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5章(1 / 1)闻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汴京这场大雨到了第二日也还没有停, 只是渐渐小了,又淅淅沥沥地下了三两日。

离大相国寺不远处的州桥瓦子中,有一间名为金莲棚的勾栏, 以一位唱杂剧出名的金莲娘子为头牌。盖是因这位金莲娘子,金莲棚也绣得十分别致,廊柱上都以金漆描了金莲,一派的笙歌晏晏,红粉脂香。

这金莲棚的二楼中, 许多的纱幕低垂, 一张紫檀木的矮榻上铺着绒毯, 一位生得极其俊美的男子, 正斜靠着矮榻喝酒。他对面便是一整个吹拉弹唱的班子, 都是生得貌美, 在这深秋也穿得清凉的勾栏女子,中间便正是那着金罗衫的金莲娘子, 手里握着一把折扇,旖旎婉转地唱着杂剧。她不仅生得最是花容月貌, 声音也透着钱塘歌伎特有的清亮, 莺啼一般动人。

这些女子们使劲浑身解数,想要勾得那俊美男子的注意。毕竟他生得俊美, 一来就包了金莲棚的整个场子。虽不知其真正的身份来历, 但定是非富即贵,倘若能得他喜欢,脱了贱籍跟了他, 这辈子不就是荣华富贵享用无尽了么。

可他虽一边看着她们, 一边喝酒,却未显露得对谁十分喜欢的模样。他仿佛在找什么, 又仿佛在透过她们看别人。

终于他略抬起了手,语气微凉地道:“都不必弹了,一个个站过来,转身背对我。”

姑娘们都诧异了,这位俊美郎君这是什么爱好呢,哪有人挑女子不是看脸而是看背影的,倒是稀奇了。虽这般想着,她们还是或嘟呶,或疑惑地站起来,排成了一列背对着客人。

斜靠在矮榻上的俊美男子端着琉璃盏抬眸,他看着这些转过身的女子,一个个地看了过去,不像,一个都不像……

那个身影他很难形容,少女的纤细,矫健的身姿,纤腰不足盈盈一握,可是她拉弓的手那样干脆,动作利落。他梦中的碎片里,她虽然瘦了,但那样的瘦仍然有种惊心动魄的美感,像被他禁锢起来的,再也不能振翅而飞的蝴蝶,却最终在他的手里颓败凋亡。那样的熟悉,可又那样的陌生,好似他应该轻易地把这个人认出来,但却又差了点什么东西,所以怎么都想不起来。

她究竟是谁,为何他会梦到她,为何梦里看到她死,会有这样的锥心之痛!

他为何……为何会如此沉迷地爱着她,分明只是一个背影,分明他连她是谁都不知道。

而这些女子个个无力虚浮,矫揉造作,哪里能与她比!他突然又烦闷起来,道:“都滚出去!”

女子们都吓了一跳,这个阔绰的客人进来就一语不发只是喝酒,怎的突然脾气这样古怪?她们怕惹恼了他,匆匆地都退出了屋子。

斜靠在矮榻上的人正是赵瑾,他一口饮尽了琉璃盏中的酒。这玉清楼所酿造的千日春,是汴京最烈的酒,一股辛辣自喉咙滚落而下,一直灼烧到胃里。

这时候,门外响起了下属扣门的声音,说是有要事通禀。

赵瑾的眼眸才恢复了清醒,叫了人进来。

来人身着玄罗衣,生得端整的脸,是他最为得力的下属刘指。

刘指一进来先看了看屋内的布置,看到那些琵琶胡琴还在屋内,屋内仍残余着旖旎的脂粉香,先是有些震惊。他从老王爷死的时候,就一直跟着二郎君了,那时候二郎君还不过十岁,幼年失怙,他和他母亲都被人轻视冷落。但他从小不服输,为了能护住母亲,护住哥哥,向来勤勉克制。后来进了君上麾下,君上待二郎君极好,连最为重要的皇城司都让二郎君任了副指挥使,假以时日恐怕还有更多的晋封。

为此,二郎君也是克己奉上,从不曾来勾栏这样的地方。可二郎君不仅来了,甚至连去了好几个。

但是二郎君来了勾栏,似乎对勾栏中的娘子并无兴趣,他只是好像……好像在找什么人的样子。

此时赵瑾仿佛又恢复了平日那般的淡漠:“不是有要事找我,究竟何事?”

刘指才回过神来,拱手道:“指挥使,属下刚得了消息,顾思鹤以缉贼为名,搜查了咱们在边塞两个暗中的据点。搜走了不少兵器和密文。”

赵瑾听了眉梢微动,后来他才查知,当时三番四次与他交手的就是顾思鹤。此人如今很不得了,虽顾家有些衰微,但他却是更强横了,承袭了侍卫步军指挥使的位置,也全然不再隐藏自己之能,前几日亲赴边疆,将顾家中剩下的余孽一网打尽,上下肃清。听说近些日子就要回京了,觐见君上。

他想必也是探查到了,当初在田庄的人是他,怀疑他与李家暗中有所勾连。无论怎么说,顾李两家的式微都有他的功劳在里面,他与顾思鹤这梁子是结定了的。

赵瑾淡淡道:“不必管他,他不过是杀鸡儆猴而已。”

刘指微有疑惑,指挥使大人此话何意,顾思鹤要儆什么猴?但指挥使大人既然说不必管,他就不再多说了。而是又道:“还有一事,您那日晚上,说看到姜解元晚上冒雨去谢家,事有蹊跷,叫小的细查,小的也知道了眉目。”

赵瑾已全然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再给自己倒了杯酒。

那日他亲赴谢家探寻反贼一事,天晚雨急,便在谢家旁的一处私邸歇息下了,半夜在楼台看雨,却正好看到姜焕然冒着大雨策马前往谢家,一时觉得稀奇,派人去查。

他抬头看向刘指,示意他说下去。

刘指道:“谢家里究竟发生了什么,小的不知道。不过小的查出,那天镇国公派了管事去姜家说亲事,想将自己的女儿盛明楼嫁给姜解元,姜解元似乎不情愿,可是不知怎的去了谢家,好似见了谢家大娘子一面,回来又愿意了。”

姜焕然被家中逼着娶镇国公之女他倒是不奇怪,姜焕然是解元郎,金榜高中是指日可待的事,镇国公府早日下手也情有可原。他若不下手,到了榜下捉婿的时候,竞争可就激烈多了。

但是因为有人提亲,姜焕然竟然连夜去见谢昭宁,这就有点奇怪了。

赵瑾不由想到那日谢家的宴席上,他看到姜焕然和谢昭宁相谈甚欢。而今有知道了这件事。姜焕然……他难道是真的喜欢谢昭宁?否则这些事情,实在是不符合他一贯的作风。

那个向来目中无人,潇洒无羁的姜焕然到哪里去了?竟然会喜欢谢昭宁这般一无是处的人。

他莫不是真的脑子有点问题?

赵瑾实在是并不能理解,决定不去想这等匪夷所思之事。他与姜焕然交情也不算太深,对谢昭宁这样的人更是无感,她不来纠缠他是最好的,他更巴不得她深爱姜焕然。两人究竟如何,是不是被棒打的苦命鸳鸯,也根本不管他的事。

他把着琉璃盏,漠然问道:“罗山会之事查得如何了?”

刘指道:“小的正要与您说此事。罗山会之事有线索了!您也猜不到,究竟与何人有关。”

赵瑾眼睛微眯。

刘指继续道:“小的查到,谢氏药行如今的掌控者谢家大娘子,似乎对官兵探寻罗山会极为谨慎,仿佛在保护什么人的模样。小的觉得颇有蹊跷……”

赵瑾眼中闪过一丝冷光,此前他也是探查到,罗山会似乎在谢家附近有活动的迹象,才上门问询。虽谢昭宁看起来并无脑子,也不像是会与谋逆之人扯上关系之人,但人无绝对,赵瑾是不会放过任何线索的。

他将琉璃盏扣到了桌上,站起了身,戴上了放在一旁的扳指。又有侍从抱着斗篷上前恭敬替他披上。他道:“走吧。”

随即大步流星走在了前面,众人连忙跟从,出了这靡靡之地。

这样的细雨连绵,不见停歇,亦不能出门,天气却越来越寒,当真是看得人也愁。

青坞和红螺等已将昭宁秋冬的衣裳都找出来备好。今儿去景荣院,给她披上了一件极厚实的漳绒披风,甚至还准备有手笼套,昭宁看着失笑说:“还不到冬呢,不至于这样冷。”

她虽是边漠长大,却不知何畏寒。以前冬天在西平房,屋子里总点着三四盆的炭火,方抵御寒冬。她们便一直记得她畏寒这件事,到了天寒便备上了。

青坞笑道:“您一冷着就会肚痛,可不要小心些。”

一行人朝着景荣院去了,今儿盛氏一早就传了信过来,此时应已在景荣院中了。

景荣院中的木芙蓉到了深秋也不转黄,仍然是一片被雨洇开的墨绿色,昭宁到了厢房外,青坞收起了纸伞,果然听到了里面母亲的笑声:“这是好事,极好的事!那镇国公家世代荣膺,娶的夫人还是郡主,如此这般生一个女儿,焕然娶了不知有多好。不过我看,也是镇国公有眼光,若是再过半年,等焕然金榜题名了,可就更抢手了!我以前就还想呢,究竟是什么才貌的女子,才配得上焕然的天资出众,原来是这样金尊玉贵的女子!”

舅母虽一直想自己和姜焕然在一起,却因没说通姜焕然,也一直没对母亲提过。那晚姜焕然来的事,母亲也不知道,所以她如今只是单纯地高兴着,觉得侄儿找了一门好亲事。

昭宁朝屋内走去,看到盛氏和母亲相对而坐,母亲一脸笑容,盛氏却一听她的话,双目就是一红差点哭出来。

弄得姜氏也不知所措,拿着手帕给她擦眼睛:“这是怎的了,好好的一桩亲事哭什么,该笑才是啊!”

盛氏看着姜氏懵懂不知的样子,心里却想着幸好未曾与她说过,否则不知道她该有多难过。

但是回头一看到昭宁进来了,却又要哭出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