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暴风雨前的平静
闲来无事,王奉关掉勋章系统】后,点开国策界面。
看向右上角的数据,顿时眼前一亮。
工业发展系数0.03】
可以解锁新国策了!
操作意识向下滑动界面,在振兴民族军事工业】的下方,有两个高亮待选项,都处在待解锁状态。
统一工业规划】
我们雄心勃勃的工业发展计划,绝不能有所拖沓】
加成效果:科技经验值获得速率+50】
解锁条件:工业发展系数0.03】
重整军备计划】
战争还在继续,这是一场旷日的持久战,我们必须重整军备,以保证前线所需】
加成效果:工业设备+35】
解锁条件:工业发展系数0.03】
浏览系统面板上的信息,王奉暗自点头。
想要快速发展工业,还是得靠国策树】。
统统解锁!
意识切换到选择设备界面,王奉专心挑选起来。
相比于重复选择一些已有设备,效果虽然立竿见影,但从长远角度来看,并不是最优解。
而将有限的可选择数量,用于一些缺乏,且刚需的高难度,超重型设备上,显然是最划算的方案。
比如说大型水压机。
用途很广泛,制造火炮,坦克,内燃机,船舶工件等等,都离不开这东西。
当初在太原兵工厂,王奉曾见过这东西,直接被动辄数千吨的重量劝退了。
体积非常庞大,人在这种超重型设备面前,显得异常渺小。
根本无法做到长距离运输。
即便是在系统面板中兑换,也是提供可拼装的零散件。
还是那条路径,分批次空运至兰州,途径陕甘宁,晋南,最后抵达长治。
制造方提供工程师,指导拼装以及使用。
还挺贴心的!
35台设备不多,没几分钟的时间,王奉挑挑拣拣,就把可选数量全部用完。
除了两项科技工业国策】后,在发展陆军】的下方,还出现了一个新的高亮选项。
培养青年将校】
看向上面的标题,王奉暗自咋舌。
军校?
我也要当校长了?
王奉意识一动,点开详情界面。
培养青年将校】
随着规模扩张,我们急缺高素质,经受过系统学习的军官,来建设近代化军队。】
加成效果:陆军经验+100,军官培养速度+25】
王奉摸索着下巴,皱眉沉思。
新国策给他提了个醒。
将官培训班是半军校性质,学生半战半读。
但受战事耽搁,有时候三五天不上课,很耽误教学进度。
在稳定的后方筹办军校,效果肯定更加显著。
解锁!
手头陆军经验多了,王奉点开作战学说界面。
顺着已解锁的路线往下看。
口袋防御】的下一项,是纵深防御】
看清学说介绍,王奉的眉头拧到了一起。
“就这么点加成?”
只见系统面板上,孤零零的写着——组织度+5,埑壕上限+5。
效果也还算可以,但和别的作战学说相比,加成少的可怜。
王奉心中有些犹豫。
将目光放到其他三项。
机动作战】
机动作战专注于以速度和机动分割并瓦解敌军】
加成效果:陆军行进速度+10,移动中组织度损失10,计划速度+50】
最大加成效果:坦克及衍生装甲车辆突破+20,骑马步兵突破+20】
相比于其他两种,机动作战】学说,更适合目前部队的情况。
老话说得好,富则火力轰炸,穷则战术穿插!
但在王奉看来,别管穷还是富,战术穿插都很重要。
倒不如改成——富则精确打击,且战术穿插。
1月26日。
池河东岸。
第十三师团前沿指挥所。
师团长荻洲立兵放下望远镜,眉宇间闪过一丝忧虑。
他每天都会在此进行观察。
河对岸的中国军队,精锐程度令他出乎意料。
纵使在江阴之战时,麾下所部遭遇强烈阻击,也未曾见到过战斗力如此强悍的军队。
他到达池河东岸的第一件事,就是对23日夜间的战斗,进行复盘推演。
第一次推演,荻洲立兵心中有些疑惑。
双方军队的士兵素质相差无几。
沼田重德的指挥,算得上可圈可点,对战况的判断很精确。
敌军在战术指挥上,也是不得多么精湛。
唯一的优势就是人多势众,用庞大的兵力,硬生生将己方部队分割包围。
可即便如此,也不能战败的如此之快。
荻洲立兵心中不忿,叫来师团参谋部的军官,群策群力,进行第二次推演。
耗费了四个多小时的功夫,他发现了一些端倪。
河对岸的敌军指挥官,对己方的动向,达到了如指掌的地步。
已经不能用嗅觉敏锐来形容。
尤其是复盘丘陵内的战斗,敌军很分散,但综合行进轨迹,会发现一些蹊跷。
在袭击几个后勤据点后,敌军的轨迹出奇一致,直奔第26旅团的指挥所。
再结合23日白天的战斗,荻洲立兵大胆猜测,部队里面出了叛徒!
一定是叛徒!
参谋长中野拓介走来:“阁下,第十八师团来报,已对凤阳发动进攻。”
荻洲立兵转过身,背对着瞭望孔,眼眸深邃:“内部清查做的怎么样了?”
中野拓介摇摇头,默不作声。
第26旅团残部所剩无几,各个都是轻重伤兵,调查工作很困难。
荻洲立兵心中纠结,左右摇摆不定,最后咬咬牙,心中一横:“通知特高科,对此事件进行审查!”
特高科的工作范围很广,隶属内务省,最初是一个应付国内事变的机构。
后来因为战争需要,才转变成谍报机关。
中野拓介脸色一僵。
内部出现叛徒,只是一个不成熟的猜想,如此草率的通知特高科,恐怕会引起士兵恐慌。“阁下.”
荻洲立兵摇摇头,直接挥手打断了参谋的话:“支那指挥官都是一群只会吃饭的草包,也绝对不是巧合,只有这一种可能!”
“叛徒很有可能还潜伏在我军内部,必须进行清查!”
中野拓介动了动嘴唇,想要说话,但硬憋了回去。
荻洲立兵走到地图前,心头被一股阴云笼罩。
第十八师团进攻蚌埠,和当地中国守军打的热火朝天。
荻洲立兵不甘心在池河东岸坐冷板凳,这是对帝国军人最大的耻辱。
但他现在也做不了什么。
第十三师团是常备甲种师团之一,下属两个步兵旅团。
目前第26旅团近乎全军覆没,真正能投入战斗的,只剩下第25旅团。
该旅团下属两个步兵联队,一个炮兵大队。
总兵力在六千五百人左右。
荻洲立兵十分谨慎,就凭这点兵力,想要扫清池河西岸的守军,显然不太现实。
他也想参与进攻蚌埠的队伍,但由于此前的惨败,参谋部已经彻底对其失去信任。
别说承担主攻任务了,军职没被一撸到底,已是最好的结果了。
中野拓介也跟着走到地图旁:“阁下,是否对敌军阵地进行炮击?”
荻洲立兵摇摇头:“在师团内部没有查清之前,炮兵部队不允许有任何动作!”
他输不起了,为了保证火炮安全,他甚至将炮兵大队调到了最后方。
见自家师团长如此,中野拓介只好讪讪作罢。
开战之初,不止中国军队输不起,日军内部也输不起。
从1月14日,第26师团向明光,定远发动进攻,到现在1月26日,过去了将近半个月的时间。
依旧寸步不前。
这段时间内,已经有两名参谋部军官开枪自杀,战败如同阴霾一般,笼罩在第十三师团上下。
士气低沉,急需一场大的胜利,来提振军心。
偏偏荻洲立兵一再求稳,师团内部的情绪,已经要达到阈值。
中野拓介有些担忧。
日本社会‘下克上’的传统观念,在军队中同样根深蒂固。
最好的例子就是‘七七事变’。
即便一早就做好了进攻中国的准备,但事件的发生出乎参谋本部的意料。
关东军,朝鲜军在未经报告的情况下,先斩后奏,直接动员了一个常备师团,以及两个独立混成旅团。
保不准,在池河东岸驻防的部队,也会来上这么一出。
先斩后奏,擅自发动渡河战斗。
届时整个军队必将陷入混乱,若是被西岸的中国守军发现了纰漏,很有可能会酿成大错。
奈何决定权掌握在荻洲立兵手中,他只是一名参谋长。
中野拓介走出指挥所,外面的第25旅团长川崎大雅早就等候多时。
他虽身材矮小,但长得魁梧健硕,四肢发达,像极了低矮,粗壮的瓦罐。
还有浓郁的络腮胡。
川崎大雅一见面就凑上来:“将军阁下什么意见?”
中野拓介摇摇头:“按兵不动,牵制中国军队主力。”
川崎大雅脸色不悦。
中野拓介为了稳住军心,安抚道:“早晚有决战一日,先回去休整部队,做好准备!”
要说第十三师团下属的两个旅团,哪个战斗力最强。
确实并无定论。
但要说哪支旅团侵略性最强,当属第25旅团。
在进南京城后,为了庆祝胜利,在士兵自发,以及上级明确引导下,对城中平民,战俘进行了大规模屠杀。
其中当属第十三师团,也就是自己所属的部队,至少有记录的屠杀了七万人。
大部分都是第25旅团的手笔。
川崎大雅攥紧拳头,思绪已经飘到了不知何方。
在池河受到的屈辱,等打进徐州城后,要彻底的宣泄出来!
26日深夜。
王奉坐在指挥所内,心中思量着当下对策。
第51军所部,乘军列到达蚌埠后,刚走出站台,就被拉到了战场上。
从目前情况来看,这支部队的战斗力,有些出乎他的想象。
能不能守住不好说,但坚守一周以上,绝对没有问题。
赵方远拉开门帘,大步走近:“长官,武汉传来消息,韩复榘被枪决了。”
王奉点点头,内心十分平静。
意料之中的事,记得前世翻看史料时,事后常凯申还对此事颇为不满。
“韩复榘是二级上将,你们不该打头的!”
现在想想也颇为好笑,芝麻大点的小事,也要指导下属进行微操。
赵方远见王奉波澜不惊,不禁有些佩服。
真不愧是长官,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
这可是自全面抗战以来,枪毙的军衔最高的将领,他原因以为,对韩复榘的处置,最多是革职查办,关押起来。
没想到直接毙了。
赵方远换了个话题:“长官,第五战区送来一名记者,就在外面等着呢,想要对您进行专访。”
一听有记者要来专访,王奉皱眉:“专访?”
“访你还是访我都一样,你替我去了就行!”
对于此事,王奉还是有些抵触。
一名军人,又不是战区司令,通过报社媒体,在公众面前抛头露面,终归不是一件好事。
到了战场上,很容易被敌人盯上。
虽然概率很小,但不得不防啊!
赵方远在一旁劝说:“长官.这是第五战区长官部的命令,说是要提振军心,总参谋长点名要你去.”
王奉挠了挠头,再三思索后应了下来。
“告诉他们,不要拍摄照片!”
国内报社,确实有给前线将官拍摄照片的习惯,后世历史书上的照片,大多都是类似情况。
当时很多军官也乐意接受采访,尤其是拍照片。
毕竟战场凶险,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个先来。
说不定,这就是人生中的最后一张照片了。
临要出门之际,赵方远凑过来:“长官,咱们就一直在池河驻扎,与鬼子对峙啊?”
王奉转过头,笑了笑:“那你还想咋样?”
赵方远:“和鬼子这么耗着,也不是个办法啊?”
王奉心中犯了难。
他也这么觉得,可若是战斗群北上支援51军,单凭31军的实力,很难抵挡住日军一个旅团。
到最后弄得个两头皆失,就没有必要了。
说到底,还是兵力太少了。
不止南线,就连北部,目前也没有与日军发生较大冲突。
矶谷师团,仙台师团,目前尚在山东境内,而李宗仁部署的防御,在徐州以北,安徽境内。
双方留出了很长的战略缓冲区。
王奉摇了摇头:“先去专访,以后有你打的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