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缘闻听即明,拜道:“师父,弟子明了。”
祖师笑道:“我讲道未半,你却听得不全,且寻个蒲团,我方讲道,好教你听全。”
姜缘拜谢祖师深恩,取一蒲团入坐。
祖师遂讲道与姜童儿,其道之说,多是道经。
姜缘入定听道,如痴如醉。
讲道与修道,却个不同,
半日后,方是讲完。
姜缘正待离去。
祖师拦下,问道:“童儿,袖里乾坤习全否?”
姜缘答道:“师父,已是习全,然未曾试弄,不知怎般,故未与师父报喜哩。”
祖师笑道:“你却试弄我看。”
姜缘问道:“往何处试弄?”
祖师道:“不必迟疑,室中试弄我看。”
姜缘闻说不作犹豫,他口中念诀,使‘袖里乾坤’的手段,将袖袍轻轻的一展,刷地往室中笼去,他不敢冒犯祖师,只管往祖师前的地儿笼。
一笼下,教室中蒲团,桌案,床榻悉数笼了,他装入袖中。此袖里乾坤乃个大本事,只待装入,定出不得,须是从外解,若从里解,那袖袍手捻着是个软的,若教打着,比锟钢还硬。
姜缘将半室之物装入,又往袖里,将室物放归原处,他说道:“师父,此作袖里乾坤。”
祖师挽掌称赞,笑道:“童儿果聪慧。此袖里乾坤教你习全,然你该多是熟习,待何时精之,不念口诀,使得袖里乾坤,那时方是了得。”
姜缘道:“师父,我当多熟习。”
祖师道:“童儿,此间你习袖里乾坤,可有所悟?”
姜缘答道:“师父,弟子觉神通类,与修金丹正道时,有相同处。”
祖师含笑道:“怎说?”
姜缘沉吟良久,说道:“习神通类,似与修金丹正道时,有相同。如袖里乾坤,似那‘立鼎’,百八大法,涉及良多,与金丹七步有相同处多。”
祖师点头道:“童儿所说,有理,有理!你道金丹怎地作正道?此道难,此道玄,不遇妙人难成道。若教修此道,你修神通类,甚易也。盖因修正道时,你已习全多类。”
姜缘道:“弟子全赖师父功劳,方有今朝。”
祖师道:“说甚我功,却不尽然。你道心不移方作真,你且去歇歇,他日我再教你个护身法。”
姜缘唱诺拜礼,礼毕,离了静室。
……
姜真人返室,他心知夜间那猴儿将来,故未静修,盘坐蒲团,取个竹简,有意著书。
他所记非是金丹正道,此道难,绝不轻传,道中多有不传之秘,怎地记下,他昔年听府中众等会讲,与旁门有些许悟,记下无妨,全了藏书室。
不觉天色已晚,子时前后。
姜缘心有所感,张望半开室门,但见那儿有个猴头将鼻孔出入气调定,蹑手蹑脚的近前来,他笑道:“外头怎个有掏摸的,须是使个火,烧杀了才是。”
室外的猴儿闻说,毛骨悚然,顿现身来,拜道:“大师兄,是我哩!莫烧,莫烧!”
姜缘笑意盈盈,将笔放了,指定猴头,说道:“你这猴头!不去前边安睡,怎夜半三更,似个掏摸的,来我这儿?”
悟空道:“大师兄,我乃得师父之意,前来过大师兄难关,待过关了,方去师父处,学个长生道妙。”
姜缘道:“师父何时说得此番,悟空,修行的,最忌此等。”
悟空说道:“大师兄,莫要哄我了,此作师父暗谜也,我却识得。”
姜缘听言,心中赞叹,暗道:“此猴儿,果是天地生成的,这般悟性,了得,了得!较之真见,胜其多矣,若真见有一二悟性,早明元神。”
他遂道:“悟空,既你知暗谜,我却不瞒你。我问你一话,你答来我心满,放你去,若我不满,却是无功而返。”
悟空拜礼道:“但凭师兄来问。”
姜缘盘坐蒲团,说道:“若教修行路上,有众生要你救,你待如何?”
悟空答道:“师兄,府中门下,虽是三家学说不差,讲个慈悲,但我登界游方,知人无修心,为名利行,求之修行,反遭嫌恶。若众生要我救,我却救不得,只是个指引之恩,将路说来罢。”
姜缘堪叹道:“悟空,你类我也。你若得正道,须教修心,明否?”
悟空再道:“师兄,我明矣。”
姜缘摆手道:“如此,你去罢。”
悟空拜礼退去。
姜缘张望,他不知悟空日后如何,是否同大梦《西游记》一般,桀骜不驯,乖戾嚣张,然他知得,此时悟空,乃一修行的,心性上等,悟性卓越,天地生成,极为了得,是个修持正道的。待看悟空修成何般就是。
姜缘袖袍轻轻一招,清风徐来,将室门紧闭,他著书也。
……
却说悟空离了姜缘静室,转向祖师静室来,待近了,但见祖师静室亦门中半开,他曳步上前,进了室中,祖师正假合双眼,盘坐蒲团上。
悟空上前跪伏,道:“师父。”
祖师方是睁眼,说道:“你这猢狲怎来?”
悟空道:“师父,弟子知得暗谜,故此方前来学道。”
祖师道:“怎个暗谜?”
悟空答道:“师父日间坛前,却打我三下,教我三更天前来,又与大师兄一同关中门去,乃教我得大师兄意,走后门来学道哩。”
祖师听说,暗自寻思道:“这厮果是个天地生成的,不然怎地识破我盘中之谜也。我府中有童儿承衣钵,再有真见辅之。未想再有一修持正道的。”
悟空上前道:“师父,此间无有六耳,望师父舍慈悲,传与我长生之道罢,弟子绝不忘师父海恩!”
祖师道:“你既破盘中之谜,乃有缘法。我便传你正道,此道修之,长生可得。”
悟空叩首道:“望师父教我!”
祖师道:“你且附耳来,我传你正道。”
悟空洗耳用心,近前了些,听闻道妙。
祖师遂将金丹正道传与悟空。
悟空真真切切记下了口诀等,三拜祖师,方是离了静室,按着旧路回去住处,不敢惊扰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