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凯申舞剑,意在.?速看】
台上,传来一道奉化口音。
“徐州地方,历代大规模征战五十余次,是非曲直,难以论说,但世家无不注意到,正是在这个古战场上,决定了多少代王朝的盛衰兴亡,此兴彼落。”
“诸位,如今倭寇犯我中华,狼子野心,社会各界出现了这么一种声音,仿佛这抗日战场,对我们来说注定了凶多吉少,要我们和日本人求和,让我们去当汉奸!”
“党国荣辱,中华民族之荣辱,皆系于在座诸位!”
“目前我们在军事上虽然受了一点挫折,但国际形势很好,对我们很有利,我们是得道多助,而敌人则是失道寡助.我们抗战必胜,建国必成!”
“只要你们高级将领能服从我的命令,我就有能力指挥着你们战胜敌人,我就不愧作为你们的统帅!”
“.”
此番会议,常凯申做足了准备,光是鼓舞士气的演讲,就进行了长达一小时。
下方一众军官听的热血沸腾,恨不得现在就去跟小鬼子干一架。
可王奉在下方听的都快要睡着了。
先不说常凯申之后干了什么。
单说现在,通过这一番演讲,王奉能明显感觉到一件事情。
京沪失守后,国民政府内部的主战派可能要撑不住了,原本只是猜想,现在基本上可以一锤定音了。
徐州会战若是惨败,搞不好常凯申会直接通电下野,主和派上台,彻底改换国民政府的战略主张。
接下来的局势便会一发不可收拾。
其实王奉心里也没底。
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
凭借前世熟读的战史,己方这边能摸透底细,反倒是日军方面,情况变得有些扑朔迷离了。
原本日军作战最勇猛的两支师团,一支板垣师团,一支矶谷师团。
这两支师团的军官士兵,受侵略主义荼毒最深,发动‘二二六’政变的日本少壮派军官,几乎全部在这两个师团之中。
可现如今,板垣师团在山西精锐尽失,整个师团在后方休整,没个一年半载根本无法重新回到战场。
师团长板垣征四郎更是凄惨,直接调回本土,在预备役中任职,相当于是被雪藏了。
板垣师团缺席,谁会顶替这个位置?
太原会战日军打的挺艰难,到了徐州这边会不会投鼠忌器,投放更多兵力来加快战争进程?
谁也不得而知
经过了一个多小时的激情演讲,常凯申终于走下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德邻,汇报一下当前战况!”
李宗仁闻声起身,卫士搬来一块类似大黑板的东西,上面钉着青徐地图。
关于作战方略,王奉在战区临时长官部听过一次,基本上大差不差,唯一的区别就是措辞。
毕竟常凯申还在下面坐着呢,多少要注意些,不能像关起门来说悄悄话那样。
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一战区司令长官程潜先后讲述完战况,王奉感觉这场会议基本上就结束了。
眼睛瞟向前排,韩复榘还在那里端坐着,脸上有种劫后余生的表情。
王奉摇摇头,常凯申本就对他心怀杀心,方才会议上又大放厥词,百分百活不了了。
常凯申站起身,宣布了会议结束。
众军官向外走去,王奉也混杂在其间。
就当快要走到门口时,后方传来一道声音。
刘峙忽然起身大喊:“韩总司令请慢点走,委员长有话要同你讲!”
话音刚落,不止是韩复榘愣在原地,原本正往外走的军官也纷纷回头。
王奉走的比较慢,位于偏后段,视角绝佳,能很清晰的看到韩复榘表情。
脸色铁青,面露犹豫。
想走,但又不敢走。
大家都知道什么该看,什么不该看,会场上的的人来越少,常凯申已经走了,到最后只剩下刘峙,李宗仁,韩复榘,王奉以及赵方远。
以及两三名同样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军官。
王奉找了个绝佳视角,这种历史名场面,错过了可就是亏大了。
刘峙用手指向场中央的几名便衣卫士:“韩总司令,你可以跟他们去!”
韩复榘心乱如麻,在走和不走之间摇摆不定。
此番赴归德与会,别的军官最多安排一支警卫连随行,还部署在城郊附近。
反倒是他,虽然李宗仁拍着胸脯保证此行无忧,但心里还是不踏实,觉都睡不着,索性直接拉了个手枪营来归德,还直接安排进了城中。
城防警卫是由第五战区负责,作为副司令长官,韩复榘要干什么,普通军官还真管不住他。
就这么让一个营的兵力大摇大摆进城。
若是出了问题,便可互相照应,
若是相安无事,那便可以说一切为了委座安全着想,当个老好人。
但自打进入了这间会场后,和麾下部队断了联系,生死好像就由不得他了。
韩复榘冷眼打量着四周,企图能找到为自己开脱之人。
刘峙和他一样,也落得个‘长腿将军’的名号,但奈何人家是常凯申的忠实走狗,对其言听计从。
李宗仁.更不可能。
至于剩下的几位军官,韩复榘摇摇头,皆是素未谋面之人,往日无恩,今日怎么可能会出手相帮。
走投无路之下,韩复榘铁青着脸,跟着几名便衣卫士讪讪离去。
赵方远看向远去的背影,不禁有些感慨:“唉,韩总司令也算是个风云人物,听说主政山东八年,在整顿吏治,发展教育方面颇有成效,只可惜一时失足成千古恨啊!一退再退,延误战机不说,更是将黄河天险拱手让于日本人之手可惜啊.”
王奉冷哼一声:“天下英雄如过江之鲫,但像他这般怯战不前的,还真是稀少,走吧!”
这次抓了韩复榘,估计很快就能听到他被枪毙的消息了。
王奉二人走出会场,回到暂时住处后简单吃过午饭,刚想要随军列返回徐州,却被拦了下来。
徐祖贻:“王长官,转交委员长消息,下午还请您前往行辕密谈!”
王奉皱眉。
这是什么意思?
上午韩复榘被带走的场景犹在眼前,下午常凯申又要邀我前去密谈。
蹊跷啊!
王奉装作神色焦急:“徐总参,眼下我部尚在徐州城郊驻扎,众将士皆等我回去坐镇,还请告知委员长”
徐祖贻笑了笑:“王长官不要为难我了,是李长官让我帮忙传的话,长官说大可放心就好。”
王奉眉头皱的更厉害了。
和这帮成了精的老狐狸打交道,时刻都要保持警惕,表面上看着对谁都一片热情,实则背地里不知道藏了多少阴招。
能从军阀大战中脱颖而出之人,脚下都踩着无数尸骸,没有一个是善茬。当初李宗仁也和韩复榘说此行无忧,结果怎么样.
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五战区总参亲自过来传话,这行辕密谈看上去是非去不可了。
王奉侧头看向赵方远:“你先随军列回徐州.”
随后,便跟随徐祖贻亲自前往行辕。
下午。
归德行辕。
与会者仅程潜,李宗仁,白崇禧,王奉四人。
几人围坐在一起,王奉看向四周之人的身份,不禁有些咋舌。
要么是战区司令,要么是统战部高参。
我这算什么.
这会议不简单呐!
片刻后,常凯申走来,刚一落座便声色俱厉,奉化口音:“韩复榘这次不听命令,擅自行动,我要严办他!”
程潜应声说:“韩复榘应该严办!这种将领不办,我们的仗还能打下去吗?”
白崇禧,李宗仁一旁默坐,一声不发。
王奉还没搞清楚这场会议的目的,先按兵不动,没有主动发表意见。
常凯申冷哼一声:“此次会议还有一件事,原本我以为自抗战以来,地方行政机构未能切实配合军事上的要求,影响甚大,一再强调各地区军事主官兼任行政主席,但近日以来我发现一些问题。”
“有些高级将领,打着抗日救国的旗号,在暗中拉拢自己的势力,想要在党国内部搞小团体!”常凯申冷哼一声,“如此行径极为恶劣!”
王奉一边听着,一边眉头紧锁。
这话听着怎么这么刺耳.有点扎耳朵呢?
可说话间,常凯申的目光始终没有放到王奉身上。
“德邻,我提议你兼安徽主席,如何?”
李宗仁:“委座,我认为司令长官就应集中精力筹划军事,至于全省政务还是由专门差办较好,再者,军事与省政之所以未能密切配合,双方均有责任,如若只责一方,实欠公允,还请缜密思虑。”
常凯申:“德邻此言确有道理,军政合一,有些人能兼,有些人不能兼!”
说罢,将目光转移到王奉身上。
“王司令,不知你可曾取有表字啊?”
被突然发问与会议无关的消息,王奉愣了一下:“委座,在下并无表字!”
常凯申点点头,脸上看不出表情:“没有表字也好,王奉王奉你名字可真不错啊!”
“吕奉先作战晓勇无比,号称九原鸠虎,但再怎么厉害,世人提到他时也是先想起三姓家奴!”
常凯申语气冰冷,听着让人有些压抑,说罢扭头离开座位。
王奉心里咯噔一下,眉头拧成了‘川’字形。
这话什么意思,想都不要想。
三姓家奴
听着可真是扎耳朵啊!
这算是敲山震虎吗?
先是用黄绍竑分割长治军政大权,凭目前的情况来看,常凯申下了一招昏棋。
国民政府内并非谁都像他一样,民族危急存亡之秋,满脑子都是‘斗争’二字。
攘外必先安内?
真他娘的可笑!
眼下分化之计不成,现在又来这么一手,当面出言敲打。
挑明了告诉自己,军政合一是他的本意,但你就是不行。
就连李宗仁,脸色都不禁一僵。
关于王奉的事情,李宗仁略知一二,但眼下大战在即,对一军之主官说出此等言论,恐怕于战事不利啊!
常凯申走后,李宗仁目光看向王奉:“委员长并非”
话刚说出口,王奉站起身:“李长官,我先回徐州奉命了。”
说罢,不顾剩下三人转头离开行辕。
一月十三日。
王奉前脚刚到徐州大营,后脚一封电报便发了过来。
赵方远在一旁念诵:“二七年一月十二日,敌第二师团于青岛崂山湾,福岛两地强行登陆,当地守备部队南撤,敌军占领青岛后,乃沿胶济路西进,进迫临沂。”
王奉双手交叉放在桌上,目光死死盯着下方的地图。
顶替板垣征四郎第五师团的,竟然是第二师团
对于这支部队,王奉印象颇深。
又称仙台师团。
甲午战争时,曾参与威海卫攻坚战,‘九一八事变’时第二师团作为主力攻击了东北军在奉天的北大营。
此后回国整编了一段时间。
全面抗战以来,第二师团下辖第十六步兵联队,被抽调出来参加了察哈尔作战。
原本的徐州会战,日军作战序列中也有第十六步兵联队。
没想到这一次,日军将整个师团从东北,调遣到了华北。
如果自己没记错的话,眼下这个时间节点,冈村宁次正在第二师团任师团长。
走了板垣征四郎,来了冈村宁次
王奉抿了口热茶:“还有别的电报吗?”
虽然不受常凯申待见,但李宗仁还是很不错的。
该给的弹药补给,一律超额发放,甚至连粮草军饷等,也都一一供给。
第五战区所部,本就是杂牌军云集。
若是赢了,常凯申的脸上有光,武汉扩编,整补部队也有了着落,若是没赢,川,桂军受到削弱,李宗仁的声誉受到打击,也是他求之不得的事。
再者说来,这些杂牌部队再差,也是能在津浦线上支撑两三月。
还真是不做亏本买卖!
这点李宗仁自是知晓的,这是一个圈套,他没得选择,只能力求打一场胜仗,好成全所有人。
他本就欣赏王奉所部。
行辕密谈后,为了笼络军心,对华北战斗群两支兵团的态度,简直是要比嫡系还亲。
赵方远:“还有一封。”
“兹电.调华北战斗群所部,南下前往明光地区,支援第31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