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3章 螺旋劲(1 / 1)今天也想吃火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3章 螺旋劲

赵志敬将杨过留在思过崖,希望他借由这次闭的时间,能参悟出几分独孤九剑的绝诣。

而且独孤九剑总纲就是取自《周易,所谓“归妹趋无妄、无妄趋同人、同人趋大有风雷是一变、山泽是一变、水火是一变.”

此时杨过已经领悟了太极剑法的“无招胜有招”,加上他所学繁杂,十几个师兄的独门武功都被他学了,其中包含着刀法、暗器、棍法、短兵种种技艺,正好可以用来参照。

这独孤九剑可是金系武学中的绝顶之一,只攻不守,最重悟性,而且不受内力束缚,可以说是如今最适合杨过的武功。

“为师今日就要下山,往嵩山少林寺一行,慢则一月,快则二十天就可回来。”

赵志敬把徒弟们聚齐,将自己下山后坐忘观中的诸般事务安排下去。

“你们小师弟正在思过崖上闭观,除了每日三餐以外,其他时间不要打扰。”

“不过若是看见他有什么异常,那即便动武用强,也要把他拉下来。”

“清昊,这件事由你负责。”

徐清昊沉默寡言,但是面冷心热,极为关照师兄弟,所以安排他来照看杨过最为合适。

“清行,你负责观中的迎来送往。”

“清致,你负责督促所有人练功。”

赵志敬原本还想着要不要带上一两名弟子随行,考虑到杨过在思过崖闭关,那关蛮儿就跟着自己好了。

吩咐妥当之后,赵志敬拿上已经准备好的行李,带着关蛮儿就要下山。

一众弟子将师父送到山门处,挥手作别,都盼望着师父早去早回,一路上顺顺利利。

此去少林路途颇远,原本该要骑马赶路才是,但关蛮儿虽只十五岁年纪,生长的已经是高大魁梧。

师徒二人若是同乘一骑,马匹会受不了,一人一骑,关蛮儿又不通骑术,最后只能作罢。

好在赵志敬内功深厚,关蛮儿天生气力绵长,用脚赶路也未必慢上多少。

而且这样一来,还可以挑些无法骑马的山野小路近道,算是各有各的方便。

师徒二人下了玉女峰后,先到了山脚下的华阴县。

上次黄蓉离开时,曾给此地的丐帮弟子留下过话,说是华山上的赵志敬道长若是有事,一定要尽心尽力的帮着办到。

至于赵志敬来到此处的目的,就是要跟帮众遍布天下的丐帮问下路,看看要怎么往嵩山去比较合适。

宋朝严禁贩卖地图,即便有些黑市敢交易,绘制的也不完整,所以要出个远门,还是靠沿路打听来的稳妥。

“原来是华山赵仙师当面,久仰久仰!”

那丐帮的五袋弟子知道是赵志敬后,表现得极为热络,因为不只是黄帮主,连鲁有脚鲁长老也是有过吩咐。

听到赵志敬想要问路后,当即细心的指明了方向,还怕不够详尽,又拿出纸笔将沿路上的各处关隘路线画出。

“赵仙师若是不弃,叫儿这边有人可以帮忙带路。”

赵志敬先谢过这名丐帮弟子,跟着婉拒了带路的好意。毕竟此去路途遥远,世道也算不上太平,嵩山少林寺更是在蒙古的管辖地界。

“赵仙师无需客气,本帮黄帮主和鲁长老都有过吩咐,只要是赵仙师的事,咱们丐帮弟子务必要尽心尽力办到!”

打听清楚路线后,赵志敬又带着关蛮儿去市集中买了干粮吃食,再备好清水,便片刻不停的出发。

离了华阴县后,先到潼关,跟着往东边直行。

以赵志敬如今的武功,天下间又有何处去不得,一路上遇见些剪径的强人或是拦路的匪类,只由关蛮儿出面,三拳两脚的也就打发了。

当初看这孩子有猛将的潜质,还真没看错。

以赵志敬对关蛮儿的了解,他是不太懂什么所谓的武功高低,就是单纯的勇猛,一个对十个甚至对百个都不会退缩。

所以每到这个时候,赵志敬反而要约束一下关蛮儿,毕竟孩子年纪还小,不好染上太多杀孽。

“蛮儿,还记得师父怎么说的吗?”

这天师徒二人赶了半天路,正好在路边遇到一条小溪,便稍作休息,顺道洗洗周身的风尘。

赵志敬模仿着降龙十八掌中的那式亢龙有悔,右臂内弯,右掌划个圆圈,慢慢向外推出。

空明拳与太极拳都是天下间至柔的拳术,赵志敬通过对柔极生刚的领悟,为关蛮儿想出了这招螺旋劲。

只不过上次在二龙山,关蛮儿学的时间尚短,所以压根没用。

其实这一招的灵感是来源于一部电影,名为太极张三丰。

里面是年轻时的张三丰,用的还是俗家姓名张君宝,在领悟太极拳时搅动大缸中的积水,当漩涡达到最大时,便可将水缸击破。

所以螺旋劲就是以此为基础,让内力在体中尽可能地旋转,层层加劲,再由臂及掌的发出。

“发力之时不能全部使尽,需要留下几分力用作后手。”

对一般人来说,这招的难处应该是在于如何将自身内力形成螺旋。

而对于关蛮儿来说,赵志敬在身上穴位指点一遍后,螺旋劲力自成,直接跨过了这一步。

但再要教“击敌三分,留力七分”的道理,关蛮儿就始终理解不了,每次出掌必是不留半点余力。

“这倒也合乎情理,如果降龙十八掌有余不尽的精义那么好模仿,如何还能成为天下无双的掌法。”

赵志敬明白凡事欲速则不达的道理,所以并不急着让关蛮儿将这招吃透,只是叮嘱与人动手时,尽量留个活口也就是了。

就这样,赵志敬带着关蛮儿除了赶路以外,偶尔再传授些螺旋发劲的法门,一直到第九天傍晚,终于来到了嵩山脚下的登封县。

师徒二人下山之时就换了寻常服装,加上关蛮儿不用兵刃,赵志敬索性连佩剑都没带,免得招惹什么不必要的麻烦。

“天色既然晚了,咱们就先找个地方休息,等明日一早,再去上山拜访。”

赵志敬在县城找了间中等档次的客栈投宿,鱼龙混杂一些也无所谓,毕竟可以顺便探听探听附近一带的消息。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