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清音伸出手帮着虞澜意把头发上还有的雪花拍掉了。
“清音,马上就要过年。我还没有买过年货,到时候我们跟大嫂一起去吧。”
郑清音点头应好。
林哥儿跟郑山成还在屋子里,郑山成吃了宋大夫开的药好多了。夜里腿脚是暖和的,不像以前就算是盖着棉絮,骨子里还是冷的。
郑山成精神多了,林哥儿瞧着心里也高兴。他把衣裳挂在衣柜里说道:“我们来了些日子,也该出门找个事做了。二弟不是说了,要给你找个清闲的活做,你等他回来便去问问。”
郑山成心里也是这般想的,一直在家里待着,骨头都要耍懒了。他们这样的人是闲不下来的,平时忙着伺候庄稼,冬日里要么上山砍柴卖到镇上赚些钱,要么就是去镇上找个小工赚钱,总之平白无故在家里玩着,不如出门找个二三子。
郑山成:“等山辞回来,我便去问他。”
林哥儿便跟郑山成一起出门去了,在走廊就遇见了郑清音跟虞澜意。林哥儿瞧郑清音到了新奉县气色越来越好了,在家总是没胃口,不管是吃肉还是吃素的,一直都只吃一点。现今来了这里吃得好,许是厨子手艺也不错,郑清音用得多些。
性子也开朗许多,林哥儿心中欣慰。
“大哥大嫂。”虞澜意喊道。
郑山成应了一声,心里对虞澜意的态度平和下来,就把他当做是一家人,没把他当做自己诚惶诚恐畏惧的侯门哥儿。
要过年了,家家都开始张灯结彩的,郑山辞回去时就看见有人已经卖起了春联。郑山辞看了几副春联,写得很好。看铺子的人是一个年轻书生,郑山辞问价。
书生:“这些春联都是十文钱一副。”
郑山辞挑了一副春联买回去,打算贴在府邸的大门口,这样喜气洋洋的。
他正要回去时,有人惊呼道:“边疆的虞将军回来了,他们这是要回京。”
百姓们纷纷避开,骑马的将军上了些年纪,看样子有四十来岁,身后还跟着两个小将,余下的就是五十来个亲兵,都是骑着马。亲兵中间还有两辆马车,估计是虞家的家眷。
县衙的衙役是排班轮休,这时正在帮着维持街上的秩序,免得百姓落到了马蹄之下。
虞将军带着人走进了驿站,大抵没引起多少动静。百姓们也早就司空见惯,现今街道上又热闹起来。
郑山辞看了地上的马蹄印,却是心中生了惆怅。虞家的人来了,澜意跟着回京过年也是省得的。等过完年,由虞将军带着回来,这一路上也不怕什么有匪徒。
“旺福,这来的虞将军是何人?”
旺福说道:“这是家中的二爷,少爷的叔父。二爷常年在边疆,只有过年的时候偶尔才会回去。二爷是侯爷的嫡亲弟弟。二爷身后的两个小将是两位堂少爷,二爷家拢共有三个儿子,最小的儿子在京中任职。大儿子娶的是清河崔氏家的哥儿,二儿子娶的是河东卫氏的哥儿。这两家与虞家是世代联姻,所以成亲这事水到渠成。”
郑山辞听着这些世家的名字,心里一阵吃惊。一想长阳侯的权势,心里也渐渐平和下来了。他去长阳侯府的次数少,还未见全长阳侯府的亲戚。想着应该是满院子的人,不仅有长阳侯府的亲戚,还有英国公府的亲戚,这般算下来,该是头疼的。
虞二爷应当要休整片刻,等晌午过后,他再携着虞澜意去拜访。
他穿越而来,想着自己可能就是一个平头老百姓,哪成想跟这大燕顶级的贵族联系紧密。郑山辞想到这里不禁笑了。
他回到家中,虞澜意蹲在院子里搓雪球,一听见脚步声看见是郑山辞来了,眼睛一亮,就把雪球扔出去了。
郑山辞灵活的躲开没中招。
“你不是说等我回来堆雪人么?”郑山辞说。
虞澜意轻轻爽爽的:“闲来无事,搓搓雪球打雪仗。”
郑清音蹲在一旁用小雪球堆了一个小兔子,他从石榴树下捡了捡,还有枯黄的叶子,给小兔子做了眼睛、鼻子和嘴巴。
郑山辞在一旁看见郑清音堆的小兔子,伸出手摸了摸小兔子的头。
小兔子的两个长耳朵还是竖直的。
郑山辞温和的说:“玩玩还是要去烤火,免得手上生了冻疮。”
“好的,二哥。”郑清音轻快的应了一声,鼻尖被冻得有些红。
林哥儿搓了几个雪球就受不了躲进屋子烤火去了。
郑山辞低声对虞澜意说:“我有事找你。”
虞澜意跟着郑山辞去正堂,金云给他递了一个汤婆子暖手。
“虞将军从边疆回来了,看样子今年是要去京城过年。我想着你跟虞将军一起回京去过年,随即再跟着回来。有将军在,这一路上也不会遇见什么危险。”
虞澜意听见叔父来回京还在新奉县停留本是欣喜的,结果一听郑山辞这话的意思,是叫他自己一个人独自回京过年了。
他心里冒出一肚子的火:“你就这么想我走,我便回去过年也不回来了。”
郑山辞:“我是怕你想家了。你若是不回去就跟我一起过年。”
听听这什么话,这公事公办的态度。虞澜意当即瞪了郑山辞一眼,恨得牙痒痒,扭头走了。郑山辞琢磨出一点意思,连忙跟上去。
“我是想你留下来陪我的,但你也想家。去京城见见家里的人也好。”郑山辞跟着虞澜意进了屋子。
虞澜意:“我是想家,但一个人回去也没甚意思。来回五个月余的时间。明年再回去,今年不想。”今年的路走多了,他不想走了。而且他们刚成亲,第一个年虞澜意想跟郑山辞一起过。
他扔了一个枕头给郑山辞,发脾气。
郑山辞抱着枕头挨着虞澜意:“我没想赶你走,你不走,我心里欢喜着。我想将军现在刚过来,便没去上门拜访。想着下午去拜访。”
“那是我叔父,也是你叔父。”虞澜意睨看了一眼郑山辞说道:“那现在就堆雪人。”
郑山辞应道好。
郑山辞跟着虞澜意去堆雪人,堆了两个雪人。虞澜意把一只雪人的脚踩在另一个雪人脚上。
……
虞二爷到了驿站,驿丞给他们提来了热水热饭。
“先洗漱一番,你们各自去吧。”
众人休整好了,虞二爷把晌午的饭吃了,虞夫人说道:“我记得大哥来信说,澜意不就在新奉县么?”
虞二爷想了想:“等会征儿跟宇儿去看看。”
虞征跟虞宇就是他的大儿子跟二儿子。
虞二爷想到虞澜意嫁给一个寒门进士,眉头皱了皱:“大哥也是糊涂了。再不济给澜意招一个上门儿婿也成,怎地就跟了一个寒门进士。”
虞夫人:“大哥大嫂的决定,有你什么事。我看大哥大嫂自有考量,比你靠谱多了。”
虞二爷:“……”
虞征跟虞宇只记得埋头吃饭,不去掺合父母之间的事。
吃完饭,虞征回到屋子里收拾一下打算去郑府,崔哥儿帮着他抚平衣襟:“我跟你一起去,我也对虞澜意嫁的男子好奇。”
“你跟澜意又不对付,你跟着去免不得又要吵架。”
崔哥儿:“那是我的错吗?虞澜意说我很装,我就是在外人面前装,在你面前可没装。”
虞征:“……”
清河崔氏,百年世家。崔哥儿知书达礼,贤惠懂事,就是性子黑心了点。
虞宇也换了一身行头,卫哥儿说道:“要我陪你去么?”
“你还是在家陪着娘吧,我怕爹娘又要闹,你在这里还能劝一劝。”
两兄弟正要出门去,结果驿站的人说县令来拜访他们了。
这便免了他们上门去。
虞二爷听了这话眉眼舒展,这合该让郑山辞他们这样的小辈前来拜见,只是他怕郑山辞不曾知晓他们已经来了。想来郑山辞身为一县之长,多少还是会知道点。
确实如虞二爷所猜想的那般,虞二爷到达驿站了,驿丞就让人来报信说是边疆的虞将军来了。县城里有什么朝廷重要的人物来了,自然要上报给县令,不然出了什么差错,小小的驿站承受不起。
“让他们进来吧,外边冷着。”
郑山辞跟虞澜意由亲卫引着走进屋子里。郑山辞就看见一个威严的中年男人坐在椅子上,他便见礼。
“叔父好。”
虞二爷挑眉,看见虞澜意对他挤眉弄眼的,难得摆出来的严肃面孔也散了散。真是没个正经,他相公礼数周到的拜见,只有这个小无赖在这打马虎眼。
“都是一家人不必多礼。”虞二爷让郑山辞落座。
“我是收到了大哥的信,才知道澜意嫁人了。这边的气候风沙大,冬日冷,你们多注意身体。”
郑山辞谢过了叔父的关心。虞二爷见郑山辞长得清俊,谈吐不凡,整个人沉稳,他不禁点头。看来是他有失偏颇了,这郑山辞看着不是一个普通的寒门进士,倒是有几分会往上走的意思。这便好,年轻人只要想着往上走,这般上进,都不算差。
澜意跟着郑山辞瞧着也有感情了,既然两夫夫自己过得好,他何必去当个讨厌的人。虞家的人都很洒脱大方。
“我这次是奉旨回京。澜意要是想回京过年,我们便一同回去。等过完年了,再把你带回来。”虞二爷说道。
郑山辞心中一紧,低着头没有说话。
临到头了,郑山辞发现自己还是希望虞澜意能留下陪在自己身边。这是我们成亲后的第一个年,这也是他穿越而来过的第一个年。