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2章 汉室忠臣风调雨顺,乱臣贼子旱灾不断!(1 / 1)余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2章 汉室忠臣风调雨顺,乱臣贼子旱灾不断!

冀州。

袁绍得到魏郡后,立刻开始对整个冀州的清扫、整合工作。

对于北侧的幽州、南下的青州和兖州,以及西侧的太行山、以及更西侧的并州,一直都在派遣细作探子观察。

整合完冀州之后,时间已经来到九月下旬,袁绍军立刻开始秋耕工作。

但可惜大汉全国大旱,冀州也受到影响,海河水系和黄河水系的水位线,都下降到历史低点了。

不过幸好有两大水系供养,冀州不至于陷入无水可用的窘境,身为大汉三大平原之一,冀州华北平原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但让袁绍无法理解的是,青州下雨了。

“为何青州周边的兖州、徐州,以及我们冀州这里没有下雨,独独青州下雨了?”

袁绍望着探子的情报,有些惊疑不定的望着文臣武将。吞并韩馥班底后,他文臣武将阵容更加充沛了。

众人也是惊疑不定。

逢纪猜测道:“主公,许是青州靠海,湿度较高的缘故?!”

“可渤海郡也是靠海,为何渤海也没有下雨呢?已经快五个月没有下雨了,这么下去,哪怕冀州有海河水系和黄河水系,也会陷入旱灾影响!”

袁绍原本就是渤海太守,这里可是他地盘,甚至因为靠海,有着海盐工坊,以及舰船制造业等基本盘,一直是袁绍的核心所在,备受关注。

众人百思不得其解!

这时,郭图却说道:

“主公,青州周围的郡县没有下雨,独独青州一州之地降雨。并且是在刘备镇压黄巾贼乱,掌控青州之后。

“我们虽然百思不得其解,但却可以将计就计,宣扬刘备有天命之身,若是将此事传入京师,必定可以离间刘备和陛下的君臣之谊!”

闻言,袁绍双眼一亮,从冀州数月没有下雨的担忧中惊醒过来,点头说道:

“公则此计甚妙,以陛下的性情,必会将刘备调离青州。我们可以趁着这个机会,直接安插我们的人马!”

众人深表赞同!

自从刘备镇压青州黄巾贼乱后,收降十万兵马,人口五十多万。

再加上青州原本的数百万人口,刘备的势力顿时膨胀暴涨。

且在郭嘉的辅佐下,已经对袁绍形成威胁了!

如果可以施展“离间计”,离间陛下和刘备的君臣信任,他们轻易就可以对刘备、对青州下手。

但还未等他们出手,忽然有传令兵来报:“启禀将军,京师探子来报,京师近段时间,也是连绵细雨不断!”

“……”

袁绍方才升起的惊喜,顿时又渐渐冷却下去。

逢纪追问传令兵道:“探子可有言明,是细雨还是大雨?京师可出现洪涝灾害了?!”

干旱过后,会出现两个次生灾害——一种就是蝗灾、一种就是水灾。

京师既然没有爆发蝗灾,而是出现降雨,按照史料记载,干旱过后会接连暴雨,之后就是洪涝灾害。

这或许也是物极必反、盛极必衰的道理。

因此逢纪方才有此一问。

传令兵想了想后说道:“探子说京师连绵数日细雨,并未提起洪涝灾害。”

逢纪又问了几个问题,最后不再多问。

袁绍不耐烦的说道:“下去领赏吧!”

“多谢将军!!!”

等到传令兵退下后,袁绍叹息一声说道:

“这青州降雨、京师也降雨,我们冀州数月不下雨,旱的旱死,涝的涝死。这老天不开眼,还是连绵细雨,直接大暴雨,爆发洪涝灾害多好呢?”

众人没有附和,但神色也有些难看!

京师风调雨顺,那么只要撑过这数月,粮草种植下去,肯定会缓解粮食危机。

他们的优势又被削弱了。

袁绍军上下自然不知道,这其实也是刘辩的天子望气术+传国玉玺,利用风调雨顺】镇压国运!

只要是汉帝刘辩、且汉室忠臣掌控的区域,都可以达到风调雨顺】的效果。

刘备镇压青州黄巾贼乱后,完全掌控青州,自然也附带风调雨顺】了。

兖州因为还有袁氏党羽作乱,如山阳太守袁遗,因此没有受到影响。

幽州原本是刘虞一手掌控,但随着公孙瓒奔逃右北平作乱,以至于也没有受到影响。

这些玄之又玄的气运和国运,他们自然看不出来。

最后只能暗叹老天无眼。

但也有少数人感叹,这是大汉国祚未亡,还有天命在身!

众人心思各异之中,郭图又拱手说道:

“主公,虽然不能利用天命,离间陛下和刘备的君臣之谊,但也可以言称刘备拥有陛下这般的天命,或多或少会有些效果的。

除此之外,我们也需要对青州进行渗透破坏,不能让刘备安心发展。不然必定成为我们的心腹大患!”

袁绍颔首,立刻派人渗透青州,收买刘备麾下的将士、策动青州的灾民。

但其实袁绍也明白,这些手段收效甚微。

青州黄巾贼祸乱青州,以至于战火摧残,生灵涂炭,百姓们恨之入骨。刘备镇压青州黄巾贼,已经获得了百姓们的民望。

逢纪献计道:

“主公,虽然不能离间刘备和陛下的君臣之谊,但或可离间刘备和曹操等人的信任,甚至令他们兵戎相向。”

“喔?!元图有何妙计?”袁绍问道。

刘备和曹操,都是陛下任命的股肱之臣,属于铁杆的汉室忠臣,自然也是他们打击的对象。

刘备乃青州牧,曹操乃兖州东郡太守,如果可以挑动他们兵戎相向,甚至可以影响到青州和兖州,他们就可以煽风点火,浑水摸鱼了!

逢纪笑道:

“主公可知道,曹操之父曹嵩,隐居在徐州琅琊郡?琅琊郡毗邻青州齐国和北海。若是曹嵩身死,且嫁祸给刘备,以曹操的性情,必定倒戈相向!”

“这……”

袁绍有些犹豫,曹操毕竟是他发小,这么做是不是太过分了?!

“主公,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逢纪劝道,“此计若成,既可以对付青州,也可以影响兖州,一箭双雕!”

袁绍一咬牙,重重点头道:“依计行事!”

“诺!!!”

袁营文臣武将,立刻就这个战术,进行布局谋划。

这阴险狡诈的作态,令方才投效袁营的韩馥班底中的一些人,有些心下不屑和嗤之以鼻。

如沮授和田丰,都是忠义之士,若非形势所逼,哪里会与袁营狼狈为奸。

但如今闻言后,眼观鼻鼻观心,不参与其中,作壁上观。

袁绍的原班人马,自然也看出这些人的清高作态,双方泾渭分明,已经自成一派了。

之所以没有对沮授和田丰等韩馥原班人马下手,这是为了避免影响袁绍的名望罢了。

如果对献城投诚的韩馥麾下文臣武将出手,以后谁还敢投降袁绍?其实韩馥麾下文臣武将是冀州人士,而袁绍麾下文臣武将都是豫州颍川、汝南一带,各自有着乡党圈子,本就各有利益往来。

这种心思各异之中,公孙瓒派来了特使,告知了一个情报:

“幽州牧刘虞征调完粮草,即将押运入京,公孙太守询问袁将军是否需要出手截留?”

“刘虞的运粮路线在哪里?”袁绍问道。

“刘虞决定绕道并州。”

“呵呵,这是担心本将军出手吗?”袁绍冷笑,旋即点头道:“刘虞都这么防备我了,我要是不出手岂不是让他失望了?”

袁绍控制冀州,一直阻止各方对京师的运粮驰援。

淮河一带有袁术配合,黄河一带就由他主导了。而远在幽州边关,则有公孙瓒出手。

这股袁氏党羽,近乎影响大汉的半壁江山。

且是最富裕的两大平原所在——

袁绍所在的冀州控制华北平原!

袁术的南阳影响长江中下游平原!

辽东所在的东北平原,暂时还没有开发!

这些地方,也是大汉历年赋税支柱!

至于西凉方向,袁氏的触手暂时没有伸过去,因为被京师打断了。

其实就算能控制,他们也懒得理会。

实在是西凉这苦寒之地,自给自足都不够,哪里有足够的粮草驰援京师?

袁营群策群力,旋即联手公孙瓒对刘虞出手。

上一次袁绍派遣使者说降刘虞被拒绝,甚至利用刘虞的子嗣刘和要挟,刘虞都不为所动。

既然刘虞敬酒不吃吃罚酒,他们也就不再客气!

当然刘虞名望太高,这件事需要公孙瓒打头阵,而袁绍军在暗中协助。

除此之外,黑山军张燕、正在并州作乱的于夫罗部队,也可以进行配合。

……

公孙瓒闻讯刘虞的押粮队出发后,立刻统帅方才组建的“白马义从”部队绕道追杀。

虽然只是月余时间,但在袁绍的钱粮支持下,公孙瓒立刻招兵买马,组建了一支新的白马义从,并且人数高达五千余人。

不少是一骑双马!

其实对于公孙瓒而言,他并不缺少骑士,因幽州时常受到夷狄侵扰,人皆控弦,弓马娴熟,但却缺少优秀的战马。

一匹战马210万钱,而一匹好马则需要20万钱以上,对比一头牛五千钱,一匹麻布500钱,就知道战马的昂贵了。

更不用说购买战马后,所需要的马夫、饲料等供应,简直就是天文数字的消耗。

曾经的公孙瓒,最多只能供养三千匹好马,组建“白马义从”,其余都是寻常战马的骑士。

但有了袁氏支持后,公孙瓒立刻豪横起来!

袁绍为了让公孙瓒对峙幽州牧刘虞,也是下了血本。这也让公孙瓒感受到袁绍的诚意!

钱能通神!

公孙瓒对刘虞本就不爽,因为刘虞为政宽仁、爱戴百姓。而公孙瓒因为豢养骑兵穷兵黩武,纵容部下劫掠百姓,双方的政见自然相反,名望更是天差地别。

这就决定了两人势同水火,必有一战!

但曾经幽州牧刘虞,名望极高,还是公孙瓒上司,他没有办法和理由,甚至没有能力对刘虞出手。

而现在,有了袁绍支持,公孙瓒什么都不缺了。

这一次袁绍为了阻击刘虞运往京师的粮草,甚至派出了自己的外甥高干。

但在双方联手下,最后却扑了一个空!

刘虞的运粮车队,只是一个幌子!

公孙瓒和高干面面相觑,不知道刘虞运粮路线,到底是从哪里前往京师?!

他们立刻派遣细作探子出手,最后却一无所获。

……

就在公孙瓒和袁绍军将目光放在幽州的时候,其实刘虞的运粮队,已经通过太行八陉之军都陉,从幽州广阳郡昌平,运送到幽州涿郡。

而后在幽州涿郡前往紫荆关,过蒲阴陉,到达冀州中山涞源。

而在这里,冀州中山甄家,已经为刘虞进行接应了。

中山甄家,汉太保甄邯的后代。甄邯的岳父博山侯孔光是孔子第十四世孙,太师孔霸之子。后甄家历代有三公九卿之位延续下来。

到达甄逸这一代,承袭安城乡侯。

甄逸有三子五女,其中最出名的就是甄宓,先是袁绍次子袁熙之妻,后为魏文帝曹丕的妻子,魏明帝曹叡的生母。洛神赋原型女主角!

甄家,乃冀州世家大族,更是天下五大豪商之一。

原本甄家是支持袁绍的世家大族之一,但因为河东卫家被劫掠一空,“天下第一庄”的江湖豪杰名震天下。

身为五大豪商之一,情报来源自然很快。

甄家通过情报分析,猜测劫掠河东卫家的背后,肯定有朝廷的影子。

这令甄家有些恐慌!

河东卫家也是天下五大豪商之一,他们是唇亡齿寒,物伤其类!

这时候,甄家自然不是完全倒向袁绍,试图去对抗皇权的侵略。而是在甄家高层深思熟虑会议过后,决定狡兔三窟,脚踩两条船,两头下注!

因此他们主动联络了朝廷,决定献出一半家财,差不多是五百万石的粮草!

而幽州牧刘虞,调动的一州之地的可支配的粮草,只有五十万石!

这些粮草若是可以押运入京,可以缓解京师的粮草危机,完全可以让京师有足够的时间去屯田农耕,等候红薯、土豆和玉米的成熟收割!

因此对于甄家识时务者的表现,汉帝刘辩给予了高度赞赏!

锦衣卫直接从并州绕道,通过太行八陉前往甄家,在这里以中转点,接收幽州牧刘虞征辟的粮草,同时与甄家的粮草,一同押运京师。

如果是其他人,可能做不到这般海量的粮草押运,但甄家乃天下五大豪商之一,自然有自己的运输渠道。

这才令公孙瓒和高干,扑了一个空。

不过五百五十万石粮草,哪怕他们分批进行押运,也不可能做到瞒天过海。

当他们进入并州境内后,还是被袁营的探子捕捉到了。

袁绍身在冀州,鞭长莫及,因此想要让于夫罗率众出击,以及黑山军张燕包抄拦截。

但于夫罗麾下南匈奴将士,如今也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因为他们被吕布率并州军追杀!

如果不是并州地广人稀,且于夫罗麾下都是人皆控弦的骑兵,已经被吕布率并州军围杀了。

如今勉力支撑,靠着骑兵机动性躲避吕布等并州军的追杀,根本没有余力去拦截这批粮草。

而黑山军张燕更惨!

随着刘辩的“摊丁入亩”赋税改革传出后,哪怕世家大族想要煽风点火、断章取义,试图掩盖摊丁入亩的内容。

但总有风言风语传出去。

哪怕大汉识字率低下,百姓们都是文盲居多,但底层人生活也有底层人的智慧,他们会通过旁敲侧击,了解真相。

而张燕麾下的黑山军,都是曾经随着“黄巾起义”的河北农民们,他们落草为寇,不是真的想要占山为王,而是走投无路,民不聊生了。

可“摊丁入亩”赋税改革,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因此黑山军中不少农民,想要金盆洗手、弃暗投明,回到农耕生活中去。

曾经黑山军号称“百万大军”,那么“摊丁入亩”赋税改革政策一出,至少过半农民要走!

军队中都有逃兵,更逞论还是他们山贼流寇?!

张燕留都留不住!

每时每刻都有黑山军士卒携家带口奔逃,张燕还不可能强留,因为会引起众怒!

这些奔逃的农民,有些前往冀州、有些前往兖州、有些直接进入京师。

等前往冀州的农民发现袁绍没有推行“摊丁入亩”,他们又奔逃兖州和青州。

张燕自顾不暇,自然也没有余力去拦截运粮车队,哪怕他对那些粮草也是觊觎。

可力有未逮!

就这样,甄家的运粮商队,分批次陆续的通过并州太行陉,进入了河内郡。

在河内太守王匡的护送下,又进入了京师洛阳!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