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13.第408章 ,我们的大汉会变成什么样,文皇帝,惠皇帝落幕(1 / 1)不行摆大锤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文皇帝刘恒,他一向重视农耕生产,顾忌商业流转,一身本事用在了休养生息,汉朝繁荣昌盛上。

可以说效果显著。

但是直到现在,刘恒发现自己一直都没有真正理解,父皇为什么称呼这些王侯为军功贵族。

因为这群人一直都在渴望战争,刘启失手砸死刘贤。

不管对错,不管结局!刘盈,刘恒一死,南北必定会爆发战争。

因为齐国已经没有高皇帝血脉继承封国了,那只能化国为郡县。

若是如此,那北齐四大门阀只能选择挑起战争,世家门阀不可能选择直接归属于汉朝麾下,任人鱼肉。

刘恒有些痛苦闭上眼睛。

“以后如何,恐怕只有高皇帝才会知道。”

心中对于哥哥刘盈的愧疚,到达了极点。

自己成为了汉朝皇帝不说,刘恒的太子还杀了刘盈惟一的儿子。

文皇帝一脉永远对不起刘盈一脉。

年龄基本上处于五六十岁的朝中大臣,讨论的热火朝天,脸上焕发出前所未有的荣光。

齐国一灭,他们这群军功贵族,不知道又要增加多少食邑,甚至能为子孙多捞几个侯位。

大朝会的决议,很快传递到东宫之中。

幽闭之中的刘启,露出一副果然如此的神色,轻轻拍了拍软榻。

“孤桀骜不驯,性格暴虐,薄情寡义,刻薄宗室,轻视功臣又如何?”

“等孤继位,谁又能说孤是国君!只要孤稳住自己的基本盘,让百姓安居乐业。”

“那群跳梁小丑,也不过是给孤解闷儿罢了。”

周围太监,属官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军功贵族一直对刘启挑三拣四,时不时打压一二,想要在刘启时代,重新掌握内阁执政时期的大权。

可他们忘记了,属于青春期的刘启,就讲究两个字:叛逆。

汉朝南方庞大的工业体系铺展开,只需要稍微转型引导,便能先在边郡部队普及火器,火炮。

属于京军专利的国之重器,在南北对峙时期,军事潜力再次运转起来。

文皇帝刘恒一方面因为心里有愧,死死压着军功贵族挑衅北齐的举动,一方面将官吏铺展到北方各地。

北齐上京城皇宫,刘盈听到自己唯一的儿子,死在了刘启手中时。

脸上并没有太多愤怒之色,只有无奈二字。

高皇帝的子嗣,大多是经历过战乱,汉朝初立民生凋敝的时期。

他们无比珍惜天下来之不易的和平,只可惜时代不同了,后代也掀起一些其他心思。

“咳咳咳……”

刘盈脸色涨红起来,忍不住咳嗽出殷红血液。

上京侯杨度担忧地望着刘盈,想要上前搀扶,只是他现在也五十多岁了。

曾经跟随高皇帝打天下的功臣,渐渐老去,腿脚不便利,无法左右天下局势了。

刘盈身形憔悴,吃力地站起身来。

“叔父,陪我去上京城,再看看吧,上京城的安宁,我守不住了。”

他刘盈当了二十年的齐国皇帝,尽管在早期尝试执掌齐国大权失败了,但是在上京城,乃至上京城周围。

刘盈仍然是独一无二的主宰,执掌一切生杀大权。

为齐国百姓制造出了一片安居乐业的土壤。

南方赋税已经到了二十税一,如此天堂距离北方百姓太远,触不可及。

而上京城的十税一,可是实打实的!

在刘盈担任北齐皇帝的二十年,上京城人口达到了惊人的五十万户。

几乎可以媲美东夷城的人口,商业,粮食产量也得到了惊人的发展。

毕竟刘盈再怎么说,也是高皇帝嫡长子,从朝廷得到三大坊部分技术,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当齐国世家门阀眼热,想要插手上京城这块净土时,刘盈如同护犊子的老母鸡,不惜和太后战豆豆爆发激烈争吵。

皇宫城墙上,刘盈登上高处,注视着他的子民。

上京城有些敏感的百姓,注意到皇宫的人影,惊呼一声。“惠皇帝!”

哗啦啦,乌压压跪倒了一大片。

这些人是心甘情愿为刘盈下跪,因为刘盈带给了他们安详富足的二十年。

惠皇帝,指刘盈明明没办法和齐国世家门阀抗衡,却硬生生依靠着高皇帝的恩泽,和世家门阀明争暗斗,庇护着他们这群平民百姓。

保护他们,不会有朝一日,土地莫名其妙成为了世家大族的私有物,甚至连自己都成了佃户。

北地寒冷,尤其是正值冬季。

杨度微微上前一步,开口劝诫。

“陛下,您身体不好,还是要保障龙……”

话还没说完,杨度愣住了。

刘盈泪流满脸,声音哽咽。

“叔父,我们的大汉到底该何去何从,我真的不知道啊!”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唯一的儿子刘贤一死,刘盈惊悚发现,他和文皇帝死后。

战火纷飞,北方世家门阀不会坐以待毙,会拼尽全力,将佃户当做奴隶炮灰。

起码不会让朝廷安安稳稳接收的北地一切。

百姓伤亡最起码数十万计。

文皇帝在位时期,暂且还能压制一切矛盾,忠诚于他的官吏,遍布天下各地。

可刘启上位,资历浅薄,军功贵族和世家门阀迫不及待,开启世纪大战。

不知道有多少人会惨死在野心家主导的战争下。

杨度沉默了起来,拥护着刘盈回到了御书房中。

他一开始是为了高皇帝,辅佐刘盈,可是现在二十年过去了,哪怕石头也会捂热。

更何况刘盈待人以诚,处处为他人考虑,

或许刘盈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但是他一定是每个臣子梦寐以求的主君。

两年后,刘盈病重,忧心忡忡病死在上京城中。

太后战豆豆召集四大门阀,磨刀霍霍,对齐国百姓增收赋税,要做殊死一搏。

文皇帝刘恒以官吏,北地各地军功贵族,堵住世家门阀汇聚兵力的主要重镇。

与此同时,刘恒对世家门阀和军功贵族手段温和起来,逢年过节,总是赏赐不断。

南北虽说对峙,不过在宽容的政策下,谁都没有一定要打仗的决心。

十四年后,文皇帝的赋税政策降到了惊人的四十税一,国库彻底充盈起来。

刘恒再也没有办法,让磨刀霍霍的军功贵族,覆灭齐国。

粮食,火器,银两,在刘恒的治理下,汉朝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

寒门,中小地主,也掌握了一定话语权。

年近五十岁的刘恒,双鬓泛白,注视着这个自己一直不太满意的太子刘启。

“江山要传递到你手中了,你一定会挑起南北大战,朕只要求速战速决,尽量让百姓避免兵灾之祸。”

刘启强忍着心头激动,故意泪眼婆娑开口。

“父皇,你身子还算硬朗,再执掌朝政二十年不是问题啊!”

“呵呵呵……”

刘恒只是笑了几声,目光飘忽不定。

他要学习高皇帝,深入民间,总结这些年执政的不足之处,让后代皇帝解决执政的不足之处。

曾经刘启气急败坏,说老而不死是为贼。

这句话是有道理的,人老了,总是会固步自封,瞻前顾后,脑子也没有年轻时那么灵光。

所以刘恒准备趁着自己还有几年时间,游历民间,将不足之处交给刘启,让汉朝第三任皇帝来解决。

朝中虽说哗然一片,不过有高皇帝这个例子,众臣也能接受,甚至列为了祖制。

二十八岁的刘启,正式成为汉朝第三任皇帝。(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