重要,将王奉从晋绥军的体系中调离,才是重中之重。

军政部掌管全国海陆空军之行政,兵员筹划,辖区管制,编制调整等事务。

何应钦作为军政部长,正是负责此事,在一旁用纸笔记录着。

越写越心惊。

战斗群的编制他也不是很懂。

估摸着和纵队相同,猜测应该比师级编制略大。

这倒没什么毛病。

而是心惊在常凯申的手段,没有浪费一个正式编制。

仅用一个临时编制,在这番分化拉拢之下算是彻底走到晋绥军的对立面了。

偏偏王奉还不能拒绝,乱世之中枪杆子最硬。

阎老西那边最多给一个新编师。

按理来说,想要在编制上强于对方。

只能给出新编军,若是想要诚心拉拢,咬咬牙给一个编号军也不是不行。

可这个等级的编制又不是路边的大白菜,一个萝卜一个坑,不知道多少双眼睛盯着呢,动一个波及面都很大。

要是真想给,常凯申也得在心里暗自掂量掂量。

利润到底能不能大于成本。

而战斗群编制,是个很陌生的东西,拿出来的反对声不会很大,还能对王奉这员骁将产生极大诱惑。

算是小钱,办大事了!

就算他不接受,也难免心声芥蒂。

万事开头难,心中有了裂缝,下一步就好办了。

常凯申眉头舒展:“敬之,就这么办,立刻将电报发出!”

何应钦点点头:“遵命。”

王奉骑乘一匹白马,意识沉浸在系统面板中。

南怀化村一战,虽然歼敌不多,充其量才一千五百余人,但俘虏了一名日军中将。

直接被系统判定为史诗大捷,给出的经验值比平型关战役还要多上数倍。

将给原本空荡荡的经验进度条,加载到了百分之九十多。

阳明堡机场一战,摧毁了二十多架日军战机,又是一场大胜。

直接让系统面板升至lv5。

三维作战地图,从方圆两公里,跃升到了十公里。

这个距离,是绝大部分大口径重炮的有效射程,今后只要将指挥部前移,便可探查到日军炮兵阵地。

还解锁了新的面板功能——科技人才解锁功能。

和战术学说中的教官模块差不多,通过陆海空军经验值,解锁对应的研究员。

现在系统面板上有两个经验值。

一是通过战斗,训练等途径,获取的陆军经验值。

主要用来解锁学说和科研人才。

二是用来解锁对应科技的经验值,王奉习惯性的将其称之为科技经验。

“这点就要比钢丝好上不少”

看着科技树界面浮动都数据,王奉不禁赞叹道。

钢丝的科技树,换作现实简直堪称鸡肋。

想要解锁一个科技,动不动就要消耗两三百天。

这谁能等得起!

换作经验值,原本需要大半年才能解锁的科技,现在打一场大胜仗就可以了。

谢尔盖快步跑来:“长官,南京军政部电报!”

王奉转过头,暗自咋舌:“军政部?”

暂一旅是晋绥军的部队,不可能无端接到南京军政部都电报。

王奉勒住马缰,弯腰接过电报。

上下扫视一眼。

瞳孔微缩,心中一震。

战斗群?

这不是二战时德国人搞的东西吗?

这会还处在酝酿阶段吧怎么让常凯申先提出来了。

运输大队长开窍了?

王奉心中胡乱想着,他是真没想到,常凯申能搞出来这么一下。

战斗群这个编制,在德国并不算大,通常来讲只有几千人,如果上纲上线讲都容纳不了现在近万人的暂一旅。

但这是一个新名词,具体什么编制,谁也说不准。

殊不知,这个名称是常凯申道听途说来的,主要作用就是糊弄人

王奉细细品味着这封电报。

活捉国崎登的战报,他早就上报给阎老西了。

可惜直到现在,也一直杳无音讯。

而一旦接受了常凯申的任命,算是彻底与晋绥军划清界限了。

但还是隶属于第二战区。

王奉心中开始权衡利弊。

跟着阎老西能得到什么.一封或在筹划,或在途中,或根本没有的嘉奖?

转投南京政府说实话也给不了什么。

卫立煌是个真抗日的将军,对属下出手倒是大方不少。

第十八章被禁了。

这两天山东,黑龙江来回折腾,有点小烧,39.8,打着几个字的时候,手都一直在抖,就两章,明天再八千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