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3章 纺织坊(1 / 1)端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虞澜意拿到荷包,看见上面绣的鸳鸯交颈,他很高兴:“清音你绣得太好了,我很喜欢。”

虽说他不会绣这些,但看针线还是看得出郑清音的针线用得很巧妙。这要是拿出去卖,会有不少人愿意付钱的。虞澜意是真的喜欢,他直接把荷包挂在了腰间。

他的腰间有玉佩、玉坠子、香包、现今添加了一个鸳鸯荷包看上去毫不突兀,郑清音的针线可以让荷包很好的融入进去。

郑清音在家绣荷包时就想到虞澜意是侯府的哥儿,所以用的配色这些都是朝着大气来配的。看见虞澜意这么喜欢自己送给他的荷包,郑清音不禁也露出一个笑。

“清音,我觉得你的手艺很好,你以后想做什么?”虞澜意坐下问道。

郑清音还没想这事。他想的是找个绣坊,自己去里面绣东西。他不爱跟生人接触,所以自己在房间里绣东西挺好的。

郑清音把这件事说给虞澜意听。

“那你不用去绣坊绣,你就在家里绣,想绣多少就绣多少,绣好了卖出去就成了,不要给自己规定每日要绣多少,我们府邸有钱的。”虞澜意拍了拍郑清音的肩膀。

郑清音坐在床榻边上,他说道:“二嫂,谢谢你。”

虞澜意真想捏一捏郑清音的脸,他笑着说:“这算什么事,我也希望你能快乐,把痛苦和烦恼都留给你二哥。”

郑清音听见这样的话,抿唇笑了笑。看来二哥跟二嫂的关系很好,二嫂完全没有侯门哥儿的架子,反而很直率,也很关照他。

他在新奉县这里很好,郑清音看着虞澜意还在说什么,心里安定下来。

……

天气太冷了,郑山辞也是缩在自己办公处里处理公务。他把心思放在种植跟赚钱上,城中的大户见郑山辞没有动静,各自松了一口气。新县令厉害是厉害,现今看来只是想在新奉县捞点政绩升迁。只要不触碰他们的利益,一切都好说。他们不介意给县衙里捐些银两,让新县令去做他的政绩。

程家在新奉县有五万亩地的田产,因为程老是巡抚退下来的,他们程家侵占的田地更多了,短短几年已经达到了十五万亩地。新奉县的田产本就缺乏,单单一个程家就有十五万亩地。其中还有其余的商铺、山地、树林、不计其数。说程家是新奉县的第一土财主也不例外了。

戚家、高家、夏家同样也是,逼迫百姓贩卖田地,把百姓变成佃农,而后继续压榨。这四个家族加起来田产占据了新奉县的三分之二。他们还会跟县城里的秀才、举人联姻,从而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让自己的地位更加稳固。

关系错综复杂,在新奉县拧成了一条麻绳。郑山辞还不好下手。

郑山辞下值后回来家里,他自己撑着伞走过去。他看见邓雪在,便问道:“你家少爷在哪儿?”

“少爷同郑夫郎,都在小少爷的房间里刺绣。”邓雪说道。

郑山辞点点头先去房间把官袍换下来,然后走出去。他想着林哥儿去找郑清音去了,他先去找大哥。郑山辞还把郑山成腿的事记在心上。

他走到厢房敲门:“大哥,你在么?我方便进来吗?”

“进来吧,山辞。”

郑山成只单在屋子里待着烤火,看见郑山辞过来了眉眼有些高兴,问道:“是有事找我么?”

“我记得大哥的腿在冬天总是会痛,我想着今天带你去医馆里看看。”

郑山成一听这话,看着自己的腿,有些不确定:“我的腿还能治么?”

"先去医馆里试一试,就算不能治好,也要让大哥你在冬天好过些。"

他找的是刚来新奉县给虞澜意看过水土不服的宋大夫,让旺福请宋大夫上门。

郑山成走到了正堂,宋大夫带着药箱,身后还跟着一个小药童。在郑清音屋子里的林哥儿得了信儿,跟过来了。

“这腿还有救吗?”林哥儿心中颇为忐忑。

“这位夫郎先别着急,我先看看公子的腿。”宋大夫不慌不忙的说。他看着郑山成的腿:“郑公子,你有什么不适么?”

郑山成说出了自己的感受。

宋大夫放下郑山成的腿,他思忖片刻说:“郑公子的腿耽误的时间太长了,我现在没有把握治好郑公子的腿,但让郑公子冬天的腿不痛还是可以的。另外郑公子把腿保养得很好,你底下的腿还没有彻底坏死,还有希望。”

郑山成听见宋大夫的话并没有失望,这都已经过去多少年了,他对他的腿已经有些习惯了。宋大夫说了能让他冬天好过些,这已经很好。

“多谢大夫。”

宋大夫点头:“郑公子客气了,我先去开方子。”

林哥儿看着郑山成,听宋大夫这么说了,心里还有些失望。现今能让郑山成在冬日里腿脚更痛快,这儿也是好的。

“二弟这次是真的要谢你了。相公这是老毛病了,每到冬日就犯疼。我们又舍不得银钱,只能靠着赤脚大夫的土方子,要么就是自己去山上采些药草。”林哥儿说道。

昨晚他还在想,怎么向郑山辞开口说郑山成腿的事,结果今天郑山辞就把这事办了,可见郑山辞说把郑山成放在心上的。

“到这儿了,大嫂就尽管放心吧。要是能治的话,我们一定治。”郑山辞说道。

林哥儿笑起来。

宋大夫开了内服和外敷的药,旺福把宋大夫送出府邸,正巧碰到江主簿带着礼品上门来。

江主簿没去多问,旺福朝他行礼问道:“江大人来府邸有何要事?”

江主簿笑道:“我媳妇从老家回来了,带来了一些特产,我想着给郑大人送过来。”

江主簿走进正堂,还看见一个跟郑山辞长得有些相似的男子,这就是郑大人的大哥吧。

“下官拜见郑大人。”江主簿目不斜视,只笑吟吟的看着郑山辞。

“江大人怎么来了?”郑山辞心中疑惑,还以为县衙里出了什么事。

“我媳妇从老家回来带了一些特产,我就想着给郑大人送过来。听闻郑大人的家人来了,这般团聚的日子,吃点我们家的特产,我们心里也是欢喜的。”

郑山辞不好推辞,便让人把礼品收下了。

虞澜意跟郑清音在屋子里刺绣。虞澜意本就是一时兴起,等拿着针线开始在布料上刺起来,他心里便后悔了。他会甚么刺绣,连嫁衣都不是自己缝的。虞澜意拿着针线给布上戳出一个大洞。

他百无聊赖,瞅见郑清音倒是认认真真的打样子,低着头,手指灵活,瞧着十分娴熟,看着温婉宁静。

虞夫郎头一胎是个小子,他知道小子要让长阳侯要培养,又是家中的嫡长子,身上的担子重,不能自由自在的。

生下虞澜意时,虞夫郎心里便欢喜了,是个小哥儿。他定要将自家的哥儿培养成京城中最贤惠最有德行的哥儿,虞夫郎心里立下了宏图志愿。

结果虞澜意《男诫不会学、刺绣不会、上课不认真、性子霸道、嚣张跋扈,在京城恶名远播。跟虞夫郎所想的完全相反。小小年纪已经成为京城一霸了。

郑清音这样的哥儿应该就是虞夫郎当时想培养的孩子。

虞澜意坐不住站起来说道:“清音,我去看看大哥大嫂。”

郑清音把针线放下说:“我跟二嫂一起去。”

……

郑山辞跟江主簿有事要聊,他们就去了书房。林哥儿说道:“我们也回房间去,先用药粉给你泡一泡脚试一试看效果怎么样?”

郑山成:“不用担心我了,等晚上再泡吧。现今你放心了吧?”

林哥儿笑了笑:“山辞还是对你这个大哥好的。”

郑山成闻言心头高兴:“我是他的亲生大哥,他不对我好,对谁好。”

如今郑山成是明白郑山辞真的长大了,这般脾性好,接人待物也是省得的。

林哥儿见虞澜意跟郑清音来了,便把郑山成腿上的事告诉他们两个人。郑清音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若是能让大哥的腿脚好受一些,这也值当了。”

虞澜意说道:“等相公任期到了,去京城还能找更好的大夫,可以让我大哥找宫里的太医来看。”

京城?太医?

对于郑山成他们这样的小老百姓来说,听见京城跟太医,他们心中早已是波涛汹涌了。这位是出身侯门的哥儿,娘家的人自然有这般厉害。

林哥儿心里一阵翻江倒海。这随随便便就说什么京城、太医的,他还以为在戏文里。他这个二弟媳不仅长得好看脾气好,身世也是一等一的好。

我们老郑家何德何能能娶到这么好的夫郎,真是祖坟里冒青烟了。

“我家大人呢?”虞澜意问金云。

金云见虞澜意这般说,捂着嘴笑:“大人去书房同江大人说话去了。”

“哦?江大人,就是来约过相公去钓鱼的?”虞澜意隐约有些印象。

“正是。”

郑山辞让江主簿跟他来书房是想问问江主簿秀才跟举人的事。江主簿自是知无不言:“这些秀才跟举人,郑大人不需要记太多。单单记住几个人便好了。”

江主簿缓缓道:“卫举人,同时也是程家的女婿。他在县学里教书,在新奉县的威望仅次于刘教谕。武举人是夏家的女婿,他是在县衙的户房里任职,是户房的一把手。还有的就是高家的儿婿空举人,戚家的儿婿谭和谭举人。剩下的秀才都是依附在这几个家族身边,为他们办事。”

郑山辞要气笑了。新奉县拢共就才五个举人,这四个家族就单独一人揽了一个。

“还有一个举人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