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袁术败亡,江淮喜迎王师!
太史慈等将统帅朝廷水师舰队,追杀周瑜、孙策等将的江东水师。
一路从长江外海的横沙,杀入长江入海口,深入长江流域之中。
这期间两支舰队发生多次交战,全部以江东水师溃败收场。
大炮实在是太恐怖强大了,简直就是碾压的局面!
江东水师溃败奔逃,从长江入海口深入长江中下游,朝廷的水师舰队紧追不放。
在彭泽一带爆发交战后,江东水师顺着鄱阳湖南下奔逃。
但这一次,朝廷的水师舰队没有继续追赶!
因为太史慈等将收到了徐州传来的军情战报,陛下决定对淮南进行总攻了!
太史慈等将这支水师舰队,之所以分兵南下,完全是因为刘辩制定的战略——
一路顺着淮河深入,一路南下绕道长江。
主要就是为了包围淮南袁术的势力范围——徐州广陵郡、扬州九江郡、扬州庐江郡!
而今,深入淮南的舰队,已经打通了淮河天险。
而南下绕道长江的太史慈、张飞等将,如今也近乎打通了长江流域。
如此,刘辩决定对淮南进行总攻!
这也令太史慈等将,放弃了对江东水师的穷追猛打,回师长江入海口一带。
这里正是淮南袁术的腹背!
淮河和长江有两条水路来往——徐州广陵郡的“中渎水道”、寿春到合肥到濡须口的“合肥水道”。
这也是为什么,袁术要控制这两个地方的原因。
因为扼守着淮河和长江的连接通道,不仅可以往返商贸,收取赋税,对军事运输等方面,也有着极大的助益!
不过如今,朝廷的“大汉水师”舰队,从淮河和长江进行包抄,这两条贯通的水道,等于袁术的致命弱点所在!
这两条水道上面,肯定有袁术设置的哨卡防御。正常想要攻破,也是十分困难。
并且淮南袁术拥有“淮南水师”,这支大汉第一水师舰队,几乎没有多少对手。
这也令袁术虎踞淮南,稳如泰山!
但是!
朝廷的“大汉水师”,拥有大炮,简直没有道理可言,人挡杀人、佛挡杀佛!
袁术在“中渎水道”和“合肥水道”设置的关卡防御,形同虚设!
朝廷的水师舰队,长驱直入,势不可挡!
不过数日时间,淮南袁术的势力范围,快速收缩。麾下的将士,要么臣服、要么投降、要么战死、要么溃逃,除了噩耗就是噩耗!
终于!
在一个月后,朝廷的兵马势力,兵临寿春城下!
袁术已经插翅难飞,他麾下的文臣武将,其实有很多都在另寻出路。
有很多人暗中密信朝廷,臣服朝廷,请求戴罪立功、将功补过的机会。
现在是树倒猴孙散!
不过这时候,袁术竟然做了一件事情,他在朝廷大军兵临城下、寿春人心惶惶、各寻出路的时候,竟然僭号称帝了!
公元191年11月,袁术在寿春称帝!
袁术建号仲氏,置公卿,祠南北郊,任命九江太守为淮南尹,广置公卿朝臣,还在城南城北筑起皇帝祭祀天帝所用的祭坛。
这令江淮为之震动!
原本朝廷大军准备围而不攻,尽可能的不战而溃淮南守军。
但袁术大逆不道、僭号称帝,朝廷大军只能强攻!
这是自寻死路啊!
不过两日时间,号称百万大军都难以攻破的寿春城,直接被朝廷兵马踏平了!
嗯,严格来说,直接被大炮轰塌了!
之所以需要两日时间,是抽调大炮的运输时间,真正攻破寿春城的时间,只有不到一刻钟!
朝廷大军长驱直入,攻破寿春城!
袁术在大炮轰塌寿春城墙的那一刻,在他的皇宫之中,集结毕生的金银财宝、绫罗绸缎、精美食品,直接上吊自杀了!
比起原历史中,袁术死前奢望喝一碗蜜水而不得,这一世也算是死的风光了!
不过这有什么意义呢?!
难道这些金银财宝,还可以带到棺材里面?!
刘辩闻讯后,让人给袁术安葬了,普通的下葬。中华讲究死者为大,刘辩也没有鞭尸的想法。
其实这也是收买人心,展现刘辩的仁德!
淮南袁术虽死,但他麾下的文臣武将,麾下的淮南水师,这些庞大的势力,都将被朝廷接收!
而刘辩的收买人心,可以稳定这些兵马势力躁动不安的情绪!
试想一下,袁氏从一开始扶持董卓妄行废立,到后面与朝廷公然作对,最后更是僭号称帝。
就这么大逆不道,刘辩还能给袁术安葬,这是多么的宽宏大量、多么的仁德!
连袁术都能得到厚葬,他们臣服投降,肯定会有戴罪立功的机会的!
此战,令刘辩招收了文臣武将数百名,兵马势力数万,五百多艘淮南水师舰队,几乎将袁术的家底一扫而光了!
当然,对于如今拥有天下,富有四海的一国之君而言,刘辩对此已经没有太大的情绪波动了!
他站在淮河旁,倒是略微有些感慨:
“当初袁隗妄行废立,朕明察秋毫发觉之后,强势镇压,满门抄斩。后袁绍、袁术兄弟俩在地方公然反抗朝廷。
“而今,冀州袁绍已死、淮南袁术伏诛,不禁令人有些唏嘘感慨!试问这个天下,还有谁可挡朕的兵锋所指?!”
刘辩的身后,站着陪驾的文臣武将,以及徐州、豫州、淮南的军政官员。徐州牧刘备、豫州刺史曹操等人,都在此列。
闻言后,他们从简单的话语之中,感受到了一种磅礴伟力,睥睨天下的霸气!
这就是大汉之主的霸气!
刘辩接收了淮南袁术的势力,同时命人开始丈量田亩、摊丁入亩,赋税改革。
且刘辩想要打通黄河到淮河的水路,以及淮河到长江的水路,为明年进攻江东做准备。
如今已经十一月末,天气已经寒冷下来了,这时候不利于挥兵难下。
淮河和长江地处南方,虽然不像黄河冬季会结冰。但南方的冬天属于魔法伤害,深入骨髓,不适合行军作战。
接连的大战,也是该让众将士修生养息一段时间。
因此,江淮地区从战火摧残,逐渐进入了修生养息的状态。
刘辩体察民情、抚恤百姓和将士,令江淮地区的百姓们歌功颂德!
百姓们赞颂刘辩的同时,都会伴随一句“佛祖保佑”,江淮地区崇佛极盛。
对于宗教,刘辩并不会太过干涉。且宗教也是可以平衡利用的一股势力。
但问题是,刘辩记得很清楚,当初佛教与袁术沆瀣一气、狼狈为奸。
甚至在袁术死后,有佛寺、佛教徒为其哭诉喊冤,觉得刘辩杀虐太重!
这每时每刻都在给刘辩上眼药,生怕他忘记这件事情似得!
刘辩暂时没有出手,因为新年到了。
191年翻篇,转眼来到192年,正月初一。
新年新气象,江淮因为刘辩的修生养息政策,渐渐有了生气。
且在丈量田亩、摊丁入亩下,百姓们有了希望。
因为战火摧残而离开的百姓们,也逐渐回来了。甚至有其他山区百姓们迁至淮南。
不过过了正月之后,刘辩直接下诏,收取“宗教税”。
以往僧侣是不用缴税的,田亩免税、没有人头税,甚至不用服劳役、兵役。
这些僧侣不事生产,却能日进斗金,靠的就是蛊惑民心的手段。
刘辩既然决定丈量田亩、摊丁入亩,自然要将宗教包括其中,不容许任何的反抗。
但没想到,这些宗教跳脚了!
佛教之所以可以在江淮推广开来,一开始是徐州陶谦为了稳定民心。
但后面却逐渐与世家大族勾连起来,比如下邳国相笮融,生性残暴却笃信佛教。
笮融中饱私囊,贪污受贿。
他督管下邳、彭城、广陵三郡运漕,将其中大量物资占为己有累积财力。
在徐州一带大规模崇佛,修建豪华佛寺,铸造金铜大佛,衣以锦彩,并举行浴佛节,招揽信徒万余人。
都说笮融笃信佛教,但他为人生性残暴,像是虔诚的佛教徒吗?
这不符合逻辑!
事出反常必有妖!
经过锦衣卫调查,笮融等世家大族与佛教果然勾连甚深,他们狼狈为奸、沆瀣一气。
豪绅的钱如数奉还,百姓的钱三七分成!
刘辩摊丁入亩、赋税改革,徐州世家大族本就不满,但却不敢反抗。
因为他们还可以通过宗教敛财!
而今对宗教下手,收取“宗教税”后,等于将他们的后路都断绝了!
不仅是宗教跳脚,背后的世家大族,也在暗中煽风点火,兴风作浪,试图通过佛教徒发动舆论攻势!
结果是!
刘辩直接强势镇压,雷霆镇压!
杀的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然后,一切的反对声音都安静下来了!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