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9章 论性(1 / 1)雪山藏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09章 论性

黑户下朝的时候,

见到了前来拜访的吕不韦。

“你这是有什么事情吗?”

“我有些事情,想要请求你的帮助!”吕不韦直接跟他如此说道。

跟黑户往来之后,

吕不韦知道对方的性格,因此也对他十分信任。

帮助赵姬母子回归应有地位的事,

吕不韦不好直接出面做,因为他担心会违背了嬴子楚的意愿,让两人的关系恶化。

但他的确需要借助赵姬母子的力量,防止嬴子楚完全倒向楚人。

于是,

他找到了黑户。

而对于嬴子楚的家庭关系,

黑户是知道的。

或者说,秦人很多都知道,他在赵国有过妻子。

但嬴子楚自己不多说,别人也懒得多提。

毕竟他是此时的太子,未来的君王,谁能逼迫他呢?

但黑户却认为,“抛弃自己的妻子,这不是一件好事。”

一方面,

他认为这本来就是不对的。

另一方面,

通过嬴异人改名的事,黑户也能看出,楚系在秦国的势大。

先君在的时候,

还可以压制一下这些楚人,

但如今新君爱重夫人,对她的要求从不反驳,已经让很多楚人挤占了朝堂的位置。

这对秦国的统治是不利的。

秦楚虽然有多代联姻之好,

但也不能真好到“融为一体”吧?

再说了,

先君在的时候,天命已经定下,秦国未来注定要去消灭楚国。

这样的联系,难道以后不会出事吗?

他不认识赵姬,

不知道她的身份和性格,

但阻止楚系的扩张,这是他本来就想做的。

……

“唉!”

“主要是那些楚人占据高位以后,还打上了西域商路的主意!”

“我夹在两者之间,已经快被夹死了!”

黑户拜访武安君的时候,直接将自己的打算告诉了他,同时也抱怨着楚系崛起,给他带来的直接影响——

西域商路,

是能够获取很多利益的。

按照规矩,只能由秦国权贵组建控制。

虽然这么多年过去,自然会有人铤而走险,但基本上都是老秦人所为。

这块肥肉,

仍旧是烂在自家锅里的。

先君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借此打压国内的权贵。

但楚系崛起后,便盯上了这方面的利益。

通商西域,

这多是一件美事!

秦人做的,

我楚人做不得?

然后,

他们就骚扰起了负责这方面事务的黑户,使得他还曾被华阳夫人派人抓过去,狠狠训斥过。

要不是武安君出面,对夫人言听计从的新君,就要罢免黑户的职位,并且惩罚他的不恭敬了!

白起听到他这样的话,只点了点头道,“我知道了。”

“但我并不善于言辞,要想说服大王的话,还是要去请求范睢。”

在先君去世之前,

范睢便因为邯郸之战的失败,而自请罢免。

新君继位后,为了表示对父亲政策的延续和尊重,又把这位老相国请了回来,让他在咸阳城中养老,方便自己随时询问国事。

黑户便说,“好,我就去找一个范相国!”

正好,

楚系跟范睢之间,近来也爆发了冲突。

因为先君对范睢十分宠爱,特许他可以在西域商路中分润一些利益。

楚人一时撼动不了老秦人,就去找了范睢的麻烦。

而以范睢锱铢必较的个性,很顺利便答应了黑户的请求。

先君没了,

他的权势已然消退,

所以钱可绝对不能丢啊!

是故,

就在嬴子楚听到消息,将赵姬母子带回自己宅邸,苦恼该如何安排他们,好避免华阳夫人的厌恶时,秦王召见了他,并且要求他带上嬴政这个“嫡长子”。

而当秦王说出这句话的时候,

赵姬母子的身份,也被确定了下来。

在秦国,

没有谁的话语,比秦王的更具有力量。

华阳夫人因此很愤怒,她委屈的趴在秦王怀里,忍受着这个男人衰老的气息,质问他为什么要把这珍贵的名分,交给赵国来的小子。

“成嬌是您看着长大的,难道您不喜欢他,不希望他成为子楚的继承人吗?”

秦王把她搂在怀里,轻轻抚摸着华阳夫人虽然上了些年纪,但仍旧柔嫩的脸。

他说,“我当然喜欢成嬌。”

“只是在有些事上,我不能只做个好祖父。”

“寡人,是秦国的君王,所以要替秦国考虑……你明白吗?”

执政数月,

秦王对于国事,已经成熟了很多。

在很多地方,他可以顺从华阳的要求。

但祖先的社稷,

是代代先君传承下来的,

他不可以任性。

华阳夫人还是不肯放手,要求秦王必须提高公子成嬌的地位。

秦王被她骚扰的不断叹息,但始终没有同意。

“……唉!”

嬴子楚在府邸之中,也发出了无数叹息。

他实在想不到,

他的父亲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他还以为,年老的父亲会对华阳言听计从呢!

这样一来……

自己对华阳夫人的态度,也要转变一下了。

起码通过这件事,

证明了在他父亲心中,秦国还是比爱妃要重要的。

至于政儿……

一想到自己这个孩子,嬴子楚难得心乱了起来。

他清楚的知道,

自己对不起这个孩子。

而当嬴子楚在秦国稳固了地位后,怀里抱着娇妻幼子之时,也不免想起对方。

然后,

他就选择了逃避。

他已经是秦国的太子了,怎么可以对这样的小事,念念不忘呢?可就在嬴子楚决定,放任自己在赵国的妻儿自生自灭之时,对方却是风尘仆仆的来到了秦国!

嬴政扑到他怀里放声痛哭,

嬴子楚不多的良心,也跟着动弹了起来。

但随后,

公子成嬌也跟着哭了起来。

他的年纪跟嬴政相差不大,母亲又常说他才是这个家里的“嫡长子”,怎么容得下一个突然出现的兄长呢?

而嬴子楚对他,

向来也是疼爱的。

所以,面对这两个争夺宠爱的儿子,嬴子楚始终下不了决定。

现在好了,

他的父亲替他做了抉择,嬴子楚也能理直气壮了。

而嬴政表现的,还像当年那样,对他充满了孺慕。

嬴子楚因此,对嬴政更加疼爱了起来。

他遗忘了当年的抛弃,只当这事从来没有发生过。

嬴政也从来不提这个。

他只是更加清楚的知道:

能够最终决定一件事情结果的,只有这个国家的君主!

而当拿回自己应得的地位后,

嬴政主动拜访黑户,向他表达感谢。

他看上去很是恭敬,是个聪慧温顺的孩子。

黑户摆了摆手,毫不在意的说,“我怎么敢自诩对您有恩德呢!”

“我不过是做了常人应该做的事罢了!”

他说完,

还把自己的儿子喊出来,介绍给嬴政。

“这是我愚蠢的小子,比您痴长了两岁,但总是很顽皮。”

“如果您不嫌弃的话,可以跟他玩耍,让他带您熟悉咸阳城的风物。”

嬴政当然不会拒绝。

……

“秦国的历史,也到了新篇章的时候呢!”

刷了一段进度,然后又从高原上润回来的何博,暗中观察了咸阳城中的变动,随口对身边的死鬼们说道。

死鬼不知道他指的是什么,何博也不解释,只是笑着对死鬼中特殊的那位招手。

“孟子與啊,我这次可是特意带上你的!”

“给我一点面子,可别跟商鞅吵架了!”

孟轲淡淡说道,“明知道我跟独夫民贼相处不来,却还特意将我和他凑在一起,你就是故意的!”

何博摊手,特别无辜的讲道,“你这个摆明了是在污蔑我!”

“我只是不忍心看到你被商鞅抽打啊!”

孟轲去世的时候,

已经很年迈了。

因为常年奔波,

他的身体一直不是很好,死去前更是衰败。

但商鞅死掉的时候,却是可以打得其他死鬼嗷嗷惨叫的年纪。

所以阴间的儒法之争,每每吵到动手的时候,总以儒家惨败而结束。

没办法,

批判的武器,总是比不过武器的批判。

这句后世总结出来的真理名言,放在眼下也十分适用。

各国变法多从法家集权之说,而轻视儒家的仁义、墨家的兼爱,也是同样的道理。

而最近,

双方又争辩起来,

商鞅再次孟轲这个将老朽的后生,摁在地上打。

庄周在旁边悄咪咪的做记录,觉得这场景着实应该列为《杂说名篇。

而他们所争辩的主题,便是“人性”——

秦国的天命定下后,

很多死鬼都在阴间谈论以后人间的情况。

毕竟阴间是阳世的倒影,活人心思百转,是会对死鬼的生活产生影响的。

谁也不敢保证,

新社会的出现,新习俗的形成,不会波及到自己,让自己跟其他死鬼一样,迎来“阴寿”的尽头。

而学者之间,

大多不关注自己的能否继续存在。

他们更加重视新社会的规则,希望可以从中推测出,新天地的面貌。

可制定规则的,永远是人。

人性是不可捉摸的。

虽然商鞅一再强调,一统天下之后,改变法度是可以,但他本质上,还是习惯“以法治国”。

他说:“法度的好处,已经得到了彰显,以后即便革新,也只要去掉严苛的制度,保留有利于治理的部分,然后人人遵守就好了。”

“而且,天底下的愚人太多了,没有法度的约束和引导,他们哪里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

他回复孟轲,“你自己不也曾经说过:‘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吗?”

“一个正常的国家,怎么可能没有法度呢?”

孟轲就说,“关于法度和道德的争辩,我跟你已经讲过太多次了。”

“我只是想要告诉你,道德是集体生活所总结出来的,是为世人所公认的规则,但法度却可以被一二之人制定。”

“所以,谁违背了道德,世人就要排斥他;但违背了法度,就要有上下的区分了!”

“君主也会有自己的私欲,谁能够保证他不会出尔反尔呢!”

他们于是又争辩起来。

即便此时被鬼神带来阳世采风踏青,也互相拉开了距离,以显示“道不同,不相为谋”。

惠施在旁边摇头说道,“唉!我真是搞不明白,他们为什么总这么吵。”

庄周告诉他,“讨论人性,这是人之道的根基啊!”

自孔子提出“仁”这个儒家核心思想后,儒家的道想要继续行下去,就必须解释好“人性”。

不然的话,

谁能知道,什么叫做“仁”呢?

但孔子当时,并不没有明确谈论这个东西。

孟轲身为后一代的大儒,又身处百家争鸣的鼎盛之时,则必须给“人性”做一个定论。

做什么是符合“人性”的,人何以跟野兽相区分呢?

因此,

在和告子的辩论中,孟轲正式提出了“人性善”的理论,用以讲述:

“人”,何以为人。

人之性也,

有恻隐、明羞恶、生恭敬、明是非。

分别对应儒家提倡的“仁义礼智”这四大道德。

但是孟轲自己也曾说过,“道德”是世人所公认的,而不是人天生便具有的。

人天生是什么样子?

不是天生的东西,也可以称之为“人性”吗?

这是一个很明显的漏洞。

商鞅便抓着这个漏洞,猛攻孟轲的薄弱处,气的小老头胡子一翘一翘的。

何博想劝他们:

这样吵,是吵不死人的!

结果被儒法双方推到了一边:

你都不是人了,

就不要来谈论“人性”了!

滚到一边的何博,因此惦记上了这件事。

哼!

他不是人,所以不能谈论“人性”,

可别人行啊!

鬼神伸出自己有形的大手,直接把死鬼们一把抓住,然后带到了阳世的兰陵。

他们向着一处走去,正好听到有声音传来——

“老、老师!”

“人、人性是什么……什么东西呢?”

年轻的声音磕磕绊绊的提出问题,然后就有一个苍老的声音回复他:

“人性,是恶的!”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